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统天下 >

第374部分

明统天下-第374部分

小说: 明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的粮食以及不足的休息是困扰着明军的最大困难。

“启禀大汗。明军往东走了。”正在这时,有一个传令兵感到阿喇哈青森这里说到。

“往东走了?”听了传令兵的话阿喇哈青森不解的说道,从刚才自己对明军行军的推测上来说阿喇哈青森认为明军应该继续往南方走才是,明军的主将不是傻蛋,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大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了,可以说对于此时的明军来说继续往南走到大天南才是唯一可以活命的方法。而继续往东走基本上相当于自己踏进了死亡的道路。胡彦殊的命令一下子让阿喇哈青森有点想不通了。

“传令下去,继续跟上明军。”不管想得通还是想不通,阿喇哈青森都不得不先跟上明军再说。

很快在阿喇哈青森的命令之下蒙古大军开始开拔上路,这一次还是向之前那么近距离的跟在明军的后面。

由于刚才的休息时间十分的短,此时所有的人都十分的疲惫,所以在此上路的大军不管是明军还是蒙古人都有意的放慢了速度。

而阿喇哈青森则在这个时候骑在马上不断的思考着明军的反常。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之后,胡彦殊的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人,从这个人的口中以及对方身上写到的信物胡彦殊知道他是李端澄派出来的探子。

在前往大裕乐要塞外面赶制深沟的时候李端澄便已经派出来了不少的探子,这些探子一方面是为了打探此时天北特别是明军以及蒙古人的情况,而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将此事大裕乐要塞的情况通知胡彦殊,让胡彦殊根据大裕乐的变化调整行军的路线以及应付蒙古人的方法。

则被胡彦殊发现的这个探子正式李端澄派出来的最后那一批的探子,之前的那些探子在没有收获之后都已经返回了大裕乐,只有这一个探子不甘心什么消息都没有打探到便自作主张的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往四周扩大了,没想到他刚好在纳剌秃的东边遇上了胡彦殊的大军。

“将军不知我们这是要前往哪里?”看到胡彦殊带着大军往南方走去,那个探子不解的问道。

“往昌都剌。”胡彦殊的回答很是简洁。

“什么?去昌都剌干什么?”探子听后心里一惊,然后朝胡彦殊说道:“请将军借一步说话。”

之后很快胡彦殊也那个探子便单独的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和后面的人最少拉开了数百米的距离。

看到没人会听到自己的话之后,那个探子终于开口说道:“将军,总督大人已经在大裕乐等候将军多时了,不知将军为何快到了大裕乐去要往东边走,昌都剌距离大裕乐数百里地,看此时大军的情况将军应该知道能不能够走到大裕乐都是一个困难,更不要说昌都剌距离大裕乐之间的距离了,到时候难道将军认为自己还走得到大裕乐吗?”

听了那个探子的话,胡彦殊叹气的说道:“哎,不是本将不愿意直接前往大裕乐,而是情非得已不可以去大裕乐,你应该发现在我们身后的那些蒙古人了,不相瞒,其实那些蒙古人已经跟在我们的身后大半个月了,期间不论如何都不能将他们甩掉。如果本将直接带着大军前往大裕乐的话,则天南必然危矣啊。”

“虽然这里有四万人的xing命,但是和天南与大明的安危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本将已经决意带着大军将蒙古人引导距离大裕乐越远的地方越好,你回去告诉总督大人让大人尽快将大裕乐的通道封死了,本将已经不打算回去了。你告诉大人就说本将愧对大人的提拔、重用之恩,这几万人本将没办法将他们活着带回去,只能死后来世再为将军、为我大明杀敌报国了。”

“将军何故如此悲怆?殊不知将军此时的困境总督大人早已经知晓了,而且就连应对蒙古人的方法总督大人都已经想好了,将军只管往大裕乐要塞而去至于蒙古人将军就必须考虑了。”

“什么意思?”胡彦殊仿佛从死亡之中看到了一线生机,急忙问道。

“今晚大人得知将军的情况之后便召集了众将士商量应对的方法,最后听说是一个小兵告诉了将军一个绝妙的方法,”说着这个探子便将那个小兵所说的方法全都说了出来。

“果真如此?”李端澄听后大为高兴,如果自己眼前的这个探子所说的都是真实的话,那岂不是自己以及自己麾下的那四万大军都可以不用死了。

“嗯。”那个探子点头道。

“停止前进。”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胡彦殊几乎喜极而泣,只见他完全不顾那个传令兵迅速的跑回了明军的前面喊道,“所有副将全都到这里集合。”

s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为了活命而奔跑

没过多长时间几个副将便全都到了胡彦殊的旁边,“将军怎么了?”看到胡彦殊之后众人纷纷询问道。/ 访问下载*小说

“好了,现在情况有变我们不去昌都剌了。”示意几个手下安静,胡彦殊开始说道。

“怎么不去了?那我们去哪里?”一听胡彦殊的话,其中便有一个大声质问道,那人说完看到所有的人全都在注视着他,也知道自己刚才说话的语气有点不对,毕竟胡彦殊是自己的上级,而自己这样对他说话很明显有点没讲胡彦殊放在眼里。

看着这个站起来发牢sāo的副将,胡彦殊瞳孔一缩,虽然说完之后这个人便悻悻的做了下去,并且更是低着头不再说话了,但是刚才短暂的表态却已经让胡彦殊看到了他对自己的不满,“看来自己还是把情况想的太简单了,如果不是自己不用再去昌都剌了,就这样的情况在去昌都剌的路上不发生内乱才怪呢。”

虽然刚才那个副将说的话有埋怨自己的嫌疑,但是胡彦殊却没有继续纠缠着这个问题,他突然发现那些普通的士兵崇敬自己,是因为他们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差太大,所以普通的士兵一般不会因为对自己安排而胜出多少埋怨,但是这些副将们却并不一样,他们的地位也就是比自己低一点而已,地位上细小的差距也让他们心里对于自己的畏惧而十分的轻微,之前之所以他们都尊敬自己那时因为自己是他们名义上的上级,而且自己在撤退之前做的确实是挺好的能够让他们信服。但是连续半个多月的奔波已经让他们在心里对自己的不满ri积月累了,虽然不是每一个副将都会对自己不满,但是从刚才那个的表现上来说这样的人确实是存在的。

之前胡彦殊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他甚至还以为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将大军带大昌都剌是不成问题的,现在看来军队缺粮自己可以解决,但是手下对自己的不满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好在自己很快就可以回到天南了,回去了之后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了。”胡彦殊此时心里想到。

眼光从那个副将的身上转移开来。胡彦殊继续说道:“我们不去昌都剌了,改变路线继续往大裕乐。”

“什么?”几个副将不可置信的问道,要知道就在没多长时间之前正是胡彦殊将原定的目的地大裕乐改成了昌都剌的。现在大家已经上路走了这么远的都城了,怎么突然又要去大裕乐了。

看了众人一样,胡彦殊说道:“本将知道你们很多人已经累得不行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大裕乐将士你们最后的一个目的地,到了那里你们想休息多长时间都可以。”这是胡彦殊第一次透漏出来有关那最后一条通道所在地的消息,之前不管是自己的手下询问了多少次,胡彦殊向来装作神秘的一次有关的消息都没有说过。这一次胡彦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说到了这里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听得出来胡彦殊那话的的意思,最后的那一条通道就在大裕乐。

“将军那条通道是不是在大裕乐?”当下便有几位激动手下朝胡彦殊询问道。

“有些事情你们几个知道便可以了,切记不可再朝外面乱说,别忘了跟在我们后面的蒙古人,如果让蒙古人也得到了消息,到时候一旦蒙古人先我们一步到达了大裕乐。那么我们以后就别想再回天南了。”胡彦殊不无jing告意味的说着,其实那条通道在大裕乐的消息胡彦殊并不是情愿说出来,不过他也知道此时自己的手下对自己的不满自己已经不能在忽略了,特别是自己这个时候突然改变行军路线更是能够让心生抱怨的手下们感到不满,只有放出去一个可以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消息才能暂时的压制他们的不满。

果然。虽然大家还没有到达大裕乐,但是此时知道了大裕乐便是自己最终的目的地之后众人的心态一下子便发生了变化,心中的怒气在一点点的消失,而喜悦之sè的开始浮现在众人的脸庞之上,同时就连刚才那个直接将自己抱怨的话说出来的副将再次抬起头来之后看向胡彦殊的目光也再次变得尊敬了起来。(。)

“现在我们确定一下行军的路线,此时我们大概距离纳剌秃大概三十里地左右。虽然距离大裕乐的距离更远了,不过也没有增加多少,只要大家加紧赶路在天亮的时候应该能够到达大裕乐。”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后面的蒙古人,如果没有他们的话我们想怎么走都可以,但是你们应该也知道那些蒙古人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才跟着我们这么长时间的,记住有关大裕乐的消息切记不可外传,等会再次走的时候我在前面带着从这里开始往南走,我会走的速度慢一点,你们跟在后面出了要保持阵型的完整之外,也要告诉士兵们趁机吃点东西、在马上休息一下多恢复一点jing力,还有在路上的时候记着割一些青草喂一喂马匹,也让马匹恢复一点体力。记住等一个时辰之后我们突然加速再次便向往西南大裕乐的防线,我已经和总督大人派来的探子制定好了最短的行军路线,到时候一旦便向往西南方向所有人都要抛弃一切食物与不必要的辎重全力往大裕乐,要尽可能的甩开和蒙古人之间的距离。”

胡彦殊站在众人的中间开始不断的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在说完计划的同时也同样讲了不少到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东西。

“我知道你们很累,但是不要忘了你们身后的蒙古人比你们更累,他们从遥远的漠北一路行军到这里还没来得及休息便一直跟在我们的后面,他们比我们要多了十天半个月的行军。所以他们比你们更累,他们能够不辞劳累的一直跟在我们的后面,我相信你们并不比他们差,坚持,只要再坚持半天的时间,等天亮之后你们就可以尽情的休息了。”胡彦殊说完的时候不忘鼓励道。

吩咐好了所有的东西之后,胡彦殊一声令下大军继续开始上路。只不过这一次的方向以及从东便变成了南边了。

明军这里发生的事情很快便被禀报给了阿喇哈青森,“大人,明军突然变向往南了。”

“你说明军变向往南了?”阿喇哈青森听后不解的问道。“明军一晚上变来变去倒地要去哪里?还有那个胡彦殊倒地想干什么?”

还是想不通的阿喇哈青森只能同样下令大军转向往东,继续在胡彦殊的后面跟着。

不过很快阿喇哈青森便发现明军行军的速度变得比刚才更低了,骑兵以这样的速度行军就像普通人在散步一样的缓慢。不知道胡彦殊倒地是怎么打算的阿喇哈青森只能也跟着明军放慢了速度,而且作为跟踪的一方蒙古人明显要更加专心的顶着明军的动静防止他们什么时候突然从自己眼皮底下消失了,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之内明军在胡彦殊的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