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149部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49部分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老实话,他们不问我,所以他们能啊!你们常常来问我,你们不能!我讲的是真话,为什么呢?他们没有问题了嘛!没有疑问了。老实念嘛!一句念到底,你还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这个不能,你差远了。我讲的是真实话啊!绝对不欺骗诸位啊!所以真正没有怀疑了,要不要听经呢?不要听了。也不要念了。可是你常常来问我的是,问我要不要听经?要听。为什么呢?你还怀疑嘛!你那个心还没有定下来,还没有死心塌地嘛!来听经、读经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断疑生信。讲经的目的是在此地,真正信了,不怀疑了,你还来干什么?不要来啦!什么那里打佛七,也不需要参加了,去了干什么啊!杂心闲话啦!真正用功夫,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就行了。行、住、坐、卧统统是功夫,何必去凑热闹呢?凡是去凑热闹的,也是不老实啊!所以诸位晓得,听讲经的不老实,做法事的更不老实,打佛七的也不是老实人啊!真正老实人预知时至的。所以你们都瞧不起他,哎阿!他啊!什么?你看法会也不参加,经也不听,其实他是真正老实人,往往人家预知时至。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希望同休这一生有真实的成就,不希望你常常在道场里来凑热闹,不希望这个啊!底下这个六句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的成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这二句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很不平常。佛身,本经讲的‘金刚那罗延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所谓是金刚不坏之身哪!‘金’七宝之一,在此地比喻的珍贵,比喻一丝毫瑕疵都找不到,也就是说明一丝毫的缺陷找不到,他的这个身相这样的圆满。‘金色身’是讲身的体质。‘妙相’是讲你的丰采、光彩、容貌是说的这个。圆满没有欠缺,这个两句身的报,我们的身、相跟佛没有两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相就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菩萨相要跟阿弥陀佛相两个比较一下,比不上佛,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带业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这个身相跟佛完全相同。四十八愿里面讲过的。所以这个世界是平等世界,完全平等。所以这个相貌啊!是智慧、是福德。我们智慧也没有,福德也没有,怎么会这个身相跟佛一样呢?我们世间一般人身体相貌是过去生中所修的,这一生当中所造的,一个成绩表现,你这一生,你过去生中,现在这一生,你干了什么?那个眼睛亮的人,一看你的身体相貌,就知道你过去干的什么?你这一生,现在干的什么?为什么呢?成绩表现嘛!这是成绩,这那能瞒人?所以我们的德行,我们的智慧、福报都没有,为什么一往生的时候就能够跟阿弥陀佛一样?诸位要记住,刚才我说的话啊!我们真正念佛的人,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所修的功德、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的。所以才跟他一样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因此这个名号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议了。所以古人讲: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就是这个佛号、名号功德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如果不修这个法门,那么好了!你到无量劫中去修福、修慧,你才能修到佛的这个金色身,相好圆满。那要修无量劫才成功啊!这个法门只要几年的时间就成功了,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看看往生传,一般修行的时间,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你才晓得这个名号功德太大太大了,无法想像。所以这个两句意思,你说多深、多广哪!不能轻易看过啊!这身同佛。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这个两句是心同佛。弥陀是什么样的心?弥陀的心是大慈大悲,清净、平等、觉,觉心就是一片慈悲啊!慈悲是建立在清净、平等的基础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各个人的心,都跟弥陀的心一样,与弥陀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阿弥陀佛发愿要普度一切众生。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同一个心愿。‘利益诸群品’这个‘诸群品’,‘品’是品类,到底是那些类呢?那我们晓得,弥陀是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这是‘诸群品’啊!我们一生到极乐世界,可能也是个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啊!那我们跟弥陀同一个心愿,那到底度那一些人?给诸位同修说,也跟弥陀一样,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这一听到会害怕了,等觉菩萨?我怎么能度得了他啊!我比他差远了。等觉菩萨还不知道这个法门呢?还没有念过无量寿经,你就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就把等觉菩萨度成佛了。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唯独净土宗的祖师被人尊称为大师,道理在此地。为什么呢?因为跟诸佛度众生的方法相同,那就是念佛。文殊、普贤他怎么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持名。我今天烦恼一品没断,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什么?信、愿、持名。所以我们这个是相同的嘛!这个叫平等法啦!许许多多菩萨还没有发现平等法,还没有找到这个平等法,平等法是第一殊胜的法门,我们把这个法门讲给他听,介绍给他,他很聪明,一听就欢喜接受,念佛往生,那就度了他。所以,跟佛度众生是无二无别,这是真实的利益,这是讲利他。后面的两句是说的自利,利他没错啊!他往生了,我们自己去不了了,我们用这个法门劝人家,那善根深厚的人一听,他就老实念了,他成功了,我们自己听了还在生烦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把握,这个弥陀看到了也很难过啊!所以底下两句劝我们自己要认真努力的修学,不但在此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要认真用功,为什么呢?早一天圆成佛道。

  “离欲生正念。净慧修梵行。”

  这是戒、定、慧三学具足,‘离欲’是戒学,‘欲’是欲望,要舍弃,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舍掉,佛法法门无量无边也不能执着,执着就错了,执着就是没有离开,要统统放下。不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就如同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都要放下,为什么呢?如果你要不放下,这个法就是执着,纵然我执断掉了,法执犹存,你不能见性,变成了所知障。所以法也要舍,六祖大师说的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心中,本无一物,你还有一个佛法在,佛法就把你清净心染污了,佛法就好像清洁剂一样,是帮助你清除污秽的,那个秽垢的清除掉了,好了!清除掉之后,这个清洁剂还在,它又变成染污了,脏的东西洗掉之后,这个清洁剂也不要了,那才叫真正的干净,否则的话,又被染污了,这一点我们要记住,要知道。所以要彻底离欲,世出世间的一切欲望都没有了,心地真正清净,‘生正念’,生什么?生正定啊!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什么呢?是自性本定,不是修来的,修来的定是有得有失,那个会失掉,性定不会失掉,因为自性本来具足的,那么这个地方,他没有说定,他说正念,这个用意就很深。甚深的禅定,怎么个修法呢?念佛就对了。所以这一句佛号就是甚深的深妙禅啊!因此我们才真正觉悟到,除了念佛,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这是正语,八正道里头的正语啊!除这一句之外都叫废话,讲经也是废话,唯独念佛是正语,密宗里面讲的真言,这真实的,唯有思惟弥陀功德,忆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叫正念,这叫正思维。不思念这一些,思念别的,全叫打妄想。换一句话说,你要想呢?想这一部经,这一部经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所讲的境界、所讲的教训,常常想这个,这叫正念、正思惟,想别的统统妄想,不但想世间一切事是妄想,想佛在其他经上所讲的也叫妄想,为什么呢?比起这一部经,那些经不是圆满真实,它跟世间法比它是真实,跟这部经一比,它就不是真实了,再把它比下去了。所以这一部经是第一真经,从这里是正念、正思惟啊!‘净慧修梵行’,清净心中自然生智慧,智慧呢?断疑生信,成就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所讲的:‘净念相继’,那是净慧。如果没有慧,他就不会念了,他就不会‘相继’了,‘净念’你有怀疑不净,你有夹杂也不清净了。所以不怀疑、不夹杂那是净念,‘相继’是一句接一句不间断。所以‘净念相继’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老实念佛’。‘梵’是清净的意思,你身、语、意一切造作,自然就清净了。所以这个两句,不但是自己表现在生活当中的仪态,心净仪态。同时也以这个利益诸群品,佛这样做,这样教众生,我们也这样做,也这样教众生,如佛度一切啊!下面是第六首: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那么这个以下,要说教学的仪式,也就是教化众生的方法、作用。那么开头这个两句很重要,明白的告诉我们,佛法是要依据智慧,不是感情,决定不能够感情用事,感情是迷、是执着,是决定错误。感情用事,你所造的是六道轮回,一定要把感情转变成智慧,也就是我们世俗所说的理智啊!待人、接物、处事,都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这个两句就是这个意思。‘十方刹’这是平等,十方无量无边刹土,我们要有理性,平等的与一切众生接触,我们把这个范围缩小了,我们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地球上有许多各种不同的人种,许许多多不同的国家民族,许许多多不同的背景,乃至于宗教、思想都不相同,这就是十方历史,我们要以理性与这一切众生接触。什么叫理性呢?前面讲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净而不染,用这种心,来跟大家接触,这就对了。所以这里学了就要用,学了会用,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生命,有目标、有方向、有意义、有价值,这才有幸福,才有快乐啊!从这而来的,这个的的确确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没有这个经的开导,我们实在虽然有,迷而不觉,不知道啊!‘消除三垢冥’,‘垢’就是今天讲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于生理的污染,这个污染严重了,人那有不生病?这一部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切的污染,一切污染当中,最严重的是贪、嗔、痴,这叫三毒。无论是对于世间法或者对于佛法,都要永断贪、嗔、痴。要知道贪、嗔、痴的害处,我们无始劫来,生生世世修行都得不到一个结果,病根在那里呢?就是在贪、嗔、痴,都是被它害的了。所以要晓得,这是我们真正的病根,必须要拔除。‘冥’是无知啊!是无明。换句话说,对于事实的真相搞不清楚啊!宇宙人生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非?这是‘冥’。冥,无知啊!迷惑颠倒。佛门常讲的业障,三垢是业,无明是障,‘冥’是障,‘消除三垢冥’就是消除业障,种种业障都消除了,然后才能够‘明济众厄难’,‘明’是明显,‘济’是济度,超越、超过去了。好像过河,我们有了船,可以济度到彼岸了,一切的苦厄、一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