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318部分

后汉书-第318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一0'邹阳上书之言也。鹗,大鵰也。
  注'一一'前书贾谊曰:“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
  注'一二'前书终军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也。
  注'一三'尚书曰:“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注'一四'史记曰,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曰:“血脉理也。
  昔秦穆公如此,七日寤,寤而曰:‘我之帝所甚乐。’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闲必有言也。”居二日,果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其声动心”也。
  注'一五'诸本并作“台牧”,未详其义。融集作“掌伎”。
  注'一六'吕氏春秋曰:“飞兔、颍а櫍趴ヂ硪病!备哂兆⒃唬骸叭招型蚶铩!
  王良、伯乐,善御人也。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一'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而前,'二'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
  于是先解衵衣,'三'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四'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注'一'文士传曰:“魏太祖欲辱衡,乃令人录用为鼓史。后至八月朝普天阅试鼓节,作三重阁,列坐宾客,以帛绢制作衣,一岑牟,一单绞及小裈。”通史志曰:“岑牟,鼓角士冑也。”郑玄注礼记曰:“绞,苍黄之色也。”
  注'二'文士传曰:“衡击鼓作渔阳参搥,蹋地来前,蹑瘛憬牛萏怀#纳醣滓卤希椿鞴牟螕而去。至今有渔阳参搥,自衡始也。”臣贤案:搥及挝并击鼓杖也。参挝是击鼓之法,而王僧孺诗云:“散度广陵音,参写渔阳曲。”
  而于其诗自音云:“参音七绀反。”后诸文人多同用之。据此诗意,则参曲奏之名,则挝字入于下句,全不成文。下云“复参挝而去”,足知“参挝”二字当相连而读。参字音为去声,不知何所凭也。参七甘反。
  注'三'杜预注左传曰:“衵,近身衣也。”音女一反。
  注'四'怍,羞也。
  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一'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簄巾,手持三尺梲杖,'二'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吏白:外有狂生,坐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临发,觽人为之祖道,先供设于城南,乃更相戒曰:“祢衡勃虐无礼,今因其后到,咸当以不起折之也。”及衡至,觽人莫肯兴,衡坐而大号。
  觽问其故,衡曰:“坐者为頉,卧者为尸,尸頉之闲,能不悲乎!”
  注'一'雅,正也。言大雅君子不当尔。
  注'二'说文曰:“梲,大杖也。”音佗结反。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一'表怃然为骇。'二'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注'一'抵,掷也。
  注'二'怃然,怪之也,音抚。
  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
  衡为作书记,轻重簄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祖长子射'一'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尝与衡俱游,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辞,还恨不缮写。衡曰:“吾虽一览,犹能识之,'二'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射驰使写碑还校,如衡所书,莫不叹伏。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潖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览)**'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注'一'射音亦。
  注'二'识,记也,音志。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一'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臱,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二'祖大怒,令五百将出,'三'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实时杀焉。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其文章多亡云。
  注'一'释名曰:“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
  注'二'死公,骂言也。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注'三'五百犹今之问事也。解见宦者传。
  赞曰:情志既动,篇辞为贵。'一'抽心呈貌,非雕非蔚。'二'殊状共体,同声异气。言观丽则,永监淫费。'三'
  注'一'毛诗序云:“情发于中而形于言。诗者志之所之,故情志动而篇辞作,斯文章之为贵。”
  注'二'雕,斲也。易曰:“君子豹变,其文蔚。”
  注'三'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礼记曰:“不辞费。”
  校勘记
  二六二七页三行富平侯放之孙也按:集解引洪亮吉说,谓案升传,升以党锢事诛,年四十九,以升生年计之,放卒已一百三十余年,范言升放之孙,未识何据。又引李赓芸说,谓“孙”上疑有脱字。
  二六二七页一一行毛足异门而出殿本“手”作“首”。王先谦谓“手”字误,当依注作“首”。今按:史记孔子世家云“手足异处”,与谷梁传异。
  二六二八页三行两君就坛汲本、殿本此下有“两相相揖”四字。今按:注引经传多删节,此或后人据谷梁传补也。
  二六二九页一一行后见驱者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见”集作“逼”。
  二六二九页一二行羿子彀左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羿子”集作“羿弓”。
  二六二九页一五行小而柄长谓之罼按“罼”原斗“罩”,径改正。
  二六三二页三行是时司徒袁逢受计按:集解引洪颐鹚担搅榈奂凸夂驮甓拢饴谎栉就剑耆拢就皆杳猓晔芗普叻窃暌病
  二六三二页四行下郡计*(史)**'吏'*而揖三公据汲本、殿本改。
  二六三三页一四行实望仁兄按:刊误谓“兄”当作“君”。两汉未尝相呼为“仁兄”,下文亦有“仁君”。
  二六三四页四行膝灸*(块)**'坏'*溃据汲本改。按:“灸”原斗“炙”,径改正。
  二六三四页一四行臧仓谮之按:“仓”原斗“苍”,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六三五页六行一名岑按:集解引何焯说,谓魏志注中作“一名恭”。
  二六三六页一三行芋尹申亥汲本“芋”作“芊”,注同。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此字左传注疏本作“□”,郝在田金壶字考云“芊音千,芊尹,复姓也”。案□、芊、芋三字形近易斗,以音求形,作“芋”为是。至郝氏作“芊”,以芊尹为复姓,则汲本之从千,可知亦别有所据,自不妨两存之。
  二六三七页六行子囊楚令尹名*(也)**'午'*据殿本改。
  二六三七页九行楚灵王子围按:刊误谓案文多一“子”字。
  二六三九页四行伐公子重耳于蒲按:“蒲”原斗“蒱”,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六三九页七行傅瑕杀郑子而纳厉公*'厉公'*遂杀傅瑕也王先谦谓“遂”上当更有“厉公”二字。今据补。
  二六三九页一四行比于*'齐'*鲁*(恚В*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依前书“鲁恚А钡弊鳌捌肼场薄=窬莞摹
  二六三九页一五行老聃之*(后)**'役'*有庚桑楚者据汲本改。
  二六四一页一二行驰仁声之显赫按:集解引王补说,谓文选曹植赠丁仪王粲诗注“驰”作“飞”。
  二六四一页一六行与齐晋*'争'*强据刊误补。
  二六四二页三行楚自克庸以来按:“庸”原斗“广”,径改正。
  二六四二页一一行若孤鹄之失髃按:集解引王补说,谓文选洛神赋注“孤”作“离”。
  二六四二页一三行忽飘飖以轻逝兮按:集解引王补说,谓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注“飘飖”作“飘然”。
  二六四三页一行淫乐未终按:集解引王补说,谓文选谢惠连咏牛女诗注“淫”作“欢”。
  二六四三页一三行慆堙心耳按:“慆”原斗“□”,径改正。
  二六四四页五行游鱼出听按:“游”原斗“淫”,径改正。
  二六四四页八行说苑按:“苑”原斗“宛”,径改正。
  二六四五页一五行让善占*(谢)**'射'*据殿本改。
  二六四六页四行不尽家训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尽”邕集作“堕”。
  二六四六页五行章句不能逮其意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逮”邕集作“遂”。
  二六四六页七行岂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按:刊误谓案文多一“者”字。
  二六四六页七行若复随辈而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邕集云“若复从此郡选举”云云。
  二六四六页一0行愿明将军回谋垂虑裁加少纳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邕集云“愿明将军回谋守虑,思垂采纳”。又引苏舆说,谓“裁加少纳”疑当作“少加裁纳”。
  二六四六页一四行文王*(之)**'辟'*雍也据殿本改。
  二六四七页一三行修翼无*(与)**'卑'*栖据汲本、殿本改。
  二六四九页五行*(西)*河*'西'*人敬其才集解引陈景云说,谓“西河”当作“河西”。瑾敦煌人,河西四郡之一也。今据改。
  二六五0页九行祖饯于长乐观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长乐”当作“平乐”。
  二六五一页三行援枹鼓即忘其身按:“枹”原斗“抱”,径改正。
  二六五一页七行有汜地按:刊误谓案孙子“汜”当作“圮”。
  二六五二页三行后迁*(内)**'外'*黄令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内黄”当作“外黄”,惠栋说同,今据改。按:御览一七九引亦作“外黄”。
  二六五二页八行妙绝时人按:“时”原斗“府”,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六五三页六行般音卜满反按:“卜”原斗“十”,径改正。
  二六五三页九行赵有腹大刊误谓“腹大”旧作“腹尺”。按:魏志荀彧传裴注引典略作“腹尺”。
  二六五三页一一行昔孝武继统按:校补谓文选“孝武”作“世宗”,此皆章怀避改。
  二六五三页一三行英才卓砾按:文选“砾”作“跞”,校补谓作“跞”是。
  二六五三页一三行耳所瞥闻按:文选“瞥”作“暂”,校补谓作“暂”是。
  二六五三页一五行鸷鸟累伯汲本“伯”作“百”。按:古伯百通用。
  二六五四页五行激楚杨阿汲本、殿本“杨”作“扬”,文选作“阳”。按:作“阳”是。
  二六五四页五行台牧者之所贪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文选载此表作“掌技”。
  二六五四页一0行不遑*'暇'*食据汲本、殿本补。
  二六五五页九行融集作掌伎“掌伎”汲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