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784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84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山汤也不能根治疟疾,可是正因为这些药方一一送到前线,起到延缓作用,吊住了许多将士的xing命。

并且这几天的讨论,一张张药方传了出去,几乎成了中医界的一场盛典,最后周边许多州县大夫一起跑到桂州来,一是想看看郑朗的样子,二是心中佩服郑朗,果然是宋朝学问最好的人,连中医居然也懂得不少,三是想过来学习。

接下来几天,郑朗几乎闭门不出,专门与大夫们交流,晚上又抄写《本草纲目》。直到洪州将那些药玉运过来,郑朗这才出门观看。看了看,有许多器皿不标准,不能用了。将这些器皿丢弃,留下一部分有用的器皿,接着又命人搭建几间屋宅,准备试验。

但防止万一,依然钻进各种古方里研究。

又自特磨道到桂州开设一条通道,提高传递速度。然而一天天地传来不好的消息,每天都有上百名士兵死在病魔下。

急切之下,郑朗写了一封信,让使者送到大理,将滔天的怒火发泄在段思廉身上,为什么你们大理敢收留我朝的叛党,若再收留,请等着我朝大军进入你们的大理城。

这封信也暴露了郑朗失措的心理。

宋军迫于疟疾撤回特磨寨,大理不可能不知道,有了这个天然的保障,大理会害怕吗?

郑朗确实似乎在走火入魔了,即便没移氏来看他,他都恍若不觉。余靖摇头,郑朗用心是良苦的,但这个疟疾自古就成为不治之症,想短时间治好,怎么可能呢。

因为这个疟疾,广州那边水利的计划也拖了下去。

眼看到了七月,朝廷闻听此事,也感到急迫。再次用特脚递将大批硫酸运到桂州。

郑朗第二次出门,他在做试验,让大夫与各个小吏观看,一旦成功。不能做任何盈利,必须要普及。疟疾之痛,不仅关系到大军安全,此时每年岭南都有许多百姓死在疟疾之手。而非是所谓的瘴疠。

前面看懂的人不多,是用高度酒与硫酸起反应,蒸馏乙醚。因为乙醚沸点低,容易爆炸与燃烧,所以蒸馏过程非常麻烦。而且此时高度酒里成份非常复杂,酒jing含量不纯,未必能成功。

经过两天时间。几十次研究,中间发生了两次爆炸事故,有一次爆炸掀起的气流将郑朗的脸都刮伤了,终于研发成功。

余靖闻讯后赶过来,看到郑朗的样子,吓得一大跳,全身焦黑,沾满了烟尘。脸上还在滴血,说:“行知……”

“安道兄,别打扰我。”郑朗粗暴地说。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道关卡。便是用乙醚处理青蒿。

处理后,用一个个小瓷瓶子装上,再用软木塞住,紧急送向特磨寨。另外又写了一份说明书,说明大约用量,不知道啊,于是这个用量十分古怪,上下相差了近十倍。

无奈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只好用染疟疾的兵士做小白鼠了。

药剂送走。郑朗目送着兵士与马越去越远,心里面在做祈祷,这是最后一个措施,若没有效果,两广开发,将会变得困难重重。

然后坐在桂州等候消息。继续与大夫们讨论病理,研究一张张药方。

七月初四,特磨道派使返回桂州。

郑朗老远地迎过去,问道:“如何?”

两个兵士一脸喜悦,说道:“好了,好了,所有疟疾得到控制,前天仅十名兵士牺牲,其他的都挺了过来。”

但也未必,主要是兵士身体素质高,许多兵士吊到现在,身上产生了抗体。真正这个药剂也非是百分之百的青蒿素,想要成为青蒿素,还要经过许多道程序,乙醚处理效果也不大好,想要效果好,必须要沸点更低的溶剂,这种溶剂以宋朝的条件,就算郑朗带来相关的知识,也弄不出来。并且这种提取物没有分离酸xing与中xing物质,其中的酸xing物质毒xing大,对人会有伤害。

还有季节,郑朗不知道如何保存这种药剂,想要药剂,只能在青蒿的花季,这将时间限制在五月到九月,其他季节染上疟疾依然束手无策。

药效也有限,对兵士产生了良xing作用,对普通老百姓未必能起到这么高的治愈率,顶多保持在六七成。特别这种有毒的药剂对孕妇与老人、儿童将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侥幸的是药剂里确实含有大量青蒿素,而且郑朗用花季的青蒿叶片,也没有记错,青蒿花季也是疟疾肆虐的时季,过了这几月,就是冬天与chun天,也许有冬瘴与chun瘴,但多不是疟疾,而是其他的疾病,危害不大了。

副作用郑朗不知道,但心中估计会有副作用,可不管什么副作用,活着比死了的强。

十几天,郑朗崩紧的心一下子松驰下来,脑袋一晕,一下子坐在地上,身体软软的,未站起来,还是侍卫将他扶起来。郑朗颤着声音对大夫与一些小吏说道:“来,来,跟某一道去作坊里,某教你们怎么做。”

不仅有兵士,还有百姓。

走进作坊,郑朗在激动之下,手脚都不利索了,边上几个小吏看了后怕,将他拦住,说道:“郑相公,你教导,还是让我们来。”

这玩意儿太危险,前几天那个爆炸威力仿佛小火药包一样。若不是一个侍卫将郑朗扑倒,郑朗都能发生生命危险。郑朗这个哆嗦的手,让他们看着很担心。

他们还不知道这种药剂出现的意义。

虽然不能完全克制疟疾,但有了希望,若再注意合理的生活习惯,疟疾将不会成为南方的主要危害。甚至消息传出去,会引来更多的百姓主动南下寻找生路。

天sè暗下来,消息迅速传开。

郑朗回到家中,这十几天内,没有吃好睡好,一下子全身心地放松,身体整个都软了,是让侍卫扶回去的。

月儿心痛的掉眼泪。

郑朗呵呵地傻笑,抚摸着月儿的脸说道:“你不懂,你不懂。”

不但是两广的未来,还有六千万缗钱,什么时间宋朝砸过六千万缗钱经营那一个地方的?

第二天特磨道又传来消息,依然是捷报。继续有人病死,然而死亡率还是维持在很低的数字,仅是十几人。有的人新患了疟疾,喝下药剂后,立即病愈。又经过军中大夫的研究,将用量大约地得出结果。还导致一个良好的结果,看到一个个兵士病情控制,迈向康复,沮丧的士气全部消失,士气比以前更盛。疟疾都挡不住他们,南方还有什么可怕的?张玉与司马光病情同样得到控制,不过病了很久,依然躺在病床上,但没有生命危险了。

余靖接到消息后,来到郑家,月儿却说道:“官人在睡觉。”

太辛苦了,这些ri子。

“那我不打扰了,”余靖告辞,然后去了作坊,让官吏与大夫继续配制药剂,又代郑朗写了一篇奏折递到京城,将这个好消息向朝廷汇报,并让朝廷送一批硫酸过来。高度酒两广自己可以慢慢蒸馏,硫酸与火药一样,乃是军控事物,必须从京城调运。想要前线安全无事,还得需要大理药剂,另外岭南百姓也需要这种药剂治疗疟疾。

郑朗一觉睡到中午才爬起来,看着太阳在正中,感到愕然,来到府衙,看到余靖安排得井井有条,点了点头,说道:“安道兄,广南西路继续交给你了。”

“你要干嘛?”

“我要去广州,那边水利还等我去拍板,拖了很多天,不能再等。”

“这么快?”

“不快,慢了,眨眼之间,秋冬就会来临,那么多事务要安排,等不起。”

但这次在月儿强烈要求下,郑朗将月儿也带上,一道去了广州。

来到码头,忽然看到无数人站在码头边,书院里所有蛮人学生一起赶来。为了这个药剂,郑朗熬得圆脸生生变成方脸,许多人都看到了。而药剂的成功,不仅是前方将士,各族蛮人也会受益。直到此时,这些蛮人学子们才相信郑朗前来,是真正给他们带好ri子来了。

郑朗前面研发成功,后面又匆匆地赶向广州,这么辛苦让他们感动万分,自发地与书院的教书先生赶来送行。

“谢过诸位,”一夜恢复,郑朗神情恢复正常,又恢复到以前从容淡定的表情,冲四下里一拱手,带着侍卫与月儿,还有马,上了船。

水手解开缆绳,忽然一些教书先生坐下,捧出二十几把古琴,席地弹奏,随着琴声响起,书院的学子齐声唱道: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ri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反复地吟唱,歌声在漓江两岸回荡,经久不散。在他们心中,郑朗就如同诗中所歌吟的兰花荞麦。

听着嘹亮的歌声,隐在人群中送行的没移氏忽然从眼角滴出晶莹剔透的泪花……

 六百七十六章 复北归(上)

郑朗站在船头,听着这歌声,眉着却紧皱起来。 //

药剂究竟如何,郑朗没有本领知道,得看普及以后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效果。隐隐地郑朗感到它的不完善之处,制作成本也比较高,又有时季的约束,即便药剂出现,郑朗依然渴望着金鸡纳树。

不过最大的威机渡过,也会对疟疾肆虐起到极大的制止作用。

凡是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郑朗嗅到空气中一些负作用的味道。

消息递到京城,赵祯长松一口气,接着他立即明白药剂的重大意义,不仅是活人无数,因为这个疟疾,南方成了北方人最畏惧的地方。比如交趾无礼,宋朝一直待之怀柔政策。不仅仅是北方有契丹与西夏拖了腿,还有这个疟疾与瘴疠。用兵用得少,击不败交趾,用得多,大军必会有感染疟疾的可能,兵士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忍受交趾的无礼。

药剂成功,这一道魔咒等于去掉一半。

意义不仅于此,疟疾危险率下降,官员去南方的积极性会提高,就能如郑朗所愿那样,调一些良吏前去治理南方。但犯了错的官员往哪里贬,至今这个问题赵祯与庞籍皆没有想好。

还有其他的积极意义,总之,会给南方带来数不清的好处。

这种药剂的出现,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赵祯又想到那曲《幽兰操》,心中感慨万千。韩愈也是不错的大臣。可惜未得唐宪宗重用。想到这里,赵祯颇有些自得,至少在用人上,自己远远超过唐宪宗。

但郑朗反对他这种想法,赵祯重视人才,几乎每一个风流人物,在他手中都得到过重用。不过重用得过头了,反而造成一些负面作用。可郑朗这个想法不敢说的,那同样是堵别人的仕途。会遭人憎恨的。

带来的意义有很多,严格来说,因为使用乙曱醚处理青蒿。已经脱离了中医范畴。本来格物学渐渐冷却,这时候读书主要目标还是为了功名,科举不考格物学,太学学格物的人在风头过后,越来越少。然而格物学能治疟疾,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又增加了一批学格物学的学子。这个郑朗并不急,关健是火炮。一旦成功,在战场上露出它狰狞的威力后,即便没有学子学格物学。朝廷也会强行派一批学子学习它。

火炮有了一些眉目,虽未成功,也很快了。

接着两广许多消息传来。

非乃小事,听闻郑朗准备投下去六千万缗钱后,每一个大臣对两广皆产生重视。但多是或信或疑,若是有郑朗构画的前景,那般美妙,六千万缗钱砸下去是值得的。若是没有,这可是六千万缗钱。再加上两广战争费用,荆湖南路等等费用。将会达到一亿缗钱以上。有这么多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