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402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02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装甲方面,德国也选用了他们最新研制成功的更好的装甲钢,并根据本方和苏军战术特点对布局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令其实战中的防护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此外德国人还对车内布局进行了大幅调整。一方面大大改善了苏系坦克一向不佳的人机工效。另一方面德国人再次发挥自己在结构科学方面的长处、进一步提升了坦克的防护能力和乘员的生存率。。。。。。

    考虑到未来可能要面对云爆弹的威胁,德国人还特别在设计上想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在无意中使其具有了“三防”能力。虽然在这次大战期间显得稍稍有些超前,但后世的军迷们却对此给予了高度赞誉。。。。。。

    作出了这么多的改进之后,德国版的59大改成为了相当可怕的钢铁怪物,它有着超越苏联重型坦克(甚至包括苏联最先进的斯大林…3)的防护力和攻击力,机动性却并不比绝大多数的中型坦克逊色,同时还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交战距离上,苏联所有的坦克炮与反坦克炮都无法击穿狮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而破甲弹又因为格栅装甲的影响而很难给其造成致命的伤害,因为那些最关键的部位都有格栅装甲挡着,破甲弹打上去就会提前引爆而失去作用,而那些没有格栅装甲保护的部位又都相对次要,即便被破甲弹的金属射流打到,坦克一般也不会受到致命损害。也正因为这样,狮式坦克“行进中炮击能力”的意义反倒有所下降,不过能够加快装甲部队进攻速度和节约燃油的作用依然令其深受德军装甲部队官兵的好评。。。。。。

    地面上没有武器能够高效地对付狮式坦克,制空权又被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完全夺走,苏军靠什么来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而本来全部处于进攻状态却突然被迫全线转为防御又导致苏军组织上的极度混乱,结果几天前还势不可挡的苏军很快就兵败如山倒了。。。。。。

    据苏联政府后来宣布的数字,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苏军阵亡和失踪的人数不下50万人,还被德军一路追杀、再次打到了首都莫斯科的郊外。而即便算上轴心国仆从军的损失,苏德双方永久性减员人数的比率也高达8:1以上,而德军自身的损失更是仅有5万人不到,这对于急切渴望扭转战局的苏联政府、乃至于整个盟国阵营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而更大的问题,则是现在面临德军再次光临莫斯科的严峻形势,苏军统帅部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足以固守莫斯科的兵力。库尔斯克会战中投入的百万大军虽然还有一半剩下,但这五十万人之中超过30万有伤在身,而且各支部队基本都被打散了建制,能够立即参加第二次莫斯科保卫战的苏军总数不到30万,而且不是战斗力有限的二线部队、就是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这又如何能够抵敌得住包括仆从军在内多达一百多万人(在库尔斯克会战胜利后,北方集团军群也有兵力南下助战,而那些欺软怕硬的仆从军更是踊跃争先,使得进攻莫斯科的轴心国部队数量猛增。)的轴心国大军?

    一开始斯大林还打算动员莫斯科的民兵来撑过敌军前期的攻势,但是这时德军却又拿出了一件大杀器,那就是采用了云爆弹战斗部的v2弹道导弹。

    由于与中国交流了技术、特别是理念,如今的德国导弹技术比历史同期成熟了许多,而获益最多的弹道导弹尤其如此,特别是液氧煤油发动机取代了液氧酒精发动机使得火箭的推力大大增强、热效率也有了飞跃性的提升。有了这样的基础,负责领导德国火箭开发的布劳恩博士决定根据用途的不同建立两个研究方向,即战略型弹道导弹与战术型弹道导弹这两大分支。。。。。。(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章 血战莫斯科(上)

    战略型弹道导弹的设计思想是不计一切代价地追求更高的性能,尤其是射程与载荷,以便等日后原子弹研制成功后作为其专用的运载工具,因为原子弹威力巨大而且制造困难,所以战略型弹道导弹的生产量肯定也很有限,所以成本基本无需考虑。目前德国研制的战略型弹道导弹射程已经达到了1200公里,但距离小胡子希望它能够直接打到美国本土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而用来打英国又太过浪费,因此至今尚未有量产的型号问世。

    而战术型弹道导弹的定位却不一样,它的任务是在空军没能夺取制空权或者敌人防空火力极其强大的情况下替代轰炸机的职责轰炸敌人的重要目标,为地面部队的进攻扫平障碍,因此对射程的要求相对低得多,600公里就足够了,而精度则要更加重要一些,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性价比,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尽可能多的弹药倾泻到敌人头上。

    目前德国这方面的进度要比战略型的快一些,虽然精度还无法达到布劳恩等科研人员的期望值,但至少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因此得到了小胡子的认可,并被命名为v…2近程弹道导弹。必须说明的是,虽然被定位为大量生产的便宜货,但这个时空的v…2导弹性能其实比历史上的同名导弹强得多,在最大射程几乎加了一倍的前提下,误差却由8公里减小到了5公里(都是600公里最大射程时的数值),更难得的是。如今的v…2造价反而比历史上要略微便宜一些,而眼下的德国工业却比历史上v…2投入实战时的惨况好了太多,因此产量远非历史上可比。。。。。。

    虽然在攻击距离较远时,v…2的精度不足以用来对工厂等较小的目标进行重点攻击,不过在苏军大败并彻底失去了制空权之后,德国人可以让上百辆车载的v…2导弹前进到距离莫斯科市区仅有不到30公里的位置,这样一来精度自然就大大提高了,这时液体火箭的一个好处也体现了出来,虽然使用前还得灌装燃料很麻烦,但是也因此可以控制燃料的多少来调节射程。如果是固体弹道导弹的话。最大射程600公里的情况下,现在莫斯科市区内那些距离不过几十公里的目标反而没法攻击了。。。。。。

    先后遭到数百枚装有1吨云爆弹战斗部的v…2导弹袭击后,莫斯科城内多处重要的防空炮阵地遭到攻击而不同程度地蒙受了损失,这就更是令莫斯科的防空能力遭受重创。在空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很难再与德国人争夺制空权的不利状况下。充分发挥地面防空的作用几乎已经是苏联人遏制德军轰炸城市的唯一办法。现在连地面防空力量都损失大半。这仗还怎么打?

    而德国人再次大量使用的云爆弹也令苏联军民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在的莫斯科军区已经没有力量出城与德军野战、甚至是在郊区构筑足以拱卫市区的完整防线都做不到了,想要守住莫斯科只能依靠巷战。可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痛教训已经充分说明云爆弹用于巷战是多么地可怕,苏联军民再不怕死,也不想牺牲得毫无价值,而斯大林等苏共的高层也同样明白,在迄今苏联已经损失了接近1000万军队的严峻局势下,每一点兵力的无意义浪费都会让苏联远离胜利。

    万般无奈之下,即使强硬如斯大林,也不得不作出了暂时放弃莫斯科的痛苦决定,但他还是命令一部分军队留下坚守,给莫斯科平民群众、特别是老弱妇孺的转移争取时间,而他自己也将留在莫斯科,直到所有能撤的老弱妇孺全部撤光之后才会离开,此举极大地提振了莫斯科、乃至苏联全**民的士气,“斯大林与我们同在”也成为后来苏军最常用的一句口号,使得苏军放弃莫斯科后不但没有垮掉,反而变得更加勇猛顽强。

    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急中生智,在如此危险的状况下,斯大林却反而想出了最具针对性的巷战战术,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德军云爆弹的作用。云爆弹可以大量消耗一定空间内的氧气,令这个空间内的生物窒息。导致死亡或者昏迷,在封闭和半封闭的空间使用时效果尤佳,但斯大林却突然意识到,在巷战之中使用时,云爆弹其实也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斯大林虽然战术水平不怎么样,但他对于各种武器的长处与短处却有着近乎直觉的超强判断力(注1),情急智生之下他发现了云爆弹在巷战中有一个攻击不到的死角,那就是高层建筑上部的楼层,因为云爆弹基本都是在地面附近爆炸,基本十几米以上的地方就影响不到了,而巷战中对守军威胁最大的单兵云爆弹更是没法从街道上直接攻击到较高的楼层,因为楼层越高、倾角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云爆弹就肯定会被阳台之类的凸出设施挡住而没法钻进窗户杀死里面的人了,而且单兵云爆弹是采用类似火箭筒的设计,对上方攻击时精度很成问题。

    即使德军攻入大楼内部,云爆弹也依然没法用来对付占据了上层的苏军,因为德军所用的云爆弹是较为落后的二次爆炸机制,而第一次爆炸散布出来的可燃蒸汽又比空气重,在平地使用的时候这是个优点,因为它可以减轻爆炸前燃料空气炸药的散逸,可是在楼道里就麻烦了,它在爆炸前会顺着楼道向下流动,因此炸到德军的可能性远比炸到苏军大得多,何况由于云爆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楼道内的衰减极小,只要德军敢进楼道,被其误伤的概率本来就相当大,而以苏德战争迄今为止双方的悬殊交换比来看,就算是一换一,苏军也算是大赚了。。。。。。

    注1:苏联历史上的很多经典武器都是他力排众议后定为制式装备的,而对于很多错误的武器设计思路,斯大林也是较早意识到问题的,比如坦克多炮塔的设计就被他嘲笑是“百货商店”,后来t…34才有了出头之地。。。。。。(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一章 血战莫斯科(下)

    ps: 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因此斯大林命令苏军步兵尽可能地上到5层楼以上,从窗口探出来对街道上的德军发起攻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大威力的防御型手榴弹从高层丢下后基本都在空中爆炸,给街道上的德军官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而且这种打法还令德军的坦克等装甲车辆薄弱的顶部暴露在苏军的火力下,即使是强大的狮式坦克也有多辆被苏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击毁,令德军主帅曼斯坦因气得暴跳如雷。虽然德军很快就采用防空坦克扫射、狙击手严阵以待等各种办法进行了克制,但是云爆弹发挥不出作用,还是令德军的伤亡远比预计的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德军为了清除这些“危楼”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此外,古老的街垒战术也因为建在相对开阔的环境下、可以大大削弱云爆弹的杀伤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阻滞德军,甚至就算被德军攻破后,德国人也得将其拆毁才能让坦克过去,这就为莫斯科群众的撤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即便如此,云爆弹依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使不考虑特殊杀伤效果,单兵云爆弹的威力也不逊于一枚120mm口径的迫击炮弹,而使用起来却极其灵活方便,令那些依托街垒层层阻击的苏军蒙受了惨重的损失。而街道两侧高楼上的苏军虽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但也因此自陷于孤立无援的状况之中。面对德军局部优势兵力的进攻,这些钉子最终一个个地被其拔除,尽管他们苦战的目的——“争取时间”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