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373部分

明统天下-第373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这一次爽塔石的经历才让阿喇哈青森不敢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此时双方的大军都已经到了纳剌秃城了,阿喇哈青森也知道过了纳剌秃城之后很快便可以到达大裕乐城了。不过为了防止爽塔石的经历再次发生,阿喇哈青森也不敢贸然的进攻。

在最前方的胡彦殊此时正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挣扎,李端澄最后留下的那个最后的通到就在大裕乐城外面这一点胡彦殊是知道的,而此时自己距离大裕乐城也只不过是有半天的路程而已,看了看后面的蒙古大军,胡彦殊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是继续往前方行军然后将蒙古人也带到大裕乐呢,还是自己率领军队离开这里,这样自己便可以保全天南不出现一点意外,但是代价便是自己以及自己身后的这几万大军可能都要死于蒙古人之手了。

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取生忘义?这两个选择胡彦殊必须要选一个。

不过这个选择胡彦殊却始终无法取舍,没有人不可惜自己的xing命。就连胡彦殊也不例外,如果有可能的话胡彦殊也绝对想要继续活着,更何况此次已经不单单是关系着自己的xing命了,就连自己手下的那四万人的xing命也全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自己在选择放弃掉自己xing命的同时也放弃掉了其他人的xing命。

但是让自己为了一条贱命而将天南以及大明的利益于不顾,胡彦殊同样也做不到,从小熟读孔孟经的胡彦殊一直以来都将忠君报国作为自己的不二信条。有时候让这样的一个人选择出卖自己的信仰比杀掉自己更加的难受。而且如果自己真的那样做的话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放弃自己的信仰的问题了,到时候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有更加的人丧命。、

蒙古人的凶残已经不需要事实再次证明了,虽然这些年来蒙古人已经在文明上进化了不少了。但是身为草原民族那种野蛮的习xing却仍旧保留了下来。如果因为自己而让蒙古人进入天南乃至进入其他的大明腹地,到时候胡彦殊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命丧与蒙古人的手下,或许是几万。也有可能是几十万,但胡彦殊最为害怕的是上百万的人因此而丧生。

“将军,天冷,来烤烤火。”正在胡彦殊陷入思考的时候,身边出现了一个亲卫朝胡彦殊说道。。

胡彦殊转过头来只见在自己身后的不远处已经燃烧起了一堆的杂草,很冷的夜晚,燃起的火苗不但着凉了夜空,同样也温暖了附近人的身子与心灵。

之前胡彦殊一直没有注意,此时一感觉周围的温度,顿时感到很气穿过自己的铠甲而侵蚀着自己的肌肤。浑身哆嗦了一下,“天北的夜里确实是挺冷的,”嘴里说了一句,胡彦殊没有停留也直接走到了燃起的火堆旁边。

一进入火苗附近,胡彦殊便感到一股热气袭来。顿时浑身暖和了不少,学着几个亲卫的样子,胡彦殊也盘着腿坐在了地上。

纳剌秃城外的草地上停留的骑兵已经将近二十万了,这么多的人一起聚集在这里,但是出奇的除了干草燃烧以及火苗的声音之后整个草地之上十分的安静。

坐在火堆旁边,趁着火苗散发出来的光亮。胡彦殊看到在火堆旁边的一些还是青青的草在火苗炙热高温的烘烤之下迅速的变黄、枯萎乃至最后和那些干草一样燃起了火苗,化为了灰烬。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到这个情景,胡彦殊顿时响起了这一首古诗,整个草原之上的青草有无数,不管他们如何被焚烧为灰烬,但是这条河流还在,只要这片草地还在,待到明年一场雨之后他们都能够重新发出青嫩的细叶。

胡彦殊心里想到自己相对于大明来说是不是就像是这一颗青草一样呢,大明便是这里的一条河流以及这望眼望去无尽的草地,而自己以及其他的无数个的大明百姓们便是这满地的青草,不论自己是生是死,也不论其他人是生是死,只要大明还在,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出现在大明的那片土地之上。

“或许,大明才是最重要的。”胡彦殊嘴边喃喃道。

“将军你说什么?”旁边几个亲卫听到胡彦殊的喃喃自语之后问道。

“没什么。”看了那几人一样,胡彦殊回答道,说完,胡彦殊感觉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冷了。他站起身来,从最前面开始往后面走着。

此时整个草地之上已经燃烧起了无数的火堆,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或站在或坐在火堆旁边取暖,一路走来趁着火苗的光亮,胡彦殊将沿途所有人的脸庞都看了一遍,“这或许是自己成为将军以来第一次一个一个看这些士兵们,只可惜这也是最后一次了。”胡彦殊在心里想到。

虽然四万人的队伍很多,但是胡彦殊走了一个来回也没有用多少时间,走到大军的最后面的时候胡彦殊站在那些穿着铠甲、拿着武器的骑兵旁边便能够看到就在不远之处那些蒙古人同样也是一群人聚集在一个火堆旁边,这是一场猎狗与兔子的游戏,就看这只兔子愿意不愿意将那只猎狗引导自己的老巢将自己的家人置之于危险之地了。

站在那里看了看蒙古人之后胡彦殊便重新返回了最前面。这个时候胡彦殊已经在心里做好的选择了,两害取其轻,虽然胡彦殊认为自己以及自己那几万士兵的xing命很重要,但是和大明这块繁育者汉人的土地相比还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没了自己等人,汉人们照样正常的繁衍,但是没了大明的那片土地。汉人便要变成了无根的浮萍一样,虽然能够暂时存活一段时间,但是早晚也只有死亡的那唯一结果。

回到自己的之前带着的那个地方。胡彦殊朝身边的亲卫以及赶来的副将们说道:“让将士们赶紧休息,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前往昌都剌。”

“什么?”胡彦殊的话让众人大为惊讶,“将军我们不去大裕乐了?”昌都剌虽然也是距离天南较劲的一个地方。但是它却在大裕乐的东面数百里地之远。

“不去了,我们去昌都剌便行了。”胡彦殊没有向他们解释原因,因为他怕自己说不出口,“蒙古人现在还在我们的后面,让大家都小心一点,别在最后的时候被蒙古人偷袭了。”

虽然胡彦殊的话让大家很是意外,但是胡彦殊的语气透漏着不容置疑的味道,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反正这一路行来这样的事情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了,而且天北通往天南的最后一条通到倒地在哪里出了胡彦殊之外这些人也确实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每一次都是胡彦殊报上一个地名,然后军中的其他人便开始制定行军的路线。

不过虽然大家对于更改行军路线没什么意见,但是只休息这么短的时间却让不少的人开始抱怨了起来,“将军,我们接连赶路了一天一夜了。现在大家才刚坐下来休息一会连个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很多的将士们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我们是不是稍微等的时间长一点。”

“你们累,难道后面的那些蒙古人就不累了吗,我们多长时间没有休息过,他们就多长时间没有休息过。不用多说了半个时辰之后开始上路。”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时间已经到了,胡彦殊一声令下,那些还坐在火堆旁边的将士们迅速的穿好铠甲、整顿好自己的武器以及马匹开始渐渐的有阵xing的站好,到时候只要胡彦殊再次下令这些人便可以瞬间上马。

穿好自己的铠甲,胡彦殊看着自己面前的那无数的将士殷切的看着自己的目光,心里越发的愧疚,虽然自己让他们这么累的还继续赶路,但是他们却没有抱怨我,也更没有怨恨,还是义务既往的尊敬自己,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此时距离活下去的目的地是那么的近了,而自己此时更是要将亲自将他们往一个距离大裕乐越来越远的地方去。

胡彦殊想要告诉他们实情,但是每当这种想法冒出来的时候胡彦殊都无法忘却大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咬了咬牙,胡彦殊彻底转过身找来不再看自己的这些手下们了。

而明军的动作很快也引起了在后面的蒙古人的注意,“大汗,前面的明军开始准备上路了。”阿喇哈青森前面,一个传令兵小心的禀报着。军中的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大汗的心情很不好,放在谁身上看着前面距离这么近的猎物而不能取,想要跟着猎物找到猎物的老巢却发现一连浪费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丝毫的收获都会感到心情的失常,阿喇哈青森没有彻底的下令直接将胡彦殊他们剿灭就已经是他最后的冷静了。

此时看到传令兵禀报说明军再次开始上路了,阿喇哈青森瞬间便站了起来,“看出来他们是要去哪里了吗?”

“启禀大汗,目前还不知道,明军的迹象十分的不明显。”那个传令兵回答道。

“从这里直接往南到哪里?”阿喇哈青森想了想突然问道。

“启禀大汗,如果从这里直接往南走,不出半天便可以到达大裕乐城,那里已经是天南的地界了。”

“往东呢?”阿喇哈青森继续问道。

“往东到昌都剌,不过中间数百里的路长却需要横跨山脉、河流与戈壁。”

“山脉、河流与戈壁?”听到这些地貌。阿喇哈青森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明军从一开始从边疆到现在已经连徐行军大半个月了,而且从上一次休息到现在更是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的行军即便是铁打的人都有可能散架了,更不要说是明军的凡胎了。这些天来一直和大军一起行军的阿喇哈青森十分清楚自己军队的现状,可以说此时自己的军队已经到了好比是强弩之末了,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在军中的话说不定这些大军早就停下来了。大半个月不停的行军所有休息的时间加起来都不超过一天的,不管是jing神上还是上这些人都已经处于极度的劳累状态了。

自己手下的士兵都是这样的,那明军可想而知了。要知道在蒙古人可是天生的游牧民族的,在阿喇哈青森的眼中此时明军的情况绝对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能够支撑到现在恐怕也已经到了明军的极限了。

可以说要么明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到达天南。然后迅速的开始休息,要么便是在不断的行军之中开始最后的自动崩溃。

此次自己和明军来到纳剌秃便是从西北方向而来的,所以接下来明军的行军方向也只有两个方向,第一个便是直接向南到达距离这里只有半天的大裕乐城,而第二个便是往东到达昌都剌。

明军往南很正常,但是继续往东的话就不一定了,因为从这里到达昌都剌的路途不但有数百里之多,路长的地形更是充满了山脉、河流与戈壁,这样极端不利于行军的地形即便死骑兵想要到达昌都剌正常的情况下也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而沿途一旦被山脉或者戈壁所阻挡去路了则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到达昌都剌的。

可以说这一段的路长在某种长度上即将变成明军最后的坟墓。阿喇哈青森知道明军极度;劳困而且身上携带的粮食也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往东边行军其实是十分不明智的,首先不停地行军而无法获得足够的休息很有可能会让这只明军自己因为劳累而发生sāo乱,即便是中间胡彦殊让大军足够休息,随身写到的食物也可能成为另外一个造成大军sāo乱乃至内乱的因素。

不多的粮食以及不足的休息是困扰着明军的最大困难。

“启禀大汗。明军往东走了。”正在这时,有一个传令兵感到阿喇哈青森这里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