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多彩的非洲   >

第3部分

多彩的非洲  -第3部分

小说: 多彩的非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了望台向东眺望,可以看到巍峨的肯尼亚山。班图语中的“肯尼亚”意为“鸵鸟”。肯尼亚山有黑黝黝的山石和白雪覆盖的的峰顶,恰似身披黑白相间羽毛的鸵鸟,因此得名。它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山峰临近赤道,但峰顶终年积雪。雪峰映赤日,光华熠熠,眩目夺魂,成为东非一大绝景。
  走下了望台,我们沿着东非国际公路向西行驶,来到大裂谷的谷底。谷底是一片开阔的原野,上面有二十多个湖泊,水光潋滟,好似一串珠练。其中,奈瓦沙湖是淡水湖,面积44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是裂谷带上地势最高的湖泊。湖中栖居有三百多种禽鸟,既有凶猛的鱼鹰、苍鹰,也有小巧的睡莲鸟、纺织鸟。百鸟鸣啭于湖面,千禽争飞于碧空,形成一个极乐的禽鸟世界。其他湖泊则多为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图尔卡纳湖,长210公里,宽50公里,深达150米。碧水千顷,平静无波,人称“翡翠之海”。而最有名的则是纳库鲁湖。这个湖中长满红藻,栖息着以红藻为食的几百万只火烈鸟。火烈鸟身披红色羽衣,漫游在湖中,近看似一片山花怒放,远望如满天彩霞飘飞。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禽鸟王国中的绝景”,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前来观赏。
  大裂谷的西支也有许多湖泊。从南往北,比较著名的有马拉维湖、坦葛尼卡湖、基伍湖、埃德华湖、乔治湖和阿伯特湖。这些湖泊,有的是断层湖,有的是火山口湖。它们镶嵌在山峡之间,山湖相映,使人不知到底是水在山上,还是山在水中。
  在裂谷东西两支之间,广袤的高地正中凹陷为洼地,形成著名的维多利亚湖。此湖面积6。8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中盛产鱼虾,周围水草丰美,是东非有名的古布干达王国的发祥地。
  如果说湖泊是地壳大变动时下陷的产物,山峦则是地壳大变动时隆起的结果。像东支一样,裂谷的西支也是山岭连绵,且多为火山。据统计,西支的火山有八十多座。其中三十多座是活火山。这说明,西支的地壳运动至今仍很活跃。
  西支最大的山脉是鲁文佐里山。鲁文佐里山横亘在乌干达和扎伊尔之间,蜿蜒120多公里,主峰海拔5110米,是非洲第三高峰。这座山头戴雪冠,腰缠云带,看上去瑰丽而神奇。山下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从开采到冶炼形成一条龙。这个名叫基伦贝的铜矿,最高年份的铜产量为17000吨,是乌干达出口换汇的主要矿产品。


《多彩的非洲》 东非裂谷行(2)


  鲁文佐里山南边是姆法姆比卢火山群,其中不少是活火山。我们几次从基隆加火山前走过。远远望去,总看到黑烟蒸腾,巨大的烟柱直升云霄。从此往南,卢旺达和扎伊尔边界上的卡里辛比火山、尼朗贡戈火山、鲁加兰比罗火山,每当喷发,总是浓烟滚滚,熔岩涌流,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气体使周围地区的大批牲畜中毒而死。当地人不明了这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委,认为是山神对自己的惩罚。因此,他们对火山及想象中的山神,总是怀有一种既敬畏又恐惧的心情。
  东非大裂谷,无论东支还是西支,或是两支之间,人烟稀少,林疏草密,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这些出没在原野中的动物群落,形成一个又一个天然的动物园。这种动物园,在裂谷地区有几十个,成为非洲的一大自然景观。
  坦桑尼亚裂谷区的野生动物园规模最大、动物最多。我们东北部名城阿鲁沙西行,第一站来到的是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这里的热带雨林草原上,有狮子、大象等大型动物,湖面上有火烈鸟、白鹭、朱鹭、鹈鹕、鱼狗等350多种水禽。再往西行,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国家公园。这个火山口形似碗状,“碗口”直径18公里,“碗底”面积260平方公里,“碗口”至“碗底”的垂直距离是600多米。公园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动物集中,风景独特。从“碗口”往下望,众多的狮子、长颈鹿、非洲豹、水牛、斑马、犀牛和角马,看上去象熙熙攘攘的蚂蚁,在“碗壁”和“碗底”爬行。从这里再西行,是裂谷区面积最大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这个野生动物园面积13000平方公里,内有150万头野生动物。每年五、六月的旱季,它们都要迁徙到西边湿润的草原地区;而到年底雨季来临时,再迁移回来。每次迁徙,以角马和斑马打头,成千上万只动物自动排成数十个“方阵”,一边吼叫,一边奔跑,浩浩荡荡,掀起滚滚烟尘,场面十分壮观。
  大量现代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古人类的发祥地。
  千百万年之前,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气候发生剧烈变化,茂密的森林逐渐变为葱翠的草原。这为包括灵长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进化提供了机会。古人类学家认为,作为人类祖先的古猿,很可能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在裂谷底部的熔岩中,不但埋藏着大量古动物化石,还埋藏着许多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这是研究人类起源的宝贵材料。
  早在1959年,在作为大裂谷一部分的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考古学家就发现了“东非人”的头骨化石和石器。其年代测定为距今一千七百五十万年。翌年,在同一层位上又发现形态上更象人的“能人”化石,从而把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历史推延到近二百万年之前。在这个长约50公里,深达900米的峡谷中,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近百个古人类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又发现一百一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还发现约七十万年前作为直立人的晚期猿人的髋骨。在离奥杜韦40多公里的莱托里尔,三十年代曾发现后来被命名为“非洲魁人”的上颌骨。七十年代又发现十三块古人类化石。其中一块下颌骨被测定为距今三百七十九万年,成为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人属材料。
  在肯尼亚位于大裂谷边缘的特南堡,曾发现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上最早代表的腊玛古猿类的上下颌骨,其年代测定为距今一千四百万年。在图尔卡纳湖东岸,有一个距今两千万年的沉积物地带。在那里已发现大量古人类化石材料。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其形态颇似北京猿人,年代测定为一百三十万至一百六十万年之前。这是非洲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或晚期猿人的遗迹。
  东非大裂谷从三千万年之前形成之后,地壳的变动从未停止过。科学家们认为,裂谷区的几十座火山在活动,纳特龙湖、马加迪湖、巴林戈湖等湖泊不断喷出含有碳酸钠的气泡,就是地壳仍在变动的明显征兆。他们测定,东非大裂谷平均每年向东西两边扩张二至四厘米。这样下去,处于非洲东部边缘的这块陆地,将来很可能会从非洲大陆分离出去。有人甚至认为,一亿年之后,大裂谷也许会变成一片新的海洋。
  位于大裂谷东支西岸的埃尔冈山是一座巨大的死火山。从山脚下的咖啡城姆巴里,我们乘车爬上海拔4600米的杰克逊峰,亲眼看到裂谷的不少地段轮廓分明,切面崭新的断层好似刚刚生成。这不由使人惊悚地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魔力确实在峡谷中活动。正象科学家们所预言的那样,它们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在改变着大裂谷的面貌。
  (与戴惠坤合写1990年6月)


《多彩的非洲》 美丽而神奇的大湖(1)


  美丽而神奇的大湖
  东非大陆,从南到北,镶嵌着一条银光闪闪的珠链。珠链由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联结而成。其中最大的,是美丽而神奇的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当地人称为“尼安萨”,意即大湖。1858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斯皮克为探寻尼罗河河源从桑给巴尔来到大湖的南岸。他遥望浩渺连天的湖水,感到无比激动。他问当地人大湖的名字。他们也许是不知道,也许是根本听不懂他的话,因而个个都摇头。他遂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之命名,称为维多利亚湖。斯皮克成为第一个看到此湖的欧洲人。他为此湖的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中部,湖面海拔1134米。大湖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之间,三国分别拥有湖面的百分之四十九、四十五和六。大湖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最长337公里,东西最宽241公里,面积6·88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美洲苏必利尔湖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我们曾多次飞越湖面,徜徉湖畔,放舟湖心,领略其独特的风姿。浩淼的湖水,一望无垠。连绵的小岛,花木丛生。风和日丽之时,碧水清波,一平如镜,百鸟照影,千帆竞渡。这时的维多利亚湖,给人的印象是寥廓而妩媚。风雨袭来,浪飞涛卷,雾障烟迷,咫尺之间,人影难见。这时的维多利亚湖,则平添了一道浓重的迷幻莫测的色调。
  维多利亚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那是在几千万年以前,地层发生大断裂,部分陆地下沉,凹陷的盆地积水成湖。有人认为,大约在二百万年之前,注入湖中的河流大多向西流。后来,西部的陆地隆起,河水被迫转向东流,形成维多利亚湖。还有人认为,维多利亚湖完全是因为气候的急剧变化而形成。大约在两万五千到三万五千年之前,东非内陆暴雨连年,积水成湖。但是,在一万二千年之前,降雨骤减,湖水干涸,湖面变成草原。又过若干年,雨水猛增,在原来的地方又潴水成湖。
  这些争议,尽管一时尚无结论,但还都是向从科学角度出发。而在缺乏科学知识之前,人们在很长一个时期只能凭借想象来解释,从而编织了不知多少动人的神话。居住在大湖西岸的布干达人说,西部的月亮山上住着一位天神。一天,他发现人们被赤道上空的太阳炙烤得汗流满面,有的人甚至昏厥,就抡起手中的金斧头,一斧劈出此湖,给人们带来救命的清泉。大湖南岸姆万扎地区流传的一则神话说,很久以前,当地人生活艰苦,既没有肉吃,也没有水喝,更没有柴烧。慈悲的上天于是派遣一群神牛下界。从此,牛肉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家家户户把牛粪当柴烧。而牛尿汇集成为大湖,成为人们饮用的水源。居住在湖东岸的罗人则说,不知是多少万年以前,一只硕大无朋的鸵鸟年久成仙。它厌腻滴水难觅的沙漠,来到一片谷地,呼风唤雨。大雨一连下了三年.谷地变成湖泊。它从此就居住在湖中,并把湖水赐给人们饮用。这些神话实际上反映了东非各族人民对水的渴求。水是生命之源。生活在赤道两侧炎炎烈日之下的人,对水倍加珍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维多利亚湖是个浅水湖,平均水深40米,最大深度82米,蓄水量2760立方公里。蓄水主要来自天然降雨。湖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天然降水约占湖水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他蓄水来自河流。大湖周围有卡格拉河、马拉河、卡通加河、格鲁梅蒂河等大小十多条河流注入,整个流域面积约23·9万平方公里。但是,多数河流流短水少。只有发源于布隆迪、流经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的卡格拉河,每年大约为大湖提供百分之七的蓄水。
  大湖位于赤线上,终年烈日炎炎,水分蒸发量很大。据统计,百分之八十五的湖水是直接从湖面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