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 >

第14部分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话不投机,姑娘便和尼克告吹了。

  在《三天的大风》中,作者进一步叙述了尼克对于《某件事情的终结》的感受:他觉得他和马乔里这段感情的了结正象秋天连刮三日的大风:“突然一场都完了……犹如一连三天的大风,扫掉了所有的树叶。”显然,尼克不乏若有所失之感,因为毕竟一件事情没有做完,但一经朋友比尔指点,尼克又感到轻松起来,因为这件事情,与其做完,还不如半途而废。比尔告诉他,对于一个医生的儿子来说,马乔里出自一个“不相宜”的阶层。比尔还说,你根本不可能把油和水混起来。

  《三天的大风》是一篇精心构制的杰作,它以高超的技巧写了少年之间的一场谈话。尼克和比尔一边若无其事地痛饮比尔父亲的威士忌,一边醉熏熏地谈论运动、饮酒、女人、文学。饮酒在这里对于尼克来说是个开始,但对于海明威的主人公来说却相当重要。

  在《拳击家》中,尼克再次面临暴力。一天,尼克离家外出,偷乘货车,结果被扳闸工狠狠地打了下来,眼睛肿起了一个大疙瘩。尼克在黑夜中一瘸一拐地沿着铁轨向下一个小镇走去,走过一座桥之后,尼克发现铁轨那头有一堆火,他向着火光走去,又发现了一个人,“他坐在那儿,双手捧着脑袋,望着火”。他问尼克:“你哪儿弄来个黑眼圈?”尼克告诉他事情经过后,他又说:“他打了你,我非得叫他好好领教一顿不可。”借着火光,尼克这才看清了那人的面目,“鼻子是塌下去的,眼睛成了两条细缝,两片嘴唇奇形怪状。”而且,“他只有一个耳朵,牢牢贴住脑袋半边。另一个耳朵只剩下个耳根。”这种情景让尼克感到有点恶心。那人说自己是疯子,名叫阿德·弗兰西斯,以前做过职业拳击家,尼克听说过他。阿德又说他的心脏每分钟只跳四十下,坚持要尼克替他测试证明。这时,来了一个叫巴格斯的黑人,他带了一些火腿和鸡蛋,开始在火上煎。与阿德不同,巴格斯非常温和有礼,他始终称尼克为“亚当斯先生”,而且语调很谦卑。“亚当斯先生,请你把那袋子里的面包切几片下来吧。”巴格

  斯从火边回过头来说道。“好咧!”

  尼克把手伸进袋子里,掏出一只面包。他切了六片。阿德眼巴

  巴看着他,探过身去。“尼克,把你的刀子给我。”他说道。“别,别给。亚当斯先生,攥住刀子。”黑人说道。

  那个职业拳击家坐着不动了。

  三明治做好了。他们开始吃热乎乎的火腿煎蛋,黑人不停地说着话张罗着,但阿德打从黑人说起刀子的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过了好一阵子,阿德突然不宣而战。“你怎么敢这样?”他从压低的帽檐下厉声问尼克道。“你把自己当成什么人来着?你这个神气活现的杂种。人家没

  请你,你自己找上门来了,还吃了人家的东西,人家问你借刀子,你倒神气啦。”

  尼克一声不吭,阿德却步步紧逼,就在这时,黑人照着阿德的后脑勺用一根裹着布的棍子拍了一下,阿德便扑倒在地。然后,黑人用手往阿德脸上泼水,又轻轻拉他耳朵,直到他眼睛闭上为止。在阿德昏迷躺着的时候,尼克和黑人在火边聊了起来。巴格斯笑着解释说:“我知道怎么办。他一点都记不得的。每当他这样发作,我总是只好给他来一下,叫他换换脑筋。”他们一边喝着咖啡,巴格斯一边介绍拳击家阿德的经历,他说他们俩人是在监狱里认识的,他很喜欢阿德,出狱后便去找他,一起流浪至今。说着说着,他说他得把阿德叫醒了,他彬彬有礼地以抱歉的口吻告诉尼克,他最好就此离去,这样他就无须再一次敲击阿德的后脑勺。他给这孩子指了路并给他一块三明治。尼克走出火光所及的范围,回到路基上,停下脚步倾听着:

  那黑人低柔的谈话声仍在响着,就是听不出说些什么。后来又

  听得小个儿说:“巴格斯,我头疼得厉害。”“弗兰西斯先生,回头就会好的。你只消喝上这么一杯热咖啡

  就好了。”黑人安慰他说。

  这个在悄声细语中结束的故事,再度引起尼克的强烈震憾,以至于他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手里还攥着一个三明治,随即把它装入口袋里。

  这篇故事的气氛一直是朦胧的,两个大人对待尼克的态度完全不同,黑人温和、高大、谦卑、细心,拳击家阿德疯狂、变态、蛮横,然而他们相处得又如此融洽,相依为命。尼克一时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觉得有些“古怪”。然而作者的用意是明显的,他在暴力之外加上了一种罪恶的终极气氛。尼克在夜里被人从飞驰的火车上打了下来之后,险些挨了拳击家的打,这时却遇到一个举止文雅的黑人流浪汉,他习惯以一种极其可爱的幽默敲击其伙伴的脑袋,然后再以一种甚至在敲击时都包含着的挚爱将他从昏迷中唤醒过来。当这种罪恶的终结气氛散开时,美好的事物自然就呈现出来了,这正是作者梦寐以求的。

  《在我们的时代里》的最后一篇小说是《大二心河》。这篇故事比较晦涩,海明威在1950年还抱怨说这故事写了二十五年了,还没有人懂。但是它实在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它是写一个年轻人在战争里受了伤,独自旅行去钓鱼,避免一切人。

  出过国也参过战的尼克又回到一年前烧光了的乡间,他对这次旅行感到很激动,因为很久没有看到小溪和鱼了。当尼克垂钓时,他看见“鱼在水流中平稳地停着,搧动着鳍,”而另外一些鱼“在迅速流动着的深水中稍微有点变形”,最后在河底他辨认出一些大鱼。

  尼克有一种幸福感,把所有一切都置至脑后了。他朝着宿营地走去,在路上时而停下来捉蚱蜢作鱼饵。然后他开始平整场地、安置毛毯、钉牢木钉、扯起帆布,搭起了帐篷。他走进帐篷,安安稳稳地躺下来,不受任何东西的影响,他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好地方。晚饭时,尼克做饭吃饭,一切进行得很顺利。

  第二天尼克一整天都在钓鱼,单调而又机械。海明威的这一段描写足以使一般读者紧张、恼火,而这里的单调和重复恰恰与尼克的精神状态相吻合。尼克毫无思想地做饭、抛线、上饵,只有在一条大鱼咬钓的时候,尼克才能回到此时此地与鱼儿嬉戏。

  尼克对钓鱼十分在行,他知道怎样巧妙地脱钓,让一条小鱼游回水中而不致痛苦。他还把唾液吐在鱼饵上,相信因此会交好运。他发现了一片沼泽,但没有过去,他想“将来还有许多日子他可以在那片沼泽中垂钓。”

  在这一天中种种忙碌掩盖了尼克精神的病患。他已经成人,尤其是已经经历过战争,他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迫使他必须让身体不断忙碌,双手不停歇,而使思维停止,否则他就会失眠,他不能太激动,否则就会病倒,他不能进入那片沼泽,那地方不象帐篷是个好地方,而是个坏地方,他拼命想办法避免发疯。他过去在肉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精神上和感情上遭到的打击,已经毁了他,他变得复杂起来,只有创伤是明显的。这大概就是这篇看来毫无意义的小说的全部“意义”所在。这篇小说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尼克·亚当斯作了一个总结。

  《没有女人的男人》

  1927年,海明威出版了新的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当推《杀人者》。在一家小饭馆刚开门的时候,就走进了两个人,他们挨着柜台坐下。尼克在柜台的另一端看着他们。店主乔治问他们要吃什么,他们刚开始说不知道,后来专点晚餐,但乔治不断提醒他们现在只有三明治。在交谈过程中,我们知道这两个人一个名叫艾尔,一个叫麦克斯。他们开始吃喝,并不断拿乔治和尼克取笑逗乐,尼克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后来,艾尔将尼克和厨师萨姆带进了厨房,餐厅里只剩下乔治和麦克斯,他们各就各位后,麦克斯才告诉乔治他们要在这里杀一个名叫奥利·安德烈森的人,他们知道这个人一般六点钟到这里吃晚饭。他们就这样等着,一直等到七点多,那个名叫奥利·安德烈森的人还没有来,艾尔和麦克斯只好走了。他们走后,乔治让尼克把这一消息告诉奥利·安德烈森。尼克找到奥利·安德烈森的家后,发现他和衣躺在床上,并且对尼克提供的消息毫无兴趣,无动于衷。尼克建议他离开这座城市,他却说他已经跑够了。尼克出门时,碰见了贝尔太太,贝尔太太告诉尼克奥利·安德烈森是个好人,是吃拳击饭的。尼克回去后将情况告诉了乔治。尼克十分不安,他说:“他这样等在屋子里,同时知道自己眼看就要碰上什么事情,简直叫人不忍心想象。这太他妈的可怕了。”乔治劝他说:“你还是别想这事情为好。”

  读罢这篇小说,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篇强盗小说,是一篇情节小说,但是不能引人入胜;也有人会认为这是关于奥利·安德烈森的故事,但又纳闷为什么要这样旁敲侧击,漫不经心地东扯西拉?从这两个角度看待这篇小说,显然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满意的结论是什么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说的结尾部分:“我准备离开这个城市,”尼克说。“好呀,”乔治说,“这是一桩值得干的好事情。”“他这样等在屋子里,同时知道自己眼看就要碰上什么事情,简直叫人不忍心想象。这太他妈的可怕了。”“得了”,乔治说,“你还是别想这事情为好。”

  结论应该是这样的:在海明威的笔下,故事的焦点既不在暴徒,也不在安德烈森身上,而是在餐馆的两个男孩身上。而在这两个男孩中:乔治已经接受了现状;尼克却不能,他受到了刺激。因此这是关于尼克的故事,主题就是发现了邪恶。

  这篇小说十分注重场景的描写,共分一个长的场景和三个短的场景,场景之间的过渡也很简明。叙述部分自始至终都强调客观性,而且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用简单的、现实主义的对话来表现的。在第一个场景中,暴徒的任务是通过细节来点明的:“两个人都戴着手套吃饭”(以免留下指纹);“那个叫做麦克斯的人则和乔治隔着柜台面对面坐在那儿。他眼睛并不看乔治,而是对着镶在柜台后面那排镜子看。”“麦克斯在说话的时候,一直望着镜子”;那个叫艾尔的守候在递菜窗口,布置同伙和乔治在餐厅各占一定的位置,“他象个摄影师在准备拍团体照那样”。有了这些细节的铺垫之后,再写暴徒的任务的具体性质。“你们干吗要杀奥利·安德烈森?他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地

  方?”“他从来没有机会对我们怎样过。他连见也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们。

  在乔治与麦克斯的对话中,麦克斯多少有点以自己的生活准则为荣,这套准则使他高居个人恩怨好恶之上,更超越了小镇的生活天地。这套准则是虚构的,又是相当真实的、冷酷无情的。同一个场面,男孩见了感到震惊,暴徒们却能以行家的眼光对待,泰然处之。这种只会在惊险小说和电影里才出现的情形一下子出现在尼克的身边,已经足以令他震惊的了,然而,更令他震惊的是,被追杀的奥利·安德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