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

第95部分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95部分

小说: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难得的休沐日,阳光也很好,倒是可以陪着观音婢一起外出走走。思及此李世民回身去了立政殿的副殿,那里长孙皇后正在听女官们汇报宫里的一应日常事务。
    女官们见到陛下来了,纷纷行礼。
    李世民挥手让她们退下。
    “陛下和高明说完事情了?”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留下太子的时候就退出去了。
    李世民揽过了长孙皇后的肩膀:“没甚么大事,不过是说一说今年去大明宫避暑的事宜。”自太上皇仙去之后,永安宫便更名为大明宫。
    “陛下……”长孙皇后欲言又止。
    “怎么了,观音婢?”
    长孙氏抬头回望李世民:“早些年陛下说等到青雀成亲了便让他去封地,如今……”
    李世民顿住了,而后说到:“如今天气越发炎热了,等秋日里天气凉爽了再让青雀去封地,可好?”
    长孙皇后轻轻摇头:“陛下,有些事,宜早不宜晚,近来,我观高明行事越发的急躁了,安是没有青雀的因素在?”
    长孙氏虽然声音轻柔,但是却很坚持,李世民也无法,只得点头答应近日就会着手安排这件事情。
    “再有,青雀十一岁的时候,已经定下了阎家的姑娘,如今雉奴的年岁也差不多可以相看起来了。”长孙皇后觉得最近身子每况日下,想要早早安排好儿女婚事。
    李世民自然是无一不答应的:“好,你先相看起来,观音婢的眼光自然是好的,给雉奴挑一个可心的王妃。今日天气正好,咱们好久没有出去逛过了吧?来来来同我换上寻常人家的衣裳,咱们出宫体察民情去。”
    长孙皇上捂嘴微笑:“陛下真是童心未泯。”微服私访这种事,从前李世民还是秦王殿下的时候,倒是带着妻子做过,等到了后来,与兄弟之间的争夺白热化,再到了玄武门事变之后登基、接手朝政、平衡朝堂势力——算一算都有五六年没有做这么任性的事儿了。想到自己不知还有多久的寿命,长孙皇后也不劝阻李世民了反而配合着他,换好衣裳,带好侍卫,出宫去了。
    …………………………
    “可算是来了,元华,你和元芳妹妹身上的裙子倒是怪好看的!”妙言拉起武颜的手就夸道。
    女人们一见面必定是打量着穿着首饰来说的。
    武颜心道自己和武颖穿的不过是平常的桃花云雾烟罗衫,图一个薄纱透气凉快。不过这夸人的话由妙言说出来,倒是特别真诚。
    进了妙言的院子,里面倒是已经有了三五个小娘子了,具是差不多的年纪,瞧着都挺眼熟的,应该是三年前大家伙就一块儿玩耍的。
    高妙言给两方再次介绍了一遍,很快大家就熟络起来了。
    和高妙言谈得来的小娘子们,大多都不是扭捏的性子,所以大家说说笑笑很是融洽。
    聊着聊着就说起八卦来。
    “你们听说没有,那个崔陵容和卢家的谁谁合离啦!”
    “怎么回事?我倒是也恍惚听了一耳朵!”
    唧唧喳、唧唧喳,大唐风气开放,莫说是合离,就是什么助寡妇再嫁都是义举。偏偏因为当事人是从前名满长安的崔家崔陵容,所以才引人注目了。
    武颜饶有兴致地听着八卦,看到小妹妹也是满脸好奇地围着小娘子们,觉得真是古往今来,小道消息都是传播得最快的。小娘子们的猜测已经从“崔陵容无子善妒”猜到了“卢家谁谁好男风”……想象力真是丰富。
    高妙言好歹也是主人,听到娇客们越说越离谱了,倒是轻轻咳嗽一下:“你们可是要悠着点,元华和元芳刚来,就说这些个的,真真是变成长舌的妇人了!”
    有小娘子伸手就要捏妙言的面颊:“说的好像平日里你不喜欢和我们一起讲这些似的。”
    妙言假正经地说:“我自然是不说的……哈哈,咱们去玩点别的吧,烤肉怎么样?”说到最后,她也没绷住,笑了起来。
    “这么热的天儿,去烤肉多油腻啊!”有的小娘子不愿意。
    武颜出声:“我倒是有个好主意,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给妙言添麻烦了?”
    “什么主意?元华最会想好玩的点子了。”妙言很感兴趣。
    武颜微笑:“今儿进来,就看到你院子里一池子的活水,有荷花有小舟的,就是不知道你舍不舍得那一池的鱼儿。既然烤肉油腻,咱们何不垂钓取乐?只可惜不知道池子里的鱼儿是不是肥美。”
    “看看,原来是想吃鱼了!”妙言嬉笑着说,伸手点了点武颜,她的院子有一段接引了活水,放养了一些观赏鱼:“要说荷塘,这里才几朵荷花,我嫂嫂的公主府里才是好看,那里头还有画舫,可不是我的小舟能比的。要不咱们去了公主府吧?”
    有小娘子小声说:“怕是不太好吧?会扰了公主清静。”
    毕竟来小姐妹家里玩和去小姐妹嫂嫂家玩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但是妙言一挥手:“没事儿,我嫂嫂最是好性子,再说了,元华从前也是见过她的。我这就派人去说一声。”
    妙言说做就做,把丫鬟派了过去。
    小娘子们既想去看看公主府的荷塘、画舫,又担心惊扰了东阳公主。
    不多时,东阳公主就差了身边的伶俐丫鬟来请各位娇客:“公主说,既然都是五姑娘的闺中密友,便一同去凑个热闹吧。”
    没错,高妙言在整个高家大家族里行五,反正武颜听到了就很想笑:五姑娘,噗哈哈。
    到了东阳公主府,原先还有些放肆说笑的小娘子们纷纷都拘谨起来了。
    东阳公主和蔼地和小娘子们打招呼,皇家的人只要是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反而都喜欢作出和蔼可亲的姿态。
    公主记性不错,还记得武颜从前是兕子的伴读,特特打了一个招呼:“兕子总是念着你呢,说你最是有灵气。”
    武颜想,这句有灵气必定不是晋阳公主夸自己的话,小公主应该是说自己会玩闹才是真的。场面话,谁都要会说,武颜福声摆出微微激动的神色:“当不得公主如此夸赞。”
    ……
    好在东阳公主知道自己在,这些小娘子们玩不开,就让女官去安排了荷塘的画舫,转身去梳洗打扮了,刚才接到兕子叫人传来的口信,说是青雀的王妃阎婉也要过来。
    公主府果然大气,在荷塘里泛舟,颇有一番滋味。
    主角就是拿来相遇的,正面配角就是拿来助攻的。
    当晋阳公主得知姐姐的小姑子高妙言带着好友来公主府泛舟,东阳公主还提了一句:“你那个从前的伴读武元华也在。”
    于是兕子说也要去。
    李治说自己年岁大了不适合和小娘子们见面,就在公主府的小书房喝茶,东阳公主把自己的驸马高履行叫来陪着小弟弟一块儿吃茶,自己则是带着弟妹阎氏和小妹妹兕子去了画舫。

  ☆、第二十四章

高履行是温文尔雅的性子,下面的弟弟妹妹都喜欢他,早先妹妹过生辰的时候也曾带着晋王殿下逛过自家的园子,后来成了晋王的姐夫,相互也算是有点交清了。
    晋王殿下令高履行印象深刻的事就是那一年他专心致志地倾听武家小娘子奏箜篌的样子,连脚麻了都未曾发觉。
    驸马高履行不知道当时那么丁点儿小的晋王殿下能不能听明白《锦上花》,反正看他当时专注的样子,应该是听懂了。
    如今晋王殿下年岁大了,应该比小时候更好应对,高履行慢悠悠地与小少年从喝着的茶谈论到最近看的书,最后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李治提议:“下一盘棋吧。”
    好嘛,这才是打发时间的好玩意儿,两人燃起檀香,品着好茶,开始对弈。
    另一头的女眷们可是要热闹多了。
    东阳公主使人摇着另一艘画舫往荷塘中央去,兕子靠在围栏边,伸手采了一朵盛开的荷花,旁边的许尚仪和丫鬟们拦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公主掉下去。
    待到两艘画舫靠近了,船娘用粗粗的精铁链子把它们连在一起,也不继续前行了,就在荷塘中央漂着。
    小娘子们见到东阳公主也来了荷塘,在高妙言的带领下从原本的这一艘到了另一艘去。
    跨着摇摇晃晃的板子过去,对小娘子们来说,是很新鲜的玩法,有那胆子大的,嘻嘻哈哈地走过去,胆子小一点儿的便把旁边搀扶着自己的丫鬟抓得死紧。
    到了这一边才看到,除了东阳公主之外,另有一个梳着妇人头发的美貌女子和一名年岁稍小的小娘子。
    大家都不是山窝窝里出来的,那少妇是阎家女儿,从前也在宴上见过,如今是魏王妃,另一位对着年岁,猜想也就知道是晋阳公主了。
    东阳公主没有叫大家打哑谜,作为公主府主人,给两方做了介绍。
    见礼的见礼、喊免礼的喊免礼。
    一通忙乱之后,晋阳公主欢快地招招手:“元华姐姐,来我这边坐。”
    武颜抬头看了一眼东阳公主,公主微笑示意:“去吧,咱们今日不讲什么规矩,好好乐一乐便是了。”
    武颜拍了拍自己妹妹的手,又看了一眼妙言,妙言轻声说:“你过去吧,我会照看着元芳的。”
    武颜一走过去,就被兕子牵起了手:“元华姐姐,咱们好久未见了,别来无恙?”
    武颜得体地应过,又与晋阳公主身边的许尚仪打了招呼。
    要说小孩子的忘性是最大的,三年前晋阳公主不过是七岁,怎么会对武颜这么记挂?
    这当然是因为李治。
    早先从自己的雉奴哥哥折页书本里看到夹着武颜的花笺之后,兕子便对武颜上了心,等到偶尔看到雉奴哥哥还在临摹那七个字,兕子就一直记挂着武颜。
    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是武颜从前做她伴读的时候,确实是既勤学又有趣,常常干一些劳逸结合的事情。
    凡是最怕的就是有比对,比对之下,原先在崔家娇生惯养,被临阵捉出来的崔安儿就不够有趣了。初时候崔安儿带着不满不甘愿进宫,宫里都是人精,小兕子都能看出来,哪怕后来崔安儿改变了态度,可是大家对她的印象便不过尔尔了。所幸当年崔安儿和武元华的那一场比试过去已久,不然只怕更多人要念叨武元华的好处。
    哄孩子是简单的事情,至少对于武颜来说,哄晋阳公主这种略早熟的孩子更是不在话下。
    原本因为雉奴哥哥记挂着武元华,兕子才一直念念不忘的,现在说笑一阵子之后,发现:果然嘛,元华姐姐有趣得多了,不知道能不能和父皇说把元华姐姐调回来做兕子伴读?唔,无故就撤换了伴读,还是崔家的人,这事儿估摸着不太可行了,真可惜……
    兕子心下觉得惋惜,面上却不露声色,继续同大家欢声笑语地闲扯。
    小娘子们现在哪里敢说是要来糟蹋东阳公主荷塘里的鱼儿的,连荷花也不敢折一支。有机灵的看着公主们今日本该是有别的计划的,对着高妙言耳语一番之后,大家都提出告辞了,东阳公主略略挽留就放大家走了——因为听兕子说,她和阎婉待会儿是要去诗会,东阳也想去凑热闹。
    武颜和武颖也顺势告辞,被兕子挽留:“元华姐姐,咱们好久没见了,今日可不得好好叙旧?”说着就也没把同武元华一母同胞的武元芳放走。
    于是热闹过后就剩下了东阳公主、晋阳公主、魏王妃、高妙言和武氏姐妹。
    魏王妃阎氏出书香世家,相貌虽是中上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