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85部分

跃马西凉-第185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安定二郡再兴建一座屯田大营,关中逃过来的流民尽中挑选精壮忙时耕种,闲时操练军阵,以减轻我军兵力不足的压力!”
  罗征沉思片刻,便断然道:“善,就依文若之言。”
  贾诩是面露讶色,却没有问出来。
  罗征注意到了,解释道:“文和有所不知,方才文若逼本将军就范,本将军不得已才答应只保留三万机动兵力,其余军队皆卸甲归田,恢复农耕。”
  贾诩拱手道:“凉州人口本来就少,这些年连年征战,农业生产被严重破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确实要卸甲归田,与民休养,尽快恢复农耕,不宜再对外用兵。”
  罗征欣然道:“既然文若和文和都这么说,那本将军只有从善如流了!”
  荀彧苦笑道:“在下只是给主公提议,何时逼主公就范了!”
  “哈哈!”
  罗征大笑一声,吃干抹净道:“不说这个,张辽攻取河西三郡如何了?”
  成英道:“月前平定张掖后,张辽将军已于半月前引军出补连山,西进酒泉。不过酒泉距张掖足有七百里,而敦煌更远,距张掖足有一千四百余里,距陇县更是三千余里,关山路远,张辽将军就算平定三郡,回到陇县最快也得腊月了!”
  罗征揉着眉心道:“张掖、酒郡、敦煌三郡加起来百姓还不到十万,这么远的距离简直就犹如鸡肋,一旦有异族来犯,想要出兵都来不及。”
  荀彧道:“三郡的确太远了,张掖还好说,依主公眼下的兵力,酒泉和敦煌二郡确实有些鞭长莫及。不过既是我大汉国土,自然没有放弃的道理,而且三郡虽然偏远,却十分适宜种植小麦,若有个数十万人口,足以成为主公的一大粮仓!”
  贾诩道:“话虽如此,不过三郡地处河西走廊,不但北接大漠,更是与西域接壤,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有战事发生,必然兵连祸接。自前汉以来,朝廷就数次征发百姓往河西四郡迁徒。但大部分百姓不堪战乱之苦,举家逃难者众。委实难以治理!”
  荀彧深有感慨地道:“确实如此,要想河西四郡稳定下来。唯有彻底绝了西域和大漠的边患,方能让百姓安居。可话又说回来,前汉国力最强大时,也未能尽全功,彻底将大漠和西域纳入大汉版图,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何其艰难。”
  罗征把手一挥,道:“好了,只要有目标。总有实现的一天。不过这件事情现在还有些远了,既然大的方向确定了,那就去分头准备,尽快完成军队的整编,凉州初定,诸多政务千头万绪,还要文若多多辛苦,尽快理顺一切诸事!”
  “遵命!”
  三人忙起身应命,各自散去。
  阳翟。袁术临时官邸。
  金尚匆匆奔进内堂,向袁术拱手道:“见过主公!”
  袁术急摆手道:“元休免礼,怎样了,可有消息?”
  金尚凝声道:“在下派出了不下十路斥侯。密切留意洛阳至轩辕关方面的动静,果真在大谷关一带发现了不下八千骑兵,正轻装疾行。从小道直扑轩辕关而来。”
  “董卓匹夫!”
  袁术气的脸色铁青,大吼一声。
  金尚问道:“主公。眼下该怎么办?”
  袁术切齿道:“董卓匹夫都欺到本将军头上来了,你说还能怎么办?”
  金尚忙道:“两万大军已到阳翟。西凉骑兵欲走颍川,霍阳山乃必经之地,不如将大军埋设在霍阳山,一举击破这支西凉骑兵,然后再举兵杀奔洛阳。”
  袁术问道:“此去霍阳山不下三百里,我军皆为步卒,来得及吗?”
  金尚道:“谅不致有差,西凉骑兵为隐匿形迹,亦不敢走大路,走小路的话并不比我军赶的快,只要少带着粮秣辎重,轻装疾行的话两天当可赶到霍阳山。”
  袁术断然道:“善,就依元休之计!”
  轩辕关以北五里,八千西凉骑兵正在抄小路滚滚南下。
  段煨策马奔跑在大军中间位置,眉头蹙在一起,一脸的晦气。
  领军劫掠中原,这可真不是个好差使。
  就被干好了,也要背上骂名,罗征那厮就是个活身身的例子。
  段煨出身士族,可不是罗征那样的草根,对这样的任务自然是反感之极。
  然而皇命难违,又不能抗旨不遵,唯有硬着头皮上了。
  初平元年胡轸领军征伐关东,及至战死后罗征代为统兵,无不大开杀戒,将中原大地杀了个天翻地覆,愣是逼的关东诸侯耗不下去了,才不得不从虎牢关退兵。
  段煨不打算学罗征那屠夫,更没打算把中原大地杀个血流成河,只要稍微给各路诸侯制造些麻烦,逼的诸侯从虎牢关退兵,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不过,当初这计谋好像是罗征献上的。
  那厮可真是个祸害,自己背上骂名也就算了,连自己也被害了。
  正想呢,后面一骑快马追了上来。
  部将李利道:“将军,尽走小路也太慢了,这样最少也得三天才能赶到颍川。我军皆为骑兵,就算打不过袁术的数万大军,也尽可引而远遁吧?”
  “不是这样的!”
  段煨摇头道:“袁术已经撤军,我军此次借道颍川,并未打算劫掠颍川,务必要在袁术反应过来之前从颍川折道北上兖州,否则若是被袁术探得消息,必然会重兵围堵。颍川河道纵横,不利骑兵突击,一旦被袁术堵住,想要脱困就可难了。”
  “好吧!”
  李利无奈,只得继续走小路。
  段煨又道:“再多派几队斥侯,务必要探明前路,免的泄漏行踪!”
  “遵命!”
  李利答应一声,立刻催马离去。
  段煨抬头看了看悬挂在天上的太阳,就觉得心头阴云略散。
  只是他如何也想不到,袁术有心留意之下,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霍阳山,一道山岭之上。
  袁术在金尚、纪灵、桥蕤、张勋等谋臣大将的陪同下,顶着骄阳站在山顶上俯视下山的山谷,心情不错的道:“不错,就是这里,这条山谷乃是出轩辕关下颍川必经之地,昔日本将军途经鲁阳,就曾走过,将伏兵埋设于此最好不过!”
  大将纪灵道:“西凉军欲潜踪隐迹,就算没有先锋开道,也必谴斥侯探路,两万大军要想全都埋伏在这里,怕是难以瞒过探路的斥侯。”
  袁术想想也是,问道:“那怎么办,此处是唯一能埋设伏兵的地方了。”
  金尚道:“主公何不命军卒爬上两侧山顶,如此则可埋过探路的斥侯。待西凉骑兵经过则举木石攻之,再复以火攻之计截断退路,则西凉骑兵可破。”
  大纪张勋道:“山顶最多也只能各埋下两千伏兵!”
  金尚想了想,道:“其余大军可埋伏在霍阳山以东的滶水北岸,距离这里最多也不过十里之地,待伏兵杀出,便伏兵尽出,围歼西凉骑兵!”
  袁术断然道:“善,就依此计!”(未完待续。。)


第241章 砸死段煨

  山脚下的小道上,八千西凉骑兵正在滚滚东进。
  段煨没来过颍川地界,瞅了一阵,就叫过引路的兵卒问道:“此处是何地界?”
  兵卒答道:“回将军,此处乃霍是山,穿过霍阳山就是颍川鲁阳地界!”
  段煨问道:“可有小道能穿过霍阳山?”
  兵卒抓抓脑袋,道:“没有小路可走啊将军,只有一条大道。不过现在兵荒马乱的这地方也没人过来,商贾百姓不敢走,除了山匪没人走大道。”
  段煨就不由眉头一蹙,再没人走,大道也没有小路隐蔽。
  不过山路不比平原,骑兵就算轻装简行,战马也无法翻山越岭。
  “大路在何处?”
  段煨沉吟了下,沉声问道。
  兵卒答道:“沿着山脚往西南方向走大约五里,便是大路!”
  段煨勒住战马,吩咐道:“暂时前行,速谴斥侯前往探路!”
  “遵命!”
  早有传令兵大声应命,催马奔了出去。
  很快,八千大军停止前行,数十骑斥侯探马分成十多股,往西南方向去了。
  大约等了有大半个时辰,前往探路的斥侯骑兵先后赶了回来。
  斥侯小校综合了情况后,立刻过来禀报段煨,“禀将军,大路无异常!”
  段煨道:“翻山必有沟壑,可曾探查清楚?”
  斥侯小校道:“已探查清楚,有一段十多里长的山道,凡沟深林密、山林险峻之处斥侯骑皆仔细搜索。并无异常,亦无伏兵埋设。大军可顺利通过。”
  段煨这边点了点头,吩咐道:“传令。大军起行!”
  军令很快传下,八千骑兵折道向西南,滚滚而行。
  不多时,就到了一处山口子前。
  三名斥侯骑兵守在道旁,正踞高观望。
  段煨不可谓不小心,勒住战马叫来斥侯骑问道:“山路可有异常?”
  斥侯骑兵答道:“禀将军,山路无异常,凡有山林险峻之处,弟兄们都爬到山上到林子里仔细搜索过了。并无伏兵埋伏。另有头也有弟兄在守着!”
  段煨这才彻底放心,遂下令大军翻山。
  顺着高低起伏的山道走了一阵,两侧茂密的林子渐渐稀疏起来。
  转了个弯,前方的山道变的更加狭窄,地势倾斜向下,山壁也更见陡峭,不过举目望去山壁这上光秃秃的,连颗草也不长,全都是青黑色的岩石。
  段煨也不在意。下令大军前后拉开缓缓通过。
  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埋设伏兵,若欲埋设伏兵那些林密沟深处才是最合适的地方。
  然而等走了一阵,却忽然想起一事。
  斥侯骑兵只说搜寻了有林子的地方,难道这地方没搜?
  段煨忙勒住战马。叫过斥侯小校,指指头顶问道:“此处可曾搜索?”
  斥侯小校抬头看了看,面露难色道:“将军。这地方光秃秃的,根本就爬不上去。就算能爬上去。也不容易下来,而且山上一目了然。根本就无法埋设伏兵!”
  段煨点点头,只是不和在为何,心里总是莫名有些不安。
  思索了一阵不得要领,只得下令大军加快速度通过。
  然而就在这时,忽有兵卒指着上方大叫起来,“老天,山顶上有人!”
  段煨一怔,连忙抬头望去,继尔就大吃一惊。
  只见靠近山道一侧的山顶上忽然出现了一大批人,方才没有看到,显然是躲在山背后。
  此刻一下子全涌了出来,黑压压的一片,怕不是有数千人。
  “不好,快走!”
  段煨大惊失色,连忙断喝一声。
  拉成长队的骑兵立刻惊慌起来,连忙催马疾行。
  然而,来不及了。
  巨大的轰隆声中,针数大小不一的石块从山顶上滚落下来,大的能有磨盘大,小的也有脑袋大,只震的两侧山壁都震了起来,声势极为惊人,好似山崩地裂。
  “快,冲出去!”
  段煨惊的亡魂皆冒,厉声大吼。
  这个时候,已经没功夫去处置探路的斥侯骑兵了。
  更没时间去想行踪是何时泄漏的,究竟是谁在伏击自己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冲过去,才有生路。
  可是,又哪里还来得及。
  由于这片山道并不宽阔,勉强只能够两骑并行,八千大军在山道上前后拉了足有七八里长,大军才刚刚过去了不到一半,想要冲过去哪里还来得及。
  至于往后退出山道,那更是想也不用想。
  后面的大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堵在了山道上哪能退得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