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122部分

谛闲大师遗集-第122部分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二明止。
作此观已。复作此念。我今既知由无明妄想,非实谓实,故流转生死。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是故违之。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犹如小儿爱镜中像,谓是实人。然此镜像,体性无实。但由小儿心自谓实。谓实之时,即无实也。我今亦尔。以迷妄故,非实谓实。设使意里确然执为实时,即是无实。犹如想心所见境界无有实事也。复当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但以痴妄,谓有实念。道理即无实也。如是次第,以后念破前念。犹如梦中所有忆念思量之心,无有实念也。作此解故,执心止息。即名从观入止也。
  作此观已。复作此念。前一此字指上文。次一此字指下文。谓已既如上作观,即复进而深究之,破其妄想也。须知所谓修止者。并非遏捺念头,令同木石。乃是返观内照,正念分明。胜解现前,当体自寂。试观当文。复作此念,今复云何,以及强观,复观云云。皆是明其观智。即结之曰,作此解故,执心止息。可见执心之息,其故全由于解性增明。不关遏捺矣。修行人往往不明此理,辄谓念头按不住。不知按捺之念,正是妄念。以妄抑妄,重更益动。譬如以石压草,依然潜滋暗长,侧出旁生。前破大乘人执中。谓系心不念者,生灭常流,无明妄想未遣一毫。虽胜彼攀缘五欲,而不能成就出世之道。大师垂诫,深切着明如此。行人宜引为鉴戒也。此中观法,亦具两重。初观执实之心,全是痴妄。次观能观之心,亦复非实。一层深进一层。乃的示行人以破妄方法。闻此方法,便应收视反听。次第向自己意里,切实体验。切实用功。方得真实受用。初中,我今既知至流转生死,牒上观门。今复云何下,起今观门。痴妄即指非实谓实。向由痴妄之心,故谓为实。今既知是非实,奈何复信。违者背尘之意。谓与痴妄远离也。若虽不信,而仍随逐不舍,亦终于痴妄已矣。是故必应违之。强观二字尤吃紧。此心自无始来,久成痴妄习气甚厚。谈何容易,说离便离。故初修道者,必应立定脚跟。坚决心志。勉力用功。方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是故强观二字,正是离妄背尘之妙法。云何强观,即观一切法唯是心相是也。此是大小乘判别处。小乘人虽观诸法无实,而不知心外无法。大乘人则知五阴六尘诸法,皆一心所现之相,所以唯虚无实。此大乘止观,所以必依止净心而修也。今谓随一一法,皆抱定唯是心相四字,返观内照。不为境夺。是之谓强观。犹如小儿下,举喻。我今亦尔下法合。小儿谓镜像是实人,喻迷人谓心相是实境。镜像无实,喻心相无实。小儿心自谓实,喻迷人意执为实。不知谓实之时,当体即空。本非实也。何以故。唯是心相故。心相乃由心想而成。其所见境界岂有实事。如此推勘领悟,执为实境之心便息。次复当观能观之心,亦无实念者。当知今方在分别性中修。则能观之心,正是第六识心。若不空之。将谓此一念心,能知诸法是虚。然则此念应是实矣。便仍在分别中转。仍是执心。执心不息,何能进修依他性观耶。故复当观此能观之心,念亦无实。盖以道理论之,正是第六识虚妄分别。岂得谓实。若谓为实,又成痴妄矣。如此勘悟,执为实念之心便息。如是次第,先以观念心相,遣其执境。继以念亦无实,遣其执念。是为以后念破前念。盖谓观念功深,辗转增胜。则后后之解悟,次第成就时。前前之执心,乃不复现起。非谓以后念,逐及前念而破之也。何则。后念起时,前念已灭。不相逐及,云何相破。须得其旨,不可误会。此中两重观照功夫。即圆觉经,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心如幻者亦复远离之意。因无明未灭,如梦未觉。所有忆念思量,无非幻妄。故应重重勘破,离而又离也。当文一则曰违。再则曰破。违破二字,实止妄之慧剑。所以运此慧剑者,实由重重观照之功。故结云。作此解故,执心止息,即名从观入止。由此可知。所谓止者,非止其念。但去其执,即名入止耳。所谓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是也。问。观止二行,皆须作种种观念。何为一云修观。一云修止。答。就缘起上观照,名为修观。就解脱上观照。即名修止也。
  (癸)二从止复观。
复以知诸法无实故。反观本自谓为实时,但是无明妄想。即名从止起观。若从此止,径入依他性观者。即名从止入观。
  从止起观者。是于执心止息之后,反观未息以前。以明不堪回首也。既不为止行所没,故谓之起。从止入观者。执实之心既息,即修依他性观。以明更求深造也。以其观慧又进一层,故谓之入。曰径入者。径者,直捷之意。盖前之止门成就,即入后之观门,更无异法。(如下断得中所明。)故曰径入。但少有别义者。止门,是明其遣除执情。观门,是明其深入观照也。凡言从止复观处,类此可知。
   (壬)二约依他性。分二。(癸)初从观入止。二从止复观。初又二。(子)初明观。二明止。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谓因前分别性中止行,知法无实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阴六尘,随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虚相。犹如想心所见,以有境界,其体是虚。作此解者,即名为观。
  依他性中修止观,亦与前同。须先修观,以为入止方便。此中即解者。谓上止行中,解知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今即于此义中,更加研穷也。五阴六尘,即八识之相分。故曰悉皆心作,但有虚相。譬如以假想心,见有境界。其境当体是虚。故曰似有境界,其体是虚。此中文相,虽多与上止行中相同。然立义有别者。上乃就心相想心等义,解得诸法若不妄想分别,则本非实有。故成为分别性止门。今即就心作想心等义,更解得诸法悉皆心依熏现而有,则不无虚相。故成为依他性观门也。故结之曰。作此解者即名为观。
  (子)二明止。
作此观已。复作是念。此等虚法,但以无明妄想,妄业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显现。犹如热病因缘,眼中自现空华。然此华体相,有即非有。不生不灭。我今所见虚法,亦复如是。唯一心所现,有即非有。本自无生,今即无灭。如是缘心遣心。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即名从观入止。
  作此观已。复作是念者谓既知不无虚相矣。然若执有虚相,还成心病。即复更加推究,此等似有虚相之法,何自而有耶。则知但以无明妄想熏心之故,心中似有所熏之法显现耳。妄业,即是无明妄想。犹如下举喻。我今下法合。热病因缘喻妄熏因缘。眼现空华,喻心现虚相。空华有即非有,不生不灭。喻虚相有即非有,本无生灭。须知谓有虚相,便是相异于心。还成妄想。还有所执。必当遣之。今既观知虚相之法,由于妄熏显现。有即非有。如是念念缘心,以遣谓有虚相之心。则能了知心中本来无相。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以执灭故,即名从观入止。蕅益大师曰。前分别性中明止,但灭执实之心。今并止其谓有虚相之心。故得为真如观作方便也。
  (癸)二从止复观。
既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显现。即名从止起观。若从此止行,径入真实性观者。此即名从止入观也。
  前止行中,解知有即非有,以灭虚相之执。今复反观非有而有,是犹局于依他性观门。故名从止起观。不妨者,明其色不异空也。从止入观,其义可知。
   (壬)三约真实性。有四重。(癸)初一重,从观入止,明无性性。第二重,从观入止,明无真性。第三重止观,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观,明双现前。今初。
次明第三真实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来唯心,心外无法。复作是念。既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为无前二性故,即将此无以为心耶。为异彼无外,别有净心耶。作此念时,即名为观。即复念言。无是无法。对有而生。有尚本来不有,何有无法以为净心。又复无法为四句摄。净心即离四句。何得以此无法为净心也。作此念时,执无之心即灭。则名为止。
  此真实性,即自性清净心。乃是吾人本来面目。但自无始以来,被无明习气,重重障蔽,不能得见。须仗自心中一点慧性,依照经教所说之义理方法,反向本性上观照。为之重重研穷,重重除遣。当知语言文字,是敲门瓦。本具慧性,是用瓦敲门之人。必将障蔽之门,重重敲开,方能到得屋里。是故上来分别性,是第一重门。依他性是第二重门。已经逐一研穷,逐一除遣敲破重关。今到最后第三重门矣。亦须依照前法,先加研穷。后复除遣。破此牢关,便觌自家本来面目。然则何法研穷乎。即将前依他性止行中,唯心所现,有即非有话头。重复提起。盖既知唯心所现,此中即是知得心外无法。今即就此义,复进一步以研穷之。曰。既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然则此心之相,何者是耶。如此研穷之时,须有方法。下文为无前二性故,至即名为观两行文。即示吾人研穷之方法也。前二性即指分别依他。前修分别性时。知得诸法本来无实,遣去执实之念。是分别性空也。次修依他性时。知得虚法有即非有,遣去虚相之执。是依他性空也。二性俱空,故皆云无也。异彼句,犹言净心离彼二空之外别有异体。即此加以研穷曰。今即将此二性之无,以为净心耶。抑离彼二无,别有净心耶。立此二义以为观照即名为观。大众勿遽看下文,且照此方法,先向自心上研究。净心果为即此二无便是。离彼二无别有。须知看经闻法,必当句句用以内照。销归自性,方得受用。不然。虽明得教义,仍是文字相耳,于本分上,毫无交涉。(良久,鸣尺一下云。)若未荐得,且听当文。即复念言者。念言便是研穷。须知净心不着纤尘。才有所著,心即非净。今既分别即无为是乎,离无别有乎,便有所著。便是妄想。即须复加研穷,而扫除之。故曰即复念言也。又文中屡言复当念言,复作此念,以及即复,又复等等。皆是指示用功不得少有间断。必应步步紧追,不到家不止。凡此皆用功人模范也。极应着眼。是故即复念言,所谓无者,乃是以无为法。夫无之为法,对有而生。有法尚且本无,无法复云何有。然则何得有此无法,以为净心耶。此明无法本不有也。又复下更加深穷。盖说有说无,说亦有亦无。说非有非无,为四句法。今言无法,即摄四句。而净心体绝对待,离彼四句。然则何得以此无法为净心耶。此明一言及无,已非净心也。如此解知,便将即无为心之执,遣除。(其异无别有句,下第二重止观中遣之。)故曰作此念时。执无之心即灭。灭则名为止矣。问。科目中云,明无性性。其义云何。答。下通简中立有无性性,无无性,无真性,三名而此科所明之义,即是无性性。无性性者。上性字指偏空。下性字指真实。谓空其偏空之性,乃真实性也。盖分别依他,情执既空,本是真实。但因其有将二无以为心之执,是偏空矣。故以圆离四句遣之,以明无性性。又既遣执无,便可名为无无性。谓无其执无,乃真实性也。然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