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张世君,女,重庆市人,1951年11月22日生。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导师。张世君教授出生在重庆市中区一个工人家庭,贫困的家境养成了她吃苦耐劳,健全自由的天性。心中牢记母亲的口头禅“叫花子养儿——一辈不强二辈强”,奋发读书向上。靠着她哥哥打扑克牌赢来的书籍,从此有了书看,也与书结缘。她在做了教授以后,鼓起勇气在45岁的时候去报考博士生,要给自己一个挑战。48岁穿上博士服,她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她热爱教书,热爱写作,热爱创造的生命。至今已经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4部文学作品。 《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战争与和平》整个有10卷,在这个当中,基本上每一卷都要交代时间,比如说第9卷的开端是这样写的,从1811年年终起,西欧军队开始加强武装和集中,到了1812年这些军队怎么怎么样,怎么运作这些,你看他给你讲清楚了,1811...
《中国动脉》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联袂主办的孙晶岩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组长、中国石油文联主席李克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治思想工作部主任关晓红、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以及中国作家协会、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总后政治部宣传部等单位的领导、嘉宾、评论家、作家、记者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性工程,拉动了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西部贫困地区及管道沿线经济的发展。改善了能源结构和环境,西气东输工程竣工后,中国的上空每年将减少九十万吨烟尘。...
主讲人简介孙立宁,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1981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 操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过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内容简介首先我介绍一下机器人产生的背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也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类的发展随着人们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过程中,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
简介书中讲述了一场阴差阳错的人生闹剧:一位农村出来的少年由于心灵手巧,由乞丐变为技师。而由于身份错认,奇事频频发生,乃至后来摇身变成一家跨国企业集团的总经理。作者选择他来描述九十年代的中国是有深意的,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希望。作者选择一个打工青年作为时代的主角,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八十年代依靠“精英”振兴中国的神话,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勾勒中国的未来。整理者解读《狂澜》——兼为《狂澜》作序慕容是我多年前的学生。他并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却热爱文学,常听我的文学课,读我的红学论文。今年初,他写信让我为《狂澜》作序,我颇是踌躇,感慨六十八年沧桑,一无是处,为如此巨著作序,确是自不量力,但念及此书读者甚少,一时找不到合适之人作序,只好勉励应付。...
编 辑 前 言“文艺知识丛书” 是一套普及性的读物,以高等院校文科学生、中学语文教师和广大文艺爱好者为阅读对象。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主要是想为读者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阅读中外文学史和又艺作品,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丛书的内容包括文艺的基本原理和常识、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方面。在编写工作中,力求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对文艺科学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对中外又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和流派,进行科学的介绍和分析;丛书的具体写法,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文宇尽可能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程俊英同志的《诗经漫话》,介绍了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分析了《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并从史的角度,论述了《诗经》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源远流长的影响,勾画了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的发展概貌。全书纵横谈论,并能突出重点;既...
1946年出生与中国浙江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现任上海市政府咨询策划顾问,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 因文化史和艺术学方面的大量著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1985年)、“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986年)、上海市文学艺术大奖(1991年)、“上海十大高教精英”荣誉称号(1992年)、国家文化部部颁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992年)等。 由于亲身越野历险考察世界各大文明遗址,被日本《朝日新闻》评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文化思想家”。不仅完整地考察了中国境内的几乎所有文化遗址和世界各国华文地区,而且还考察了作为西方文明基座的欧、美一百余座城市,更冒着生命危险考察了从埃及、中东、海湾、中亚、南亚的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河文明遗址,所写《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自序更新时间2008-11-19 9:35:53 字数:4366 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确是史无前例的高。按照经济史学家AngusMaddison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世界人均GDP从444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为基准)到900美元,花了1880年才翻了1倍;而从1880年到1998年的短短118年里,世界人均GDP却翻了5倍多,从900美元上升到5800美元。中国的经历也类似,从公元元年到1880年间,中国人均GDP从450美元上升到530美元,近2000年没变!尽管从那以后中国社会动乱不断,但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深入以及资本全球化对中国的渗透,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工业化、全球化发展潮流给中国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8年人均GDP上升到近3200美元(以实际购买力为准),也翻了近5倍。...
苏菲亚·布朗(Sylvia Browne)为国际享有卓着声誉的知名灵媒和心灵治疗师。 她从三岁就展现超凡的心灵力,她以通灵的天赋及对超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而闻名。 她除了运用通灵力协助人们重新掌握人生,了解生命意义外,每年她都参与慈善活动并使用通灵力义务寻找失踪儿童,协助警方侦破悬案。 她是美国知名节目 Montel Williams Show, Sally Jessy Raphael,Unsolved Mysteries, CNN 和 Entertainment Tonight 的常客。她同时着有《灵魂之旅》(人本自然文化出版)等多本畅销书。 译者简介 黄汉耀,中部道卡斯人,哲学硕士。作家与译者,喜欢悠闲骑单车、悠闲游自由式。 着有︰[爱上读书:与好书的心灵相遇]、[我是杀人墙]、[我的写梦书]‥‥...
杨淑芬老师宣讲 大家好!在还没有讲《弟子规》之前,我想我们先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我们再看世界的动态,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这种局势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灾难一天比一天的严重,许多有志之士也莫不为这样的时代潮流在担心着。我们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
青山依旧在-一个劳动模范的一生作者:不详 陈永贵来向高华堂学习(引言) “打起硪子,嗨嗨呀,”随着领号声接着众人齐号:“吆嗨呀嗨嗨呀!”上百人的混杂声加杂着人们的干渴和长时吼叫的沙哑声,硪子打地啪啪声,震荡云霄,对面山崖中也发出巨大的回荡声。一般的吆喝声后,是指着某人呼叫的号子声:“张大嫂呀,嗨嗨呀,挑四筐呀嗨嗨呀…………” 号子声回荡在山野。这是1958年农历的十月中旬、在湖北的郧县大堰区、翻山堰村的半山坡的一个山坳里,人们劳动的情景。翻山堰东旁崎岖的小山梁的一条渠上、一座坐北向南的山坳——赵家坡,正在拦坳口修坝,修一座库容15万m3的大水塘。丘岭的山地虽然是初冬,但山凹的阴坡上经过太阳的照射,花花拉拉的集雪片子举目可见。...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03日 10:13主讲人简介:胡德平,男,汉族,1942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中国曹雪芹研究会第一任会长。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文化。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12月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党组书记。内容简介:千古绝唱《红楼梦》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而关于其作者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界也是争论不休。1971年,在北京西郊香山地区正白旗村39号院的一个重要发现震惊了整个红学界,而后,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胡德平闻听此事兴奋不已,直到1980年,他亲自到正白旗村进行走访考察后,一个个意外发现,让他把曹雪芹晚年创作《红楼梦》的生活环境锁定在了北京西郊的香山地区。香山正白旗39号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胡德平的一个个意外发现果真能把曹雪芹晚年的生活锁定在香山地区吗?...
老学者挑刺易中天:清算品三国 作者:天行健 《清算品三国》前言及目录 前言:叫好与挑错第一章 我看“易中天现象” 一年以来,特别是近半年以来,围绕着易中天《品三国》所展开的争论,堪称是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奇观。报刊和网络上搞得沸沸扬扬,一方面是好评如潮,另一方面又是嘘声不断。我浏览了网络上和报刊上的一些言论,数量虽然很多,但多是相似的重复。千条万条,概括起来,也不过那么几条。观点方面的,主要是对曹操的评价是否恰当;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提法,是否会对世道人心有消极影响等等。方法方面的,不外乎这种讲法是否有失教授的尊严、有失学术的品位?还有什么庸俗化、娱乐化、粗俗化、娼妓化等一大堆帽子扣了下来;对学术与商业,学者与电视的关系等命题,也都见仁见智,各说各话。...
作者: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