2004年10月14日11:09 作者:许申高 来源:故事会 1.老外看上了山里的楼 湘西大山深处有一条猛浪河,河边有一个寨子,叫斑竹寨。那寨子在半山腰,三面环山,树木葱茏,寨子里有不少“吊脚楼”,这些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远看就像一幅画,很美,每到草长莺飞的三月,来猛浪河漂流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这天,有个叫麦克的外国游客在漂流途中随意朝寨子方向望了一眼,就在这一瞥之间,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眼睛为之一亮,正好这一带水流平缓,他忙让筏子靠岸,没等筏子靠稳,就纵身跳上岸去,举起掌上宝摄像机,对着寨子拍摄了起来。 这天正逢圩日,寨子里的人都赶集去了,只有村民组长留在家里。组长是个贼精贼精的中年人,诨名叫精狗,他老远看见有个外国人举着摄像机往寨子这边照来照去,精狗虽然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外国人见得不少,他之所以好奇,是因为这个老外形迹可疑,叫人捉摸不透。...
?光绪帝载湉光绪皇帝名载湉,4岁登极,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载湉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是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下面先从载湉4岁入继大统说起。慈禧一言定大统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皇帝病死。同治没有儿子,皇位由谁继承?据《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光绪朝东华录》、《翁同龢日记》等书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酉时(17~19时),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东暖阁。戌时(19~21时),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惇亲王奕、恭亲王奕等王公大臣29人,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宣布:“醇亲王...
宫泽贤治 九月一日 呼!呼隆!哗哗!呼! 狂风呼啸 吹落了青核桃 也吹落了酸木梨 呼!呼隆!哗哗!呼! 在山中溪涧岸边有所规模很小的小学。 学校里只有一间教室,但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俱全。操场面积不过网球场大小,只是后面紧靠着长满草丛的小山丘,山上还有许多栗子树。操场的角落又有个岩洞,终日不停涌出清凉的泉水。 九月一日早晨,天高气爽。蓝天下清风阵阵,阳光洒满了整个操场。两个穿着黑色雪裤的一年级学生,绕过河堤来到操场,一见四下无人,便争先恐后地喊道: ‘哇!我们第一!我们来得最早!’ 两人兴高彩烈地穿过校门,往教室里一瞧,同时愣在原地,彼此望着对方发起抖来。其中一个更是放声大哭起来。因为他们看到静悄悄的教室里,最前排的一个座位,竟然端坐着一个素不相识、满头红发的孩子。而且他坐的那个位子,正是那个大哭起来的孩子的座位。另一个孩子也几乎要哭了...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南方周末 2004-02-05 11:02:25 □本报驻沪记者 张英 这十几年里,刘震云一直在黑暗中往前摸索、前进,不断改写着自己的文学版图。 1月5日,由几百万网友投票评出的新浪网2003年度文学奖揭晓,刘震云以《手机》荣获该奖。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想时,刘震云说:我将这个文学奖视为我的荣幸,因为它是多数人评出来的,而不是少数人评出来的。第二,它评的文学奖,跟其他中国文学奖的区别是,它评出了一个人,而不是十个人,这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手机》,离生活太近了 记者:怎么会想起写一个关于手机的故事? 刘震云:在生活中,我发现大家聊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打手机,而这就会使话题聊不下去。本来用手机是为了给大家说话带来方便,但是慢慢地却发现手机本身似乎就有生命,它好像在控制着每一个人,控制着大家说话的时间,控制着话语量,甚至控制着话语里面所包含的成分。突...
从病理学看SARS2003年05月12日 09:40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从“非典”开始流行以后,我们很少听到深入浅出的,由理论和实践双重入手而获得的“非典”知识。那今天您一定不会失望,我们为您请来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纪小龙教授。由他给我们带来一场主题讲演,这个主题讲演的名字叫做“从病理学看SARS”。好,纪教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介绍。纪小龙简历1952年生于江苏镇江市,学术方向:肿瘤病理,在肿瘤早期诊断、淋巴瘤诊断有很深的造诣。1978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1981年硕士,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肿瘤免疫封闭机理的研究,将国外刚开展的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病理诊断。1987年在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一年。1991年报道了国内外首例淋巴结肺吸虫病。1994年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1996年,当他得知诺贝尔奖项目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分子、原子结构时,他即与美...
精致生活前言及目录 前 言 我们每天都有点装模作样。装模作样地说几个高深晦涩的词儿(千万别让我们解释它们的含义),装模作样地缝扣子(别看布下边的针脚),装模作样地保持自己的家庭财政收支平衡(别着急兑现刚才那张支票)。 这么说吧。我们可以、而且经常这样过日子:掩盖自己不会的东西,到处宣扬自己会的那一点儿。可是,如果能学会某些日常生活常识,日子应该会更好过一些,对不对?那样,我们就不怕别人嘲笑,说话不用绕来绕去,也不用编造数字了。 这些年,我攒了许多关于生活小窍门的资料——这些小窍门像黑洞一样无边无际。我长这么大,从来都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我称之为“个人知识缺口”。我一直认为,智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可我的知识缺口却丝毫没有变小的迹象。实际上正相反,我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的一位铁姐们儿不好意思地承认,她从来不...
6月9日 《金正昆谈礼仪之电话礼仪》 金正昆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13日 10:17) 主讲人简介: 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工具日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这就是电话,聊天谈事情,约会交朋友,人们在享用电话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却发现烦恼随之而来。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忙碌的时候老有电话捣乱,甜甜的美梦总被铃声打断。电话仿佛是个琢磨不透的宝贝,运用得体,它会带来成功,运用不得体,它又会成为人们交往中的绊脚石。...
会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冲突与平衡—党国英2004年03月16日 13:04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世纪大讲堂》一直关注中国的农村问题,中国的农村问题现在被学者们概括为“三农”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农民问题。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从小对社会上的几种职业都有一个称呼,把工人叫工人叔叔,把解放军叫解放军叔叔,而把农民叫农民伯伯,可见农民是一个比工人和军人更为古老的职业,可是现在这个古老的职业在中国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毛泽东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他还说过,中国革命的症结、出路和希望也都在农村。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和中国的农民问题有多大的关联性,我们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党国英博士,为我们一一解答。...
艾滋病问题概况与民间参与2004年04月05日 10:50王鲁湘:欢迎您来到《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想知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做一个志愿者的?胡佳:在以前我是做环保,从1996年。接触艾滋病是2001年年中的时候,很简单,当时听到中国的河南有卖血感染艾滋病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上百万之众。在那一个阶段我对艾滋病还浑然无知,我的心目中它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疾病,然后在那里又有很多无辜的人,一些贫困农民感染上。所以在做环保志愿者的时候,我也是基于一种在那里,如果有社会危机、生态危机我去参与,我觉得艾滋病更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也就加入了艾滋病这个行列。王鲁湘:我从你的履历看得出来,你1996年的时候,你关注的是沙漠,在恩格贝那个地方植树。恩格贝那个地方我也去过,那个地方应该说现在小范围的环保治理,做得还是比较有成效。后来你开始对沙漠的兴趣减弱了,然后对动物的兴趣加深了,然后你又跑到可可西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