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

第109部分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109部分

小说: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她从随身带着的小箱子里掏出一大叠的折页画册,上面有各式各样的首饰。武颜细细看去,每一款都标注了用料、重量、宝石级别、珍珠尺寸等等,清晰明了。
    那掌柜的娘子还恭敬地说:“若是府上夫人小姐不满意现有的款式,也尽可以指定样式给咱们珍宝斋订做,就是耗费的时间会久一些。”
    杨氏一面看着画册,一面对武颜说:“我看这个赤金红翡的牡丹花步摇就很不错,我儿相貌姣好,最是适合明艳的首饰。”
    武颜看了一眼,确实是很明艳,不过稍显老气了一些,果然是杨氏等妇人会喜欢的款式。不过她也没出言反驳杨氏,总归买什么首饰都是小事,没必要计较。
    底下的掌柜娘子听到杨氏开口就点了用料十足的赤金首饰,知道今日里怕是有大买卖了,心下欣喜,但是面上仍旧不露声色,恭敬温顺地站着,听凭吩咐,也并不插口搭话,唯独在杨氏或者武颜开口询问的时候,不疾不徐地给面前的夫人、小姐细细讲了。
    看来珍宝斋在内宅的生意能做大,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至少连五感敏锐的武颜都觉得和面前的商人妇说话还挺舒心。
    最后杨氏给武颜定下了三套赤金头面、两对贵妃镯、珍珠项链两串、玉佩玉坠若干。
    女人就没有不喜欢购物的,尽管武颖知道今日是为二姐姐选首饰,可是也不妨碍她对着折页的画册看得津津有味。
    杨氏合上画册:“就这些吧……”
    武颜开口:“等等,今日怎地只给女儿挑首饰呢?我看这一套珠花也很不错,最适合元芳了;再有这玉簪也很称娘你;珊瑚珠手串大姐肯定喜欢……”
    武颜手指轻点,又定下了十几样的首饰。
    杨氏碍于外人在场,没有咋呼,但是还是忍不住说:“二丫头,今日是给你挑首饰的……”
    元华只当做不知道杨氏使眼色的意思,弯弯眉眼说:“知道娘疼我,可是娘要是冷落了大姐和三妹妹,女儿怎么好意思收下这么多的首饰。”
    杨氏被说得没有办法,想着今日买东西,花得是元华的钱,元华既然挂念着元英、元芳和自己,那么也就不推拒她的好意了,反正日后元华成了晋王妃,什么样的首饰没有。
    武颖得知今日自己也有份,倒是开心得不得了:女儿家就没有不喜欢珠宝玉石的,年岁渐大的她也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穿着打扮了。
    不过今日最开心的人还是珍宝斋的掌柜娘子了,原听闻说诚郡公武家不过尔尔,在长安城也算不得顶尖的人家,没想到人家买起首饰头面来,是眼睛也不眨的。
    掌柜娘子收下定金,道是必定会尽快把首饰做好送过来。
    果然没几日,珍宝斋就把武家预定的首饰都做好了,杨氏和武颜清点之后,很爽快地结算了银钱。
    那一匣子的金子买首饰是绰绰有余的,杨氏要把剩下的还给武颜,武颜摆摆手:“剩下的就给娘打些金豆子、金葫芦的,赏人用吧。”
    杨氏想着自己女儿的不就是自己的,也就不客气地收下了。
    等到武顺再次回家来为武颜婚事搭把手的时候,杨氏把珊瑚手串给了武顺:“这是元华给你挑的。”
    武顺捏在手里,嬉笑着说:“总算她还记得我这个大姐。”原先的七八分嫉妒之情倒是消退了一些。
    …………………………
    八月,作为新娘子的武颜毫无羞涩之感。
    盖是因为要嫁的人实在是太熟悉了,并且相互都这么知根知底,知道是一场两人都必须进行的婚礼。
    何况李世民还父代母职,派了宫里年岁较大的老嬷嬷,来教导未来的晋王妃。老嬷嬷姓胡,得李二陛下示意,对杨氏说了成亲之后,晋王与王妃要暂缓圆房——毕竟晋王殿下年纪还小。
    杨氏一听也确实有道理,作为妇人她也知道女儿若是早早怀孕生产,是绝对对身子没有好处的。
    世人不过是因为讲求多子多福,又并不在乎妇人的身子,才会早早催女儿家出嫁。
    但看天家公主,哪一个是十五六岁早早嫁人的?
    杨氏把嬷嬷的意思讲给武颜听,武颜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去——圆房?哈哈哈!这不是搞笑吗?
    看着奶娘领着大丫鬟整理院子里的事物。未来的晋王妃一派悠闲,家中待嫁。
    倒是李治,连着好几日都没歇息好,长出一对黑眼圈。
    高阳取笑他,他也只是傻笑不说话。
    八月十二,宜嫁娶。
    武颜实在是不想回忆这一天被折腾得如何吃力,幸好有李治早早给了她一块寒玉,不然穿着吉服非得热成翔。
    因为早就听胡嬷嬷讲解过好几十遍皇子大婚的礼节,武颜一丝不错地完成了。倒是让观礼的人觉得陛下钦点的武元华做晋王妃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至少礼节是一点都没错,可见还是个能拿得出手的。至于日后如何,来日方长,总会知道她武元华是个什么人物。
    因为李二陛下早早发话:晋王年幼,不可灌酒。
    于是婚礼的后半程都没人敢来折腾俊俏的小新郎官儿。尽管这个白面俊俏的小新郎真真是可爱得紧。
    挨到晚上,这可是李治和武颜的洞房花烛夜。
    不过武颜带过来的胡嬷嬷和承庆殿的总管胡公公都是得到陛下授意的,行完礼之后,就把武颜带到隔壁去睡觉了——李治松了一口气,满面赤红不知在想什么。
    而隔壁的武颜却丝毫不认床,一觉香甜。

  ☆、第三十八章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武颜勉强算是个文艺小青年,脑子里拼拼凑凑的唐诗宋词一两百首还是能凑出来的,大婚第二日没等胡嬷嬷来唤就因为生物钟的缘故醒了过来。
    看着一屋子的喜庆摆设,她也没什么觉得不适应的——就好像是出门旅游住进宾馆那般,这承庆殿也不过是暂时居住罢了。
    倒是看到了那婴儿胳膊粗细的龙凤红烛,脑子里冒出方才的诗句,没有什么旖旎,只是单纯想起来而已。
    虽说从前课本上学习的时候,语文老师强调了这首诗的深层次含义是: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可是武颜觉得对着如今自己的情况也是很应景的。
    武颜醒来没多久,被屏风隔开的另一边,李治也醒了。少年还未到变声期,带着刚起床微微的鼻音:“阿颜,你醒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李治开始唤武颜为阿颜,这在大唐也算是独一份了。
    “恩,起身吧?”武颜回答了李治。
    屋外是一溜的丫鬟婆子太监,听候差遣。听闻屋内有响动了,胡嬷嬷上前来敲门。
    胡嬷嬷是李世民在李治婚前派到武家去的教养嬷嬷,实则也是从前长孙皇后身边的老人了,如今便是跟着武颜,又回到晋王殿下身边伺候。
    而李治从前就不喜欢宫女往自己身边凑,独独是阿保能够近身伺候。如此一来,承庆殿的大丫鬟分例竟然是空着的。
    好在晋王妃带进来的丫鬟们填补了缺。胡嬷嬷自然就是管着丫鬟们的管事嬷嬷了。
    丫鬟鱼贯而入,婆子和太监在门外听候吩咐。
    胡嬷嬷老当益壮一个顶俩,把晋王和王妃起身之后的穿衣洗漱种种安排得井井有条。
    洗漱妆扮之后,去到正厅,阿保又领着一水儿的小宫女,送上今日的朝食。
    李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挺好;武颜一直都是有挺大的消耗量的,饭量也不小。
    端上来的一十八道小菜并粥饭点心,基本上都被两人吃完了。
    留在正厅伺候的都是李、武身边的老人了,阿保、青桐、翠柏对自己主子的食量都是很了解的,独独一个胡嬷嬷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一番的惊吓压了下去:这王妃也太能吃了!
    吃完之后便要去请安了。
    因为长孙皇后已经病逝,目前中宫之位还是空着的。一大早,武颜要跟随李治去长生殿见李世民这位公公。
    武颜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紧张的,反正日后见到这个公公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再者说,没有成为李二陛下后宫里的武才人,武颜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果然嘛,李世民也不擅长和儿子的妻子说什么,从前这些事都是长孙皇后做的。
    于是李二陛下赏赐下来一对珠宝盆景、一对玉如意、黄金、丝绸、锦缎若干,又吩咐了李治要与妻子和睦,状似不经意地提点了武颜要照顾好自己的夫君。
    被李世民打发完之后,李治又带着武颜去给长孙氏上了一炷香。
    武颜面对千古贤后的牌位,从前并不信鬼神的她如今对着这些也是有几分相信的,在心里默默感激了长孙皇后一番,毕竟是她一力促成了自己与李治的婚事。
    李世民本欲让雉奴带着新进门的媳妇去给宫里几位分位高的妃子请安的,听闻宫人汇报说晋王带着王妃去给皇后娘娘上香了,长叹一声,作罢了此事。
    武颜不知道李二方才想要自己二人去见一见他的小老婆们。
    就算知道也不会膈应。毕竟李世民想要如此吩咐的心思还是比较容易猜到的,无非是觉得李治年幼,长孙氏病逝之后也多亏杨妃、韦妃等人的照料,去取见一见庶母也是应该。
    可是李治这么一番作为,倒是让李世民派人来传话说后宫妃子容后再去拜见。
    于是接下来要见的就是李治的兄弟姐妹了。
    可以看出李世民的x能力是杠杠的,儿女成群——不过话说回来了,生孩子不需要李二陛下出大力气,只要种下一颗种子就够能长出一个果实了,历史上的帝王基本都是儿女成群的。
    武颜早些年见过太子李承乾,如今再见,觉得对方比之几年前确实是改变很大。
    相由心生这句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六年前的李承乾虽然不是阳光美少年,可是怎么也不会像如今这样,眼眶微微发青,眼角带着戾气。尤其是他打量自己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淫/邪的味道。
    除了李承乾,别的兄弟倒是没能见着,那有过几面之缘的中胖子魏王李泰还在相州呢。别的皇子也都在属地。
    李世民的女儿一大堆,不过除了长孙皇后所出的那几位,以及高阳公主性格较为活泼鲜明之外,别的都矜持端庄地坐着。
    在这里,武颜收到了一部分的见面礼,也送出去一部分的见面礼,因为李治在李世民的儿女里面排行算是比较小的,总的来说还是不亏。
    一个早上把该拜见的人都见了个遍。
    因为李治把清凉解暑的寒玉送给武颜,回到承庆殿的李治和武颜倒是没有太过狼狈,但是跟着的宫人们都是一身汗水。
    李治找来胡公公,对着他说,日后自己身边的一应事物都交给王妃打理了。这确实附和当时的礼法。
    胡公公虽然不知道武颜和李治之间的渊源,但是见到晋王殿下这么干脆就把内宅的权利交给了王妃,可见对王妃还是满意的。因此待到晋王和王妃午休之后,便带着账册、钥匙、对牌来找王妃。
    李治午休之后就去了书房。
    武颜原先正在和身边的青桐、翠柏以及奶娘徐氏在说嫁妆的事儿。
    徐氏问:“王妃,咱们要不要趁这几日,把嫁妆都安置好?”
    武颜摇头:“若是我猜得没错,我和殿下在长安城里呆不了多久了,不必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