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 >

第12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坛。步入文学界后,他曾经兴致勃勃地教庞德等人拳击,同时,他也热衷于与人进行拳击比赛,在痛打别人和被别人痛打时,寻找快感和刺激。此外,他常常用拳头来捍卫自己的名誉,在他的双拳下,曾经倒下过许多作家、诗人、出版商。即使在声名远播之后,类似的斗殴还发生过多次。在海明威看来,用硕大的拳头教训那些诽谤自己的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1923年夏天,海明威与两位第一次出版他著作的出版商比尔·伯德和罗伯特·麦克阿蒙一起到西班牙旅行,此后,他曾多次重返西班牙,原因很简单,他迷上了那里的斗牛。他发现了斗牛运动的悲剧性和美学意义,“它并不像人们经常说的那样残酷,它是一幕伟大的悲剧——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事物,它比干其它任何事情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技能,特别需要勇气。就像在一场大战中坐在场外看戏,对你来说就什么也没有发生。”他迫不及待地投身于这种运动,在与公牛的生死搏斗中,研究和理解死亡的本质:“这里是你能了解到生与死的唯一场所,在战争已经过去的今天,暴死往往发生在斗牛场。我打算去学,去写,从非常简单的事情开始,所有事情中最简单和最基本的事是横死。”

  海明威曾体会到战争与创作的关系,他说过:“是拿破仑教会了司汤达如何去写作”。而现在,海明威又发现了斗牛与创作的关系,认为作者应和斗牛士一样,按自己的风格去写作、去生活。他告诉作家菲茨杰拉德,斗牛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一种更重要的但很少外露的气质,他称之为“压力下的优美风度”。他认为斗牛士通过征服恐惧来支配死亡,就会从死亡与恐惧中解脱出来,”斗牛是艺术家面临死亡威胁的唯艺术,在这种艺术中表演精彩程度取决于斗牛士的荣誉感“对斗牛运动的狂热爱好,使海明威成为斗牛运动的鼓吹者和宣传者,随着《午后之死》等大量描写斗牛运动的小说问世,这项充满“甜蜜的”血腥味的残酷运动在全世界声名大振。为此,西班牙人至今仍在感谢海明威。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作为驻欧记者报道土希战争之外,海明威并没有转入到别的什么战争中去,但伤痛却不停地在折磨他,因为意外事故经常光顾这位似乎连迫击炮弹和机枪子弹都打不死的硬汉子。1922年4月,他采访意大利热那亚的国际经济会议时,卫生间里的热水器突然爆炸,飞溅的金属碎片击伤了海明威。1927年海明威与他的第二位妻子波琳度蜜月时,他的脚被割破,感染了炭疽杆菌后红肿起来,迫使他在床上躺了十天。同年12月,一天夜里他给儿子邦比把尿时,邦比的手指甲戳进了海明威那只视力正常的右眼,在瞳孔上划了一道半月形的伤痕,影响他的视力达几个星期。1928年3月,海明威被掉下来的卫生间的天窗砸破了头,致使小动脉破裂大量出血,缝了九针之后,在眉毛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疤痕。1930年8月22日,海明威骑马穿过一处牧场的密林时,马脱缰狂奔,他的四肢和脸部被树枝划破,腿上穿了一个洞,脸上缝了十四针。两个月后,11月1日,他驾驶的福特无后坐篷车发生车祸,右手臂严重骨折,右手三个手指头折断,左腕和右手一共缝了十六针。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他坚定地站在共和派一边,捐钱、捐救护车,为共和派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他与荷兰电影导演约里斯·伊文思合作拍摄了纪录片《西班牙的土地》,讴歌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揭露和谴责佛朗哥和德、意法西斯军队的战争暴行。作为北美报纸联盟的战地记者,海明威深入战争的最前线,报道火线上的消息,这从他的一则战地通讯中可以看出来:

  第一次的进攻发生在塔胡尼亚河畔英拉塔防区那些灰色的密

  布橄榄树的起伏的山丘之间,我和朋友伊文思一起,准备拍下战斗

  中步兵和坦克的镜头。我们跟在步兵后面走,眼看坦克船儿似的爬

  上陡峭的山头,进入阵地,于是就拍下这些镜头。

  通过大量类似的战地通讯,他抨击了法西斯胜利者卑劣的动机——“他们杀人有两个目的:摧毁西班牙人民的士气,并试验各种炸弹的性能,为德、意即将发动的战争作准备。”

  在西班牙战场上,海明威经历了最艰难的战地采访:冷得要命,难得吃一顿像样的饭菜,经常通宵开车、写东西,时不时地注意躲避敌人的子弹。但海明威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当然,在西班牙,海明威毕竟只是个记者而不是战士,只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战者,他对武器的狂热爱好,有时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人曾经抱怨海明威:“他坐在一架机关枪的护弹壁后面,冲着敌人乱放了整整一盘子弹。结果引起敌人好一阵迫击炮轰,他反倒走了。”

  除了笔和枪以外,海明威最喜欢拿在手上的东西,大概就是钓竿和酒杯了。他四、五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一起去沃伦湖边垂钓。二十年代末移居基韦斯特岛之后,他对于钓鱼的爱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自己买了一条渔船“皮拉尔”号,三天两头地出海捕鱼,而且经常到深海去,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塑造自己硬汉子的形象。而且海明威的捕鱼本领也是令人钦佩的,他能够一口气驾驶“皮拉尔”号十个小时,捉到大鱼时,站着同它搏斗,不必坐在系着安全带的座位上,用鱼绳或鱼竿来拉它上船。其中最让他自豪和津津乐道的是,他在黑西哥湾流中发现并捕获了足有半吨重的大马林鱼。

  酗酒是海明威生活传奇中,最能体现他的粗犷、暴烈性格的情节之一。从青年时代起,酒吧间就是海明威最常光顾的地方,每到任何一个地方,他都要表演他的豪饮。既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后,护士小姐们也经常从他病床上的枕头下、被褥下搜出一个又一个的酒瓶。令人吃惊的是,海明威是一个极为优秀的酒客,不管肚子里倒进去多少酒,他很少醉翻在地。海明威曾经说过,酒精是他最好的朋友。晚年的海明威甚至依赖酒精生存。但海明威最后还是被这位朋友打倒了,酒精加速了他的身体状况的恶化,彻底击垮了他的心脏。

  游击队上校

  海明威认为战争是最好的户外运动,他喜欢打仗,从杀戳中得到很大的乐趣。确实,他一辈子都在面对和制造死亡,从幼年起,他就开始杀鱼、杀鸟、杀各种野兽。长大后,他在斗牛中寻找战争的快乐,不仅观赏斗牛士对公牛的挑逗和杀戳,而且亲自站到斗牛场中,体会与公牛对抗的乐趣。他在古巴海湾捕杀半吨重的大马林鱼,在美国西部和东部非洲猎杀凶猛的野兽,在西班牙亲眼看着士兵们杀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更是亲手杀了人。

  战争刚开始时,海明威陪马莎一起访问了中国大陆,考察和报道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回到哈瓦那郊区的眺望农场之后,他醉心于两件事之中。一件事是组织私人反间谍组织。当时,古巴有三十万西班牙人,其中有一万五千到三万人是亲纳粹的“长枪党暴力分子”,为了监视他们,防止他们干有损于美国利益的事情,海明威组织了一个反间谍队伍,他自己玩笑似地称之为“骗子工厂”。其主要情报人员是当地的渔夫、牧师、酒鬼、妓女和侍者,他们在专业特工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只可惜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成绩。另外一件事是驾渔船出海巡逻。战争初期,德国人的潜艇经常出没于大西洋中的古巴海面,它们袭击盟军的舰艇,特别是袭击美国人的运输船只,阻止军队和武器运往欧洲战场。对此,海明威极为愤怒,他自告奋勇驾着自己的“皮拉尔”号出海巡逻,船舱里堆着美国海军提供的手榴弹之类的武器,十分英勇地渴望和德国潜艇进行战争。遗憾的是,海明威的这种大无畏行为,与“骗子工厂”一样没有建立什么功勋。

  海明威出色的表演是进入欧洲大陆之后。1944年5月,海明威飞赴伦敦,投入如火如荼的战场。尽管他出师不利,到伦敦后不久就发生车祸。汽车撞到朗兹广场的一个水箱上,头部碰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得了严重的脑震荡,伤口缝了五十七针。但很快,富有战争经验的海明威就如鱼得水般地投入了战斗中。

  在欧洲战场上,海明威不仅是个战地记者,而且是个真正的战士和指挥官。他与英国皇家空军一起飞往敌战区,执行战斗任务。和美军一起在诺曼底登陆,端着枪向前冲杀。他参加了巴黎西南二十三英里朗布依埃周围一带的战斗,并且赶在正规部队之前,率领一个秘密的自由法国游击队小组进入并占领了朗布依埃,他俨然以指挥官自居,设指挥部,升美国国旗,俘虏敌军,在室内架设武器。法兰西抵抗运动的游击队员们则对他忠心耿耿,毫无保留地接受他的领导,称他为“大队长”或“首长”。最重要的是,他侦察、收集了去往巴黎途中敌人防御工事的情况,这是一份出色的情报,为勒克莱尔将军胜利进军巴黎提供了方便。

  尽管海明威并不是 (像他后来吹嘘的那样)第一个攻进巴黎的人,但他确实和大部队一起打进了巴黎,并亲自参加了解放里茨饭店、旅行家俱乐部和巴黎其他重要的酒店的战斗。随后,他又和第一批美国坦克一同进入了德国,报道了齐格菲防线附近施尼—艾菲尔的一场激战。对于海明威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上校军官,后来的美国驻德国大使戴维·布鲁斯作过很中肯的评价:

  我对厄内斯特怀有极大敬意。不仅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是位作

  家,而且还因为他是一个冷静、机智、富有想象力的军事战术家和战略

  家。我从旁观察,看到他兼有经过考虑的大胆冒险和小心谨慎的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懂得如何恰当地抓住一切稍纵即逝的有利时

  机,他天生有带兵的才能。虽然他有很强的独立的个性,但是个有高度

  纪律性的人,这给我们印象是很深的。

  海明威笔下的一个主人公曾经说过“绝对的自由就是杀人的自由”。他本人也自称杀了许多德国人,实际上也肯定杀了一些。比如,1944年8月3日,在诺曼底的维拉迪约一波埃勒,海明威向一个据说藏有德国兵的地下室扔了几颗手榴弹。同年11月22日,当一些德国人前来袭击海明威所在的美国军队的指挥部时,海明威操起机关枪猛烈扫射,肯定打死了一些德国兵。

  海明威在战场上的潇洒自如和光芒四射,加上他的得意洋洋,激怒了另外的一些记者,引起了他们的嫉妒。他们控告海明威违反了日内瓦国际公约中关于战地记者不得携带武器的规定,指责“海明威先生撕去记者的标志,他的行动俨然是一位法国抵抗部队的上校,他房间里有地雷、手榴弹和军事地图,他派出抵抗部队巡逻队,这种行为应该被认为是破坏了出于对记者的信任而得到的特殊权利的。”他们要求盟军最高统帅部取消海明威的战地记者资格,并遣送他回国。为此,海明威在南锡接受了审查。对于这些事实,最高统帅部知道得很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