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1984 >

第28部分

1984-第28部分

小说: 198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这三种哲学很难区分,它们所拥护的社会制度也根本区别不开来。到处都有同样
的金字塔式结构,同样的对一个半神领袖的崇拜,同样的靠战争维持和为战争服务的经济。
因此,三个超级国家不仅不能征服对方,而且征服了也没有什么好处。相反,只要它们继续
冲突,它们就等于互相支撑,就象三捆堆在一起的秫秸一样。而且总是那样,这三个大国的
统治集团对于对方在干些什么又知道又不知道。他们一生致力于征服全世界,但是他们也知
道,战争必须永远持续下去而不能有胜利。同时,由于没有被征服的危险,就有可能不顾现
实,这是英社原则和它的敌对思想体系的特点。这里有必要再说一遍上面所说过的话,战争
既然持续不断,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性质。
    在过去的时代里,战争按其定义来说,迟早总要结束,一般非胜即败,毫不含糊。而且
在过去,战争也是人类社会同实际现实保持接触的主要手段之一。历代的统治者都想要他们
的人民对客观世界接受一种不符实际的看法,但是任何幻觉若有可能损害军事效能,他们决
不能鼓励的。只要战败意味着丧失独立,或任何其他的一般认为不好的结果,就必须认真采
取预防战败的措施。因此实际方面的事实不能视而不见。在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方面,
二加二可能等于五,但你在设计枪炮飞机时,二加二只能等于四。效能低劣的民族迟早要被
征服,要提高效能,就不能有幻觉。此外,要有效能,必须能够向过去学习,这就需要对过
去发生的事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当然,报纸和历史书总带有色彩和偏见,但今天实行的那
种伪造就不可能发生。
    战争是保持神志清醒的可靠保障,就统治阶级而言,这也许是所有保障中最重要的保
障。战争虽有胜负,但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完全乱来。
    但是等到战争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持续不断时,它也就不再有危险性了。战争持续不断
后,就不再有军事必要性这种事情了。技术进步可以停止,最明显的事实可以否认或不顾。
上面已经说过,够得上称为科学的研究工作仍在为战争目的而进行,但基本上是一种白日
梦,它不能产生成效,但这并不重要。效能,甚至军事效能,都不再需要。在大洋国里,除
了思想警察以外,没有任何事情是有效能的。这三个超级国家没有一个是可以征服的,因
此,每一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个单独的天地,怎么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都没有关系。现实
仅仅通过日常生活的需要才使人感到它的压力,那就是吃饭喝水的需要,住房穿衣的需要,
避免误喝毒药或失足掉下高楼等等的需要。在生与死之间,在肉体享受和肉体痛苦之间,仍
有差别,但是仅此而已。大洋国公民与外界隔绝,与过去隔绝,就象生活在星际的人,分不
清上下左右。这种国家的统治者是绝对的统治者,仿佛法老或凯撒。他们可不能让他们统治
下的人民大批饿死,数目大到对自己不利的程度;他们也必须在军事技术上保持同他们敌手
一样低的水平;但是一旦达到了最低限度,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歪曲现实。
    因此,按以前的战争标准来看,现在的战争完全是假的。这好象是两头反当动物,头上
的角所顶的角度都不会使对方受伤。但是,尽管战争不是真的,却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耗尽
了剩余消费品,这就能够保持等级社会所需要的特殊心理气氛。下文就要说到,战争现在纯
粹成了内政。过去各国的统治集团可能认识到共同利益,因此对战争的毁灭性虽然加以限
制,但还是互相厮杀的,战胜国总是掠夺战败国。而在我们的时代里,他们互相根本不厮杀
了。战争是由一国统治集团对自己的老百姓进行的,战争的目的不是征服别国领土或保卫本
国领土,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因此,“战争”一词已名不符实。如果说战
争由于持续不断已不复存在,此话可能属实。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初期之间受到的
这种特殊压力,现在已经消失,而由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所取代。如果三个超级国家互相不
打仗,而同意永远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对方的疆界,效果大概相同。因为在那样情况下,每
一国家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地,永远不会受到外来危险的震动。因此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
久的战争一样。这就是党的口号“战争即和平”的内在含义,不过大多数党员对此了解是很
肤浅的。
    温斯顿暂停一下,没有继续读下去。远处不知什么地方爆发了一颗火箭弹。在一间没有
电幕的屋子里一个人关起门来读禁书的世外桃源之感还没有消失。他的与众隔绝和安全的感
觉里,还有点身体的乏意、沙发的软意、窗外吹进来的微风吻着他的面颊的痒意。这本书使
他神往,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他感到安心。应该说,它并没有告诉他什么新的东西,但这却
是吸引他的一部分原因。它说出了他要说的话,如果他能够把他的零碎思想整理出来的话,
他也会这么说的。写这本书的人的头脑同他的头脑一样,只是比他要有力得多,系统得多,
无畏得多。他觉得,最好的书,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告诉你的书。他刚把书翻回到第一章
就听到裘莉亚在楼梯上的脚步声,他站起来去迎接她。她把棕色的工具袋往地上一撂,投入
了他的怀抱。他们距上次见面已有一个星期了。
    “我搞到那本书了,”他们拥抱了一会后松开时,他告诉她。
    “哦,你搞到了吗?那很好,”她没有太多兴趣地说,马上蹲在煤油炉旁边做起咖啡
来。
    他们上了床半小时后才又回到了这个话题。夜晚很凉爽,得把床罩揭起来盖上身子。下
面传来了听熟了的歌声和鞋子在地上来回的咔嚓声。温斯顿第一次见到的那个胳臂通红的结
实的女人,几乎成了院子里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白天里,不论什么时候,她总是在洗衣盆
和晾衣绳之间来回,嘴里不是咬着晾衣夹子就是唱着情歌。裘莉亚躺在一边,快要睡着了。
他伸手把撂在地上的书拾起来,靠着床头坐起来。
    “我们一定要读一读,”他说。“你也要读。兄弟会的所有会员都要读。”
    “你读吧,”她闭着眼睛说,“大声读。这样最好。你一边读可以一边向我解释。”
    时钟指在六点,那就是说十八点。他们还有三、四个小时。他把书放在膝上,开始读起
来。
    第一KK 无知即力量
    有史以来,大概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
人。他们又再进一步分为好几种,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名字,他们的相对人数和他们的相互态
度因时代而异;但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不变。即使在发生了大动荡和似乎无法挽回的变化以
后,总又恢复原来的格局,好象陀螺仪总会恢复平衡一样,不管你把它朝哪个方向推着转。
    “裘莉亚,你没睡着吧?”温斯顿问。
    “没睡着,亲爱的,我听着。念下去吧。真精采。”他继续念道:
    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
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而才顾到日常生
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这样,在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一场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斗争,其大致轮廓相同。
    在很长时期里,上等人的权力似乎颇为巩固,但迟早总有这样一个时候,他们对自已丧
失了信心,或者对他们进行有效统治的能力丧失了信心,或者对两者都丧失了信心。他们就
被中等人所推翻,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
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原来的被奴役地位,自己变成了上等人。不久,
其他两等人中有一等人,或者两等人都分裂出一批新的中等人来,这场斗争就周而复始。
    三等人中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实现自己的目标。若说整
个历史从来没有物质方面的进步,那不免言之过甚。即使在今天这个衰亡时期,一般人在物
质上也要比几百年前好一些。但是不论财富的增长,或态度的缓和,或改革和革命,都没有
使人类接近平等一步。从下等人的观点来看,历史若有变化,大不了是主子名字改变而已。
    到十九世纪末期,许多观察家都看出了这种反复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各派思想家,认为
历史是一种循环过程,他们自以为能够证明不平等乃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改变的法则。当然,
这种学说一直不乏信徒,只是如今提法有了重要变化而已。在过去,社会需要分成等级是上
等人的学说。国王、贵族和教士、律师等这类寄生虫都宣传这种学说,并且用在死后冥界里
得到补偿的诺言使这个学说容易为人所接受。而中等人只要还在争取权力的时候,总是利用
自由、正义、博爱这种好听的字眼。但是现在,这些还没有居于统率地位、但预计不久就可
以居于统率地位的人,却开始攻击这种人类大同的思想了。在过去,中等人在平等的旗帜下
闹革命,一旦推翻了原来的暴政,自己又建立了新的暴政。现在这种新的一派中等人等于是
事先就宣布要建立他们的暴政。社会主义这种理论是在十九世纪初期出现的,是一条可以回
溯到古代奴隶造反的思想锁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仍受到历代乌托邦主义的深深影响。但
从1900年开始出现了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每一种都越来越公开放弃了要实现自由平等的
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出现的新的社会主义运动,在大洋国称为英社,在欧亚国称为新布尔什
维主义,在东亚国一般称为崇死,其明确目标都是要实现不自由和不平等。当然,这种新运
动产生于老运动,往往保持了老运动原来的招牌,而对于它们的意识形态只是嘴上说得好听
而已。但是它们的目标都是在一定时候阻挠进步,冻结历史。常见的钟摆来回现象,会再次
发生,然后就停止不动了。象过去一样,上等人会被中等人赶跑,中等人就变成了上等人;
不过这次,出于有意的战略考虑,新的上等人将永远保持自己的地位。
    所以产生这种新的学说,一部分原因是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历史意识的形成,而这在十九
世纪以前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的循环运动现在已明显可以识别,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如果可以识别,那就可以改变。但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是,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人类平等
在技术上已可以做到了。按天赋来说各人不等,而且各有所长,有些人就比别人强些,此话
固然仍旧不错,但是阶级区分已无实际必要,财富巨额差别也是如此。在以前的各个时代
里,阶级区分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适宜的。不平等的是文明代价。但是由于机器生产的发
展,情况就改变了。即使仍有必要让各人做不同的工作,却没有必要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