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375部分

越战的血-第375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不敢拿毒贩开刀,否则马上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众多的瘾君子怎么控制?毒贩的武装怎么肃清?怎么根除?
    甚至苏联人不仅不应该清除毒贩。反而应该与他们合作……只要给那些贩毒集团一点好处,那些毒贩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反对派的情报,而且还可以控制相当一部份人嘛,他们这些人的情报总是最灵通的,用毒品控制的人群也很多,而且还很愿意为了好处出卖阿富汗的利益,所以反而成了苏联人控制喀布尔的一个工具。
    “如果内部有黑帮火拼……”赵敬平点头说道:“外部又有我军围攻……那很容易就会给苏军造成喀布尔里应外合的假像……我同意这么做!”
    “我也同意!”教导员说:“而且我们这支小部队就能对喀布尔发起进攻……这可非同小可,不管我们歼灭的苏军有多少,这都会在游击队里造成很大的反响!就这么打!”
    接着我们很快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安排:
    首先是把计划通知拉吉尔,让他们马上转向朝喀布尔进军。要做到这点并不困难,拉吉尔的部队带着电台,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把决定通知他们就可以了。
    其次是联系哈桑在喀布尔的内应,并让他们做好准备。
    这点就比较麻烦了,原因是这些内应并没有电台与我们联系……开玩笑,他们大部份是在喀布尔政府军里当兵的,这要是有电台那还不是两下半就让人发现了。而且他们中还有一部份人已经跟着部队出去扫荡了……我们只能希望不是全部都被派出去了吧!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哈桑派出几个亲信先走……他们乔装成百姓的样子走在我们前头先行与喀布尔里的内应取得联系,取得我们需要的情报后再在城外联系我们。
    最后就是重新设计撤退路线和集结点……设计撤退路线不难,反正就是哪些地方比较容易藏身就往哪里走,难的是集结点……要派人去找到他们并让他们把水和食物转运到指定地点……这在荒漠里可不是件容易事,不过哈桑手下的游击队有的是这方面的能人,所以派上几个人出去也就解决了。
    于是部队的行军方向很快就转向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对于喀布尔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并不是因为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事实上我虽然是个现代人,但却对阿富汗所知不多,甚至它的首都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我之所以会知道喀布尔……完全是因为在白沙瓦的那条河叫“喀布尔河”……为什么白沙瓦的那条河的名字会是喀布尔河呢?问了哈桑才知道……白沙瓦的那条河跟喀布尔城里的那条河是同一条河……也就是说,喀布尔就座落在白沙瓦的上游。
    它离我们所在的并不远……这得归功于我们之前的计划,我们原本就是计划在喀布尔通往坎大哈的公路上伏击苏军,所以也没有太过偏离主线,于是在第二天天亮前就赶到了喀布尔城外几公里的地方……
    我们没有再往前走,为的是担心被敌人发现我们的行踪……不过就像之前猜测的那样,这片地区并不是苏军和政府军清剿的目标,因为我们可以在望远镜里看到远处的公路……在那里一批又一批的汽车、坦克、装甲车急驰而过,有时还会有几架直升机从低空掠过……却始终都没有哪支部队会停下脚步来往我们所在的这片山区里搜索一番。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吧……再加上苏联和政府军本来就兵力不够,所以顾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就不奇怪了。
    但我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分散开来掩藏好后就在烈日下边休息边等待……等到中午的时候哈桑派出的几个人就回来了。
    “杨营长!”哈桑兴奋的说:“跟内应联系上了,他们说留守在喀布尔的部队只有政府军一个团苏联军一个营……而且空军到今天就全部派出去了!”
    “很了!”我说:“毒贩那边呢?”
    “也联系上了!”哈桑回答:“只要你给一个时间!”
    “事不宜迟!”我说:“就在今晚七点!”
    
    第二十三章 伏击
    
    时间之所以要定在晚上七点……那是因为这时正是苏联军队和政府军完成一天的任务正要回营休息的时候。这时的他们经过一整天的追捕游击队,只怕已经是筋疲力尽,甚至也许坦克、装甲车的弹药和燃油都没来得及补充。
    而对于我们……这时才刚刚是漫漫长夜的开始,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有一整晚的时间逃出苏联军队的追踪。
    当然……这时苏联军队的直升机、侦察机等空中力量都已经回城了……喀布尔外面都没有机场嘛,所以直升机这些金贵的玩意在完成任务后必须得回到喀布尔才不致于被游击队偷袭。
    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机就像回巢的蜜蜂似的从四面八方飞回到喀布尔。
    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原因是我很清楚这些被称为“雌鹿”的米格24是苏联装备的第一款武装直升机,它上面的武器装备可不是我们这些大多只装备轻武器的步兵可以对付得了的。
    但我却从拉吉尔那知道一点……目前的米格24并没有多少夜战能力,不知道是没有装备夜视仪还是这时代的夜视仪还没先进到可以在空中准确识别地面部队的原因,总之苏联这时候的米格24夜战还是依靠聚光灯对地面进行照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放心多了……聚光灯对地面照射,这方法对于直升机来说很显然是致命的,一方面其搜寻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在这到处都是石头的山区里……聚光灯的光线再强也无法穿透石头。另一方面则是会暴露自己……用聚光灯搜索就必须得低空飞行。再加上有一个大灯在头顶上亮着。而且低空搜索时速度又不快……于是很容易就会成为机枪、火箭筒之类的武器的目标。
    这也是我敢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喀布尔的原因。
    天色在六点的时候就渐渐暗了下来……乘着这个时间,我们就在哈桑一行人的带领下偷偷运动到坎大哈至喀布尔的公路旁边。
    坎大哈和喀布尔是阿富汗两个最大的城市,它们之间的公路一共有389公里……这条公路不仅很长而且还相当危险,这里的危险不仅是指其路况差,更是因为附近到处都是方便游击队隐藏的山区。
    又因为这条公路对苏联入侵阿富汗极其重要……苏联的军事物资必须由这条公路源源不断的运送至坎大哈,然后再由坎大哈运送至各个前线……也就是说坎大哈就是苏联对付阿富汗游击队的另外一个中转站……坎大哈与喀布尔正好一南一北的正对着整个漫长的巴阿边境,甚至坎大哈在军事上的地位比喀布尔还要重要,因为它的另一边就是漫长伊巴边境。
    于是这条公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泉之路”……阿富汗游击队频频在这片山区设伏。破坏、劫掠、阻截等无所不用其极,这使得苏联军队这次扫荡的主要目标就是肃清喀坎两大城市之间的游击队,以保证这条重要补给线的安全。
    从这一点来说……苏联军队的确是没有多少游击战的经验。
    游击队这玩意……讲究的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所以对付游击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扫荡,而是用游击战对付游击战……
    就像我们在自卫反击战时对越南做的那样,首先是拉开一张网,就像是在地图上分成一个个一格子,然后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开来进入山区把自己负责的小格子里的敌人给剿灭了!
    所以我们在越南战场上对付同样是打游击的越军才能成功,而苏联军队却因为自身部队的限制而不敢以小部队进入山区清剿……这就决定了他们永远也无法在反游击会有多大的战果。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我需要关心的。
    我要关心的是……苏联大部队的军队都用于清剿喀坎公路。那么当喀布尔有危险时……他们肯定也是从这条公路回援。所以一早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就把目标定在喀坎公路……今天我们从内应得到的情报也是这样的……在喀坎公路这个方向上喀布尔共派出一个师的苏联军队和两个师的阿富汗政府军。
    走在最前头的是几名游击队队员和李佐龙的一个特工排……他们的作用就不用说了,一路上为了我们主力部队清除敌人的明哨暗哨……
    这些明哨暗哨早就在我们的监视之中……原因是我们一早就派出了狙击手监视附近的地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军些哨兵都是由阿富汗政府军担任的……他们其实也就是伪军。所以那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谓的“暗哨”也有办法钻出来与“明哨”一块抽烟聊天,于是没几个小时这附近的哨所就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然后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就是李佐龙一展身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李佐龙这个排长教的还是怎么的,他那个排手下的兵个个都有点手上功夫了,所以不用说……几个一组的的摸上去三两下就把那些哨兵给摸掉了。
    完了后再让游击队队员把制服一换……就变成了政府军的哨兵!
    接着就是我们的主力部队摸了上去……这时我们的部队已经分成了两个部份,一个部份是由参谋、教导员、警卫班以及几个但任向导游击队员组成的,他们带着骡子及一部份辎重先离开战区在撤退路线上占领制高地掩护我们撤退。
    另一部份当然就是我们这支主力部队……我们一共有两百余人,往公路两旁的高地一分……每个高地大慨一个排左右,也就是二、三十人,于是沿路两侧占领了六、七个高地用“斩头、截尾、打中间”的布局封锁住一段几里长的公路。
    接着几名特工连的战士用最快的速度在公路上布好几枚反坦克雷,再弄上了一个用炸药包和电导线弄成的定向炸药,于是一个埋伏就布置好了……
    所有的一切包括清理哨兵在内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这不禁让哈桑为之咋舌,他趴在我旁边说道:“杨营长……你们是不是经常干这样的事,怎么好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似的?”
    “难道你们不是吗?”闻言我不由有些奇怪。
    打仗嘛……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完成任务,所以当然会事先把各个任务分配好,要经过严密统筹尽量缩短时间,甚至还要事先演练几遍以协调各分队的动作……比如在狙击手与摸哨战士的协调,比如埋雷与其它战士占领高地可以同时进行等等。只不过我军战士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严格的训练,所以根本不需要战前演练就可以达到相当程度的协同了,所以这时就是又轻松又快速。
    “这个……”哈桑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回答道:“这些事如果让我们来完成……只怕这时已经乱成一团了,个个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要干什么!”
    我只得笑了笑,安慰道:“没关系……慢慢来,时间一长自然就会了!”
    这其实也是阿富汗游击的特点……单兵素质看起来都不错,但却缺乏协同与合作。
    不过这也很正常,否则的话……阿富汗那么多游击队不可能会在强敌入侵的时候还不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
    “二连准备就绪!”
    “三连准备就绪!”
    “五连准备就绪!”
    ……
    一个个报告汇总到我这里来,于是我就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