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374部分

越战的血-第374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的圈圈点点,很容易就会猜到我们的集结点或是大慨的撤退路线。但阿富汗游击队却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在部队里重申一下。
    不过想了想,又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原因是万一有人被俘,单纯的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能熬得住严刑拷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很快又制定了一条假的撤退路线和集结点……交待全体战士们一旦被俘,在受不了拷打的时候就可把这条假的撤退路线招出去。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暂时让他们免受皮肉之苦,可以统一口径让敌人以为这个消息是真的。还可以为主力部队争取到撤退的时间……苏联人在得到假的集结点和撤退路线并在集结点布下埋伏的时候。我们主力部队只怕都已经回到巴基斯坦了。
    后来才发现这一步很有用……不仅仅是在这一次。在其后的战争中我们都设计了两到三条撤退路线,当然只有一条撤退路线是真的,以至于苏联人都不知道那些拷问出来的情报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了。
    “报告营长!”这天晚上我们又是连续行军了几个小时,到电台联络点的时候我就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没多久通讯员就给我递上来一封电报说道:“基地来电……今天凌晨五点敌人就发起了第二次扫荡!”
    “哦!”我点了点头,这已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今天早上我们就听到了从喀布尔方向传来的炮声,很显然。那是苏联军队在轰炸游击队可能的藏身之外。
    “但是……”通迅员接着说道:“这次敌人扫荡的方向并不是由腹地往南的山区推进,而是沿着公路扫荡,这其中就有喀布尔通往坎大哈的公路……”
    “什么?”闻言我不由一愣……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一照,果然就像通讯员说的那样,苏联军队这次主要是扫荡公路附近的山区。
    “召集各干部开会!”我想也没想就下了命令。
    “是!”
    很快哈桑、赵敬平等几个干部就围了上来,警卫员用一张巨大的帆布往我们身上一盖……我们就在里头打着了手电筒。
    “情况是这样的!”我用手电筒照着地图说道:“敌情有了变化……他们并不像第一次扫荡那样由北往南扫荡,而是沿着公路扫荡附近的山区!”
    “哦……”赵敬平很快就知道问题所在:“我们还计划在公路旁伏击增援的苏联军队……那不就要破产了?!”
    赵敬平的话不难理解……如果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这次的扫荡是以公路为中心展开的话,那么我们想要埋伏在公路旁都要突破他们的防线……这在公路旁伏击苏联军队的计划显然就行不通了,甚至就算让我们伏击成功,那也是陷入敌人的层层包围之中。很难做到全身而退。
    “是我失算了!”我说:“我们一直以为……苏联第一次是怎么扫荡的,那么第二次肯定也与第一次差不多……没想到却会有这个变化!”
    “营长。这怪不得你!”赵敬平说:“咱们的情报有限……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有限的情报制定计划,你又不是神仙不是?”
    我摇了摇头,说道:“我早该想到的……苏联军队的第一次扫荡是在轻敌的情况下发起的,所以才会由北往南全线推进,以为能一举将游击队消灭。但是现在……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战斗,他们已经意识到想要迅速消灭游击队只怕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他们在后勤补给方面又承受很大的压力……公路不仅运力小、运送困难,还时不时的遭到游击队的偷袭……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公路的安全!所以这次扫荡他们才会沿着公路展开!”
    “营长分析的有理!”哈桑点头说道:“事实上……苏联的兵勤补给线从来都没有安全过,从他们进入阿富汗起,各个游击队甚至百姓都在有组织的或是没组织的破坏公路或是偷袭苏联军队,这给苏联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苏联这次扫荡会以公路展开一点也不奇怪!”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公路这东西是破坏起来容易守起来困难……最简单的破坏吧,在晚上拿把锄头就可以偷偷埋上几个地雷,若是有几把枪几个人就可以在路边打埋伏……对手若是强吧,那打几枪就跑,对手若是不强吧……那就可以全歼敌人然后再抢物资!
    所以这样的事当然就是阿富汗游击队的首选。
    “现在怎么办?”赵敬平问了声。
    这么一问就让我们陷入了沉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原有的整个计划都要推翻重新来过,而且这其中还牵涉两支部队的协同问题,还有集结点的问题……
    “拉吉尔的部队现在在哪?”我问了声。
    “大慨在这……”赵敬平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他们今晚就可以到达指定地点了!”
    “马上命令他们停止前进!”
    “是!”赵敬平应了声就把命令传了下去。
    这一点是必须的……如果拉吉尔他们还按照原计划继续运动的话,只怕就会跟苏军和政府军撞个正着了。
    “营长!”沉默了一会儿,赵敬平就说道:“鉴于对敌情的误判……我认为我们还是取消这次行动的好!”
    “我同意赵参谋的想法!”教导员说道:“何况我们这次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战士和参谋们熟悉阿富汗的地形气候,这一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再冒险出击!”
    “你的想法呢?”我问哈桑。
    “我没有问题!”哈桑脸上的表情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点头说道:“你们的目的跟我们不一样……你们是需要从长远考虑,训练更多的阿富汗游击队,武装更多的阿富汗百姓让他们形成战斗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以身犯险的确不是好的选择!”
    “不!”我摇头道:“虽然我们有理由取消计划,但这无论如何都会给我们的士气造成相当大的打击,也会动摇我们在巴基斯坦的根基……所以我决定还是要打一仗!”
    “营长!”赵敬平劝道:“我们现在情况不明,可以说是对敌人的作战计划一无所知……这么做太危险了!”
    “是啊杨学锋同志!”教导员说:“打仗不能意气用事嘛,能打的时候就打,不能打的时候也不要硬拼……要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才是游击战的精神所在!”
    “要是能打呢?”我说。
    这种现像倒是头一回出现……所有人都反对我打,但我却觉得这倒是一次机会!
    “你有计划?”教导员问:“说说看……如果能打我们当然不会反对!”
    “我们只需要把地点变一下……”
    “地点?什么地方?!”赵敬平问。
    “喀布尔!”
    “什么?”我说的话不由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就连哈桑也不例外。
    “杨营长的意思是……”哈桑瞪大了眼睛:“是进攻喀布尔?那可是阿富汗的首都,防守十分严密……”
    “对!”我说:“而且计划也稍稍改变一下……原来是引蛇出洞,现在是引蛇入洞!”
    我当然知道喀布尔这地方凭我们这支几百人的部队是没法进攻的……因为喀布尔是三面环山,呈u字形的……只有一个出口,也就是说……如果要进攻喀布尔的话,就必须打攻坚战打下它周围的几个高地,这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找死!
    所以……我也不是真的要进攻喀布尔。
    “如果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是以公路为中心展开扫荡!”我说:“那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的苏军和政府军将被调出喀布尔执行任务……于是喀布尔的兵力就会显得空虚!这时候如果苏联军队以为有大量的游击队进攻喀布尔……那他们会怎么样?”
    
    第二十二章 喀布尔
    
    “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哈桑回答:“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遭到进攻……那么他们肯定会派兵增援!”
    “没错!”我说:“喀布尔可是阿富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交汇点……这地方如果丢了那可是非同小可,所以……如果一旦遭到攻击,苏联军队肯定会慌了手脚!”
    “营长!”赵敬平皱着眉头说:“可问题是……我们的部队两只加起来只有五百多人……能对喀布尔构成威胁吗?”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赵敬平虽然没有往详细里说,但我却明白他这话中的意思……如果要引蛇入洞的话,那就是说我们必须一支部队佯攻喀布尔,另一支部队在敌人回援的路上设伏……我们有两支部队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拉吉尔的部队只有三百余人……这能对喀布尔这样的城市造成多大的威胁呢?如果喀布尔的守军觉得我们的进攻根本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那苏军同样不会回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导员有些不解的问道:“敌人既然是沿着公路展开扫荡,这使我们没法在公路旁设伏……那营长你为什么还会认为我们可以在喀布尔设伏?而且还有把握全身而退?”
    “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哈桑代为解释道:“杨营长说的没错……在苏联军队没有发起扫荡的时候,是大量驻守在喀布尔。而且无论是侦察机还是直升机都是从喀布尔起飞……没有哪支游击队敢在靠近喀布尔的公路袭击苏军的补给线,所以喀布尔附近游击队的活动是很少的,有也是愤怒的平民自发发起的……但是在苏军扫荡的时候……”
    “哦!”教导员点了点头:“扫荡的时候就反过来了,因为苏军和政府军派出大量的军队出去扫荡,而且目标是公路深处的山区,所以在喀布尔这平时防守严密的地区,这时反而变成防守空虚的地带了!”
    “对!”哈桑点了点头:“而且我们在喀布尔内部还有人,可以搞到喀布尔的情报,所以我认为杨营长的计划也许可行!”
    “问题还在于我们兵力不足!”赵敬平说:“就算是佯攻……一支三百余人的部队也是远过多不够的……”
    “里应外合!”我打断了赵敬平的话。
    “什么?”众人不由疑惑的望着我,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回答。而是问着哈桑:“我们在喀布尔的内应有多少人?”
    “有……七个!”哈桑回答:“有几个还在策反中。应该也很有希望!”
    “七个太少了!”赵敬平像是明白了我的意思。
    “的确是太少了!”我说:“而且不值得为一场小战就暴露……但是……他们有没有办法挑起喀布尔内部的纷争,或是引起骚乱什么的?”
    哈桑沉思了一会儿,就缓缓点了点头:“喀布尔内部还有几个贩毒集团……其中有一个内应就是毒贩……只要配合成搞点小动作,就很有可以让两支毒贩发生火拼!”
    对于苏联人为什么没有取蒂这些贩毒集团……我是可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并不是用战争手段夺取的喀布尔。而是在阿富汗总理的“邀请”之下不发一枪一弹的进入。既然是这样……那么他们针对的应该是反对派。而且要尽量保持喀布尔内部的稳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到山区里的游击队身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不敢拿毒贩开刀,否则马上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众多的瘾君子怎么控制?毒贩的武装怎么肃清?怎么根除?
    甚至苏联人不仅不应该清除毒贩。反而应该与他们合作……只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