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

第68部分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68部分

小说: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的人、如法的人都不想跟他在一起,也敬而远之。有一天,轮到僧团选到他去诵戒、诵巴帝摩卡(pàtimokkha)。当他坐上了座,拿了扇子之后,他就问那些僧众们,诵了戒之后,他问说:“你们有问题吗?”当时那些僧众都不理他,他们都保持沉默。这个时候他看到了那些僧众们不理他,然后他火又来了。他就说:“你们又不懂得法,不懂得律,我问你们法和律,问跟没问有什么区别呢?”他就这么样的当着僧众指责了、呵责了之后,他忿忿不平地离开了。他不仅仅是这样,他经常也是看不起那些修行的人,他认为自己精通三藏,自己有学识,自己很有名,他看不起那些修行的人,甚至很多那些圣者们他都看不起。

结果他的哥哥在那一世临终,就证得了般涅槃。但是这个Kapila由于他的傲慢造了口业,死了之后掉入到地狱里去。又一直在地狱里面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到了我们佛陀出世的时代,就是我们Gotama佛(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代,他投生为一条鱼,他投生为金鱼。由于他过去的善业,他投生的这条鱼非常漂亮,金光闪闪。结果这条鱼后来在河中被一群人捞到了、抓到了,由于这条鱼太过漂亮了,于是这群人就把它献给了国王。国王也感到很奇怪,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金光闪闪的鱼。于是他就把这条鱼带到了佛陀住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希望佛陀解释为什么这条鱼那么漂亮。结果当他把这条鱼放到揭答林的时候,那条鱼张开嘴,哇,一张开嘴,臭气熏天,整个给孤独园都给充满了臭气。为什么有口臭?这个就是口臭,爱骂人、爱诽谤人就会口臭。当时那些人跟国王还有那些比库都很不解、不明白,于是就去问佛陀。然后佛陀就说了这条鱼的因缘,因为这条鱼在过去生由于他有修行,他至少还有戒德,所以他感得了很漂亮的外形。但是由于他的傲慢,使他造了很多不善业、造了很多恶业,所以他在地狱里面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即使能够有机会到人间他还是投生为畜生。所以,傲慢可以带给我们堕落。

佛陀在《小业分别经》里面说到:“如果一个人因为傲慢,他由于造了这种业,在成熟的时候他将会堕入到恶趣,即使没有堕入到恶趣投生为人,他都是出生贫贱,出生下贱,低人一等。”所以,傲慢会使我们下贱,即使由于我们布施,或者我们恭敬的善业,使我们投生到高等的种族,或者出生到名门望族;但是如果我们的慢心没有清除的话,即使我们出生很高贵,但是人们还是看不起他,还是会鄙视他,为什么呢?因为下贱就是给人看不起,为什么会给人看不起?由于过去生他的傲慢、他自以为是、他的贡高我慢,所以导致他现在给人看不起。

对于傲慢,我们再用另外一个例子来说一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诸大弟子当中,谁对戒律持得非常好,谁持戒第一呀?Upàli优婆离尊者。Upàli尊者的出生是什么?是很下等的,他是属于释迦族,是释迦族那些贵族们的理发匠、理发师。他为什么会出生那么下贱呢?2

话说在两个大劫以前,当时Upàli出生在安阇那(Abjana)国,他是一个王子,他的名字叫做Sunanda善喜。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骑着大象,要到花园里面去游玩。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独觉佛,这位独觉佛德瓦拉(Devala)在托钵。当时他一看到这位独觉佛,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佛陀在世,只有独觉佛。他看到了之后,他对德瓦拉(Devala)就感觉到很不自然,因为觉得他自己出身那么高贵,突然见到了这一个像乞丐的人在那边乞讨,他很不以为然。然后,他就用种种的方式去骂了这位独觉佛,然后继续前进。走了不久之后他就发了高烧,全身感觉像火烧一样。那个时候他知错了,就急忙折回头,向那位独觉佛忏悔了。因为他当时用种种的恶语、粗恶语去辱骂独觉佛,因为这种业,所以,虽然他向圣者忏悔,但是只能够消除修行的障碍,不能消除他所造的恶业,所以他死了之后堕入地狱。即使他有机会投生为人,仍然是很下贱,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为自己的地位、自己王子的身份感到很骄傲,他看到那些托钵的僧人、看到乞丐,就觉得这个有辱他的身份。于是因为这样,即使在他的最后一生,他还是出生到很下贱的地位。

那应该如何来去除慢呢?由于慢往往是看到别人的不足,看到别人的缺点,所以才会有慢。要去除慢,我们要学习多点发现他人的优点,看到他人的长处,多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什么好了不起的,自己无论出身、无论财富、无论容貌、无论学识,或者无论你的儿子怎么厉害,或者你的丈夫多么的有钱,你不要因为这个而感到傲慢。或者我自己的权位、自己的地位、我很有名,这样感到傲慢,多点看别人的长处、看别人的优点。

还有另外一个是透过无常想可以去除傲慢。透过无常想可以去除傲慢的例子,我们又可以讲一个佛陀在世的故事3。佛陀的比库尼的僧团当中,智慧第一的是谁呢?知道吗?柯玛(Khemà)。Khemà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由于她天生丽质÷很漂亮,所以她被Bimbisàra频婆娑罗王纳为王妃。由于她很漂亮,所以她对自己的容貌感到骄傲。当Bimbisàra王见到了佛陀之后,就证得了初果。然后他就经常在Khemà、在他的大臣、在他的宫女面前称赞佛陀的智慧。而且Khemà又知道佛陀还有一个特点;佛陀经常会揶揄、取笑、会否定那些漂亮的,佛陀不会去赞叹那些漂亮的人,他经常会说到无常,说到苦,说到会衰老,所以Khemà就很不以为然,不想去见佛陀。由于她对自己的容貌感到很骄傲,无论是Bimbisàra王——她的夫王经常劝她,她也不去。后来,Bimbisàra王想了一个方法、妙计,因为这个王妃很喜欢听歌,所以他叫宫女们编了歌,这些歌专门是赞扬佛陀所住的Veë;uvane竹林环境多么的优美、多么的漂亮等。然后编成歌在Khemà的耳边,在那边又弹又唱。结果唱得Khemà的心也开始动了:“如果是竹林园真的那么殊胜、那么寂静、那么漂亮,那有机会我也想要去看一下。”

有一天她就打扮得很漂亮,然后去了竹林。去了竹林就来到佛陀讲经的地方,她也厚着脸皮,虽然她不是很想见佛陀,既然来到了竹林园,她的夫君又进去听法了,她自己不好意思,也跟着进去。结果佛陀知道这个人因为她自己很漂亮而觉得很傲慢,于是想要调伏她的慢心。佛陀用神通在他的身边变了一个很漂亮、貌若天仙的女子。当这个Khemà进到了佛陀所住的地方(法堂)之后,因为那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惟有Khemà和佛陀看到,其他人都看不到。她一盯:‘欸?怎么佛陀的身边有一个那么漂亮的女孩子?哎呀,这个佛陀经常说那些漂亮的人不可靠、美丽不可靠、容颜不可靠,但是现在,他竟然收藏了一个那么漂亮的女孩子,在身边为他扇扇子。’然后她再一看那个女孩子:‘哇,实在太漂亮了,真的是没有任何的瑕疵。这个女孩子大概看上去十六岁,又青春、又美丽、又温柔,各方面都非常之好。然后她再对比自己,有如一只乌鸦站在凤凰旁边。自己现在皮又开始有点皱了,如果不擦一些脂粉,还掩盖不住衰老。’那个时候当她一看到有个那么漂亮的、天资国色的女孩子在佛陀的身边,那时她的慢心就消除了一半。后来,她再看:‘欸?怎么佛陀身边的那一个女孩子,已经长得好像快二十来岁了。’再认真再看一点:‘欸?那一个少女已经变成了像少妇一样了。’然后再看:‘欸?怎么也开始有点衰老的相了,看上去像一个三十来岁的少妇了。后来,又看她像中年妇女了,看到了她的皮肤慢慢地变黄,开始有点皱纹,她的头发也不像以前那么样的柔软了,开始有点粗涩了。’然后再看:‘欸?怎么她的皱纹已经开始爬满了脸了,她的头发也开始斑白了,她的身材也没有以前那么样的丰满了,肚子开始挺大了,老年发福那个样子。’然后再仔细看:‘那个很漂亮的女孩子现在已经变成背也驼了、皮也皱了、头发也白了。后来又发现到她的头发开始掉了。然后又看到这个老太婆慢慢地老,最后倒在地上死了。然后,死了之后就开始腐烂、肿胀,变成很臭的一堆东西,然后变成一堆白骨。’这个时候,Khemà王妃就发现了原来容颜是不可靠的,你再漂亮都逃不过衰老,都逃不过死亡。

在这个时候,由于她已经破除了对容貌的傲慢,于是佛陀再跟她说法,她就以在家身、在家居士的身份,断尽了一切烦恼,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她就回去向她的夫君,请求允许她出家。由于她的夫君Bimbisàra王已经是初果圣者,也很爽快地答应她了。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毕竟她已经是一位圣者了,已经是一位漏尽的阿拉汉圣者,于是答应她。后来,Khemà就出家,受了具足戒。然后,她就成为在我们佛陀僧团里面智慧第一的长老尼,就犹如在比库僧团里面的Sàriputta(舍利子)尊者一样。

这就是由于透过无常想而降服傲慢的一个例子。

对我们来说,傲慢也是。如果你为财富傲慢,为了财富感到骄傲,你会想到:‘财富是永恒的吗?财富是恒常的吗?’对容貌也是:‘难道你现在很漂亮,你就不会衰老吗?因为青春的消逝、年龄的增长,你的青春能够永葆吗?你的容颜能够常驻吗?’对于学识也是:‘你能够带到下一世吗?当你的记忆力已经衰退的时候,你还能够那么满腹经纶吗?’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进行省思。当然了,如果完全要断除慢,惟有一个人证得了阿拉汉果,因为,惟有阿拉汉道才能够断除慢,乃至三果圣者都还会有很微细的傲慢、我慢在那里。

那好,我们今天讲慢就讲到这里,明天晚上继续来学习嗔心所。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ñ;ñ;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ñ;ñ;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ñ;ñ;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1(注:可参考小部经集中的小品其中的第六经法行经和法句经)。
2(注:可参考小部经典四《譬喻经》第一 佛陀品 长老之譬喻 六 优波离)
3(注:可参考《小部》经典五 四 长老尼的譬喻 第二 一布萨品 十八 差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二十二讲: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 
 

阿毗达摩第二十二讲: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



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二十二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嗔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1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