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

第8部分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第8部分

小说: 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内,苏联也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国防预算不断增加,一边加速军队的装备现代化,一边大力扩充军队。1940年苏军新组建了9个机械师,1941年又新组建成了20个机械化师。到德军入侵前夕,苏联军队已经达到500万人的规模。在西部国境线上,苏联部署了170个师。
  第19节:希特勒是拿破仑的化身2005年04月20日
  同时,苏联政府也早在1941年初就陆续地得到了来自美国、英国和苏联谍报人员的可靠消息,了解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详细计划。遗憾的是,斯大林坚信希特勒不会在短时期内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固执地认为这类情报是虚假的〃谣言〃,是为了挑拨苏德关系,有意给希特勒发动战争〃制造借口〃。
  甚至在德军入侵前夕,斯大林还在竭力避免〃卷入战争〃,对德国采取小心谨慎、迁就退让的态度。1941年3月27日至4月18日期间,德国侦察机先后80次入侵苏联领空,而苏联只是若无其事地发一个〃抗议〃照会。然而,鸵鸟政策并不能消除真实的危险。
  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凌晨3时30分,德国炮兵不宣而战,突然对苏边防军驻地、指挥部发起了轰击,德国空军对苏联前沿机场、铁路枢纽和海港码头狂轰滥炸。凌晨4时,德国及其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共190个师、550万兵力,3700辆坦克、4900多架飞机、4。7万多门各类大炮、193艘舰艇,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同时发起突然袭击,开始迅速侵入苏联境内。
  入侵苏联的战争打响2小时之后,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递交〃战书〃,声称苏军在德国边境集结,使德国受到〃不可容忍的威胁〃,因此德国决定采取〃预防性的〃战争,宣布对苏开战。
  按照〃巴巴罗莎〃计划,德军兵分三路。冯·李勃元帅指挥北路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出发,沿波罗的海进攻列宁格勒;芬兰的15个师和3个旅从拉多湖以东配合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冯·包克元帅指挥中路集团军群从波兰出击,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向东北进犯莫斯科;冯·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南路集团军群从卢布林和喀尔巴阡山脉出发,向基辅方向进犯,进而向顿巴斯地区推进。
  战争的第一天,苏联西部有66个机场遭到德军袭击,1200架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当天许多苏联飞行员在休假,来不及应战和疏散飞机,前线地区的制空权完全落入德军手中。由于德军摩托部队的快速切入,许多苏联部队被切割包围。入侵的当天,德军就深入苏联国境25到50多公里。
  随后,德军疯狂地向苏联内地推进。在头三个星期,德军深入苏联腹地500多公里。到7月中旬,德军已侵占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广大地区,逼近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基辅。这期间,苏军有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的人员和武器损失过半、200个军火库落入敌手。不过,德军也付出了25万人的代价,坦克损失一半,飞机损失1000多架。
  精彩旁白: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士兵们临危不惧,每当战斗间歇的时候,阵地上就会飘起下面这首战歌:
  接到作战命令,
  军队开始作战。
  啊,士兵们,
  迈开大步向前进!
  愉快的作战,
  胜利就在前面!
  苏联士兵实力大,
  广大人民作他们后盾!
  战胜敌人并不易,
  但只有我们能战胜法西斯!
  我们要从地面上把它肃清,
  给它以严厉打击,
  使它们遭遇失败的命运!
  铁木辛哥,我们的勇将军,
  训练我们怎样取胜。
  拿破仑曾在一八一二年侵略我们,
  我们都反抗拿破仑;
  希特勒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的末日也快来临!
  徐学增等编《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3.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年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在〃巴巴罗莎〃计划中,攻占涅瓦河上这座城市被看作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地球上抹掉列宁格勒,杀光居民,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也是苏联的第2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工业重镇及文化中心。约有300万人口。面对德军的进攻,苏联西北方面军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当地军民发出号召:〃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道路。〃
  第20节: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2005年04月20日
  8月底,德军变更部署后沿莫斯科…列宁格勒公路再度发起进攻。德军付出重大损失后,于8月25日夺取了柳班,8月29日占领了托斯诺,8月30日抵达涅瓦河,切断了沟通列宁格勒与外界的铁路联系。9月1日,苏军退至凯克斯霍尔姆维堡以东30…40公里一线。
  9月8日,德军遭受重大损失后冲过姆加车站,进抵拉多加湖南岸,夺得什利谢尔堡,从陆上包围了列宁格勒。自此,列宁格勒陷入德军的三面包围,只能从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包围列宁格勒之后,德军对该市实施了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和炮击,投掷了10多万枚航空燃烧弹和航空爆破炸弹,妄图用恐怖轰炸和饥饿困死守城军民。
  9月9日,德军又向列宁格勒发起新的进攻。伏罗希洛夫元帅由于指挥不利而被撤职。9月10日,朱可夫大将接替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朱可夫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他的口号是:〃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与此同时,朱可夫迅速调整和加强了列宁格勒防御,各预备部队得到了民兵支队的补充,大批海军军人离舰上陆,一部分高射炮调到高地上用于打坦克。至9月底,列宁格勒西南和南面的战线趋于稳定。德军一举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抽调北路基本兵力进攻莫斯科的企图也随之失败。
  从南面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失败后,德军于10月改向季赫温实施突击,与芬兰军队会合,企图完全封死列宁格勒。但是,德军未能突至斯维里河。11月中旬,苏军转入了反攻,11月20日,攻占了小维舍拉,12月9日夺回了季赫温,将德军赶过沃尔霍夫河。
  列宁格勒保卫战具有全民动员的性质。列宁格勒的工业给前线提供了武器、装备、服装和弹药,而该市居民则在被封锁后第一个冬春提供了10万多新兵。为了使居民免于挨饿,拉多加湖区舰队承担了湖上给养、弹药和武器的输送。11月中旬,湖上航行因为冰封而中止。11月19日,又在拉多加湖的冰上开辟军用汽车路,被围城市通过冰上交通线得到了战斗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疏散了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以及工业设备等。
  尽管得到了一些给养补充,这些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守城军民的需要。列宁格勒城内被迫实行了配给制,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8两面包,儿童、病人和公务员只能得到4两面包。但是,列宁格勒军民不畏困难,每天仍有45000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工人们在德军的炮火下坚持生产。全城军民步步为营,铸成了一条攻不破、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1942年1~4月,苏军在柳班方向发动突击,8~10月又在锡尼亚维诺方向实施了顽强战斗,疲惫和消耗了德军的基本兵力。苏联游击队也在列宁格勒州、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的德国占领区展开了积极的战斗,以小型兵器使敌军遭受重大损失。
  1943年1月12日,苏军在远程航空兵、炮兵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的支援下,兵分两路在拉多加湖以南什利谢尔堡、锡尼亚维诺之间狭小突出部实施了相向突击,力图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1月18日,两路苏军成功突破德军防线,在拉多加湖与战线之间形成了8~11公里宽的走廊,并在17个昼夜内铺设了铁路和公路各一条。
  1943年夏秋,苏军又打破了德军再度封锁列宁格勒的企图,并且肃清了沃尔霍夫河岸基里希登陆场的德军,攻占锡尼亚维诺,从而改善了战役态势。
  1944年1月14日,一支苏军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向罗普沙转入反攻。1月15日,另一支从列宁格勒向红谢洛转入反攻。1月20日,进攻军队在罗普沙地域会合,并消灭了被合围的德军彼得戈夫…斯特列利纳集团。1月21日,德军开始从姆加、托斯诺退却。到1月底,苏军相继解放了普希金、克拉斯诺格瓦尔杰伊斯克、托斯诺、柳班、丘多沃、新索科利尼基等市。
  2月12日,苏军在游击队配合下攻占了卢加。至2月15日,完全突破了德军的防御。此后,继续追击德军,至3月1日,苏军已进抵拉脱维亚边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遭到重创,列宁格勒州几乎全境解放,加里宁州一部解放,苏军进入爱沙尼亚境内,为粉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列宁格勒以北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1节:给我从列宁格勒滚开2005年04月20日
  1944年夏,苏军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拉多加湖区舰队和奥涅加湖区舰队的配合下,击溃了苏德战场北翼的德军战略集团,列宁格勒的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列宁格勒保卫战于1944年8月10日胜利结束,对苏德战场的战争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
  精彩旁白:苏联人不顾风暴般的炮击,将给养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这本身就是一首催人泪下的史诗。士兵们告诉我,在前线的战壕里,他们仍能常常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供应队伍在夜间把食物送过来,有些食品就是用手抱过来的,很多还是苏联女人的手。坚守城池的苏军士兵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他们最喜欢合唱下面的这首歌曲:
  侵略者向列宁格勒呼啸而来,
  遇到坚强抵抗而失败,
  敌人,你快给我从列宁格勒滚开!
  徐学增等编《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4.莫斯科会战
  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希特勒深知,能否占领莫斯科关乎整个战争的命运。因此,德军在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推进至列宁格勒附近后,再次瞄准莫斯科,准备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为攻占苏联首都,德军调集了最精锐的180万兵力,74个半师,包括14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1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390架飞机,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于9月30日,从南翼发动了对莫斯科的大规模攻势。希特勒扬言一定要在10月12日拿下莫斯科。德国各大报纸接到指示,在10月12日留出头版位置,以便刊载〃特别重要的消息〃。
  在莫斯科防线上,苏军只有95个师,共计125万人,装备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和迫击炮和677架飞机。德军兵力比苏军多0。4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多0。7倍,作战飞机多1倍。德军在坦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