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房中书释文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及少量竹书,与医药养生有关的有十四种十五本,属于房中书的有下面七种。2、4、5为帛书,各一卷,钞写年代可能在秦汉之际;1、3、6、7为竹书,年代略晚,可能在汉文帝时期。他们的成书时间应该更早,估计有些要到战国时期。1、十问2、杂疗方3、杂禁方4、养生方5、胎产书6、合阴阳7、天下至道谈十问 1、黄帝问于天师曰:“万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长?日月何得而明?”天师曰:“尔察天地之情,阴阳为正,万物失之而不继,得之而赢。食阴拟阳,稽于神明。食阴之道,虚而五藏,广而三咎,若弗能出朴。食之贵静而神风,距而两峙,参筑而毋遂,神风乃生,五声乃对。吸毋过五,致之口,枚之心,四辅所贵,玄尊乃至。饮毋过五,口必甘味,至之五藏,形乃极退。搏而肌肤,及夫发末,毛脉乃遂,阴水乃至,溅彼阳勃,坚蹇不死,饮食宾体,此谓复奇之方,通于神明。”天师之...
(第66讲-第70讲)第66讲辨下利、辨呕吐我们上次课重点讲的是“厥阴病篇”的厥证。厥作为一个症状来讲,指的是手足厥冷。导致手足厥冷的,可以是多种原因,但在《伤寒论》中,它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来概括所有厥证的病机。所谓阴阳气不顺接,是指的人体的阴精、阳气,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而不能够营养四肢末梢,这就叫阴阳气不相顺接。或者是阴津阳气的不足,或者是病理产物的阻滞,或者是气机的郁遏,使阴精、阴血或者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这就叫阴阳气不顺相接,这就是造成手足厥冷的基本病机。在《伤寒论》中我们学过的厥证,主要有热厥、寒厥。热厥是热邪内闭,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造成的手足厥冷,它以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为特点。对热厥的治疗,里热未成实的,我们用清法,里热已成实的,我们用下法。清法用白虎汤,下法《伤寒论》没有提供方子,我们主张用大柴胡汤。...
姚贞白老中医师,是姚氏行医的第五代,幼承家学,在父荫轩老医师教育下,勤奋熟读经典。既长,游学大江南北,观摩各家流派,丰富自己的医疗科学知识,并不断以理论和实践相印证,重视治病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他行医五十余年,医风朴素,态度和蔼,在医理上有创新,临证疗效显著。姚老中医是昆明市中医院院长,热爱中医事业。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他曾指导着子女和门人,撰成“巽园医话”及“临床治验录”初稿。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原稿散失。1973年~1977年8月,当他数次中风昏迷,在各级党委的关怀下,经抢救治疗好转后,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用回忆口述的方式,由子姚承祖、姚承济执笔,通过长期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医案》初稿。稿成,曾经由昆明医学院姚蓬心同志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公元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发热案一:麻黄汤证沈某,男,30岁,忻口石料厂工人。作业中不慎被巨石砸碎腰脊,致高位截瘫,脱肉破胭。因护理不周,形成褥疮,腐肉紫暗,脓血稀薄,沾染床褥,臭气熏人,其状甚悯。过午发热,已逾七日。体温达39℃,无汗,恶寒,背心寒凛,双被严盖犹冷不止。服扑热息痛片仅有暂时之效。定时发热之症,余多用柴胡剂取效;日晡潮热,则需承气汤以治。今患者目不眩,口不苦,咽不干,舌红润,脉不弦而浮,亦无汗出蒸蒸等胃家实之状。知邪未入少阳、阳明,而仍在太阳,故柴胡剂、承气汤不中与也。风寒袭表,腠理密闭,治当麻黄汤汗之,然体质虚弱,汗之恐生变证,而不汗则邪无出路,举棋不定之际,猛悟七日未传经者,正气可支故也。遂拟原方以治,务于未前服之,以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也。...
书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作者:刘完素朝代:金年份:公元1188年自序属性: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况轩岐问答理非造次。奥藏金丹宝典。深隐生化玄文。为修行之径路。作达道之天梯。得其理者。用如神圣。失其理者。似隔水山。其法玄妙。其功深固。非小智所能窥测也。若不访求师范。而自生穿凿者。徒劳皓首耳。余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日夜不辍。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饮美酒。若橡斗许。面赤若醉。一醒之后。目至心灵。大有开悟。衍其功疗。左右逢原。百发百中。今见世医多赖祖名。倚约旧方。耻问不学。特无更新之法。纵闻善说。反怒为非。呜呼。患者遇此之徒。十误八九。岂念人命死...
梁冬对话罗大伦主讲:罗大伦 主持:梁冬目 录20101106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大伦第一讲 1本期主题:乱世中富贵名医——李东垣主 讲 人:罗大伦主 持 人:梁 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1-06 21:30-22:15文字整理:yhlj 慕越人 初懂-静之 lym210 王菲 赤梅舞雪 小鱼儿 蓝色天空 慧从卢溪20101113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大伦第二讲 13本期主题:从官司专业户到一代医宗——朱丹溪主 讲 人:罗大伦主 持 人:梁 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1-13 21:45-22:30文字整理:初懂-静之 yhlj 子轩 赤梅舞雪 lym210 晴川 猪光宝器 小鱼儿 慧从卢溪...
书名:推拿抉微作者:朝代:年份:序属性:涂君蔚生,余之忘形友也。性介直,有奇志,好学能深思。民国五年,毕业于豫南师范学校,方将展其所学,以显于世,卒以落落愤时,退居闾里,日沉潜乎典籍,观摩乎金石,咏诵挥洒之余,间亦涉猎医药百家之书。适其时地方苦疾疫,而乡曲少医药,君试其术以治人,无不活。遂慨然以为士之欲求有济于世也,须得其时。彼禹稷益弃,不逢盛世,则一匹夫,而与草木同腐耳。岂若仓公扁鹊之伦,树德当时,流惠后世之易哉。于是益致力于医,极深研几,苦心孤诣,举凡《黄帝素问》之秘,雷公岐伯之奥,无不尽其玄妙,穷其幽邃。其术益精,其活人益众,蒙赐者皆已口勒而心铭矣,固无庸余言以为重轻也。丙寅春,以事来梁,知好或劝之悬壶,君谓一人之力有...
书名:血证论作者:唐容川朝代:清年份:公元1884年自序属性:先君子体羸善病。故海早岁即习方书。有恙辄调治之。癸酉六月。骤得吐血。继复转为下血。查照各书。施治罔效。延请名宿。仍无确见。大约用调停之药。以俟病衰而已。因此遍览方书。每于血证。尝三致意。时里中人甚诩乡先辈杨西山先生所着失血大法。得血证不传之秘。门下钞存。私为鸿宝。吾以先君病。故多方购求。仅得一览。而其书议论方药。究亦未能精详。以之治病。卒鲜成效。乃废然自返。寝馈于内经仲景之书。触类旁通。豁然心有所得。而悟其言外之旨。用治血证。十愈七八。今先君既逝。而荆妻冯氏又得血疾。亲制方剂。竟获安全。慨然曰。大丈夫不能立功名于天下。苟有一材一艺。稍足补救于当时。而又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