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1984 >

第27部分

1984-第27部分

小说: 198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实际上这种社会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因为,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生活保障,原
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就会独立思考;他们一旦做到这一点,
迟早就会认识到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没有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从长期来看,等级社
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二十世纪初期有些思想家梦想恢复到过去的农业社
会,那不是实际的解决办法。那同机械化的趋势相冲突,而后一个趋势在整个世界里都已几
乎带有本能性质了,何况,任何国家要是工业落后,军事上就会束手无策,必然会被比较先
进的敌国所直接或间接控制。
    用限制生产来保持群众贫困,也不是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在资本主义最后阶段,大
概在1920年到1940年之间曾经大规模这么做过。许多国家听任经济停滞,土地休耕,资本
设备不增,大批人口不给工作而由国家救济,保持半死半活。但这也造成军事上的孱弱,由
于它所造成的贫困并无必要,必然会引起反对。因此问题是,如何维持经济的轮子继续转动
而又不增加世界上的真正财富。物品必须生产,但不一定要分配出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
一点的唯一办法是不断打仗。
    战争的基本行为就是毁灭,不一定是毁灭人的生命,而是毁灭人类的劳动产品。有些物
资原来会使得群众生活得太舒服了,因而从长期来说,也会使得他们太聪明了,战争就是要
把这些物资打得粉碎,化为轻烟,沉入海底。战争武器即使没有实际消耗掉,但继续制造它
们,仍是一方面消耗劳动力而另一方面又不生产消费品的方便办法。例如水上浮动堡垒所耗
劳动力可以制造好几百艘货轮。最后因为陈旧而把它拆卸成为废料,这对无论谁都没有物质
上的好处,但为了建造新的水上浮动堡垒,却又要化大量劳动力。原则上,战争计划总是以
在满足了本国人口最低需要后把可能剩余的物资耗尽为度。实际上,对于本国人口的需要,
估计总是过低,结果就造成生活必需品有一半长期短缺;但这被认为是个有利条件。甚至对
受到优待的一些阶层,也有意把他们保持在艰苦的边缘上徘徊,其所以采取这一方针,是因
为在普遍匮乏的情况下,小小的特权就能够显得更加重要,从而扩大各个阶层间的差别。按
二十世纪初期的标准来看,甚至核心党内人物的生活条件,也是够艰苦朴素的。但是,他所
享有的少数奢侈条件——设备完善的宽敞住处、料子较好的衣著、质量较好的饮食烟酒、两
三个仆人、私人汽车或直升飞机——使他所处境况与外围党员迥然不同,而外围党员同我们
称为“无产者”的下层群众相比,又处在类似的有利地位。整个社会的气氛就是一个围城的
气氛,谁有一块马肉就显出了贫富的差异。同时,因在打仗,自有危险,结果就是,要维持
生存,把全部权力交给一个少数人阶层就自然成了不可避免的条件。
    下文还要述及,战争不仅完成了必要的毁坏,而且所用方式在心理上是可以接受的。原
则上,要浪费世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以修庙宇、盖殿堂、筑金字塔,挖了地洞再埋上,甚
至先生产大量物品然后再付诸一炬。但这只能为等级社会提供经济基础,而不能提供感情基
础。这里操心的不是群众的情绪,群众的态度无关紧要,只要他们保持不断工作就行;要操
心的是党员的情绪。甚至最起码的党员,也要使他既有能力,又很勤快,在很有限的限度内
还要聪明,但是他也必须是个容易轻信、盲目无知的狂热信徒,这种人的主导情绪是恐惧、
仇恨、颂赞、欣喜若狂,换句话说,他的精神状态必须要同战争状态相适应。战争是不是真
的在打,这无关紧要。
    战争打得好打得坏,由于不可能有决定性的胜利,也无关紧要。需要的只是要保持战争
状态的存在。
    党所要求于它党员的,是智力的分裂,这在战争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做到,因此现在已经
几乎人人都是如此,地位越高,这种情况越显著。战争歇斯底里和对敌仇恨在核心党内最为
强烈。核心党员担任行政领导,常常必须知道某一条战讯不确,他可能常常发现,整个战争
是假的,或者根本没有发生,或者其目的完全不是所宣布的目的;但是这种知识很容易用双
重思想的办法来加以消除。同时,核心党员都莫名其妙地相信战争是真的,最后必胜,大洋
国将是全世界无可争议的主人,但他们决不会有人对这种信念会有片刻的动摇。
    核心党员人人都相信这未来的胜利,把它当作一个信条。达到最后胜利的方法,或者是
逐步攻占越来越多的领土,确立压倒优势的力量,或者是发明某种无敌新式武器。谋求发明
新式武器工作继续不断,凡是有创造性头脑的人或者喜欢探索的人要为他们过剩的智力找个
出路,这是极少数剩下来的活动之一。目前在大洋国,旧观念的科学几乎已不再存在。新话
里没有“科学”这一词汇。过去所有的科学成就,其基础就是根据经验的思维方法,但是违
反英社的最根本原则。甚至技术进步也只有在其产品能够在某种方式上用于减少人类自由时
才能达到。在一切实用艺术方面,不是停滞不前,就是反而倒退了。土地由马拉犁耕种,而
书籍却用机器写作。但在至关紧要的问题上——实际上就是说战争和警察侦探活动上——却
仍鼓励经验的方法,或者至少是容忍这种方法的。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征服整个地球,一
个是永远消灭独立思考的可能性。
    因此党急于要解决的也有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在违背一个人本人意愿情况下发现他
在想些什么,另外一个是如何在几秒钟之内未加警告就杀死好几亿人。如果说目前还有科学
研究在进行的话,这就是研究的题目。今天的科学家只有两类。一类是心理学家兼刑讯官,
他们能极其细致地研究一个人面部表情、姿态、声调变化的意义,试验药物、震荡疗法、催
眠、拷打的逼供效果。另外一类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他们只关心自己专业中同
杀人灭生有关的学科。在和平部的庞大实验室里,在巴西森林深处的试验站里,或者在澳大
利亚的沙漠里,或者在南极的人迹不到的小岛上,一批批的专家们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有
的一心制订未来战争的后勤计划;有的在设计体积越来越大的火箭弹,威力越来越强的爆炸
物,厚度越来越打不穿的装甲板;有的在寻找更致命的新毒气,或者一种可以大量生产足以
灭绝整个大陆的植物的可溶毒药,或者繁殖不怕一切抗体的病菌;有的在努力制造一种象潜
艇能在水下航行一样能在地下行驶的车辆,或者象轮船一样可以脱离基地而独立行动的飞
机;有的在探索甚至更加可望而不可及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架在几千公里以外空间的透镜把太阳光束集中焦点,或者开发地球中心的热量
来制造人为的地震和海啸。
    但是这些计划没有一项曾经接近完成过,这三个超级国家没有一个能比别的两国占先一
步。更使人奇怪的是,这三个大国由于有了原子弹,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种武器,其威力比
它们目前在从事研究的武器大得不知多少。虽然由于习惯使然,党总是说原子弹是它发明
的,实际上原子弹早在1940年就问世了,十年后就首次大规模使用。那时在许多工业中
心,主要是在欧俄、西欧、北美,扔下了几百个原子弹。结果使得所有国家的统治集团相
信,再扔几个原子弹,有组织的社会就完了,那样他们的权力也就完了。自此以后,虽然没
有签订什么正式协定,也没暗示有什么正式协定,原子弹就没有再扔。不过三大国还是继续
制造原子弹,储存起来以备他们都相信迟早有一天要决战时使用。与此同时,三四十年之内
战争艺术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当然,直升飞机比以前的用途更广,轰炸机基本上为自动推进
的投射体所代替,脆弱的军舰让位于几乎不沉的水上浮动堡垒,但除此以外,很少变化。坦
克、潜艇、鱼雷、机枪、甚至步枪和手榴弹仍在使用。尽管报上和电幕上不断报道杀戮仍在
无休无止的进行,但从来没有再重演过以前的战争中常常几个星期就杀死成千上万甚至几百
万人的那样殊死大战。
    三个超级国家都从来没有想采取会有严重失败危险的战略。凡要采取大规模的行动时,
总对盟国进行突然袭击。三大国采取的战略,或者伪装采取的战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打
仗、谈判、时机选得恰到好处的背信弃义等种种手段,获得一系列基地,把敌国完全包围起
来,然后同该敌国签订友好条约,保持几年和平状态,使得对方麻痹大意放弃警惕。在这期
间把装好的原子弹的火箭部署在一切战略要地,最后万箭齐发,使对方遭到致命破坏,根本
不可能进行报复。这时便同另外剩下的那个世界大国签订友好条约,淮备另一次突然袭击。
不用说,这种计划完全是做白日梦,不可能实现。此外,除了在赤道一带和北极局围的争夺
地区之外,并没有发生过战事;对敌国领土也从来没有进犯过。这说明了超级国家之间有些
地方的国界为什么是随意划定的。例如,欧亚国完全可以轻易地征服英伦三岛,后者在地理
上是欧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大洋国也可以把它的疆界推到莱菌河,甚至到维斯杜拉河。
但是这就违反了文化统一的原则,这是各方面都遵循的原则,尽管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大洋
国要征服原来一度称为法兰西和德意志的地方,这就需要或者消灭其全部居民,这项任务有
极大的实际困难,或者同化大约为数一亿、就技术发展来说大致与大洋国同等水平的人民。
三大超级国家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从它们结构来说,绝不能与外国人有任何来往,除非是同
战俘或有色人种奴隶进行程度有限的来往。即使对当前的正式盟国也总是极不信任。除了战
俘以外,大洋国普通公民从来没有见到过欧亚国或东亚国的一个公民,而且他也不得掌握外
语。如果他有机会接触外国人,他就会发现外国人同他自己一样也是人,他所听到的关于外
国人的话大部分都是谎言。他所生活的封闭天地就会打破,他的精神所依的恐惧、仇恨、自
以为是就会化为乌有。因此三方面都认识到,不论波斯、埃及、爪哇、锡兰易手多么频仍,
但除了炸弹以外,主要的疆界决不能越过。
    在这里面有一个事实从来没有大声提到过,但是大家都是默认的,并且一切行动都是根
据它来采取的,那就是:三个超级国家的生活基本上相同。
    大洋国实行的哲学叫英社原则,欧亚国叫新布尔什维主义,东亚国叫的是个中文名字,
一般译为“崇死”,不过也许还是译为“灭我”为好。大洋国的公民不许知道其他两国的哲
学信条,但是却受到憎恨的教育,把它们看作是对道德和常识的野蛮践踏。
    实际上这三种哲学很难区分,它们所拥护的社会制度也根本区别不开来。到处都有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