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703部分

蒙山军-第703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尊重俄国的政权更迭,我国也愿意与贵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中国远征军为了俄国不受德国的蹂躏,受贵国皇帝陛下的邀请,从去年秋季入俄以来,连续奋战,收复了罗马尼亚和波南,拯救了俄国南部战线,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惨重牺牲,贵方无视我国的利益以及远征军将士的安全,未征求我国的意见便单独向敌国谋求停战,这是赤裸裸的背叛!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想一想吧,托洛茨基先生!”
  托洛茨基耸耸肩,冷漠地看着范德平,“很遗憾,这是我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在当前局势下,我们认为是唯一正确的决定。贵军的去留,只能由贵军自己决定了。”
  “那就太遗憾了!”范德平冷冷地说,“是你们终结了双方用鲜血凝就的友谊,而不是我们。再见吧,托洛茨基先生。”
  向北京报告了布党中央的态度并得到北京的指示后,范德平在做了最后的布置后,率领远征军联络处所有人员包括那个用来保卫联络处的加强连分批撤出了彼得堡,尽管俄国铁路线更加混乱了,但新政权还是拨出了一列专列。
  外交机构仍留守彼得堡。
  因为国内的指示,范德平正式履行远征军参谋长的愿望再次落空了。他将向王明远汇报彼得堡情况后前往鄂木斯克,继续做他的“军人外交家”。
  在前往卢布林的专列上,范德平向带队来彼得堡的孟恩范中校了解了第9军的情况。这是范德平非常喜欢的部队,范德平一直认为自己是北方军系统的人,尽管他在建国后就离开了军队。不过,孟中校却不是第9军出身,他应该算是南方军的兵。如今孟恩范的老部队第1军已经上来了,并且换防到了第一线。
  孟中校在汇报了范德平的询问后向参谋长提了个要求,能不能将他调回1军去?
  “虽然‘元勋团’是蒙山军的起家部队,但9军是和1军齐名的部队,25师是9军的王牌,73团是25师的王牌,你在73团当营长还不满意吗?”范德平盯着这个长相敦厚的中校军官,“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你认为9军和1军哪个更强?”
  “这个……”孟恩范显然没有准备,“这个不好比。我在1军当连长时,装备跟现在没法子比。”
  “装备是次要的,打仗靠的是人。”
  “我还是喜欢1军。”
  “9军不好吗?”范德平盯着中校。
  “9军的纪律不如1军。25团是不错,但27团就差得多,打骂士兵是家常便饭。而据我所知,1军基本没有这些现象。青军联的组织,1军比9军更好。”
  “嗯,”范德平面色平静,“你认为两支部队在战术上的比较呢?如果你曾服役过的元勋团(1师1团)和你现在服役的73团对抗,谁会赢?两个团的武器编制基本一样。”
  “我认为1团更强。”
  “哈哈。”范德平大笑起来,“好吧,我记住你了。能不能调你回去,看情况。再问你,你认为我们和德国人比如何?”
  “9军在罗马尼亚打得德国人没有还手之力,但在波兰。则势均力敌。去年夏季战役我们团还吃了一点亏。我认为在运动战中要比德军强一点。阵地战则相反。我们的炮兵不如德国,但步兵连战术和火力均强于德军。”
  “嗯,不错。还有呢?”
  “阵地战,或者堑壕战成为了主要的作战模式。部队不喜欢这种作战方式。依靠现有的火力。很难突破德国人的防御体系,德国人也一样。”
  “嗯,继续说。”
  “孔参谋长曾来我们师给我们讲过一堂课。重点是讲如何对付德国人的坦克。但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参谋长,我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这种可以自己运动的大炮?”
  “孔东原?德国人的坦克主要在西线,据说他们也很少。但我们会有的,一定会有。你讲到坦克,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坦克是解决堑壕战的最好武器。如果孔参谋长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认为我们打俄军有把握吗?”
  “要打俄国人?”孟恩范吃了一惊。
  “谁说要打俄国人了?我只是问问你。”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至少在装备上我们比他们强多了。无论是单兵武器还是炮兵和空军,我们都超过了俄军。士气就更不要说了,我们部队有俄军联络官,他们承认我们的武器更好,特别是步枪和机关枪。”
  “哈哈,不错,不错。”范德平有些喜欢这个长相老成的中校了。
  范德平来到卢布林后向王明远上将汇报了彼得堡的情况,王明远也向范德平通报了部队的情况,已经接到了国内的指示,远征军再次调整了集团军级编制,这种调整在范德平看来完全是为了撤退。
  “没错,是为了撤退。”王明远消瘦了许多,胃口也不好,谈话时一直在打嗝,“我很快要去文尼察,这里就交给熊勋了,他的能力已经得到证明,北方军杀出一批战将……对了,最近南俄局势复杂了,被克伦斯基撤职的科尔尼洛夫将军跑到了这边,组织了一支以哥萨克兵为主的杂牌部队,现在已经编了12个团,不过不满员,更缺少武器。他被选为总司令,公开打出了拥护尼古拉二世复辟的旗号……”
  “选为总司令?”
  “你不能不承认俄国人在这方面的基础比我们强的多。科尔尼洛夫现在去了罗斯托夫继续招兵买马,凡是被他抓到的布党分子全部被绞死或者枪毙了……司令的判断是对的,俄国即将进入内战,跟德国人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不撤退能行吗?”
  “是不是要扶持这个科尔尼洛夫?”
  “是的。这个人跟我见了一面,大概在二十天前。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特别是军火方面的支持,他特别提出要大炮和炮弹,我当时没有答应。家里指示第一步可以将我们入俄以来所有缴获的武器交给他,我已经指示后勤司令部这样做了,现在,他们大概收到这批武器了。”
  “你觉得他可以成事吗?”
  “不好说。他很有信心。但是,如果对抗彼得堡和莫斯科,没有稳定的军火来源是不行的,顿河草原的工业基础很差,除非他切实控制哈尔科夫、基辅等城市。可是,这几个城市我们是必须控制的,11军已经向基辅转进了……科尔尼洛夫提出了要我们直接参战,我拒绝了。”
  “说实话,如果我们就这么回去就太亏了。”
  “但必须按照总统的指示办,重大问题是绝不能自行其是的。远交近攻是基本的原则,我们总不能在乌克兰建立一块飞地吧?”
  “可以做文章的不仅远东,中亚的意义更大。每每想起汉唐开拓西域的伟业,现在正当时。俄国吞并中亚的历史不长,统治未必稳固,我们为何不能乘机做点文章?”
  “总统比你我高明的多。你我想到的,总统一定会想到。兰新铁路通车还早,没有铁道线,大军进入中亚太过危险了,还是图谋远东稳妥。俄国战略进入最后阶段了,可打的牌不多,科尔尼洛夫是一张,另外就是那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你去鄂木斯克后要严格执行总统的指令,我已电告吴念接受你的指挥。如果沙皇提出武器弹药方面的援助,可以尽量满足他,这是总统批准的。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听候你的命令。”
  “那就尽快。我不想再打下去了。只要德国人不挑衅,我就不还击。看对面德国人的样子,他们对我们没什么兴趣了,他们在等待俄国人的进一步表示,我们为什么要给俄国人守卫土地?我要将这里可以搬迁的一切都搬回去!大寿已经回到文尼察组织这件事了,没什么好客气的。科尔尼洛夫或许成不了事,即便成事也未必对我们有利。”
  
  第二十一节拉帕洛会议
  
  1917年11月19日,协约国政治和军事领袖们在意大利拉帕洛召开会议,创立了一个有着宏大名字的机构——协约国最高战争指导委员会。这个机构的成立被历史证明是有意义的,比之前协约国召开的任何会议都更有实际的意义——它不仅在俄国问题上取得了一致,而且对于战后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次会议的发起国是法国,但实际的主持人却成了美国。起因当然是俄国事变,协约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会议的地点最初选择在英国,但意大利在10月份的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德奥联军(一共只有四个半师的德军)突破了意军的防线,意大利军队被俘失踪和阵亡超过了25万人,内阁就此下台。为了给摇摇欲坠的意大利打气,美国总统威尔逊建议将会议设在意大利,获得了协约国领袖们的一致同意,威尔逊总统致电北京,强烈要求龙谦亲自赴会,以最终解决俄国问题。经过慎重考虑,龙谦答应了威尔逊的要求,带了国防部长封国柱和外交部长唐绍仪,乘坐购买自美国的巡洋舰“青岛号”去了意大利,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二次出访,前一次是访问美国。
  自布党发出停战呼吁后,俄国战线的较大规模交战已经停止了,包括中国远征军负责的那段战线,10月份,远征军上报的伤亡总数只有区区109人,其中还有21人是在后方与乌克兰武装分子的交战中伤亡的。对于一支数十万之众又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大军,这点伤亡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就在龙谦的乘坐的军舰尚行驶在红海的时候,11月9日,布党中央新任命的总参谋长基里连科将军派出的3名俄军举着白旗走向德军最北端的库尔兰防线,他们向德军传递了俄国新政府提出与德国举行停战谈判的请求。双方商定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举行高级别的谈判。一周后,双方代表齐聚谈判地点,俄方全权代表是托洛茨基,而德方代表是外交大臣库尔曼及东线总参谋长霍夫曼将军。
  按照俄方的要求,双方对布列斯特会谈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但秘密正是为了传播的。龙谦抵达意大利后,将有关德俄会谈的消息带给了协约国领袖们。他们虽然在细节上不如中国人清楚。但布列斯特会谈已经得到了证实。对于龙谦所讲的俄国将为了腾出手解决内部问题以巩固新政权,不惜大幅割让其西部领土的消息感到愤怒。为此,会议根据法英两国的提议驱逐了俄国代表—俄国驻意大利大使,算是正式将俄国人“开除”出协约国了。
  由驻意使节出席如此重要的会议本身就是应付。俄国退出战争的决心昭然若揭。或许布党仍希望从协约国捞取些好处。但他们的行为已经踏过了红线,协约国绝对不再忍受了。
  拉帕洛会议立即以协约国的名义致电彼得堡,质问俄国背着盟国与德国进行谈判。要求俄国就此作出澄清。两天后,彼得堡回电承认了部分事实,所有的解释已经不重要了,俄国新政权显然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会议决定立即终止对俄国的所有援助。接下来就是研究更进一步的对策了。英法最希望的就是蹲在乌克兰及波兰的中国远征军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向莫斯科及彼得堡进军以消灭布党。但被中国断然拒绝。且不说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光谈军事就存在巨大的困难。封国柱元帅在一次专题会议上向协约国领袖们做了秘密报告,协约国军事领袖们大都听说过击败日本的封国柱元帅,他的名气在中国将领中是最大的,甚至超过了王明远和叶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