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美]拉尔夫·林顿著译者序 1.作者把人类文化比作一棵热带大榕树。这棵大树扎根在史前文化悠远的土壤之中,它的不定根和气生根落地之后,长成了许多附生的树干;它枝杈横生相互绞结;它最终长成一片盘根错节、枝杈交叠的丛林。换言之,人类的文化源头在人类祖先的亚人动物的进化之中;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源头并行发展的;各种文明是相互影响交相辉映的;人类文化的演进不象一般进化论者所描绘的那种进化树,不是只有一条主根、一条主根的进化树,而是附生根众多、枝干绞结的大榕树。 3.作者在横向的空间平面上,将人类文化分为若干大文化区。各文化区在文明兴起的时间和发达程度上千差万别,各文化区自有其显著的特色,亦有其共同的模式。这些文化区,有一般人比较熟悉的西南亚/两河流域文化区、埃及文化区、希腊罗马文化区,又有不大为人所知的南亚/印度文化区和东南亚文化区。这些文化区不...
作者:林德·海耶克野孩子Rebe 倾心制作 2007.02.04喜爱奇闻异事的绅士 40岁的伍德·威尔逊看上去更加成熟刚健,浓密虬劲的胡须透出一股强悍英勇之气,一头梳理得规则整齐的卷发飘逸着绅士的气度与风范,蓝灰色的细眼总是冷冷地投向远方。一只磨得程亮的黑色烟斗积淀了几十年的智慧与经历,常叼在嘴上,吐出一股股神秘的烟雾。远远看上去,这位经常身穿黑色马甲的伍德·威尔逊的确算得上仪态万方的绅士。就是这位看上去风度翩翩,举止稳建的中年绅士却是当时英国少有的成功者。伍德·威尔逊拥有一个方圆数千亩的大农场,连绵横亘的山峦与一望无际的草原如同他的手掌让他了然于胸。在这水草丰盛的大农场里圈养着上千只牛羊,这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在威尔逊井井有条的管理下格外温驯,日复一日地为着主子孕育了数不尽的财富,成就了这样一位英国西部的富豪。这位有着数百万家产的农场主时常仁立于山巅,放眼绿草茵茵的庄园和黑压压...
目录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第二章 哲学改造中的几个历史因素第三章 哲学改造中的科学因素第四章 关于经验和理性的已变的概念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的已变的意义第六章 论理改造的意义第七章 道德观念中的改造第八章 影响社会哲学的改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许崇清译 第一章 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 人与下等动物不同,因为人保存着他的过去经验。过去所经历的事还能再现于记忆,而现在所遇到的事,周围都有许多与既往相类事件的思想。至于动物,所有经验都是随起随灭的,各个新的动作或感受都是孤立的。惟独人类自有一个世界,其中所有事件都充满着既往事件的许多反响、许多回忆,其中事事均能引动其他事物的回想。是以人类与山野间的兽类不同,他不仅生活在一个物的世界,而且生活在一个符号和象征的世界。一块石,不只是人撞上去觉得硬的东西,而且是他的先人的一个纪念碑。一朵火,不独是个能燃烧而温暖的东西,而且是家庭...
作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澳大利亚]序 中印边界争端是二十世纪中叶国际关系史上富于戏剧性的一段。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亚洲的两个伟大的新共和国,尽管政治性质不同,似乎已经走上和睦合作的道路,但后来却为了几块荒凉的、艰险的、没有什么价值的土地争吵起来,还打了一场短促而剧烈的边境战争。印度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由此一落千丈。同中国友好曾经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制定的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当世界各国是如此清楚地划分成两个集团的时候,印度拒绝把它的命运同任何一个集团——共产党的或反共产党的——联系在一起;在国防上依靠自己,在外交政策上独立自主;冒着武装部队受到削弱的风险,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这一切都取决于同中国的友好和有一条和平的北部边界。同中国发生冲突,北部边界上形势紧张,就需要支出巨额军费,这样就会使支撑尼赫鲁的各项政策的拱门整个垮下来。尼赫鲁的统...
第十二单元 文选 贾谊 吊屈原赋[1]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2]。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3]。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4],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5]。 [1]《文选》作《吊屈原文》。贾谊因受周勃、灌婴等的谮毁,出为长沙王太傅,实无异於贬谪。当他上任去经过湘水时,写了这篇赋来吊屈原,并用以自喻。 [2]嘉惠,美好的恩惠,指皇帝任命他做长沙王太傅的诏命。俟罪,指做官,谦词。长沙,汉长沙国,在今湖南省东部。汉高祖封吴芮(ruì)为长沙王。贾谊是当吴芮的玄孙吴差的太傅。 [3]侧闻,从旁听说,谦词。汨(mì)罗,水名,在今湖南东北部。沙,罗,押韵(歌部)。 [4]造,到。托湘流,指把吊文寄托给湘水,即投吊文於湘水之中。按:湘水和汨罗江都注入洞庭湖,古人以为汨罗流入湘水,所以托湘水而吊。...
第五单元 文选 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初鲁国人。约生於公元前480年,死於公元前420年。他是一位出身於小生产者阶层的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因而提倡"兼爱"。墨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认为给人民带来灾难的,莫过於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因此他反对不义的战争,提倡"非攻"。他还反对统治者挥霍浪费,所以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希望限制王公贵族的奢侈,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等主张。这在当时来说,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墨子也有落后的一面,如他提倡迷信,相信鬼神等。 《墨子》一书是墨翟的门徒们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现存五十三篇。最通行的本子目前只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