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204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204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灿站起身,微笑道:“在下王灿,见过君贡先生。”

    诸葛珪回了一礼,和王灿各自落座。他轻咳两声,便说道:“不知道王公子来府上,可有什么要事?”

    王灿所展露的气质,给人一种非富即贵的出身,感觉王灿是真正的大家族出身。所以他见到王灿后,以公子称呼。

    王灿说道:“我这次来,是邀请君贡先生出仕,担任阳都县县丞的。我如今,是阳都县的县令。”

    诸葛珪听到后,眼眸眯了起来。

    一县的县丞?

    要知道,他曾经是担任一军的郡丞,那也相当于是县令。虽说没有县令的实权,但官职也算不低,所以对县丞,诸葛珪没有什么想法。

    再者,王灿是县令?

    诸葛珪说道:“如果我记得不差,阳都县的县令,应当是崔衡。在下和崔衡,也有些交情,他担任县令好端端的,怎么王公子成了阳都县的县令?”

    “唉”

    王灿闻言,叹息一声,说道:“崔县令已经死了,死在县丞苏善的手中。”

    诸葛珪也知道苏善。

    他听到是苏善杀了崔衡,却又看向了王灿。

    他很疑惑,以苏善的实力,怎么可能斗不过一个十八九岁的王灿。

    最终,竟然是王灿担任县令。

    王灿也不隐瞒,当即说了黄巾贼杜辟攻打县城的事情,也说了他斩杀杜辟,最终被崔衡任命为县尉的事情,也说了崔衡被苏善斩杀,而他带兵杀死苏善的事情。

    大致说了一遍后,王灿说道:“崔县令是一个有为之人,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如今,苏家已经被铲除,我接管了阳都县,担任阳都县的县令。”

    诸葛珪道:“王县令杀杜辟,斩苏善,如今稳定阳都县,不愧是年轻俊杰。不过你看我这个样子,恐怕是难以赴任了。”

    说到这里,他又轻微的咳嗽。

    诸葛珪一咳嗽,坐在下面的诸葛瑾连忙上前,递上了汤药给诸葛瑾喝。然后,诸葛瑾主动说道:“王县令,家父身体不适,恐怕是不能出仕。”

    王灿听到诸葛珪和诸葛瑾的话,却是笑了笑,没有灰心。

    他还没游说。

    现在诸葛珪拒绝,还为时过早。

    王灿脸上的神情淡然,不急不躁道:“君贡先生拒绝,也是人之常理的。但君贡先生,可否听我说完,再考虑是否出仕的事情。”

    诸葛珪道:“王县令但说无妨。”

    王灿正色道:“在下邀请君贡先生出仕,有三个理由。”

    “第一,家族需要。”

    “偌大的一个诸葛家,即使有田产,但如今连年战事,战火连天,恐怕田土里面的收成,那也是不多的,也就勉强能维持生计。”

    “君贡先生膝下几个儿子,大的要读书,小的在长身体,一家的开销,都靠君贡先生来维持,是断不得来源的。”

    王灿侃侃而谈,说道:“这时候坐吃山空,加上君贡先生患病,每日要服用汤药,也会用掉无数的钱财,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够用。出仕为官,勉强能有一些微薄收入。”

    诸葛珪听到后,却没有说话。

    诸葛瑾欲言又止,但被诸葛珪瞪了一眼,便老老实实坐在一旁。

    张绣知道他提及的第一条,打动不了诸葛珪,继续道:“第二条,我愿为诸葛先生遍访名医,治疗身上的疾病。”

    “如果君贡先生的病情,是普通的病症,恐怕也不需要辞官回家。”

    “因为病情严重,才回到家中修养。”

    “但这样的病情一般的医师诊治不了,就必须找寻名医。否则,那是治不好病情的。以诸葛先生的力量,恐怕是不容易。”

    王灿侃侃而谈,道:“可是,在下却不同。我可以发动阳都县的力量,除此外,只要君贡先生担任阳都县的县丞,有君贡先生处理政务,我会离开县衙,前往找寻华佗华神医的踪迹,请华佗回来为君贡先生诊治。”

    “这是我的承诺!”

    “这也是我的诚意!”

    王灿说道:“至于第三条理由,则是君贡先生担任阳都县的县丞,距离诸葛家近,时常能照拂膝下的孩子,不至于离家远。而且,君贡先生担任本县的县丞,对整个诸葛家族来说,料想也是有裨益的,至少家族内,君贡先生这一脉的重要性,能提升许多。”

    三个理由,王灿一一阐述清楚。

    这是王灿的理由。

    王灿说道:“这也是我邀请君贡先生的缘由,当然,如果君贡先生拒绝,那我也没什么话好说的,只能是奉上随身携带的礼物,便转身离开了。”

    话已经说到,该怎么决断,是诸葛珪的事情。

    诸葛珪如果不愿意,王灿不会再劝。

    虽说他需要诸葛珪,但也不会多费口舌,因为多一个诸葛珪,对如今的王灿来说,也仅仅是锦上添花,并不是雪中送炭,就算是没有诸葛珪,王灿也能治理阳都县。

    更何况,诸葛瑾、诸葛亮都还是小屁孩儿。

    能有什么用?

    诸葛珪脸上的神情,却是陷入了沉思中。

    先前的时候,他直接就拒绝,但现在,脸上却是有一丝的意动。

    因为王灿的话,是真正说到了诸葛珪的心底,他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不为膝下的儿子考虑吗?尤其他的病情,族中的医师诊断了,都无法医治,只能是减缓痛楚。

    唯有找寻名医。

    可是以诸葛珪如今的名望,以及诸葛珪的实力,要找到名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王灿愿意出面,却是能容易很多。

    诸葛珪还年轻,他也不想死。

    他当然想活着。

    而一旁坐着的诸葛瑾,也已经是不再替诸葛珪拒绝。他是担心父亲的病情,但更担心父亲的病情难以根治,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情,他认为出仕也是可以的。

    王灿淡淡道:“君贡先生,事情其实挺简单,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抉择。如果这样的抉择,都还让你两难的话,恐怕我就找错了人。”

    “好,我愿意出仕!”

    诸葛珪一咬牙,便直接同意了,说道:“王县令盛情邀请,诸葛珪愿意担任县丞一职。”

    王灿说道:“你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

    对于诸葛珪的称呼,王灿并没有在意,事实上诸葛珪如今,也仅仅是效力于他,没有就真正的效忠,原因很简单,诸葛珪不认为王灿有多么的厉害。

    再者,王灿清楚诸葛珪犹疑的缘由,好歹诸葛珪曾经,也是一郡的郡丞。现在,却要担任一县的郡丞,诸葛珪自是有所犹豫的。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第1711章 偶遇太史慈() 
王灿说道:“既然君贡先生答应出仕,那么,何时赴任呢?你早一日赴任,熟悉了阳都县的情况,把政务运转起来,那么,我就准备去寻访华佗,请他来为你诊治。”

    诸葛瑾道:“我知道华佗的位置。”

    王灿道:“在哪里?”

    诸葛瑾回答道:“我听人说,华神医如今在青州境内,是在东莱郡的方向。原本我是想要请父亲前往的,只是路途遥远,尤其东莱郡黄巾贼肆虐,我无法北上,所以只能在阳都县。”

    王灿却是笑了起来。

    知道了华佗所在的位置,事情就好办了。

    王灿道:“那就准备启程吧,君贡先生熟悉了政务后,我就北上阳都县。”

    “没问题!”

    诸葛珪直接就回答。

    诸葛瑾接着道:“父亲,您且去阳都县赴任。我会留在家中,照顾二弟和三弟。家中的一切,父亲都不必担心,我会操持好的。”

    诸葛珪道:“辛苦吾儿。”

    诸葛瑾道:“儿子不辛苦!”

    对于诸葛瑾来说,他已经是十二三岁,足以扛起整个家。尤其诸葛珪本就在阳都县城内,能照顾到家中,所以诸葛瑾留下,倒也没什么影响。

    王灿在府上等候,诸葛珪则去收拾行礼。

    除此外,诸葛珪也得安排一番。

    至少,要把各项事情安排好,免得出问题。

    半个时辰后,诸葛珪随王灿一起离开。这一次回去,则是乘坐马车,因为诸葛珪的身体毕竟不好,如果是骑马,战马奔跑颠簸下,诸葛珪身体承受不住。

    王灿来的时候,是骑马赶来,连马车都没有,这一辆马车,那都是从诸葛家的宗族中拿来的,以便于诸葛珪离开。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马车快速向前。

    王灿和诸葛珪一道返回,诸葛珪询问着关于阳都县的情况,只可惜,王灿都是一问三不知,几乎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甚至于,王灿都没有诸葛珪了解阳都县。

    毕竟,诸葛珪还是本地人。

    王灿不熟悉阳都县的情况,让诸葛珪颇为失望,只能是等到了县城后,再来了解情况。

    等马车抵达时,天色渐晚。

    王灿没有让诸葛珪立刻就开始办公,而是先让诸葛珪休息,毕竟诸葛珪的身体不适。不过诸葛珪却是不愿意。

    他的病情虽说严重,但也不至于就有太大的影响。

    在诸葛珪的要求下,王灿把阳都县的政务,尽数移交给诸葛珪。原本诸葛珪就曾担任一郡的郡丞,协助太守处理政务,如今处理阳都县的政务,也是极为轻松。

    毕竟只有一县的政务,尤其诸葛珪本就是从底层爬上来的,熟悉底层的情况,所以各项事情处理起来,都是游刃有余。

    一切事情处理完,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

    王灿看在眼中,却是欢喜。

    有一个助手,果真是好。

    王灿把政务洗漱交给了诸葛珪,便又亲自前往军中,单独让孙雷和洪纲,让两人负责军队的各项操练和运转。

    除此外,王灿也给所有人引荐了诸葛珪。

    各项事情安排妥善,王灿就不再逗留,离开了阳都县,就径直北上。

    这一路,是往东莱郡去。

    王灿沿途所过,许多地方都荒凉了。这样的情况,在琅琊国境内还好一些,至少黄巾贼的肆虐还不算是最严重的。

    青州境内,才是最严重的。

    当王灿从琅琊国,进入了东莱郡后,沿途经过的村落,近乎是十室九空。

    百姓很多都离开了。

    或是逃难去了。

    或是跟随黄巾贼一起。

    总之,天下彻底乱作一团。

    王灿进入了东莱郡后,沿途也在打听情况。华佗本就是神医,他在北方的行踪,也不是保密的,所以王灿打探了一阵儿后,便找到了华佗的行踪。

    华佗位于东莱郡黄县。

    黄县,本就是东莱郡的治所,但如今经过黄巾贼的肆虐,黄县也是凋敝了下来。

    王灿抵达黄县时,来到黄县的城门口,看着斑驳的黄县城墙,摇头叹息一声。好歹,黄县是东莱郡的治所,可城墙已经是年久失修。

    这是武备的松弛。

    王灿进入城内,打探了一番后,很快打探到华佗的行踪。

    如今,华佗正在城内义诊。

    王灿顺着华佗所在的位置去,时间不长,就来到华佗所在的位置。这一片区域,有密密麻麻百姓汇聚,大多数的百姓,都是面黄肌瘦,身体瘦削。

    这年代,饮食不好。

    能吃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