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129部分

贞观攻略-第129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呵?还有福利?

    苏宁有些得瑟。不用通传随意进入皇帝的书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待遇,苏宁于是很满意的踏上了台阶,往书房走去,走到书房门口。苏宁就看到了李二陛下已经用上了苏府豪华版特制桌椅,坐在椅子上面,正在写着什么,估计是在处理国家公务,看上去颇有些享受的感觉,贴身太监王德低着头侍立一旁。

    虽说跪坐对于人的好处也不小,但是唯一的坏处就是太容易累。坐在椅子上起始时间也不能长,否则容易得腰间盘突出等等毛病,二者很难取舍,但是看着李二陛下的样子,应该是做出选择了,但是除了他自己用的是豪华版桌椅之外,其他的摆设还是软垫和案几,看来剩下的桌椅都是被他拿去增加在后宫佳丽心中的魅力值了,至于李承乾那个苦命哈哈,唉,兄弟,撑住,我会来救你的!

    “臣苏宁,拜见陛下!”苏宁朝着李二陛下施了一礼,然后就听见了李二陛下的声音:“免礼吧,你小子怎么又过来了?有什么事情?”

    得,看来今日这位爷的心情不错,语气颇为轻佻,估计是这几日在后妃宫中爽翻了,估计长孙皇后到底还是遵循了自己半年之内不能生育的医嘱,所以放宽了对李二陛下的限制,这一下子就是龙上九天,估计李二陛下已经快要把后宫嫔妃挨个儿的宠幸一次了。

    接着估摸着就要开拓新领地,把那些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们都给来上一家伙,好好的给后宫增加人口,也不知道长孙皇后看着太监们递上的皇帝要求宠幸嫔妃名单的时候,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盖上的印玺,但是苏宁顿时感觉到等长孙皇后调养完毕之后自己的日子不会很好过了……

    按捺住了心中的悲凉,心里说道还是正事要紧,李二陛下应该还不知道发生了这次的杀人案件,按照唐律,一般案件发生之后都是由当地官府负责侦破,然后上报大理寺,大理寺是唐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不负责直接侦破,觉得合理之后上报刑部,由刑部进行再次审核,确认无误之后依照唐律判刑,一般也就到此为止,除非是有重大隐情的案件才会惊动皇帝或者御史台介入,举行“三司推事”。

    唐代之后也就基本如此,比如明朝正德年间的一桩案件,惊动了正德皇帝,案情荒谬绝伦,结论更是荒谬,此事被刑部再三驳回,再三维持原判上报,最终惊动了正德皇帝,正德了解案情之后大怒,直接下令处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不过在这个时候,贞观初年,李二陛下特别关注这种案件,尤其是要处以死刑的案件,他特地批示,一定要再三确认,临刑前更要五次审核,还要报到他这里,由他过目判断,确认无误之后,在确定是否行刑,体现了李二陛下对于人命的关注。

    所以这个时候李二陛下还不知道案件的发生,其实要不是这次案件直接牵扯到了苏府,苏宁也不会知道,但是苏宁觉得这个事情已经隐隐超过了一般的刑事案件的范畴,于是苏宁决定向李二陛下直接求援,虽然有些不合法律,但是还是人命重要。

    “陛下,昨日下午,长安县令徐治带人来到臣的府上,还带来了一具尸体,那具尸体是臣府上负责制作白糖的人员之一,此人姓王名虎,同时也是臣的佃户。”苏宁慢慢的说道。

    李二陛下的笔停住了,目光闪闪的看着苏宁:“你的佃户?负责制作白糖?案子还没有查清楚之前我不会知道的,你现在来告诉我做什么?这应该是由徐治负责审查的。”

    苏宁说道:“若是情况一般,臣也就不会来找陛下了,但是事情很不对劲,陛下,王虎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身中七处刀伤,最后被脖颈后的最后一击杀死,这是谋杀!”

    李二陛下双目一瞪:“七处刀伤?脖颈后中刀?你把案情细细说来!”

    显然李二陛下也注意到了这桩案子的特殊之处,所以苏宁整理了一下思路,也就说了:“昨日下午,臣让臣家中的护卫出去办事,两人出府门时都带了蛋糕吃,一人先吃完,就去抢夺另一人的,抢过来之后两人产生了争抢,一不小心蛋糕脱手而出飞入路旁小树林,就在小树林深处发现了王虎的尸体。

    仵作检查之后告诉臣,王虎是死于一把匕首,致命伤就在脖颈处,从后面切入,由左往右,一刀毙命,伤口深数寸,仵作有三十余年经验,判断出行凶者乃是高手,深谙此道,甚至可以为杀手!臣就觉得很奇怪,王虎不过是一佃户农民,除此之外就是制糖工匠,但是其制糖工匠身份唯有臣与五名护卫知晓,余者就是其他制糖工匠,他们之间都被臣下达了封口令,绝不可透露身份。

    而且王虎为何会被如此残杀?臣派人去向其余制糖工匠和其邻居询问,这才发现其妻和女儿六天前就失踪了,而王虎是在三天前夜晚被杀,制糖工匠反应那些日子王虎神情恍惚,臣据此推断,其乃是被外人所胁迫,以妻子之性命相威胁,欲图得到一些东西,若是冲着苏府来的,那么那些歹人想得到的极有可能就是白糖!

    但是臣不敢妄自推论,还是准备先行查出真相,于是臣亲自前往案发地点查看,却意外发现了松树针叶,且仍然青绿,证明离开松树时间不长,但是尸体所在地根本没有松树,也就是说,这些松树叶,不可能是这里本来就存在的,臣又前往王虎尸体所在地,在王虎的衣服上找到了同样青绿的针叶。

    于是臣判断,永宁坊树林,不是案发现场,而是歹人杀死王虎之后的抛尸现场,用以转移查案者之注意力,至于王虎在何处被杀,臣以为,就要知道长安城何处有松树了。

    臣询问了长安县令徐治,徐县令告诉臣,其为官两年以来走遍长安坊市,没有发现长安城何处有松树,长安城之外倒是有松树,但是数量多,路途又不近,若是按照王虎死于三天夜晚前而尸体是在两天前被发现的,那么贼人只有不到一天时间转移尸体,当然白天和晚上都可以,只要做的隐秘。

    但是晚上的可能性更大,白天或多或少会有人注意,所以一个晚上的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凶杀处处于长安城外的可能都不会很大;而后徐县令的一句话提醒了臣,除了皇宫,长安城的任何地方他都去过。”

    说到这里,苏宁停了下来,看着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听得很认真,也跟上了苏宁的思维,于是当苏宁停下话语的时候,李二陛下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你怀疑,凶杀地点是在皇宫之内?!”

 第一百四十二章 持械护卫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想表达的意思是,你怀疑,凶杀地点是在皇宫之内?!”

    一句质问出口,李二陛下有些生气:“你前番所言不假,既然如此,那么针叶定然是重要线索,何处有松树也就是值得调查,可是皇宫之内警卫森严,寻常人等哪里得以进入?各出宫门都有人严密把守,昼夜巡查不断,若是有杀戮,定然会被察觉,如何会如此?再者哪里会有贼人大胆到在皇宫之内行凶?又是如何将尸体运往永宁坊抛尸?他们是如何行动的?你却是给我一个解释啊!”

    看来李二陛下对于自己的宫城防御系统相当满意,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些地方是李二陛下所无法注意到和防卫到的,除非他能调来十万大军驻守皇城,每一平米都能有一个人驻守,那才算……

    等等!

    又是一道细小的光线闪过,柯南光环的技能冷却时间结束,苏宁再度点亮柯南光环,发动技能,捕捉到了一个被他和李二陛下都忽略掉的关键因素……

    地道……

    以往看电视剧的时候,不管是什么电视剧,只要是大户人家,貌似都有打地道掏密室的癖好,总是喜欢在不起眼的地方弄一个暗道,留作不时之需,以备在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逃命或者是潜藏重要物资,地道和密室技术伴随着墨家机关术的发扬光大而发展,被上层人物所广泛推崇,华夏数千年历史。神州大地也不知道被打了多少地道和密室,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

    长安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成为了重要城市,周代的时候就是西周首都,不过那个时候叫做镐京,西汉开始成为大汉两百多年的皇宫,到了东汉以后逐渐没落,南北朝时期又被少数民族政权霸占当做首都。还是首都,隋朝也是首都,到了大唐之后也是国都,也不知是多少朝代的政治中心了,皇宫的位置大体不变。所以,要说皇宫里面没有暗道和密室,打死李二陛下苏宁也不信,李二陛下肯定就知道很多暗道,肯定还有他自己弄的暗道。

    于是苏宁很严肃的说了两个字:“暗道!”

    果不其然,这两个字一出口。李二陛下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苏宁还发现王德那个太监的脸色也变了,苏宁接着说道:“自墨家机关术出现以来。虽然墨家不被采纳,但墨家之机关术多被采纳,用以制造精巧之物,这里面不单单包括军械。还有暗道和密室,陛下,不是只有大唐才在长安定都。

    早在周代,就已经是首都了,前汉也是如此,前隋还是如此,就别说异族了。更多,所以长安早已是多国首都,若是无有帝王或是臣子在长安开辟地道和密室,臣是断断不信的!再者,臣也不能相信,皇宫内每一座宫殿都有人常住,都有人看管,陛下您说是吗?”

    李二陛下面色变换数次,对王德说道:“你立刻去调查,宫中何处有松树,以无人居住之废弃宫殿为主,以最快速度给我答复!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王德一躬身就立刻出了书房,脚步轻快,走起路来就像飘一样,苏宁感到,这个死太监的武功还不是一般的高,绝对的练家子,而且苏宁自忖没有办法和这个死太监抗衡,这家伙真的很强,否则李二陛下也不会让他做贴身太监,李二陛下本身就有很高的武艺。

    看着王德离开,李二陛下的内心陷入了纠结,这个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谁能想到一个死在永宁坊的人竟然会被苏宁顺藤摸瓜摸到了皇宫里面?若是当真查出了些什么,这还真是可怕啊,竟然敢在皇宫作案,到底是什么人主使的?臣子?不可能,他们没有那个胆量,一定是自己的对头,七宗五姓?可能性不是很大,那会是谁?竟然还知道皇宫里面连我都不知道的密道,会是谁?前隋余孽?还是哪一路反王的后代?想要复仇?

    思来想去,李二陛下想不出什么重要的线索,他的敌人太多了,被他干掉的敌人也太多了,所以那句话是对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跷跷板,想要走上最高位,要么有人自愿为你垫在最下方,为你翘起最高位,要么,就是把你的敌人干掉,用他们的尸体为你架起通往最高位的路,李二陛下走到了天下至尊的高位,杀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苏宁不知道李二陛下想着什么,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李二陛下报告:“陛下,除了此事,臣还有一件事情希望陛下批准。”

    李二陛下看向苏宁:“什么事?”

    苏宁说道:“臣家中人丁稀薄,唯有大兄苏烈和臣两个男丁,却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