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攻略 >

第130部分

贞观攻略-第130部分

小说: 贞观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陛下看向苏宁:“什么事?”

    苏宁说道:“臣家中人丁稀薄,唯有大兄苏烈和臣两个男丁,却有四个女眷,家中仆人若是不算上工匠只有不到五十人,强壮一些的不足二十人,若那些贼子盯上的果然是苏府的某些东西,臣不怕自己,也不怕大兄,唯独害怕母亲大伯母还有大嫂以及小妹。

    更何况臣家人时常需要分头行动,家中护卫力量更显不足,但是臣府中还真是有非常多的东西对于大唐很是重要,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臣请求增加府上持械护卫的数量。”

    因为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潜规则,李二陛下对于各个臣子家中的持械护卫的数量都有相当程度的关注,不单单以各种理由严格限制,有时还以各种手段削减,所以现在长安各大勋贵家中的持械护卫都不多。

    持械护卫基本上就是私人的军事力量,从上古时代一直到如今,家族制的传承还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量,比如战国时代和三国时代,世家力量很强大的时候,每一个大家族的私兵数量都非常巨大,军队里面也存在着战将的亲兵和部曲制度。那就是战将的私人武装,而不是国家和皇帝的。

    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家族力量的衰落,家族制私兵的情况变得减少了很多,至少已经无法正规的存在了,尤其是军中勋贵们,因为巨大的战功和威望,特别受到皇帝的关注。那么部曲私兵的存在也就非常的敏感,极其容易被上纲上线,狐狸一样的程咬金和李世绩就已经让家中所有军队里面带来的部曲回到军队里面去了,只留家丁和家仆这些非军队力量,以减少皇帝的关注。由此可见李二陛下对于私人武装的忌惮。

    持械护卫也属于私人武装的一类,而且脱离了军队的属性,没有了军籍,根本就是更加私人的武装了,但是因为数量和战斗能力的缺乏,李二陛下不是那么关注。不论是文官勋贵还是武官勋贵,在这个时期的私人武装力量都被限制在五十人以内,基本上有点脑袋瓜子的也不会超过五十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都在遵守。

    苏定方和苏宁显然也成为了武官勋贵之中的一员,通过军功取得的开国爵位拥有者,但是苏定方没有持械护卫。苏宁也仅仅只有五个从军队里面跟回来的亲兵,这是当时苏宁立下大功离开军队时特别被李靖批准的,再者苏家初立,没有自己的力量可不行,所以这五个人就成为了苏家正规意义上的持械护卫。

    后来招募了一些家丁,李世绩和李靖府上也送来了一些仆人,但是都是专门伺候人的。可用者几乎没有,能够有点男人味的也就十来个,加上五个军队里的滚刀肉,一共不超过二十人,对于苏家这样一个特殊的一侯一伯的武官勋贵家族而言,还算是少的。

    其他的府里面,虽说正规意义上的持械护卫只有五十人,但是谁知道暗地里可以用作战斗的有多少?就好像后来要造反的张亮那个二五仔,五百假子!他娘的部曲超了上限就改收义子,以此扩充战斗力量,实际上张亮府上能战斗的人员不会少于八百,这基本上可以算作一支有相当水准的军事力量了。

    但是苏府实在是太少了,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个人,所以苏宁根本没有什么能耐维持好苏府的防御系统,一旦遭到攻击,分分钟就是要被突破的节奏,家中人的性命和重要的农园糖作坊还要不要了?

    虽然可能遭到李二陛下的疑虑,但是亲口提出来总比暗地里增加在被李二陛下侦查得知要好,苏宁选择一切都在李二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去做,光明正大的,直接告诉你我要做什么,也能在最高程度上减低李二陛下对自己的疑虑不是吗?虽然自己只有十四岁,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是会干坏事的人……

    李二陛下眯了眯眼睛,一时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倒也是,你们一家子两个男丁住在一起,却只有不到二十人保护,还有四个女眷,那么多重要的东西,倒也的确有些不够用,这样的话,我答应了,你自行招募五十人的护卫,允许持械保护苏府,另外,在这个时期内,我也会调派一些人手暗地里保护苏府,你们的安全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证。”

    苏宁松了一口气,可能是有保护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仅仅是保护吧?没有监视的成分在里面?算了,我也没做什么亏心事,你愿意监视就监视吧,苏府里面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手机一直都是随身携带的,藏在内衣口袋里面,不会让你知道的,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不过趁着这个机会,一口气得到了招募五十人的护卫的权力,倒是极好的,这下子苏小妹的护卫不用担心了,农园和糖作坊的事情也不用担心了,出门也不用担心家中护卫力量不足了,苏府的安全有了保障,再者,那些暗中保护和监视苏府的人里面,肯定有高手,足以和那些在暗中窥视苏府的人相较量,苏宁总算是有些放心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子一怒

    苏宁是不担心了,可是李二陛下还在担心,如果苏宁的推理成为了现实,他该怎么办?这伙贼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以皇宫作为杀人地点,很显然这些人是敌人定然有叛乱谋反之野心,否则定然不会选择在皇宫里面作乱,既然是这样的话,不论是谁,一定要全部干掉!

    该死,李二陛下在心里面诅咒这些混蛋;这要是在正规战场上,李二陛下不会惧怕任何敌人,大唐的军队,大唐的将领,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可是若是把战场放在宫中,那可就糟了,不说后宫嫔妃宫女众多,皆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徒,还有皇子皇女,更是不容有失,万一有个好歹,那些贼人攻击皇宫,那可就糟了!那会造成天下之动乱,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统一局面毁于一旦不说,中原大地又会陷入一片战火……

    李二陛下非常睿智有远见的想到了关键点,并且还考虑到了他的后宫佳丽和儿子女儿们的安全,后宫佳丽手无缚鸡之力者众多,但是李二陛下并不是多么的担心,他最担心的还是长孙皇后还有儿子女儿们,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要靠边站,李二陛下文武艺超群,正值壮年,面对面交锋就是朝中那些大将也不能很快的击败他,甚至相当一部分战将还不是李二陛下的对手,能够交锋的,也只有程咬金尉迟恭和壮年时期的秦琼这些人了,但是其他人,他所重视的那些人。可就不一定了。

    虽然李二陛下要求皇子皇女的教育要有武艺这一项,以承袭李家一贯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要求文武双全,他不介意他的后代里面可以多出几个他这样的人物,或者是他最敬佩的女人——平阳公主那样的女中豪杰,他的这一代,是李家的教育体现的最好的一个时代。不说别人,就是现在还活着的他自己,李孝恭,李道宗,还有李神通这一类稍微差一点儿的。哪一个都是有着一定才华的,可以独当一面的。

    但是轮到他的后代的时候,,还是差了不少的,比如皇子当中目前除了李承乾还有李恪身体素质较好,可以学武。并且在文化上也略有所成,除了他们两个之外,皇子们都没有学武。更有李愔这样的比纨绔还要不如的混蛋,就更别说女儿们了,身体孱弱者不少,根本不适合练武。

    这样一来他们的自保能力就大大减少了。而敢于在皇宫内部设立据点的人,首先肯定对皇宫有部分了解,很有可能在自己当皇帝之前就已经有了这里的据点,并且对皇宫很了解,不是隋王朝余孽,就是那些曾经占据长安的势力,包括外族人。还有……

    李二陛下的眼中猛然闪过一道厉芒,那个曾经让他日夜无法安睡,而至今依旧有时无法安睡的男人,他是那样的优秀,那样的令人信服,那样的成功,那样的让人着迷,他是文武百官中大部分人心里面的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选,而且他一定可以做得非常优秀,自从自己出生之后,就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男人压制着,一直到最后一刻,这个男人不死,自己都与皇位无缘。

    论文治,他先于自己上手,被父亲所倚重,托付大事,起兵之前两个主要的军事据点,一个是自己和他合作的,另一个就是他自己**经营的,治理地方也非常成功,得心应手,许多在自己看来非常棘手的事情他一上手就立刻迎刃而解,好像根本不存在问题一样。

    论武功,他领导大军打了非常多的胜仗,在军中的地位和威信不低,绝非单纯的治国能手,在成为太子需要长期坐镇长安之前,大唐一半的胜仗都是在这个男人的带领下打出来的,而自己之所以可以在军中站稳脚跟,就是因为他成为太子之后需要治理国家,替父亲处理政务积累经验,而没有办法长期率军出征,若是由他来领导统一全国的战争,不会比自己要差,反而还有可能更胜一筹。

    所以他是那样的优秀,那样的高高在上,没有人会怀疑他不会成为下一任皇帝,更何况他还有李元吉的帮助,李元吉力挺他,父亲也中意于他,甚至都没有考虑过立自己为太子,为了稳固他的地位,父亲不惜严厉监视自己,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外调,确认他的地位稳如泰山,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因为他太优秀了,若是坐在这张位置上,他一定不会比自己差。

    如果不是那一场政变,或者说兵变,自己还会坐在这张位置上,穿着这身衣服,面对着这个小子吗?不会的,坐在这张位置上的会是那个男人,他会用温和的笑容面对群臣,用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让群臣甘愿为他所用,用睿智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带领大唐走向繁华,如果不是因为他那样优秀,自己何须如此的拼命?用一切代表优秀的词语去形容那个男人都不足为过,因为他值得。

    李二陛下还记得,那一天他坐上皇位的时候,群臣眼中流露出来的那种不屑,那种不信任,那种看不起,那种蔑视,以及整个群体隐隐的敢怒不敢言,那让李二陛下感到恐惧,所以从那一天开始李二陛下就明白了,自己的皇位其实就是火山口,在这个地位没有彻底稳固之前,这个火山口随时都能喷发,随时都可以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李二陛下会在杀死那个男人的第一时间把他的后代和家人全部杀光,不给这些臣子留下一点点念想,大唐唯一可以承继皇位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群臣再有不满,也不会撇开太上皇嫡子不选,而选李氏皇族中的旁支;但是那只是会更让群臣瞧不起,更让他们对自己不满。

    若不是自己的一众心腹在那个时候全力支持自己,甚至佩戴刀剑全副武装。调集军队震慑群臣,才让那一段时间安然度过,但是那只是威慑,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手段,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君王都不会选择让自己的臣子长期处于恐惧之中,那只会更糟,给整个大唐都带来一股恐怖的气息。那不好,真的不好。

    自己只能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的约束亲人,把自己管束的像个罪犯,每天处理政务处理到深夜。天不亮又继续起来处理事务,讨论朝政的会议天天都会召开,没有外宾到来绝对不会打猎游玩,放松自己,因为很显而易见的事情是,自己没有放松和休息的资格。

    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