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 >

第25部分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来无可比拟的描述的激动。
不同于沃尔夫,内尔森?阿尔格伦或索尔?贝娄,凯鲁亚克先生扔掉了
他笔下人物的人性,好像他们本该如此,他的人物没有发展,仅仅存在着。
他们表演、鞠躬,之后就往后一跃,跳进舞台的侧幕里,这即是一场轻歌舞
剧和戏剧的不同之处。与其说莫瑞尔蒂生活方式中的及时行乐,优雅的空洞
是《在路上》的主题,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走马观花的策略。
“垮掉的一代”,惯用的无结论无是非成为作者自己无情节无主题的技
巧——消解掉作品人物所有的责任,也能消解掉作家惯常的对于动机和真实
性的注意力。作为一幅游离于社会——扮演自己神经过敏的必需性的社会—
—之外的部分人的素描,《在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对于人物而言,
这是一条导向虚无的道路——而且小说家本人也不能再一次提供旅行。
(戴维?德普西,1957 年9 月8 日)
优雅的迷恋──《洛莉塔》,
弗?纳博科夫著
头一次读《洛莉塔》,我觉得它是我见过的最好笑的书之一。(1957 年
《锚评论》上所刊文章的观点概括起来也是这句话。)可是又一字不漏地读
了一遍后,我觉得它成了最让人神伤的一本书了。我之所以谈及个人的这些
感受,是因为《洛莉塔》已跻身于那些偶然才会冒出来一本的书之列,它们
的身后长了一条臧否和毁誉相互掺杂的长尾,读者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抽一
下,痛得跳起来。
任何书碰上这种情况日子都是不好过的。《洛莉塔》却稳稳地承受住了,
尽管连作者本人也觉得有必要写一个序言解释一下自己的意图。顺便讲一
下,我觉得这样做会象“约翰?雷伊博士”(这是对美国学术界官僚气的一
个绝妙的讽刺)的那篇有意显得荒唐(也非常可笑)的序言一样极易对人产
生误导。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为故事的情节发展设置一系列错视画式
的框架时,无疑一直是有意为之。它们既是框架又是图景。
他热衷于框架及其产生的效果。而在这本书中最终的效果是由叙述者汉
伯特“一个化名”的人来实现的。汉伯特是一个年届不惑的欧洲人,一个半
吊子评论家出身的冒牌诗人,一个有着一笔小而足够用的收入的教授,他有
一个让他倍受折磨的个人问题:只能在发育期的小姑娘(9 到14 岁的“宁芙”)
身上唤发性欲。
然后,就像在神话故事中一样,他的愿望成真了。洛莉塔成全了他。她
是宁芙的完美体现,在美国东部一个小镇的高潮事件中她现出了真身。为了
得到她,汉伯特将自己彻底编入一个色情舞中,这让一只长于此道的花亭鸟
见了都会脸红。他古怪而狰狞,可笑到令人不堪的地步。他也知道自己是怎
么回事。
在序言中,纳博科夫先生告诉我们《洛莉塔》不涉及道德。我能说的只
有,在我看来汉伯特的命运有一种经典的悲剧意味,它最确切地表达了莎士
比亚在一首十四行诗中总结出的道德真诠,诗这样开头:“失去羞耻心的灵
魂/常通过满足贪欲寻求价值。”
(伊丽莎白?简苇,l958 年8 月17 日)
令人羡慕的格拉斯家的人们──《弗兰尼和卓依》,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
很突然地,在塞林格的写作生涯中途,他开始写更长的故事,纽约出版
社给他出版硬皮本小说。1960 年“纽约出版社1950—1960 年故事选”中有
他的一本《木匠们,把屋梁高抬起来吧》,现在“弗兰尼”和“卓依”有了
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两篇故事——第一篇相当于中篇小说,第二篇有长篇小
说那么长——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主题都是关于弗兰尼的精神危机。
在第一篇故事中,弗兰尼坐火车从一所校规森严的大学来到外地——很
可能是普林斯顿——度周末。她和约会对象菜思?库特尔在一家饭店就餐,
在那里她一点也打不起精神,而且感觉极不舒服。她试图向她的朋友解释,
而后者一边大嚼田鸡腿,一边向她吹嘘一篇臭烘烘的学期论文。最后,她昏
倒了。我们最后见到她是在饭店经理的办公室里。她醒来后静静地躺在办公
室内,朝着天花板祷告。
在第二篇故事中,弗兰尼已经回家了。这是在东70 区一套很宽敞的公
寓,时间是她不幸的周六后的星期一。只有弗兰尼的母亲贝茜和弟弟卓依在
家。当弗兰尼毫无睡意地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时,她母亲喋喋不休地向卓依表
达对他的关切,而后者在经过和弗兰尼更长时间的谈话后,好容易吐出对弗
兰尼表示安慰的关键词句,使公寓压抑的气氛一扫而光,弗兰尼“突然感觉
好象认识了世上全部的智慧”,朝着天花板笑了,然后入睡。
自从乔伊斯以后,很少有作家敢于用大量的词语专门描述完全属于内心
世界的活动和长篇的对话。但是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上,一个决定性的行
动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毁灭,而塞林格所持的观点,人类的内在生活更为重
要,使他成为美国唱赞歌的合适人选,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去感觉,
别的便不需要什么了。历史很可能需要我们内省,这是一个畅所欲言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国家和个人都在玩心理战术的时代,这个时代
现在就在我们眼前。塞林格对这些现象的密切关注,使他成为当代文学艺术
家中颇具特色的一位。塞林格的小说以其冷嘲热讽式的虚张声势,所表现出
的幽默、病态、愁苦以及永不泯灭的希望的确是美国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但是塞林格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他的小说显得比较繁复晦涩,缺少动感。整
体感的缺点也是其小说的一大弊病。这两篇看来互为补充的故事,作为一本
书来看内容也是相互冲突的。
《弗兰尼》中的弗兰尼和《卓依》中的弗兰尼并不是同一个人。《弗兰
尼》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漂亮的大学生,正在渡过一段对人生的厌恶的时期。
她发现了——这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现的——人类饥饿的自我中存在的某种
丑陋的东西,还有大学校园中浑浑噩噩的气氛。她正在阅读一本宗教书籍《大
路历程》,想借此书的帮助寻求解脱。这本书是一位教授推荐的,弗兰尼如
愿以偿地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我们只是在她的一封信的附言中对她的家
庭有短暂地一瞥,看来弗兰尼的家庭属于标准的中上阶级。书中根本没有提
到过他们的姓——格拉斯;弗兰尼也从未说过她是否有兄弟。
然而《卓依》中的弗兰尼是弗兰尼?格拉斯,著名的弗兰尼家7 个小孩
中最年幼的一个,他们是一个智力竞赛广播节目“这小孩真聪明”中天资聪
颖的表演者。他们的父母是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的奇怪组合,而且父母都在一
家传统的杂耍戏团卖艺。从孩提时起,弗兰尼就从两个哥哥——西摩和巴迪
——那里,耳儒目染获得许多关于东方的宗教智慧。《天路历程》根本不是
在大学刚刚接触到的,而是从西摩的书桌上看到的。这本书在他案头已摆了
好多年了。
读者会感到怀疑:一个在佛教和神学危机成为饭桌上常谈话题的家庭中
长大的女孩子,怎么会那么晚才认识到自己的危机,而且当危机到来时,又
怎么会手足无措?不管怎样,认为她怀孕是不可能的;仅仅这么想就是对格
拉斯一家精妙、幽雅气氛的一种亵渎。
塞林格对这7 个小孩描述得越多,他们就越在不可思议的美貌和智慧中
让人无法区别。他对弗兰尼是这样描述的,“她的皮肤十分漂亮,长相端庄,
轮廓分明。她的眼睛和卓依的一样蓝得让人心颤,但两眼分得很开,作为女
孩子,无疑应该这样。”至于卓依,作者向我们保证,“他记忆能力超群,
只要他认真听过,看过的东西,他能马上几乎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这种
写作目的肯定不是想使虚幻的人物显得特殊,而是要读者对他们在嫉妒的同
时,对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
《弗兰尼》中的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还能找到影子;但在《卓依》
里,我们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作者满怀激情着力描写的细节只是让我
们感到愈加不真实。当卓依对弗兰尼说“是的,我有一个溃疡。这是印度教
中的黑暗时代,希腊神话中的黑铁时代”时,读者不禁会对所谓的“黑暗时
代”感到怀疑,对“黑铁时代”的阐述,使读者感觉一个演讲者代替了作家
在说话。而且,格拉斯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流于琐碎,就像直白的电视剧;当
然,格拉斯们谴责这个世界,只是为了俯就,最终原谅它。但是这种谴责显
得琐碎而小气,而使屈尊失去了风度。
以上的评论可能过于尖刻,但在塞林格以后的文章里也说明他察觉到自
己在写作风格上的问题,而且抢先作了自我批评。在书的扉页上,他写道,
“我感到一种危机,我觉得迟早我会陷入自己的写作模式、语气风格和矫饰
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终将会被它吞噬。但是总的来说我目前仍对自己
抱有希望。”我得说,我很高兴他还抱有希望,我在这里代表与我有同感的
人承认——塞林格通过其作品对这个世界所作的微妙的揭示,使我们颇受启
发。我期待着他会照此做下去。
塞林格所描绘的格拉斯一家确实包含了过多的虚构成分,但除去这些不
足后,我们仍得承认其拒绝满足,勇于在写作中冒险的精神。正是这一特质
使艺术家与供消遣的写作者相区别,而且正是这些敢于探险的艺术家们代表
了我们的求索精神。
(约翰?厄普代克,l961 年9 月17 日)
我们周围的毒──《沉默的春天》,
雷切尔?卡森著
毒害他人者是错误的。但是,为了“控制”各种昆虫,真菌,草类植物,
今天的人们正在很大规模上被毒害着,这是连那名声不好的博尔基亚家族做
梦都想不到的。我们吃的或喝的几乎所有东西中,都残留有致癌化学物质。
持续进行目前这些使用有毒化学物品的项目,不久将会灭绝大部分的野生动
物,还有人。这是雷切尔?卡森在她的一本发人深思的新书《沉默的春天》
里所声称的。
《沉默的春天》只在一个方面同卡森小姐的早期作品相似(包括《海风
吹拂下》、《我们周围的海洋》、《大海的边缘》)。在这本书中,她又一
次,用精确的但在写作中很流行的叙事手法,关注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她的
书中大声疾呼,读者公众们应帮助减少私人的和公共的那些通过使用有毒物
品而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上的生命的种种计划。
她敦促说:了解真相并对情况采取些措施。为了确保人们了解真相,她
提供了55 页的参考材料来叙述和记录它们。她的目的就是要震聋发聩,引起
人们的反应。她对这些隐伏的毒物的恐惧,远远大于核战争的放射性残骸所
带来的恐惧。这些毒物通过喷洒或以粉未状或通过食品扩散。卡森小姐以先
知以赛亚的狂热,竭力保护自然和人类免受化学杀虫剂的毒害。当时任国家
奥杜邦协会主席的约翰?H?贝克尔在1958 年将这种化学杀虫剂称为“对地
球上生命的最大威胁”。
卡尔森小姐对当前情景的描述是悲观的。不是没有一丝儿希望——至少
仍然还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