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 >

第3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条道路》两个中篇在内的《伏尔希沃皮包里的幽默故事》,在显克微奇的作品中,应该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你往何处去》和《十字军骑士》,《十字军骑士》取材于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波兰、立陶宛人民联合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团的英勇业绩,揭露了侵略者的丑恶面目,《十字军骑士》出版时,正逢显克微奇从事创作三十周年,这部小说受到波兰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版界还特地购买了一座庄园作为“人民礼物”赠送给他。显克微奇1896年发表的《你往何处去》,刻划了古罗马帝国为暴君尼禄迫害基督教徒的暴行,抨击统治者的暴戾与骄横,并指出这种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专制统治一定要灭亡。作品先后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多次被搬上银幕。

  参加 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角逐的共有十五位文坛强手,其中包括托尔斯泰、卡尔度齐、吉卜林、拉格洛夫、史文明等。显克微奇“因为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当显克微奇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兴奋异常,他于 11月 29日给瑞典文学院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你们送来的消息使我感到由衷的快乐,而更快乐的是这项崇高的荣誉不仅仅是给我一个人的,我将代表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的文学接受他。”授奖的这一天,这位纤弱而白晰的小老头果然出现在庄严的领奖台上,瑞典国王亲手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献给了这位“语言大师”。

  桑榆暮景添殊荣

  ——1906年获奖者: 〔意大利〕乔苏埃·卡尔杜齐(Giosue Carducci)

  1906年,瑞典文学院以“不仅鉴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主要的是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的特色、创作的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的评语而授予意大利诗人乔苏埃·卡尔杜齐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位濒临“落日”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却象划过天庭的流星一样,忽地闪过一道前所未有的光亮——他获得该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冠冕,真可谓桑榆暮景添殊荣。

  卡尔杜齐早在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之初,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了,但五年来一直未能如愿以偿。五年的光阴对于一位不久人世的老病人卡尔杜齐来说,是极其漫长的。正因为年龄上的刻不容缓,使得那些拥戴者们的呼吁变得更加急迫。意大利皇家文学院院士波尔桑尼在推荐书上这样写道:“如果各位有意让此项无上的殊荣成名他毕生文学成就的冠冕,那么,不要延宕太久。因为,这位杰出作家的年岁,以及(更重要的)健康状况已不容许他久等了。”在瑞典,对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的支持者也与年俱增。卡尔杜齐的获奖已到了“瓜熟蒂落”的地步。

  卡尔杜齐于1835年7月24日生于意大利中部的维尔西利亚。自幼刻苦攻读古罗和意大利古典文学,青年时代就成为民族复兴运动领袖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信徒,在五十年代写作的诗歌中,鲜明地表达了共和思想,歌颂民族解放斗争。他的早期诗集《青春诗钞》(1871)、《轻松的与严肃的》(1861—1871)受到古希腊和意大利古典诗歌风格的影响,氤氲着民族复兴运动的时代气氛。在代表作《撒旦颂》(1863)这首长诗里,诗人赞美撒旦是“复仇的理智”的象征,对他的大无畏的叛逆精神表示敬意,严厉抨击教会扼杀自由和理智、阻碍历史和文明的进步的罪恶;对人的理智压倒宗教教义的胜利,对人世生活的欢乐,给予热烈的礼赞。1872年,卡尔杜齐加入第一国际意大利支部,他对巴黎公社寄予同情,和一些公社参加者有着往来。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卡尔杜齐退出了第一国际,同资产阶级自由派接近,政治上转向保守,站在群主立宪派的立场上,此后发表的作品《野蛮颂歌》、《诗歌和韵律》等,大多是抒情诗,避开现实生活,抒写大自然的风光。从此,卡尔杜齐成为资产阶级君主政体的官方诗人,       1980年被任命为意大利王国议会参议员。

  躺在病床上的卡尔杜齐接到获奖通知时,喜不自胜。11月5日,他在秘书的帮助下,起草了一份辞藻华美的回函,表示他衷心的谢忱。信中说:“你们以权威的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寄给我的信,它那崇高的语言,它对我的褒赞以及对我那卑微的作品的奖掖,使我内心充满了最深切、最真挚的敬意和激动……教堂的先生们,我目前赢弱的身体已迫使我无法胜任任何工作,我现在只剩下我的头脑和我的心了。我以这两者,向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院 (即瑞典文学院——笔者注)表达我对你的美意和诚挚的感谢。”1907年2月16

  日,也就是卡尔杜尔齐发出感谢信后的三个月,这位著名的诗人便带着桑榆暮景的殊荣,欣慰地、自豪地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令人窒息的“庆典”

  ——1907年获奖者: 〔英国〕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jPling)

  1907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终于以他“观察的能力,想象的新颖,思维的雄浑和叙事的杰出才能”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文学奖。吉卜林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但令人遗憾的是,往常的盛典在这一年却笼罩上了一片沉闷、郁虑的气氛。仪式举办得极其简单,到会者寥寥数人,整个授奖过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原因是授奖的前几天,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了。吉卜林走进皇宫谒见新王。国王满脸倦容,双目垂视,对他只问候了一两句话。皇宫内外充满着死一般的沉寂。后来吉卜林在他的自传体札记

  《谈谈我自己》中称这次典礼为令人窒息的“庆典”。

  但和这冷落的授奖仪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小学校代表队的儿童们,他们临时组织了一个儿童代表队、来到吉卜林投宿的饭店,向这位曾为儿童贡献出许多迷人童话的获奖者,表示他 (她)们的敬意。其中一位小女孩用英文发表了一篇非常流利的“颂辞”。并为他表演了合唱歌曲。这一切使吉

  卜林感到十分愉快和欣慰。

  吉卜林于1865年12月31日诞生在印度的孟买,父亲是孟买英国艺术学校雕塑学教授,亲戚中有不少是画家,家庭环境对他绘画爱好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六岁时,父亲把他送到英国接受教育。1877年,吉卜林进入“联合服务学院”,这是一所专门为英国培训海外军事人员的学校。他在这里除学军事知识外,还喜欢读丁尼生和斯温明的诗,开始进行诗歌创作。1881年,他的父母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版了他这时期的习作,题名为《学生抒情诗》。1882年,吉卜林回到印度,先后在拉哈尔的《民政与军事报》编辑部工作。1888年,他出版了《山中的平凡故事》、《三个士兵》、《加兹比一家的故事》等七部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集。作品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889年,他作为《民政与军事报》的特派记者去英国,他乘船出发,取道中国、日本、美国,经历了一次“征服世界”的旅行,在途中写了许多札记,收集在《从大海到大海》等集子里。在英国期间,他写了诗集《大海》(1896)、 《林莽之书》(1894)和《林莽之书续篇》(1895),特别是后两部,成了吉卜林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林莽之书》写的是有关印度原始森林中野兽的故事,其中叙述一只勇敢的母狼从虎口救出婴儿莫格列并抚养了他。从此,小莫格列在莽林与野兽一起生活,长大后杀死了凶暴的老虎。作者写的是动物的故事,但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寓意。九十年代后期,吉卜林的创作题材有了扩大,从描写印度殖民地风土人情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基坶》是吉卜林长篇小说中的杰作,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他后期的诗歌、小说均不如早期的作品那样流行。

  1936年18日,吉卜林在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坦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一位十分自信的获奖者

  ——1908年获奖者: 〔德国〕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Budoif Chuistoph Eucken)

  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克里斯托夫·奥肯获19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继蒙森之后又一位文学圈外获奖者,他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奥肯在接受报界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获奖显得十分自信。他说,他曾经潜心研究过所有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定,他认为自己的获奖符合一切必备的条件。他的作品将在全世界越来越“热门”起来。

  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在颁奖给奥肯的颁奖词中强调指出:“在他众多的著作中的展示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力量,以及他为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和维护所作出的贡献。”同时明确表示之所以授奖给这位哲学家,是为了“表彰他对真理的热切探求、思想洞察力、广阔的视野和热情、雄浑的表现手法,及在他许多作品中运用这种手法维护和发展了生活的理想主义哲学。”

  奥肯作为哲家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他在哲学上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成就外,还得助于瑞典皇家科学家及其同事们。他的提名是由瑞典的同行、他在古腾堡大学的鼓吹者所推荐的。对于瑞典同行的协助,奥肯心中既清楚又感激。他在《生平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件事情可能是国内外的瑞典朋友们倡议的……如果我就此事要感谢一些人的话,那首先是我难以忘怀的诺尔斯特雷蒙 (瑞典哲学家),其次是瑞典第一位历史学家叶尔纳和卓越的自然科学家乌齐斯……”。

  奥肯于1846年1月5日出生在德国北部位于北海之滨的东弗里西亚群岛的首府奥里希城,父亲是当地的邮局局长,在奥肯五岁时即去世,他与寡母相依为命,以领取国家的怃恤金维持生计。奥肯从小喜欢读书,更爱思考,在幼小的心灵中常对人间的各种社会现象提出一系列问题,说明这位哲学家从幼年时代就已经具有一种超人的哲学头脑。青年时代的奥肯发愤读书,中学时曾不止一次地跳级,受到教师的好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班主任、神学家兼哲学家罗伊特成了他早年最有影响的导师。1862年,奥肯考入歌廷根大学哲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奥肯曾先后在中学里短期任教,1871年,即在他二十五岁时受聘至瑞士西北部巴塞尔城的巴塞尔大学任哲学教授。早期代表作有《亚历士多德的研究方法》(1872)、《现代基本概念的历史和批判》(1878)等,中期代表作有《近代哲学史论文集》(1886)、《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1890)。奥肯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属于唯心主义范畴的,他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人类现实的精神经历方面。

  1926年9月14日,这位被人们尊为“德国哲学界的涅斯托尔”,在经历了八十年的人生历程后,便与世长辞了。他留给了人类社会一份可供借鉴的精神财富。

  第一位女作家夺魁

  ——1909年获奖者: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Seima Ottiliana Lovise Lagerl■f)

  鉴于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瑞典文学院授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