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13部分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13部分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公算是把英布看穿了。英布后来的行动,全被他料中,全被他掌握,真的采取下计;而且更出乎他意料的是,领兵来战他的,居然是他以为年老厌兵的昔日大老板刘邦。
    一场大战下来,英布大败,只带了一百多人逃亡,最后在一个乡间小地方被人诱杀而死。
    当初,英布造反的消息传来时,刘邦很紧张地召集诸将会议,劈头就问大家:
    “英布造反了,该怎么处理呢?”
    显然连刘邦也对英布颇有顾虑。道理很简单,英布是名能征惯战的悍将,无论在楚在汉时都曾立下不少功劳,算是个并不好对付的厉害角色。但诸将们的反应似乎有点太轻松、太简单了:
    “派兵打啊!把这小子抓起来活埋,还能怎么着!”
    但刘邦到底是个能创基立业的开国之君,知道事情快没这么好办,于是找来对英布了解极深的旧楚国令尹询问。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叛将,还要这么大费周章,最重要的原因是,先了解对手,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
    楚令尹的回答让刘邦稍微放了一点心:
    “英布之所以造反,不难理解;韩信、彭越与英布,三人功劳差不多;现在韩、彭二人被杀,英布担心下个就轮到他,这是因恐惧而反。”
    知道英布造反并没什么远大图谋后,事情就好办了些。接着薛公又详加分析英布,认定英布素无大志,一定会采取注定失败的下策。这一来,让刘邦掌握了“不失敌之败”,决定亲征,终于扫灭了英布。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度的意思是指测度幅员。
    量的意思是物产、资源。
    数的意思是人力兵员。
    称的意思是敌我实力的对比。
    胜的意思是赢得胜利的谋略。
    土地产生幅员;土地幅员滋生物质、资源;有了物质、资源才能养兵、练兵、组军;有了军队后,再对比敌我虚实;根据敌我虚实,再拟定避实击虚的胜利策略。
    在孙子的战略哲学中,奇招异谋诚然重要,甚至是主导战局、全面获胜的关键;但不管多厉害的谋略兵道,一定要建立在良好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这些基本条件就是:度、量、数、称、胜。道理很简单,一个身体再强壮的人,如果饿着肚子,力量也发挥不出来;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本来就强壮,若能经过良好的饮食控制,严格的技巧训练,则其力量将可发挥到极致,甚至呈算术级数般的提升;抑有进者,如能再加上聪明才智,则不啻如虎添翼。这一来,他的力量不仅是算数级数的提升,而将会是几何级数了。
    人是这样,军队更是如此。有了广大的幅员,就可以孕育充沛的物质条件;有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招募勇士,严格训练,以充实战备。在基本战力上领先对手,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若能再加上上等将才,以军队的基本优势,配合最佳的用兵之道,就可以战胜攻取,无往而不利了。
    反过来说,如果幅员小、物资少、兵员弱、基本条件远不如人,则再好的谋略运用恐怕也发挥不出来。这一点,也正是孙子所有兵法中最重要的基础。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镒和铢都是计算重量的单位。
    一镒等于二十四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换算起来,一镒等于五百七十六铢。孙子的意思是把镒和铢做对照,比喻五百七十六比一的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
    而造成镒和铢的强烈对比的重要原因,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度、量、数、称、胜;如果这五项基本条件优势越明显,就越笃定胜利。就好像狮子和兔子的对决一样,而胜兵就是狮子,败兵就是兔子;或者更数据化一点地说,是五百七十六人对决一人。在开打之前,就已经知道何者全胜,与何者败北了!
    有了上述的绝对性优势之后,胜利就如囊中物一般;而胜利者之所以狂胜、全胜,是因为凭藉着强大的基本力量主导战势。就像决开八百丈高的积水般,其势之猛、其劲之锐,沛然莫之能御,而这都是以绝佳的优势条件为基础,积累而成的啊!
    以镒称铢的美伊之战
    美国对伊拉克的两次战争,就是胜兵对败兵,以镒称铢的最佳范例。
    论土地幅员、论物质资源、论兵员训练、论武器配备、论权谋战术,美国都在伊拉克之上。在开打之前,其实胜负已分。第一次伊拉克是一触即溃,好像石头砸鸡蛋一样;第二次则是根本打都不打,就逃了个无影无踪。为什么美国胜利来得这么容易?因为美国太强大了。相对于美国,伊拉克实在太弱、太弱了;所以,当美国兵势一起时,就好像“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般,瞬间把个伊拉克冲刷得“干干净净”!
第二部分第5篇 势(1)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分是分别的意思。
    数是人数的意思。
    分数,简单地说就是分别人数。为什么分别人数?就是要组织。以现代军队而言,三人为一伍,九人为一班,卅人为一排,一百廿人为一连,五百人为一营,二千五百人为一团,一万人为一师,五万人为一军,廿万人为一军团,一百万人就分成四个军团。人数越多,组织越细密,一百万人就可形成一体。一体化之后,意志就统一;意志统一后,队形就不会乱;尽管百万大军,指挥起来,也能如臂使指般顺畅。
    所以,指挥庞大的部队像小班兵一样顺畅,是因为组织严密的缘故。
    形的意思是旌旗。
    名的意思是金鼓。
    旌旗、金鼓都是号令军队的工具。战场上杀声震天,耳朵听不到的时候,就挥舞旌旗下号令;若沙尘太大或夜战时,因为视线不明,就用金鼓下命令。
    旌旗、金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下军令;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以统一军队的节奏。统一节奏有两个好处:
    消极的,可以让勇者不得独进,弱者不得独退。军士像一般人一样,有的勇敢,有的怯懦;一打起仗来,勇敢的大步向前,怯懦的龟步在后。这一来,步伐不一,队形就乱;队形一乱,战力就崩溃;反之亦然。一旦下撤退令时,怯懦的回头先跑,勇敢的跟在后头,很容易受追兵的攻击;因为孤身,很容易受伤。
    积极的方面则是,在严格的军纪下,当旌旗、金鼓一下令,不论勇、怯,统一步伐前进或后退时,就有了节奏,有了节奏就有了力量。因为攻守有序,能利用节奏把力量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以寡击众;这都是旌旗、金鼓的力量有以致之。
    然而,形名最厉害的地方,还不止是制造节奏而已,它还可以让军士浑然忘我,甚至根本无我,形成对军令的本能反应,彻底融入团队之中,贯彻主帅的意志。
    历史上,把形名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应该是汉初时的匈奴单于冒顿。
    节奏专家 单于称霸
    冒顿的老爸头曼单于喜欢小老婆生的儿子,想把汗位传给他,又怕冒顿不服而作怪;一面把冒顿送去敌国当人质,一面又出兵攻打敌国,企图让敌国把冒顿杀掉。
    冒顿很机警地逃了回来。老爸没想到儿子居然能闪避死劫,心中既难过又高兴,便给了冒顿一支小武力。
    冒顿心中恨死了老爸,更怕汗位被自己的小弟抢走,决心弑父夺位。
    他制造了一种名为鸣镝的响箭,并下令:鸣镝所射之处,不跟着射的人一律处死。没多久,冒顿以鸣镝射向自己的爱马,没有跟着射的部属真的全被处死。过几天,他又以鸣镝射向自己心爱的小妾,又有人没跟着射,冒顿还是依律处死。没多久,冒顿又以鸣镝射向老爸的爱马;有了前几次的教训之后,这次没人敢再不跟着射了。知道部属已经对自己的命令形成条件反射之后,冒顿已胸有成竹。有一天,他以鸣镝射向老爸,顿时百箭齐发,头曼单于登时毙命,冒顿夺位成功。
    这个故事本身当然不足取,但值得注意的是:冒顿让部属面对军令本能化的方法。当军士对军令本能化之后,就会变成战争机器,不能思考,也不必思考;因为该走的路已经设计好了,不跟着走就是死路一条。这一来,命令获得确实执行,战力当然大跃进了。
    简单言之,无论分数也好,形名也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军令能贯彻。当上级的命令能精确下达并严格执行时,战力必然会提升。历史上,军令严格的军队,战力一定强,孙子、田穰苴、周亚夫、赵充国、杨素、岳飞、戚继光、年羹尧等军纪严明的将领,手下军士都有超强的战力。
    以严立威 杨素常胜
    即以其中的杨素而论,杨素是隋朝名将,治军之严格,史上少有;任何人只要违犯了军令,不论出身阶级,立斩不饶。他还有一个提升战力的绝招:每次统军出战之前,一定先把一些犯错的部属集合起来,当着大军之前处斩,以立军威。有时处斩者多至百人,刑场上遍地血腥,军士们个个胆战心惊,而杨素却高坐一旁,斟饮自若。
    开战后,他一定先派出小队先出阵冲敌;打赢了便罢,打败了不论余人多少,一律斩首。处刑时,杨素总是铁着脸亲自监斩;反正后退必死,不拼命也死,倒不如拼死搏一下,或许有生机。于是人人奋勇,个个拼命,成就了杨素战屡胜,攻屡克的威名。
    别以为杨素军令严苛,就没人肯跟他了,恰恰相反。杨素罚虽重,但赏更宽;只要立有战功,不论上下贵贱,赏起来往往破格逾恒,所以部属还是乐于效死拼命。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奇的意思是出乎敌人意料之外的谋略,也指出其不意的攻击,简单说就是奇兵。
    正的意思是正面对决,也指敌人眼睛看得到的部队,简单说就是正兵。
    一支军队之所以能在遭受敌人强力攻击,而又不会被打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的灵活运用。
    奇正战术有多厉害呢?大兵法家尉缭子有这样的说明:
    “今以镆铘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
    镆铘就是“莫邪”,是历史上极著名,锋利无比的宝剑,与“干将”并称剑中双壁。
    犀兕,犀是犀牛,兕(念成四)是一种独角野牛,二者都以皮坚如甲著称。古时,常以这两种动物的皮来做盔甲或盾牌。
    全句的意思是:
    拥有镆铘般锋利的宝剑,加上犀兕般坚固盾甲的军队,在奇正战术的灵活运用下,天下没人能对抗它的战力。
    奇正战术之所以厉害,关键在于敌人眼睛看到的只有正兵,防备焦点也只在正兵时,奇兵忽然杀出,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而获胜;反之亦然。当敌人眼中只看到正兵,却又迷惑于正兵只是烟雾,可能另外又有奇兵,因而徬徨犹豫时,正兵突然发动攻击,把仓猝中不及回神(心里防着奇兵)的敌人打败。
第二部分第5篇 势(2)
    奇正互换 张巡以寡击众守雍丘
    唐朝安史之乱时,叛军将领令狐潮率四万大军突击雍丘城。当时雍丘守军不过两千人,在一对二十的绝对劣势下,将士们十分惊惧,纷纷请求弃城,但守将张巡却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