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93部分

佛教知识-第93部分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如果念佛念到心口一致,没有杂乱妄想,只有佛号的相续,念念之间,只有佛号,不念
而自念,这便与《楞严经》所说,「净念相继」的功夫吻合。 
    根据明末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所示,一心可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所
谓「事一心」也就是心无杂念、心口相应,念念是佛号。自己知道在念佛,而且有佛号可
念,便是一心念佛,或称全心念佛。由于专心念佛,即能达成禅宗所谓「功夫成片」的层次
了。再深一层说,才是三昧或定的程度,也就是忘我的觉受现前。 
    所谓「理一心」即是与理相应,亲见阿弥陀佛的法身,弥陀即是自性,西方不离方寸,
那就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境界现前。「事一心」属于禅观、禅定的层次;「理一
心」则是禅悟的层次,这都是禅净双修的结果。以净土的念佛为入门,达成三昧及了悟解脱
的目的。 
    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应该是指专心一意的意思。于念佛时,心系佛号、口持其名、耳
闻其声、心无二用,即为一心,则临命终时,即能往生。 
    □ 念佛的人见到瑞相怎么办?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
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及母后韦提希。韦提希在被幽禁处,祈祷释迦世尊前
来慰问说法,释尊应其所感,而以神通于韦提希夫人面前示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夫人特选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佛陀便为她说了求生彼国的十六种修持法门。于是韦提希夫人和
她的五百位侍女,均证得无生法忍,而得以往生彼国。 
    该经介绍的往生西方净土,共分为九个等级。于临命终时,则不论生何等级,均有见佛
菩萨、见莲华台等瑞相现前。故在念佛过程中,若见到诸佛菩萨示现各种瑞相或净土的依正
庄严时,乃属正常。 
    在《地藏经》所说的地藏菩萨在因地为光目女时,因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并设像供养,
即梦见佛,放光开示,又亲闻佛示现相告。另又在地藏菩萨作婆罗门女时,为度其母,乃供
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形象,即闻彼佛于空中相告,嘱其回家端坐思惟,系念彼佛名号,经一
日一夜,即亲至地狱。也说到,由于忏罪而能见觉华定自在如来,即是灭罪的瑞相。 
    如果平时念佛,不以求见瑞相为目的,而是瑞相自现的话,那可能是好,也不一定是很
好。见到瑞相能够使人增长信心,因为他有身历其境的体验,即有真实的感受。倘若仅为求
见瑞相而念佛,念佛的心便不够纯净,瑞相的出现就可能是心神恍惚所产生的幻象了。 
    在心理受到刺激、头脑过分劳累或迫切期待、追求灵验的情况下,很容易会产生幻象。
轻者成为神经质,严重则成狂乱的魔障,那时,就需要相当小心了。又由于虔诚心的感应或
企求心的真切下,也可能出现瑞相的幻境;也有可能是由于知见不正、心态不清,所以引来
魔扰。 
    因此,从正信的佛法而言,念佛的目的不在求其瑞相的现前,如果见光、见华、闻香、
闻声,例如见极乐胜景、见诸佛菩萨,只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只管一心念佛,这样是最
安全的。 
    又若临终见相,不是出于想像,而是自然感得,此将在下一篇谈到。 
    万一念佛时常出现瑞相,这并非好事,因为会使得念佛者无法专精念佛,甚至误导使其
离开佛法而成为鬼神用来做为表现异能、宣说外道思想的工具。如果自己无法辨明邪正,那
就不去理它,只要把注意力随时置于佛号,瑞相自然会消失;如果被它紧缠不放,无法摆脱
时,最好去请教高僧大德居士们,依据正信的法义予以开导。
    □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
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色、风云变化、雷
电交作、遗体柔软,乃至火化后出现舍利子等。这些都是由于修善、积德的福德相。在生之
际,为人正直,多行布施,死时即有可能出现瑞相,死后就成为大福德的鬼神。 
    如果罪神并行,而福多于罪,贪嗔未除,即成为大力的鬼;如果贪嗔轻微、福德增上,
就生为欲界的天神;如果修行佛法,戒、定、慧三学并重,纵然不出三界,也会生为欲界的
忉利天和色界的五净居天。在生天以后,依旧能够见佛闻法,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常和诸大
菩萨聚会一处,渐渐而得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如果受持三皈五戒,精进念佛,一心向往极
乐世界,命终之时,即得往生彼国。当然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求愿往生,均有可能。 
    由以上可见,只要能够在人间积福、修善就能够不堕三涂,而能生于人间、天上,命终
之时,多少会有些瑞相;纵然生于鬼道,由于福德之力,于临命终时,也能发生若干瑞相。
有的瑞相只是亡者命终时的自见,有的瑞相能让多人共见乃至众人皆见,甚至可用摄影、录
音等所需的工具、设施录置下来,如此一来,则更可产生令人起信的效果。 
    至于身体柔软、面色如生,当然是属善相,可得生天。但也有可能是大力魔神,藉此显
露其神异,而非亡者本身的功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他们本身大势、大能的神力,以
吸引更多的信徒来崇拜、敬仰他们。至于其他的瑞相,即可以此类推。 
    从原则上说,瑞相并不是坏事,它能够鼓励众人去恶向善,但并不表示有瑞相就是得到
解脱;解脱乃在心相,不在物相;物相尚在有相、有为、有漏的层次,直须到心中无物、无
相才能得解脱。《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解脱是离相不著相的;心中既无
相,心外是否尚有瑞相已不重要了。 
    但是也不能说,临命终时让人见到瑞相,即表示其未得解脱。比如释迦世尊最后入涅盘
时,即有种种瑞相。历代的高僧大德圆寂时,通常也有瑞相。这多半不是他们本人的表现,
而是护法龙天表示欢喜,表示哀伤;欢喜有人得大解脱,哀伤解脱之人已经远行。既然瑞相
多半出自于诸神的神力显现,与命终之人虽有关系,但并不重要。而且虽对于他人有生信和
鼓励的作用,但也不能就此肯定即是解脱的表徵。 
    相反的,临终现恶相,不一定证明是未得解脱。例如目犍连、优陀夷、莲花色等大阿罗
汉,临命终时是被人打死,或弃于粪坑,这是他们往昔的业报所致,与此生的解脱无关。 
    □ 如何辨明临命终时的魔境和接引?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
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 
    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同居土,不是佛的
实报土。但是唐朝的善导大师,主张以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
土,凡夫若无法从有相的修行实证无相而进入实报土,也可因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进入佛的
实报土;只是若尚未证入实相而直生阿弥佛陀的实报土,他将无法亲见弥陀的报身,只见化
身,亦即在无相的报土,不妨有相的化身。 
    以佛菩萨接引往生而言,绝对是有相的,既是有相,则属虚妄,既是虚妄,为什么愿求
往生呢?因为如不往生净土,在秽土中难保不造恶业;秽土的环境恶劣,恶多善少,好像孟
母三迁,是为孩子得到向上的教育环境,求生净土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何知道是魔境的干扰或是佛菩萨的接引?不在于临命终时的观察和认知,而在于平时
的愿心和修行。平时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以修善、积福、持戒、修
定和闻法等的薰习,成长善根力量,到临命终时,自然感得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等的化身
来临。相反的,如果,错将极乐世界认为是藏污纳垢之所,把阿弥陀佛当作是包庇护短之鬼
神,以贪心求生西方,以嗔心厌离娑婆,以愚疑心迷恋现身的妻子、儿女、父母等眷属及财
产、事业、名位等的身外之物,如此之人,临命终时虽然愿求往生弥陀佛国,但他们的本意
和弥陀的本愿相违,就很可能是魔鬼来临而现佛菩萨的形相。此时唯一能够补救的办法,是
请有缘的大善知识予以临命终时的开导,以期彻底放下万缘,一心向往清净的佛国,便可转
魔境为净相了。 
    □ 什么是中阴身? 
    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
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
二十五有,所谓有,就是有五蕴;不出三界是被五蕴所困,解脱生死即是出离五蕴的三界。 
    中国民间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佛教的五蕴改为中国思想的金、木、
水、火、土五行。其实,五行的相生相克仅属于物质世界。佛教的五蕴之色蕴就涵盖了全部
的五行,其余的四蕴则属于精神世界。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就成为三界众生的活动现象。 
    根据《俱舍论》第十卷,中阴身有五个名字,分别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
起,这是依据其性质分的。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称「意生身」;又因其经常喜好寻察
当生之处,而名「求生」;依各种喜爱的气味来维持和营养他们的身体,故名「食香」;因
为是处于从此生的败坏到另一生出现之间的过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够产生生命过程
中的另一个身体,而他本身却是不藉父母等缘,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称为「起」。 
    有福报的中阴身是以好的香气为滋生的食物,无福的中阴身是以恶臭的气味为滋生的食
物。凡是中阴身都有神通,能够见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事物。中阴身的阶段究竟能维持多少
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一直到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为止,不论多久都叫中阴身;有说中阴
身的生命只有七天,他可以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次又一次地受生为中阴身。但是古来佛
教所相信的,是根据《大毗婆娑论》所说的,人死之后七七日间为中阴,因此而有在人死之
后七七日内设斋供养,做布施功德,祈祷冥福,超度亡灵等的佛事,相沿成为一般的佛教信
仰。 
    其实,人死之后,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叫做中阴。三界、六道所有众生,死此生
彼,都经过中阴的阶段;但无色界众生是定境,没有色蕴,所以没有中阴。以《大宝积经》
第五十六卷〈入胎藏会〉所说,由地狱众生而转的中阴,容貌丑陋,如烧焦的枯木;由傍生
而转的中阴,其色如烟;由饿鬼所转的中阴,其色如水;欲界的人及天所转的中阴,带有金
色;色界众生所转的中阴,形色鲜白。因此,中阴身的形状有两手、两脚、四脚、多脚,或
者没有脚,都是随著他们生前的形相,而显出同类的身相。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