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

第18部分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18部分

小说: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要加“达斯”(奴隶),或“杰郎”(脚下),例如波格旺·达斯,罗摩·达
斯,迦里·杰郎等等。但如今并不严格,尤其在城市和知识界更是如此。不
少人愿意起些现代化名字,例如薄尔帕德(早晨),薄尔迦希(光亮)等。
5。出门礼。又叫观日礼。即婴儿出门见太阳的一种仪式。印度教徒认为
婴儿出世后,不能抱出门外见太阳,只有举行过这种仪式后才行。仪式这天,
丈夫对妻子说些赞扬和祝福的话,妻子把孩子抱出家门外,首先由丈夫让小
孩观看太阳,并进行祈祷,希望孩子长大成人,长命百岁。若婴儿的父亲不
在,可由孩子的叔父代劳。根据《住宅经》和《摩奴法论》等文献记载,这
种仪式应在婴儿出生后第四个月举行。当然,实际上也有在小孩出生后 
12
天到第四个月之间随时举行的。
6。初食礼。为婴儿开始吃食物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当婴儿长到六个月后,
具备了吃饭能力时举行这种仪式。这一天,给孩子吃点米饭等食物,同时还

要喂孩子点蜂蜜和牛奶粥等。有时还用银碗喂孩子牛奶稀饭。此后,小孩才
开始吃饭。

要喂孩子点蜂蜜和牛奶粥等。有时还用银碗喂孩子牛奶稀饭。此后,小孩才
开始吃饭。
剃发礼。这是一种剃婴儿胎发的仪式。印度教徒认为,举行这种仪式
能使孩子长命百岁。照有关规定,在孩子 
1岁或 
3岁时进行。剃胎发的工作
由理发师承担,剃下的胎发不能随便乱扔,以防被别人捡到后用此念咒使坏,
使全家遭殃。必须把胎发放到榕树的最高处,或放进面团里,扔进恒河或其
他河流与湖泊里,或埋在地下,理发师得到一份赏钱,然后在小孩的头上涂
抹黄油或奶酪,给孩子洗澡,举行祭典与宴请活动。现在做法有所改变,根
据各自的条件,有些人去庙里、圣地,或者恒河及其他圣河沿岸举行这种仪
式。有些人则在家里举行。较大的仪式有几百人参加,又吃又喝,还专门请
乐队伴奏,一些人唱歌跳舞,非常热闹。当然前来参加的宾客要为孩子带些
礼物,诸如玩具衣服之类,以表示祝贺。
8。穿耳眼礼。当印度教小孩长到三四岁时,为使其长命百岁,要举行穿
耳眼仪式。举行仪式那天,请首饰匠或理发师给小孩两耳先穿耳眼,然后戴
上金耳环,以防耳眼愈合。这时还要祈祷敬神,为孩子祝福,并给孩子吃些
糖果。这种仪式由来已久,在古代文献《夜柔吠陀》中有记载,但今天在印
度教家庭中并非普遍流行。
9。学知识礼。又叫拜石板仪式。在小孩开始学习知识之前,先要举行这
种仪式。仪式这天,先敬毗湿奴、吉祥天女、文学女神斯尔索迪、智神耿乃
希,然后用酥油祭火神,向婆罗门施舍,老师向小孩教诲。举行仪式时,一
位家庭成员,或一名教师,或一名祭司握差小孩的右手在石板上先写上表示
吉祥的符号,或者任何一个神的名字,然后再写其他字母。从此以后,孩子
开始读书写字,学习知识。这是孩子入学前的一种仪式,一般在孩子 
3岁、5
岁或 
7岁时进行。
10。再生礼。这种仪式在印度教徒看来非常重要。按照印度教的习俗,婆
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要佩戴圣线。他们认为,一个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生
命由父母所生,第二次生命是通过戴圣线由迦耶德里女神和老师所给。在举
行这种仪式前,不管是谁,不管他是属于哪个种姓或家族,一律都是首陀罗。
只有通过这种仪式,才可以提高地位,从而获得第二次生命。按照《摩奴法
论》规定,婆罗门种姓的小孩在 
8岁半时举行这种仪式。刹帝利种姓的人在
11岁,吠舍种姓的人在 
12岁举行。但是,婆罗门非举行这个仪式不可,而
刹帝利、吠舍就不一定。此外,首陀罗无资格举行这种仪式。在举行仪式期
间,老师对小孩象征性“怀胎”三天,然后孩子算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给
孩子们的脖子上戴上圣线。从此以后,小孩也开始遵循各种习俗规定。
11。结婚礼。结婚对印度教徒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仪式,非常隆重和复杂。
关于结婚仪式,下面专门要谈,这里不作赘述。
12。葬礼。这是一个人一生最后的一个仪式。仪式由死者儿子举办,以便
使死者在天堂超脱。印度教认为,通过举办生后的一系列仪式,使人战胜今
世;通过举办死后的一系列仪式,可使死者战胜来世。仪式是这样的:一个
人死后,把尸体运往焚尸场,用木柴把尸体架起,上面浇上汽油,有钱人家
使用酥油,由亲生长子举火点柴,围绕尸体连转三圈。燃烧时,一时未烧掉
的头颅,由长子用木棒把它敲碎。据说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天。寡妇不能、
也无资格来到焚尸场参加葬礼。因为寡妇被视为不祥之兆。(详见下面第五
章“丧葬”一节)

(二)伊斯兰教的礼仪

(二)伊斯兰教的礼仪

1。斯德旺。妇女怀孕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在妇女怀孕第七个月举行,因
此取名为“斯德旺”(即第七个月)。举行仪式那天,宴请亲朋好友,妇女
们为婴儿的平安降生唱歌跳舞。妇女怀孕后,虽然每月有一些庆祝活动,但
到第七个月这天,一定要特别庆祝。
2。出生仪式。印度穆斯林孕妇生产时,亲戚中的女子全部到场,孕妇的
母亲非来不可。有人站在院中,眼望天空,向真主祈祷,祈求婴儿平安顺利
降生。婴儿降生后,先用纱线将婴儿的脐带扎起,然后用刀子割断。线是红
色或黄色的,认为这两种颜色能祛鬼避邪。在农村,一些人把割下来的脐带
埋在家中。一般家庭给助产妇一些卢比,作为赏钱。富有之家则给金银首饰,
这些东西由娘家和婆家双方共同负担。脐带放进一个罐里之前,先放些银币
和吃的。当小罐被埋在土里时,在小罐里再放些姜黄和煤炭,以此为婴儿避
鬼祛邪。
3。吉拉。吉拉仪式是在婴儿出生第四十天举行的一种庆祝仪式。在举行
仪式之前,孕妇被认为是不洁的。节日期间赠些礼物,分发糖果,向真主祈
祷,都是这个仪式的重要内容。从此以后产妇才被认为是圣洁的。
4。起名仪式。婴儿降生以后的第一个重要仪式,在婴儿出生后第七天夜
里进行。阿訇前来给婴儿起名,向真主祈祷。他为婴儿同时起几个名字,把
几个不同名字分别以燃烧着的同样数量的蜡烛顺序作为标志,当哪支蜡烛最
后燃烧完,就取哪个相应的名字作为婴儿的名字,这一天主人家还杀只羊,
施舍别人。
5。比斯米拉仪式。男孩开始学知识的一种仪式。阿訇教小孩读“比斯米
拉”的发音,并教他在石板上书写。从此以后,小孩开始学习各种知识。
6。割礼。男童最重要的一种仪式,过了这个节日之后,男童才有权参加
各种宗教活动。不举行这种仪式,小孩就一直被认为是首陀罗,这种仪式之
后,小孩才升为前三个高级种姓。仪式一般是男孩在 
5~7岁之间举行。仪式
那天,理发师将男孩生殖器包皮割掉,教男孩宣誓,读《古兰经》,送他各
种礼物,举办宴会。这个仪式之后,男孩开始祈祷、封斋。
7。葬礼。(请见本书第五章“丧葬”一节)
(三)锡克教的礼仪

1。起名仪式
锡克小孩出生,虽然无特别仪式,但也重视起名。仪式那天,把婴儿带
进庙里,有人打开《戈兰特·萨哈布》宗教经典的任何一页,以左边那页的
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母为开头,给孩子起名。印度教徒在给小孩举办起名仪式
的这一天,将婴儿的胎发剃光,理成光头,而锡克教徒在这一天则把婴儿的
胎发梳起,成蛇形盘在头顶上。

2。锡克人的葬礼
锡克人的葬礼既不同于穆斯林的葬礼,也不同于印度教徒的葬礼,形式
特殊,详见下面第五章“丧葬”一节。


三、印度的禁忌

三、印度的禁忌

过去中国夫妻之间,不能直呼对方姓名,但解放后发生了变化。至今广
大农村中,年龄大的人对互道姓名仍不习惯。印度在这方面更为严重。

这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平时,妻子不叫丈夫姓名也罢,然而紧急
时刻,即使丈夫不在面前的情况下,也忌讳直呼其名,似乎有点过分,故闹
出许多使人捧腹的笑话。如一个男子叫“穆里拉吉”,妻子就不能说“穆里”
(萝卜)一词,若去市场买菜,要买萝卜,只能打手势,并说“买那个带叶
子的”,“圆的”,等等,忌讳直接说出“萝卜”一词。如果丈夫叫“莫肯
拉勒”,那么妻子就连每天食用的“莫肯”(黄油)也不能再提,只好管“莫
肯”叫“格贾机”(生奶)。丈夫的名字若带“希沃”(湿婆)、“克里希
纳”和“毗湿奴”等神名,妻子在敬神时,嘴里便不能提上述诸词,这时她
要么心里默读,要么故意读成其他发音。

在火车站往往出现一些笑话,例如夫妻二人乘火车外出,途中不慎走散,
即使如此,妻子也不能提丈夫的真名实姓。铁路有关人员或警察向她查票,
可怜的妻子只好打手势,作比方,努力把丈夫的名字告诉对方。双方明白了
还好,弄得不好,又会洋相百出。例如有一次夫妇二人乘火车旅行,车到一
站,丈夫下车去打凉水(因那里车上不备水),未能及时返回车内。火车前
进到一站,妻子下车,剪票员向她查票。这时她只好回答:“他”在前一站
下车取水,未赶上火车,车票在“他”手里。剪票员接着问道:“他叫什么
名字,我们给他打电话。”回答说,“他的名字同光有关。”剪票员又问,
叫“月亮?”女子回答说,“不是。”又问,“叫星星?”“也不是。”女
子接着说,“早晨出来的那个。”剪票员听了后说道“叫太阳?”这时女子
才点点头,说了声“是。”

(二)方向禁忌

一周之内,哪天去什么方向也有讲究。有些人对此非常重视。例如在北
印度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星期一、六莫去东,星期二、三勿北行;星期三、
四往西者,路上必挨四耳光。

若真有急事,一定要去禁忌的方向,怎么办?外出者可把一件衣服或某
一物件暂存放邻居家里,认为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再外出。

在南印度,关于哪一天去什么方向也有讲究。如星期二、三不能往北去,
星期四不能往南去,星期一、六不能往东去,星期五、日不能往西去。要是
违背了,就得在太阳落山以后用酸牛奶敬神。由于这些迷信的原因,每星期
四从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马德拉斯向南开去的火车,乘客很少。

在办公室和商业机构里,写字台只能放在房间的东北角或西南角,否则
认为要遭到敌人的长期折磨。同样,水井也都是挖在东北角或西南角。晚上
睡觉,从来没有人头朝北,脚朝南的。他们认为,这是死神行动的方向,因
为闫罗王是住在南方的。

(三)出门禁忌

在南印度,出门也有禁忌。出门遇到花或装满水的罐子,以及有夫之妇,
认为吉利。路上遇到从右向左穿路而过的狗,或者从左向右穿路而过的母牛、
鹦鹉、孔雀、公鸡、水牛等等,就意味着万事顺利;路上看到雨伞、旗帜、
水果、甘蔗、酸牛奶、蜜蜂、大象、牛、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