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李牧自主学习法 >

第22部分

李牧自主学习法-第22部分

小说: 李牧自主学习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到各科的学习中,总体的方法是回归课本。我的理综成绩在一模以前从未突破过180分,而高考时,却达到了240多分。之前做了大量的题,累得筋疲力尽,回头才发现原来折腾了半天,基本的概念还没有弄明白,当然很多题就不会做了。如果书本上的基本概念都弄明白了,并根据高考说明对各种类型题进行归类,考试中的80%就落实了。
备考和考试都有很多的技巧。我记得在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每道题都能在3分钟内做完。不会的,马上跳过,因为从后边的题中常会得到启发。后边的大题一定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做。有些确实不会做的题,则要有意识地去丢分。而在复习阶段,遇到了难题则要想办法解决掉。尽量争取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去问同学、问老师,直至解决……
没有任何意外,我在今年的高考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达到了600多分,如愿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眺望远方,夜已阑珊。尽管今天的我已可悠闲地坐在自习室里回顾往事,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各位学弟学妹拼搏的艰辛。只愿你们在下面的这段旅途中,能够瞄准目标、踏实前行,你一定是最好的!




我的人生从这里拐弯儿 
四季轮回又一年。  
  一年前,我穿梭在高考与非典两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没有了堆积如山的试卷,没有了老师不离左右的指导,自己在家复习的日子里,多亏了李牧老师的四维网络学习法,我才得以更好的学习。最终,我从容且自信地进入考场。
  真是幸运,能够在高考前高三年级时听到李牧老师的讲座。更为幸运的是,还得到了李老师的亲自指导,使我短期内就领悟并运用了一些学习方法,以至于我的学习成绩在高考前逐渐好了起来。
大多数文科生数学不好,记得那时我也不例外。李牧老师在分析了我的试卷后,建议我停止大量地做题,而抽出时间有计划地把高中数学课本按李老师讲的自学程序认真看一遍。高中三年,我几乎没认真看过课本书的内容,仅限于背公式,而且公式还是屡背屡忘,屡忘屡背。这一次,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利用四维网络学习法看数学书,弄通了一些基本原理,不但牢牢记住了所有的公式,而且我意外地发现,模拟卷子上的大多数题我都有了解题思路。我的数学成绩也由40多分到了90多分。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前,我连做不等式的计算题的思路都不清晰,后面的大题更无从下手。然而,在短短的几天内,在数学上我竟有了如此大的飞跃。
  在做文科综和的试卷中,我用思维网络学习法对题进行分析。在得其要领后,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二卷的主观题我都可以很好地理解题意并作答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考成绩下来后,经过算分我发现,我的作文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分,包守地说,最起码在55分以上。考前,我特意向李老师请教了关于作文的写法,李老师告诉了我写高考的作文的精髓所在。高考作文得高分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追根溯源,它的奥妙还是在于四维网络学习法。
  书山有路,方法为径。
  我觉得掌握了四维网络学习法,高考其实并不难,它不是悬崖,不是独木桥,它只是一场解放战争,冲过去,你就解放了,你就是好样的!
 今天又是高考的日子,看着奔赴考场的学子,回顾一年的大学生活,我忽有感悟: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后面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李老师不仅改变了我的学习,而且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在高考这个驿站拐弯儿,从此变得精彩。



再回童年 
听着电话中清晰的报分:徐佳佳,总分655分,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我们为这个分数付出了太多、太多,虽然我很幸运,能够在高考前半年有幸认识了李牧老师,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过去这10多年的压力仍如乌云一般笼罩着我,让我突然有了一种失重的感觉……
妈妈听到分数后,脸上露出了惊喜。她正忙不迭地给李牧老师打电话,她要还愿:请李老师到最好的饭店。趁她忙碌的空隙,我溜出了家门,跨上自行车直奔颐和园的昆明湖。
昆明湖是我记事以来最喜欢的一片水了。我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了下来,任自己的思绪翻涌、倾泄。
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从记事起,我就知道父母在我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我练过钢琴,学过绘画、舞蹈和奥数,别的孩子学过的东西,妈妈几乎都让我尝试过。我很努力地在做,常常是因为妈妈的坚持,自己并不情愿,因此我算是一个乖孩子。
上了小学,妈妈时常陪着我做作业,老师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平均各科成绩都能在90分以上,常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也很为自己骄傲。上了初中以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妈妈的工作也变忙了。我有了自己的主意和秘密,学习成绩曾一度下滑,好在初二一结束,妈妈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高价请到几位家教老师为我恶补,中考总算考上了一个重点。经过中考的考验,到了高中,多少懂了些事,尽管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但基本上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听课、写作业,成绩总在中等程度,虽然有时努把力往上走走,但总是收效不大。妈妈依然效仿初中的老办法,为我请来家教,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没过多久也就放弃了家教。直到高考前的那个寒假,妈妈带着一线虔诚找到了李牧老师,为我报了他的讲座,我终于有机会认识到学习究竟是怎样的东西,也才有了成绩的快速提高……
通过这次学习,我领悟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分数的堆积,我突然感到学习是我自己的责任。同时,我学会了自我思考,而不是等待老师和家长给我派任务。我系统地找出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弥补。当其他同学茫然无序的时候,我则按照自己的步骤稳步前行,我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最难能可贵的是,妈妈也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往日的唠叨,不再开口闭口地谈学习了。家长的信任和宽松的家庭氛围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我有时想,如果能在童年时代就认识李牧老师该有多好!再回童年,我一定会精彩地活过。虽然我不算聪明,但我会用心观察,我会要爸妈带我去爬山、旅游,我要去亲近大自然,然后我会选择一个业余爱好 – 绘画,我不想去学习班学习技巧,我更想自己画,想画什么样就画什么样。画画不是吃饭的工具,它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想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不想弹琴,因为我不喜欢一遍遍枯燥地弹奏训练,但我却想去听音乐会,听大师们的杰作;我会去认识数学,却不是坐在板凳上听老师告诉我1+1=2或3x2=6,而是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跳格子游戏时,我不得不去算计得失;我更希望是在歌唱中认识了汉字,在优美的故事朗读中爱上了读书和写作…… 总之,我要在热爱的基础上来学习,就像李牧老师那种自发的学习热情是自然而然地产生,我痛恨逼迫,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压力和不快。
我知道,我是幸运的,因为以高考的标准,我是成功的。但我不希望后边的孩子仍走我们的老路,我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种幸福来源于他们自主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家长、老师对于学习真谛的认识:学习的过程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有了能力,才可能有好的成绩;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是长久之计,而只重知识的灌输必将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我呼唤:给予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插上自主的翅膀,快乐地飞翔……



一切皆有可能 

在奥运赛场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黄种人不能进奥运110米栏决赛的“定律”站在110米栏最高的领奖台上,成为世界首次位在此项目上获得冠军的亚洲人。使大家明白了一切皆有可能。
刘翔的成功有三个要素:强烈的夺金愿望 + 伯乐孙海平 + 一套适合的训练方法。如果没有一套好的方法,刘翔无论怎样付出也不可能成就金牌梦想,如果没有孙海平这位伯乐那么刘翔成名之路有可能会大大的加长,如果没有强烈的夺金愿望,那么即使有人能改写历史,也必不是他。
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这样:一套完美的学习方法+一个好伯乐+想要成功的愿望= 一切皆有可能。
我来自一市重点中学的校中校,有着良好的师资和学习氛围,也有着很强的学习愿望,但这又能怎样呢,学习成绩依旧不理想,英语尤其的差。
英语一直是被我所轻视的学科,从初三到高三会考前我只及格过三次,第一次是初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第二次是初毕业考试,第三次是中考,中考时,我背下了整整一个本中考说明,才勉强通过。到了高中,尤其到了高二以后,英语的所产生的短板效应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我能否毕业的关键因素,到2004年6月25日我所参加的2004年夏季毕业会考中我的英语未能通过,成为了我毕业的拦路虎。
在当年暑假我参加了李牧系列讲座,从此我开始用李牧学习法学习英语。开始时我不能完全把握这套方法,由于理解的偏差,我的英语成绩曾一度到达过20分的境地。这使我十分苦恼,心想干脆放弃算了。
然而这一切都在2004年底学习俱乐部成立后不久终止了。
学习俱乐部成立后,我曾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登门拜访过一次。那里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对我所提供的试卷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并给我制订了一套复习计划。到了周末,俱乐部派来一位学习顾问,为我做一对一的辅导,这时距会考只有短短三十天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学习顾问的帮助下,我的英语成绩呈几何型增长,会考顺利过关,得了B。同时,作为理科生的我在政治和语文上得了良的成绩。
现在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李牧学法研究中心里一切皆有可能。
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1。有了学习问题,立即想办法解决,不要等到毕业班时再想办法,肯定来不及;
2。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心态问题,就是方法问题。如果你很努力,成绩却上不来,就要考虑尽快请专家来帮助了。




李牧学习中心 

小升初 

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小升初”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以及孩子本身对诸多变化的不适应,家长、学校都必须关注孩子的这种变化,帮助他们顺利进入青春的起跑线。而早有意识、早做准备,无疑对孩子们的顺利适应更有利。 
变 化
 “三多一少”会让有些孩子措手不及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可以总结为“三多一少”:书多了、课多了、老师多了,但班主任老师盯得少了。
 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知识的深度、难度、广度较小学都发生较大变化。在小学,通常主课只有三门,进入初中,课程就要增至八九门,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也有不同。此外,初中教学,不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