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第1部分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1部分

小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先释经题。般若是梵语,翻为智慧,也称无分别智,故非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能照见真空实相的清净智慧,或译为妙智,是指能通达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大智慧。「波罗」翻为彼岸,「密」翻为到,「多」翻为上,意即智慧观照,息妄显真,到达解脱彼岸之上。也有把「多」字解为定的,意即解脱生死烦恼之大定。「岸」是假名,也无所谓彼此,以迷妄颠倒假名此岸;灵明觉照,假名彼岸。「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因般若为诸佛之母,此经又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故称心。「经」有恒常的意思,诸佛言教,莫能改动,故曰常;又有「径」字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经的路径,又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天台宗解释经典先讲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般若波罗密多是法,故此经是单法立名,(如佛说阿弥陀经是单人立名;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名。)是以实相为体,以观照为宗(宗即修行纲要),以度苦为用,以熟酥为教相,在五时八教中,属第四般若时。佛说般若历时最长,计二十二年,带通教、别教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

? ?? ? 全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层次清楚,纲举目张,易于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总纲分

? ?? ???此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
? ?? ?
? ??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

  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着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手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指一切众生),合称「觉有情」。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

? ?? ?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缘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时」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

? ?? ? 「照见五蕴皆空」
  「照」即般若观照,「见」即亲自证知。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犹如镜体,五蕴诸法,比喻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镜,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尽明生。楞严经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之物。「受」即感受,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识」即了别,是八识心王。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体现前了。 

? ?? ?「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着,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 ?? ?? ?? ?? ?? ?? ?? ?? ?? ?? ?? ?? ?? ?? ? 二、色空分
  
? ?? ? 此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
? ???
?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等四句,正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颗粒性,并具有波动性(如无线电波)。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号为:M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空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说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楞严经)、色空不二、性相圆融的圆觉境界!

  当大弟子舍利弗,向观世音菩萨请问般若法门时,菩萨便以亲身所证答之。「色不异空」就是说万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空不异色」就是说,其性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生起万法。故曰「不异」。不异就是无差别、无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离,说明并非离色别有空,离空别有色。又进一步说明,色与空不是二法,现象与本质不二。譬如水与波不二,同是湿性。又如镜与影的关系,所现的影,就是能现的镜。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楞严经所谓色身、虚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但真空自性与物质不二,而且与种种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有形之相,与无形之相,都与自性无二无别。影虽多种,同为实相。总之,觉性如宝珠,五蕴如珠体所现的五色。这就说明了色空不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是宇宙间事事物物的真理和实相。

  我们在观心、看念时,寂寂无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于此处悟入,便能彻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体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证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了。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本体分
  
? ?? ? 此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当人的本来面目。

? ??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又告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真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我们如能时时返照这本来不生不灭的自性,便知现前念念生灭的,无不是空华幻象,因而不取不舍,自然随顺法性,归于空寂。而念佛之人,执持一句名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明明历历,念念转化习气惑业,而达到一心不乱,这正是由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所以般若与净土二门,毕竟不曾分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妙用分
  
? ?? ???此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

?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文中有许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释。「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亦叫五阴,「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讲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十二处。「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识;「尘」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处」的「处」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说根尘互相涉入。「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十八界。「界」是说各成界限。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

  文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行」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这二者是过去因。「识」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触」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受」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五者是现在果。「爱」是十四、十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取」是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