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

第69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69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贤佞难别,是非倒纷。”(群书治要节录)王符对于地主阶
级的豪侈痈加攻击,他说:“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
者什于浮末”,人民已经无法供奉地主贵族的穷奢极欲。同样地,
崔实有天下三患之论,他说:
“今使列肆卖侈功,商贾鬻僭服,百工作淫器,民见可欲,不能不买,
贾人之列,户蹈逾侈矣。??奢侈者??乃时势趋之使然,此则天下之患一
也。??无用之器贵,本务之业贱,??有年,财鬱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匿
而为姦寇,是以食彛Э斩蜞羰担还炔坏牵蚯H流死,上下俱匮,无以
相济,??斯则天下之患二也。??舆服无限,婢妾皆戴■楴之饰而被织文
之衣,乃送终之家,??至用■梓黄胆,多藏宝货,亨牛作唱,高填大寝。??
今豪民之填,已千坊矣。欲民不匮,诚亦难矣。??在位者则犯王法以聚敛,
愚民则冒罪戮以为健。??此天下之患三也。承三患之弊,继荒顿之绪,而
往欲修旧修故而无匡改,送唐虞复存,无益于治乱也。”(同上)崔宴更对于
官吏贪婪,比之为割胫以肥头,引诗句“贪入败类”,痛加责斥。他说:
“今官之接民,甚多违理,苟解面前,不顾先哲,作使百工,及从民市,
辄设计加以诱来之,器成之后,更不与值,老弱冻饿,痛号道路。??百姓
创艾,成以官为忌讳,遯逃鼠窜,莫肯应募,因乃捅之,劫以威势。”
“进入之宾,贪餐之吏,竟约其财用,狡猾之工,复盗窃之,
至以麻枲被弓弩,米粥杂漆,烧鎧铁粹醯中,令脆易洽,孔又褊小,
刀牟悉钝。”(同上)
汉末学人多以“壹切之计”一语来形容专制主义的吏治,崔寔更特别指
出酷吏所促进的阶级对抗,即所谓“仇满天下”:
“重刑阙于大臣,而密罔刻于下职,鼎辅不思在宽之德,牧牧
守守逐之。各竞敗⒍蹋得蟠茫匕干钰灾猩苏炅肌3だ
或实清廉,心平行潔,内省不疚,不肯媚灶,曲礼不行于所属,私
敬无废于府,州郡侧目,以为负折,乃选巧文猾吏,向壁作条,诬
复阖门,摄捕妻子。??卒成之政必有横暴酷烈之夫,而世俗归称,
谓之办治。??是以残猛之人,遂奋其毒,仁贤之土,劫俗为虐,
本操虽异,驱出一揆。??百姓之命,委于酷吏之手,嗷嗷之怨,
咎归于天,??仇满天下,可不惧哉!”
他计算了百里长吏的奉禄为栗二十斛,钱二千;但其开销,客庸一月千,
芻膏肉五百,薪炭擥菜又五百。二人月食粟六斛,所余甚少,不够衣室宾客
奉事俯蓄之费,最低限度的养廉也不能保证,于是官吏只有“卖宫鬻狱”了。
我们读汉史,常见践祚改元,必颁赦令,表示与民更始,赦令之多,就
已看出狱满乃苛政的结果。且由于政治腐化,赦者多属豪强,实陈上“更始”
者还是末路一条,这已为王符所痛论,概见下章,崔实更说,“赦以趣姦,
姦以趣赦,转相驱踧,雨不得息”,故政权所施的思惠,同于其他一切场合,
“华繁而实寡”,绕一个圈子,仍然是有利于豪强。酷吏莫不借法令之名风
行“侵渔百姓”之实,在法令的皇皇文藻上,不妨“题牓其面曰:鲁孔丘、
鄒孟轲”所垂经典,而在其实际结果上,自有后门的交易,“放纵天赋”也
可称仁贤了。
上面曾说到崔寔在五原教民耕识。这就不是“五各不分”的摚鸩┦克
能为的,他的这种实陈学问,叫做四民月令,还保存于齐民要术中,茲择录
其要于下:
“正月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茲强土黑墟之田;
二月阴冻单泽,可茲美田缓土及河渚小处;三月杏华盛,可茲沙白
轻土之田;五月六月可茲麦田。”(齐民要术耕田第一)
“平量五谷备一升,小罂盛,埋垣北牆阴下。”(收种第二)
“二月三月可种植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种谷第三)
“四月蚕人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黍罚У谒模
“正月可种豍豆,二月可种大豆。三月■参夕杏花盛桑椹赤可
耘大豆谓之上时。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大豆第六)
“夏至先后备五日,可种牡麻。”(种麻第八)
“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寸日
种美田,唯穬麦(大麦类)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尽二月止。”(大
小麦第十)
“三月可种稉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水稻第十一)“正
月可种瓠,六月可蓄瓠,八月可断瓠作茲瓠,瓠中白膚实以养猪致
肥,其瓣则作烛致明。”(种瓠第十五)
其他关于各种植物种作的时令,皆有说明,不再赘举。按他的四民月令,
是指示人民劳作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他反对读书与劳动二者的对立,而
主张手恼并用。农事已起则劳动,农事未起则学习,在齐民要术的杂说第三
十中,保存了他的一条遗文,殊足珍贵,他说: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人太学,学五经,硯水释,命幼童入
小学,学篇章,命女工趋织布、典馈釀、春酒、染■及治书法。”
第十二章 汉末唯物主义思想家王符和仲长统
第一节 王符潜夫论中的哲学思想和对法律道德的批判思想
王符生卒年代无可确考,据后汉书本传,他与马融皇甫规等往来,他的
生年似不致前于马融(马融生于章帝建初四年,享年八十二岁),卒年不得后
于皇甫规(皇甫规卒于灵帝熹平三年,享年五十一岁),因此他的生年约在和
安之际,卒年约在桓灵之陈。王符传歌:“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塗者
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这个期间,是汉代农民暴动的第二个
高潮时期,自和安之世的许圣、张伯路到桓灵之世的张角黄巾,已使汉家天
下,倾危旦夕。
他在当时,和左雄在朝理政不同,而是“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
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他的潜关论,与王充论衡,都是私家
著作,不属于石渠阁或白虎观里的经院学术。范哗以潜夫论“指讦时短,讨
讁物情”,明清之际有唐铸万的潜书继其统,清末有宋恕的卑议扬其绪,影
响于后世者颇深。
范晔后汉书,以王充、王符、仲长统合传。他论三子之书论衡、潜夫论、
昌言,以为都有百家之言的性质,并仿司马谈的话以为“分波而共源,百虑
而一致”;他又杂揉淮南子要略和汉书艺文志之义,说;
“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宁固根抵,革易时敝也。夫遭
运无常,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相乖。??周物之智,不能研
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纡险,则应俗适事,难以常条。如使
用审其道,则殊塗同会;才爽其分,则一豪以乖”
但范论单竟论三书为异端,难作常训,他说:
“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
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涎辞,或推前王之风可
行于当年,有引救敝之规宜流于长世,稽之篇论,将为敝矣。”(后
汉书卷七十九)
范赞更歌,“举端自理,滞隅则失”,显然,此“端”即所谓“异端”,
此“隅”即所谓“乖偶”。我们不作如此看,因为在封建制社会,实在不容
易出现个性嶙■的思想,尽管思想家都被时代的自然经济所限,极其偏狭而
单调,但他们只要是破除宗教偶象的,就值得崇赞,而这种思想却不存在于
天井里望大道的正统,反而存在于天井里测小道的异端。前者虚而乌有,后
者实而近真。
王符的思想,从它的整齐的系统方面讲来,是和王充的思想有着继承关
系的。从天道天命与人性,经过知识论与逻辑,以至对于社会政治的批判,
他都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这里,我们要逐步探究他的思想,才能有条理地了
解一位具有独立性格(耿介而不同于俗)的进步思想家。
(一)王符的唯物主义天道天命观
王符潜夫论的天道天命观部分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也接受荀子的学说(按
他称引荀子,而未及盂子,与稍后于他的赵岐不同)采取自然法则说,他说:
“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
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濁分别,变成阴阳,
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絪缊,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
(本训)
从这里的话看来,王符说的万物自化,含有物质自己运动的意义。据他
说,自然史是由混一的阶段翻然自化出对立与发展。而统一物怎样有此变化
呢?他以一元性的“道”来解释,但这“道”是神妙的,他说:
“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是
故道之为物也,至神以妙,其为功也,至疆以大。”(德化)
他虽然形容“道”之为物如此其含糊,但并没有把“道”观念化,反之,
他认为“道”是从物质的“气”派生出来:
“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神气之所动
也。??正气所加,非唯于人,百谷草木禽兽鱼鳖,皆口养其气。”
(本训)
“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
神人民、亿兆醜类、变易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
裂之(依虑枝补,下同——引者按),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
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
害晦,宵有大风,飞车拔树,偾电为冰,温泉成汤,麟龙Х纾
贼蝝蝗,莫不气之所为也。”(德化)
自然规律都是“气之所为”,这一光辉的命题正是神学世界观的否定。
他以为社会是以自然为最高的样本,自然有和气与乖气,社会也有治世与乱
世,人生也有吉凶祸福。这里,他认为和气为正,乖气为戾,一常一变,往
来相禅。常老是统一的,变者是矛盾的,似以统一为绝对,而矛盾为相对。
这无疑地流入于均衡论的陷阱了,也即他所谓“妖不胜德,邪不伐正”。他
又以为,人能法天,便可以“画法象而民不莲,正己德而世自化”,退一步
也可以用“法令刑罚,治民事而致整理”。在这里,他调和了儒、道、法思
想,以自化为最高之境,所谓“原元而本本,兴道而致和,以淳粹之气,生
敦庞之民,明德义之表,作信厚之心,然后他可美而功可成也”;而整理则
仅当于“中兴”。因此,他对于社会风俗,也援例于自然的正乖,区别德政
与恶政,“德政加于民,则多滌畅姣好坚强考寿,恶政加于民,则多罢癃尩
病天昏扎瘥”。人在社会的环境之中,犹之乎生物在自然的坏境之中,环境
可以决定生存的样式。他说:
“民有心也,犹为种之有园也。遭和气则秀茂而成实,遇水旱
则枯槀而生孽;民蒙善化,则有士君子之心,被恶政,则入有怀奸
乱之虑。故善者之养天民也,犹良工为■豉也,起居以其时,寒温
得其适,则一荫之■豉尽美而多量,其愚拙工,则一荫之■鼓皆臭
败而奔损。今六合亦由一荫也,黔首之属犹豆麦也,变化行为,在
将者尔。”(德化)
这是他的天道观(包括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决定论(严格地讲来,他在人性
论方面有重大修补,见后),除了圣帝明王以外,大多数要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