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317部分

后汉书-第317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颜回不得贯德行之首,子奇终无理阿之功。'七'苟堪其事,古今一也。”
  注'一'华发,白首也。元龟所以知吉凶。尚书曰:“格人元龟。”
  注'二'韩诗曰:“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薛君章句曰:“鹭,絜白之鸟也。西雍,文王*(之)**'辟'*雍也。言文王之时,辟雍学士皆絜白之人也。”又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注'三'髫,翦发为鬌也。□,毁齿也。
  注'四'庄子曰:“函牛之鼎沸,蚁不得措一足焉。”吕氏春秋曰,白圭对魏王曰“市丘之鼎以亨鸡,多洎之则淡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也。函,容也。
  洎,汁也。
  注'五'悁邑,忧愤也。
  注'六'展,陈也。
  注'七'说苑曰:“子奇年十八为阿宰,有善绩。”
  让后以高才擢进,屡迁,出为九江太守,不以为能也。
  初平中,王室大乱,让去官还家。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建安中,其乡人有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文多遗失。
  郦炎字文胜,范阳人,郦食其之后也。炎有文才,解音律,言论给捷,多服其能理。'一'灵帝时,州郡辟命,皆不就。有志气,作诗二篇曰:
  注'一'给,敏也。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与)**'卑'*栖,远趾不步局。'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忽谁能逐。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二'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三'陈平敖里社,'四'韩信钓河曲。'五'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六'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注'一'窘,迫也。
  注'二'富贵者为人所载于典籍也,贫贱者不载于天录。天录谓若萧、曹见名于图书。
  注'三'言通塞苟若由己,则志士不须相卜也。故蔡泽谓唐举曰:“富贵吾自取之,所不知者寿也。”
  注'四'陈平为里社宰,分肉均。里中曰:“善哉陈孺子之为宰也!”曰:“使平宰天下亦犹是。”见前书。
  注'五'韩信家贫无行,不得为吏,钓于淮阴城下。河者,水之总名也。
  注'六'大斛四斗曰钟。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一'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三'
  注'一'贾谊欲革汉土德,改定律令,绛侯周勃及灌婴共毁之,文帝以谊为长沙太傅。见前书。
  注'二'伯乐、卞和。
  注'三'谓德行、政事、文学、言语也。
  炎后风病慌忽。性至孝,遭母忧,病甚发动。妻始产而惊死,妻家讼之,收系狱。炎病不能理对,熹平六年,遂死狱中,时年二十八。尚书卢植为之诔赞,以昭其懿德。
  侯瑾字子瑜,敦煌人也。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还辄□柴以读书。'一'常以礼自牧,'二'独处一房,如对严宾焉。州郡累召,公车有道征,并称疾不到。作矫世论以讥切当时。而徙入山中,覃思著述。'三'以莫知于世,故作应宾难以自寄。又案汉记撰中兴以后行事,为皇德传三十篇,行于世。余所作杂文数十篇,多亡失。*(西)*河*'西'*人敬其才而不敢名之,皆称为侯君云。
  注'一'□,古“然”字。
  注'二'易曰:“卑以自牧。”牧,养也。
  注'三'覃,静也。
  高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也。'一'家本单寒,至彪为诸生,游太学。有雅才而讷于言。尝从马融欲访大义,融疾不获见,乃覆刺遗融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二'故不待介者而谒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腹心之愿。'三'不图遭疾,幽闭莫启。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四'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融省书臱,追谢还之,彪逝而不顾。
  注'一'无锡,今常州县。
  注'二'风问,风猷令问。
  注'三'毛诗曰:“既见君子,为龙为光。”龙,宠也。
  注'四'白屋,匹夫也。
  后郡举孝廉,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因事讽谏,灵帝异之。
  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独作箴曰:“文武将坠,乃俾俊臣。'一'整我皇纲,董此不虔。'二'
  古之君子,即戎忘身。'三'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四'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五'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六'地有九变,丘陵山川;'七'
  人有计策,六奇五闲:'八'总兹三事,谋则咨询。'九'无曰己能,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一0'周公大圣,石碏纯臣,以威克爱,以义灭亲。'一一'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识己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复无所观。'一二'先公高节,越可永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邕等甚美其文,以为莫尚也。
  注'一'俾,使也。
  注'二'董,正也。
  注'三'易曰:“不利即戎。”司马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忘其家,援枹鼓即忘其身。”
  注'四'左传曰:“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尚书曰:“勖哉夫子,尚桓桓。”桓桓,武貌。
  注'五'太公年七十遇文王。毛诗曰:“惟师尚父,时惟鹰扬。”
  注'六'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
  五将者,天目、文昌等。
  注'七'孙子九变篇曰:“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汜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觽,为衢地。入人地深,倍城邑多,为重地。行山林,阻沮泽,难行之道,为汜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少,彼寡可以击吾觽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为死地。通九变之利,知用兵矣。”
  注'八'陈平凡六出奇策。孙子曰:“用闲有五,有因闲,有内闲,有反闲,有死闲,有生闲。五闲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闲者,因其乡人而用之也。内闲者,因其官人而用之也。反闲者,因其敌闲而用之也。死闲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闲知之而得于敌者也。生闲者,反报者也。”
  注'九'总天、地、人之事而询谋于觽。
  注'一0'臣贤案:前书韩信破赵,得广武君李左车,解其缚而师事之。而此作“广野”。案广野君郦食其,无韩信师事处,盖误也。
  注'一一'周公诛管、蔡,石碏杀其子厚也。克,胜也。前书孙宝曰:“周公上圣,邵公大贤。”尚书曰:“威克厥爱,允济。”
  左传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注'一二'曲道以合时者,不足观也。
  后迁*(内)**'外'*黄令,帝□同僚临送,祖于上东门,'一'诏东观画彪像以劝学者。彪到官,有德政,上书荐县人申徒蟠等。病卒于官,文章多亡。
  注'一'洛阳城东面北头门。
  子岱,亦知名。
  张超字子并,河闲啵艘玻б唬Я艉盍贾笠病S形牟拧A榈凼保映灯锝煦b征黄巾,为别部司马。着赋、颂、碑文、荐、檄、笺、书、谒文、嘲,凡十九篇。超又善于草书,妙绝时人,世共传之。
  注'一'今瀛州啵亍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一'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
  '二'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又问:“荀文若、赵稚长云何?”'三'衡曰:
  “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请客。”'四'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
  注'一'般,县,故城在今德州平昌县东。般音卜满反。
  注'二'陈髃字长文。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
  注'三'赵为荡寇将军,见魏志。
  注'四'典略曰:“衡见荀仪容但有貌耳,故可吊丧。赵有腹大,健噉肉,故可监□也。”
  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上疏荐之曰:“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一'旁求四方,以招贤俊。'二'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髃士响臻。
  '三'陛下叡圣,纂承基绪,遭遇□运,劳谦日□。'四'惟岳降神,异人并出。'五'
  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蓺文,升堂鷪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六'
  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七'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八'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九'鸷鸟累伯,不如一鹗。'一0'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一一'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一二'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杨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一三'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一四'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杨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一五'飞兔、颍а櫍惚挤牛肌⒗种薄#б涣С嫉惹也灰晕拧!
  注'一'孟子曰:“尧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尚书帝曰:“咨,汤汤洪水方割,有能俾乂”。俾,使也。乂,理也。
  注'二'尚书曰:“旁求天下。”
  注'三'尚书帝尧曰:“畴咨若时登庸。”又曰:“有能奋庸熙帝之载。”畴,谁也。□,广也。载,事也。
  注'四'易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尚书□文王德曰:“自朝至于日中□,不遑*'暇'*食。”言不敢懈怠也。
  注'五'毛诗曰:“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公孙弘传赞曰:“异人并出。”
  注'六'淮南子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于道也。”
  注'七'前书曰:“桑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为侍中。”又曰:“张安世字子孺,为郎。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注'八'国语楚蓝尹亹谓子西曰:“夫阖庐,闻一善言若惊,得一士若赏。”
  注'九'吕氏春秋魏文侯饮,问诸大夫曰:“寡人何如主也?”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克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不肖君也。”论语孔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也。
  注'一0'邹阳上书之言也。鹗,大鵰也。
  注'一一'前书贾谊曰:“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
  注'一二'前书终军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