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408部分

光绪中华-第408部分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伦敦,幸好德国人没有强行闯关,不然他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向德国人的舰队开火。

毕竟现在还是在理论停火期间,而且伴随着德国人的舰队的,还有一支登记表上显示为中华帝国广东行省罗威行远洋贸易公司的货运团队,德国人就是以防止海盗袭击的名义,以保护商船船队为名递交通航申请书的。而海军部给罗宾逊上校的电报上,也特别要求他注意德国人可能出现的变化,确保记者团们的安全,现在罗宾逊上校正是这样做的。

他的船在一个半小时后,顺利抵达了预定海域,出乎他和所有士兵们的预料,也推翻了舰队参谋部之前的判断——德国人果然正在那里进行着捞船作业。周围零星大约有七条德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可能水面下还会有潜艇。总之,以捞船公司的作业场周围,德国人部署了一定的防卫力量。

罗宾逊的脑袋一下子懵掉了,他的脑袋中从来没有设想过这样的状况,从头到尾英国的海军界都没有见到过德国海军捞船作业的船只在这片海域出现过,显然昨天停火协议生效前的十二个小时内德国海军突然的加强了在海上边界海域的活动。让舰队司令部隐约预感到德国人在谋划些什么事情,但他们猜测的方向更多是德国人有可能悍然在约定停火期内撕毁停火协议——像无耻的俄国人那样,海军部的参谋们从来没有将怀疑的方向与近来在众多谣言中脉络很是清晰的德国海军捞船的谣言联系在一起。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德国人在这片海域动作的目的,是想要进一步刺激英国的民心,进一步打击英国海军的士气了。

“上校,要开火么?”参谋官站在大胡子罗宾逊的身后小声的提醒道。的确,按照他们现在的方位,和敌舰的位置情况来看,开上机炮趁着敌人形成合围之前全身而退,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是指挥官阁下现在看来显然还有其他的考虑。

“蠢货!”罗宾逊不满地瞪了一眼他的参谋,转过身来略显出紧张的神态,问另外一名参谋道:“那些该死的记者们现在在哪?”

讪讪笑着的刚刚被责骂过的那个参谋唐纳森自以为得计。抢先一步搭话道:“长官!他们正被安排在水兵餐厅里,要不要让他们到上面来拍一些对我们有利的镜头?”

此时被问话的正主儿刘易斯不由自主的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引得一头恼火的罗宾逊也笑了起来,良久才不满地瞪了一眼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唐纳森吩咐道:“好了从现在开始,你被停职了。”转头吩咐刘易斯道:“好好看管那些记者朋友们,我不希望在明天伦敦的报纸上看到什么我不想看到的东西!”想了想加了一句赞赏的话道:“你很不错,从现在开始,你兼管这位唐纳森先生的工作。还有,我想我们应该返航了。哦上帝,我们也许就不该来。”

让他发出最后一句感慨的,正是德国人刚刚来得及展开的一个欢迎条幅,罗宾逊惊奇的发现在那副横幅下面德国人似乎安排了一些驳船搞了一个平台,上面甚至还有一些人显然是在聚会,一些记者的摄像机正架在那上面正对着自己的方向,很显然,德国人的这次举动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在收到打击英国人士气的效果的同时,这里似乎也是一个新闻发布会,来自柏林的记者能够从这里搜集到一切可以用来制造有利于本国的宣传材料,比如德意志公海舰队正在用饱满的热情欢迎着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舰艇的来访,又或者有些新闻照片甚至都不用修改,就可以发给在伦敦的谍报人员使用在破坏敌后人心的活动中去。

真是糟糕透了。罗宾逊心里一阵懊丧,现在扭头就走不仅有损于皇家海军的声威,或者也有可能会给德国人制造一些反面宣传材料,但是如果按照德国人的指示将船只靠拢过去,或者是派遣什么人去参加什么活动,这更加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天哪,这该怎么办。

德国方面出席这次荷兰外海沉船打捞现场的主官,公海舰队一名少将军官高兴的向记者朋友们宣布了他们是多么的享受和平,为了与曾经的敌人分享和平的快乐,他们特的邀请了皇家海军罗宾逊上校参与这个仪式云云,在一阵阵礼炮声中,罗宾逊上校被架上进退两难的境地。

事实上这一天的北海上,类似这样的仪式在其他地方也在展开着,双方的军人当然不会愚蠢的认为和平当真能够降临,他们只是利用这宝贵的十天时间,互相的去查探对方的底而已,像德国方面的这种行为,在英国人那里也有。譬如英国海军就在北方苏格兰海域发现了德国来访者,十来条驱逐舰护送着尊贵的潜艇来客到达了军港,并且热情的招待了他们。英国方面还宣布德国客人极端的受欢迎,所以在盛情难却之下,U…39号潜艇全体官兵已经答应了在苏格兰长期访问的邀请。

而在苏伊士运河那里,德国人当然也没有愚蠢的强行闯关,事实上英国人也认为他们的真实目的绝不是想进入地中海而已。他们只是利用这个机会打击一下运河守备部队的士气,并且为着某种军事目的查探一下什么东西而已,所以在英国方面正式拒绝了通航申请后,德国人也没有再过多的纠缠,而是停留在红海一线,并对东非实施了某些侦察。

所以,对于双方来说,吃上点亏,占上点便宜都是很正常的,尽管每个当事人都会像罗宾逊上校那样的气愤。

谁让这是一个和平十天的开始呢?

这次和平计划实际上是在中国,美国,连同教皇一体推进的,中国方面当然有人会与德国人做先一步的情形推演和做应对预案。德国方面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合适的回应举动,抢英国人先一步占得先机,这是与他们目前保持着和中国美国的良好关系是分不开的,尽管美国国内也存在着亲英派并且英国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高明的指点,但毕竟还是慢了德国人一步。

和平计划当然对战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最起码欧洲大陆上那些被战火炙伤了的地方,在这十天内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修补。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除了可以交换交换战俘,收容收容尸体之外,也可以适当的增强一些对对方的了解,并且这也是一个补充后勤的好机会。在这个时代,打得就是钢铁和火药,粮食的消耗战,谁家里钱多物多,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各国都在拼命的往前线运送给养,调配生力军、医疗物资、战争消耗物资等等,同时在外贸方面也连续向美国和中国下了大订单,用来付账的当然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在这个时代,纸币在国际流通市场上并不比废纸强多少,谁知道在几年后颁行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的政府还会不会存在?

一些胆子大的人也在利用着这个机会利用一切关系网,不管是生意上的还是工作上的私人的,许许多多畏惧战争的人正在寻求着逃离这片很快就要被战争之神再次统治的土地。一些人去了美国,一些人去了中国,世界虽大,目前也只有这两个地方好去了。英国往美国跑的人要多些,而同盟国方面由于一直以来的盟友关系,往中国跑的要更多些。

谁也不知道在这些人流中,会不会有在将来能够决定未来的人才,总之为了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中华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都有相当的政策倾斜,以利于本国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全民人口素质的移民政策出台。在这段时间里,这些政策方面的比较,也会成为继宗教信仰,人文环境之外,那些要移民的人们考虑去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当然不会指望在宗教信仰和语言环境等方面与美国比,事实上这也不具可比性,除了在政策上稍作倾斜之外,也有皇家研究院等先例作为诱因,其他方面当然也不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心力,有那个钱有那个精力,把全民的教育水平提升上去,建立起一个自主的科学发展体系比什么都要强。

战争当然是刺激科技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诱因,那些冠冕堂皇的诸如科学的向往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渴望等等理由都是胡说八道,事实上人性本恶,只有追求更高的军事科技,如何更有效更快速得更多的杀死敌人才是人性所追逐的东西,军事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才是最好的出路。目前的帝国,也正在这条路上向前迈进,在以军事订单刺激工业发展以后,民用工业自然而然的就发展起来。

德国人之所以在战场上那么的强,除了他们民族性中极强的纪律观念和甚至有些刻板的民族性格之外,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从诺贝尔奖颁奖以来,德国在这些年中获奖人数超过了英法两国的总和还要多。他们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既在这方面得到了上帝的宠爱,也在环境和地缘政治方面得到了上帝的诅咒。或者说,一项是另一项的补偿。

他们在这次和平十天中的总体作战计划在经过总参谋部呈递到我手上后,我不禁为他们善于利用这次机会,并营造出事前浓重的和平氛围的能力所惊讶,虽然所有的目的最后还是服务于战争,但是他们这之前的一系列十分有诚意的表现,也让旁观者不由自主的把支持票投在他们这一方。

除了荷兰外海的欢迎仪式,在红海彬彬有礼的申请通关之外,他们还特别邀请了法国人参观他们的巴黎大炮,也就是那种射程超过一百二十公里的超级大炮,他们也比法国人交付了额外多出的战俘,在没有交换条件的情况下,他们无偿的交换了俄国人部分战俘等等等等。他们的这一切行动也得到了教皇的褒奖。虽然这种褒奖也有教派相同的考虑,英国本土教派毕竟与教皇国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由于宗教的冲突,英国与爱尔兰也在前一阶段发生了血腥的镇压战争。再加上这一阶段英国人看上去不那么情愿的被动的接受了和平十天的计划,这一切都让教皇在随后的讲话中将更多的赞扬送给了德国人。

这十天内,很多国家都完成了他们下一阶段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其中当然包括中国,帝国的后继陆军部队也抵达阿拉伯,在毗邻西奈半岛的泰马,泰布克,盖利拜三个地方驻屯,空军先行进驻的两个航空队也开始了空中训练和空情熟悉的巡航飞行。在这个和平的十天里,这里也成了勇士们显示自己勇气的所在。德国那位红男爵甚至驾驶着他那架刷成红色的飞机驶抵了英国人设在西奈半岛上比尔吉夫贾法地区的英军后方大本营的机场上空,获得了英军也已经加强了空军实力的情报,在中东地区英德中三方已经聚集了超过了三百架飞机,也许在不久后中东的天空战就会展开了。

印度洋舰队和第二十一集团军的进攻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在海军舰队和潜艇部队的帮助下,水文资料,登陆场的选定,沿岸防御设施等军事情报被汇整研究了个透彻,对于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师的印度军队的锡兰岛来说,第二十一集团军是不可战胜的。唯一的问题只是在于如何有效的占领该占领的地方,这个岛上有大片的丛林,现在只需要占领科伦坡港口附近就行了,集团军参谋部忧心的是将来的肃清和有效管制工作。

在北方对阿富汗王室中的亲华势力的培养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按照总参谋部亚洲司的计划,中亚地区将配合中东的战争进程,尽量统一时间来相继发动阿富汗王室宫廷政变及随后的战争,推动波斯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