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121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121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因。以弥陀悲愿为缘。复以念念分明为观。不起杂念为止。如此因缘和合,止观并运,即念念熏于净心。便令烦恼薄弱,智慧增长。故能决定往生,径登不退。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直至真如出障,净德圆明也。若但口念,而心不念。则意识力薄,舌识力强,不过种一远因而已。其他修行法门,无不如此。除克从意识用功,转之成智,安望超凡入圣哉。(校上来原本卷十四竟。︶
   (辛)二合辨。又三。(壬)初约一心辨。二约依他辨。三释六识疑。今初。
更有一义以明三性。就心体平等,名真实性。心体为染净所系,依随染净二法,名依他性,所现虚相果报。名分别性。
  此中所明三性之义。与前总明别明者,义各有取。即各具深意。兹为一一对举互明,方见大师微旨。前总明中。真实性,单约出障净德说。依他性,则约真妄和合之当体说。分别性,单约妄想分别说。此明循流溯源,返妄即可证真之义也。今则真实性,约平等心体说。依他性,约体为染净所系说。分别性,约所现者说。此明圣凡平等,染净皆唯心现之义也。又前别明中。真实性,约净垢差别说。依他性,约依熏显现说。分别性,约对缘施化,及分别妄执等事用说。今说真实性,则以平等收差别。说依他性,则体既为其所系,安得不随。既随故依熏显现矣。以明心体平等,非觉非不觉,更何所系也。说分别性,则无论净秽所现,皆是虚相,体性非有。以明本自不生,今即无灭,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也。总之。前别明中,欲显圣凡之德业用殊。故多据差别事义而论。今合辨中,欲明平等之究竟觉体。故探原真如实性为言耳。又初约循流溯源,总谈三性者。为示凡夫以入手处也。知所入手矣。便须明了圣凡差别所由。故次别明三性,多就圣凡德业,差别境界而言。此义既明。更当由差别入平等,方归究竟。故今复合辨三性,以明泯相显性,融用入体之义。如此前后浅深,次第而进。大师之循循善诱。苦心若揭矣。
  (壬)二约依他辨。
又复更有一义。就依他性中,即分别为三性。一者净分,谓在染之真。即名真实性。二者不净分,谓染法习气种子,及虚相果报。即是分别性。二性和合无二,即是依他性也。
  前总明三性中曰。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为阿赖耶识。此即是依他性。今谓在障之真,乃是净分。即可名为真实性。无明染法,乃不净分。而凡夫之虚相果报,皆由染法习气种子而生。故即此便是分别性。至净染和合无二,即依他性,其义易知。总之。三自性唯是一心。本来非一非三,即三即一。故可作种种释。又此中所明,乃专约凡夫而言。因凡夫无明不觉,常住真心久已成为阿赖耶识。故一切众生,无不在依他性中。其三自性,只能就依他性中辨之。以明若不知循流溯源,即不能超凡入圣,证入常住真心。则亦终为在障有垢之凡夫已矣。此大师更出此义之深旨也。
   (壬)三释六识疑。
问曰。似识妄分别时,为是意识总能分别六尘,为六识各各自分别一尘。答曰。五识见尘时,各与意识俱时而起。如眼识见似色时,即是一意识俱时分别妄执也。余识亦如是。是故意识总能分别妄执六尘。五识但能得五尘,不生分别妄执。问曰。妄执五尘为实者,为是五意识。为是第六意识。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识与第六别。但能分别者,悉名意识。
  上来自破大乘人执至此。已显明八七六识中,以第六意识力用最大。故修行须从意识入手。唯意识与前五识,力用若何。尚未详言。因更出此文以明之。问意以似识二字,本兼前五识而言。然则似识妄分别时,为是意识总能分别六尘耶。为意识与前五识,各自分别一尘耶。释之曰。五识对尘之时,各与意识俱时而起。如眼识见似色时,但能见之而已。若其分别妄执,乃是同时俱起之意识作用。推之耳鼻舌身等识,可以例知。是故前五识,但能得五尘耳。惟意识总能分别六尘,妄执六尘也。得者。谓眼则见色,耳则闻声,各各相得,不错谬也。兹约现比非三量之义,详明其功能大小。须知前五识只具现量。故但有自性分别,而无随念计度之能。意识则通于三量。方能随念计度,分别妄执。现量者。对所缘境,显现量知。谓不加计度,便能识别也。如到眼便识得是色。入耳便识得是声。初不随念计度,所谓自性分别是也。至于黄乎。白乎。钟声乎。鼓声乎。此已入于比量,而非现量。即为意识计度分别之力。非眼识耳识所能成办矣。比量者。于不显现之境,比例量度,而能正知。如以此例知彼。以前例知今。譬如见烟,例知有火是也。非量者。即是似现量,似比量。何谓似现量。如见泥团,即作泥团解。不知乃是众尘和合之假法。非真现量也。何谓似比量。如见雾妄谓是烟,邪证有火。此皆错乱分别,故曰非量。比量是意识之功。非量为意识之过。今用意识修行,乃用其比量正知,治其非量邪解。俾随顺证入净心之现量耳。他如执虚境为实有,以及梦中境缘醒时散乱心,皆为意识非量。看经闻法而得正解,则是比量。邪见妄解,便成非量。若作观时,了了明明。及定中所缘之境,境与心应。皆意识之现量也。譬如修净土者,定中得见弥陀。是为心境相应,即是现量。若不相应,非现量也。至于七识,只有非我执我之非量。八识与前五识同,只有现量。上来所说现比非三量,乃六根门头寻常日用者。不可不辨明其功用,故详为分晰言之。次一番问答,是明大乘但立同时意识。不同小乘立五意识。五意识者。因小乘不知意识与前五识同时俱起。故计为前五识不但识现量境,亦识比量境。谓如眼见前尘之烟,此属现量。名为眼识。而见烟比知有火,此属比量。名为眼意识。若烟境已谢,缘念仍存。所谓缘念法尘中落谢影子者,乃属于第六意识。余耳鼻舌身等,类此可知。此小乘所立之义也。大乘立义,无此差别。但能分别前尘者。不论现尘,及落谢尘,皆属第六意识作用。故悉名意识,不别立五意识之名。总之。意识通于三量,力用最大。故能作生死。能作涅槃。所以必须从意识着手进修者,此耳。
   (己)三结。
上来是明第二止观所观境界竟。
  结第二大科明止观境界已竟。
  
  (戌)第三大科,明止观体状。分三。(己)初总标。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次明第三止观体状。就中复有二番明义。一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二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
  上来五番建立中。初明止观依止,令行人先悟自心。然后依止修行,乃克成就。何以故。自性清净心,为一切法之根本故。二明止观境界。复开一心为三自性,又开三自性为净染二种,以为所观之境。何以故。若不定境,无从修心故。然此两番,皆是理解。今第三番明止观体状,正属行门。即的示吾人以修止观之方法也。体状即是行相。示以止观行相,令行人依为模范故。上明境界,正为修行。彼既开染净二种,故今亦有二番明义。此两种修法。或随修一种,或同时兼修,或先后修,皆得。今因文便先说染,后说净耳。且以明凡夫虽已迷真成妄,而返妄即可证真矣。
  (己)二别解。即为二。(庚)初约染浊三性。二约清净三性。初中三。(辛)初分科。二各释。三通简。今初。
初就染浊三性中,复作三门分别。一依分别性以明。二约依他性以显。三对真实性以示。
  此中三门分科,乃循流溯源之一定次第。盖修分别性,正为入依他性之方便。修依他性,正为入真实性之方便。真实性者,即自性清净心是也。实为止观依止之地。但自无明不觉,此性已与染分和合,成为依他。而依他。正由妄想分别而有。故必先从分别性,斩关而入。步步深进。乃能达到真实性究竟依止之地。所谓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也。修分别性,如宗下本分功夫。修依他性,如宗下重关功夫。修真实性时,即宗下所谓破末后牢关也。
  (辛)二各释。即为三。(壬)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初中二。(癸)初从观入止。二从止复观。初又二。(子)初明观。二明止。今初。
对分别性以明止观体状者,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当观五阴及外六尘。随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见此法,谓为实有形质坚碍,本来如是者。但是意识有果时无明故,不知此法是虚。以不知法是虚故,即起妄想,执以为实。是故今时意里,确然将作实事。复当念言。无始已来,由执实故,于一切境界起贪嗔痴。造种种业。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观门。
  观者,即止之观。止者,即观之止。言有次第,修无先后。然若钝根人不能止观并运者,即无妨先观后止。须知修观,正为入止之方便。故曰从观入止。若单修观不修止。则妄念不息,何能了生死乎。此中观法,可分为二。先观诸法是虚。次观执实之过。然言有前后,意则一贯。盖以不知是虚,所以执实。以执实故,造业招苦。是故欲出生死之苦,便当知境是虚。昔我世尊,在鹿苑说法,先明苦谛。以凡夫不知畏因,犹知畏果。若知得内身外尘,无常苦果。则既明苦谛,方能修道谛,断集谛也。今初修观门,克从五阴六尘入手者,正是此意。观,谓体察审究。内而五阴根身,外而六尘器界,即是凡夫依正二报。向依正果报上,体究其无非虚幻,及因从何来。便是修观。随一一法者。谓于五阴六尘等法中,不必普观。亦不限定何种。随拈一法,皆当作如是观念。我今所见,至莫能自出,五行文。即其所作之观念也。此法二字,即指五阴六尘。坚谓不融。碍谓不通。因其对于所见之法,谓为实是有形有质。所以为所障碍,不能融通。本来如是者。既不知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即灭,故谓为本来如是。此正凡夫通病。所以执为实有者,即由于此。果时无明,即迷境无明。由有迷境无明,故妄执为本来如是。而此迷境无明,正由意识妄想分别而有。故曰但是意识有也。初下手时,便擒住罪魁。从此层层推究入去,以穷其根。然知是罪魁,而审究之者,亦意识也。俗语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又云。将功赎过。正堪为喻。须知迷悟之机至捷,只在当人一转念间耳。即起妄想执以为实者。执实二字,即其妄想。谓以有迷境之无明故,不知诸法是虚,便起执实之妄想。由是从迷入迷。所以无始至今,意中确然认彼诸法以为实事。作此观念时,即复推穷其害,而作念言。我今流转生死,莫能自出者无他。由于造种种业故。何以造业,由有贪嗔痴故。何以起此三毒,由无始以来,对一切境,妄想分别执为实有故。然则若知五阴六尘等境界,是缘生法,虚幻无常。便不致因顺境起贪。因逆境起嗔。即不顺不逆之境,亦不致执实而成痴。既三毒不起,便不造业。既不为业力牵系,岂不超然于生死之外哉。若能如此观念解悟,正是慧心所相应品。乃入道之初门也。故曰作此解者,即名观门。
  (子)二明止。
作此观已。复作此念。我今既知由无明妄想,非实谓实,故流转生死。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