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明末 >

第194部分

龙起明末-第194部分

小说: 龙起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督军大人说过,一个国家之中,人人都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承担了这样的责任,才能够在国家生活中享受相对应的权利。虽然农税在全台湾的税收种所占比例很低,但是我认为其至少有着一种象征意义在内,不应轻易取消。”吴运东站出来持反对意见。

“吴先生所说有些太过片面了。虽然从表面看,农税所占的比例很低,但是这并不代表农户们承担的责任便小。农业始终都在为整个台湾提供粮食,而工业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农业,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农户们的收入同工商从业人员的收入有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好现象,所以我赞成督军大人的这个提议。”很久没有在军政府当中发表自己意见的赵守富出人意料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赵守富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这几年来,他在军政府当中一直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至于很多人都开始忽视这么一个绝对的元老在军政府当中的地位了。但是所有对萧明乾事业开端的那一年的经过的人,都不敢对赵永岩有任何的不敬。

“没错,我们军政府的职能是管理整个台湾势力所及范围内的所有治下民众,为他们服务。调节整个台湾社会的财富分配,不至于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收入不平衡。长久下去,这种不平衡对台湾整体的经济格局是有害无益的。

现在既然已经拥有了免除农税的条件,也有那个必要,我们就应该去做。至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一切以实际的需要出发,予以忽略。而且,现在取消农税,还只是个开始,过几年,我还打算给予那些普通农户以一定的补助,使得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更加的高涨起来。”萧明乾对赵守富的话,非常的赞同,直接坦述了自己的看法。

在场的人,听到萧明乾这么说,都会心一笑。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台湾农业从业人员和工商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并没有拉开太多。即使是有,也只是十几二十两的差距。这样的差距还不至于产生什么太过巨大的影响。

发展 三百四十八章心中的热火,温暖了万历四十七年的这个新年

三百四十八章心中的热火,温暖了万历四十七年的这个新年

在场的人,听到萧明乾这么说,都会心一笑。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台湾农业从业人员和工商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并没有拉开太多。即使是有,也只是十几二十两的差距。这样的差距还不至于产生什么太过巨大的影响。

普通的农户,每家都有二十亩左右的田地,其中大部分是粮食用田。以每亩四石一季算来,一年下来,那些已经稳定下来的农户,他们的收成能够达到一百六十石左右。除去自家的消耗,有一百石粮食可以卖出去。这一百石粮食市场上能够卖到四十元银元,加上其他的经济作物,家畜家禽,农闲时的散工等等一年下来,一个四口之家的收入也能达到六七十,甚至八九十元银元。同纯工商业从业人员的全家收入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

虽然这种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但现在便考虑要进行调节,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特别是商业阶层在军政府中的代表,吴运东更是觉得有些不公平。

从一开始,台湾的商业税收就非常的高,虽然几经调整,但仍然达到了利润的一成五,在台湾的税收体系中,只有工业税收与之平齐。其他的如农税,个人所得税等等税种都比之低上很多。

缴纳如此高的商税,商人阶层在军政府的权利体系中却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权利,吴运东等人当然有些不乐意。不过,这种不乐意也只是淡淡的一点,毕竟相对于大明,台湾不管经商环境还是商人的政治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督军府和军政府正在用刀枪,为台湾商人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如此一想,商人们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最终,在全场三十二人,二十三人赞成,七人反对,两人弃权的情况下,免除商业税的决议就这么通过了。这可以说是台湾第一次的民主表决,也是萧明乾统治的中前期,少有的几次民主表决中的一次,在民主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

大年初一开始,整个台湾都沸腾了起来。因为台湾的三大报纸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决议报道了出来,而且全部都是头版头条。

种田不纳粮,这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台湾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大明的那些灾难深重的地区。没有来到台湾的他们,即使是在绝收的情况之下,大明也没有真正的免除过皇粮,即使名义上,大明皇帝的确发过免除粮赋的圣旨。

来到这台湾,不仅全家都过上了大明那些中等地主才能过上的好日子,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没有了敲骨吸髓的盘剥,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所有百姓的心中已经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有的人都对督军大人和军政府抱有强烈的感激。

万万没有想到,今年一开始,督军大人和军政府又给所有人送上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新年大礼。免除五十亩(含五十亩)以下的农户的农税,五十亩以上的农庄的农税也降低到原来的一半。

报纸所到之处,无不惊起无数的不敢置信的惊呼,从北往南,从大年初一到初三,台湾各地的百姓都感激莫名的面向着台北的方向跪了下来。虽然台湾已经明令禁止了跪拜之礼,但是又有谁能够阻止得了百姓们的这种质朴的感激行为呢

特别是那些亲人在饥饿中死去的人们,无不悲伤的呼唤着亲人们的名字,抽泣着默默向他们讲诉着来到台湾后的一切,告慰着他们的英灵。

大年初一,当唐洪生刚刚起床,走出卧房晨练的时候,只见陈李氏带着刚刚九岁的小女儿陈靓儿恭恭敬敬的跪在唐洪生的门前,见到他出来,立即低头便拜。

“你们这是怎么了?快起来,我们台湾不兴跪礼。”

唐洪生不知所措的,赶紧将陈李氏和陈靓儿扶起来。这台北的气温虽然不算很低,但是大年初一的早上,还是能够达到零下的。唐洪生不知道这娘俩为何跪在这里,但是总不能不顾身体啊

“老爷,您就让我们跪下给您磕个头吧小妇人不知如果感激老爷的恩德,但以几个响头,感激老爷对我们这些穷苦之人的大恩大德。”陈李氏流着眼泪说道。

“别这样,昨天还不是好好的吗?今天怎么就来这一出了。”唐洪生出言安慰道。

陈李氏在唐洪生府上已经好些年了,虽然因为心中的一些坚持没有将她纳进来,但是唐洪生其实在内心深处还是能够接受陈李氏的,对待陈靓儿更是如同己出一般,百般爱护。现在看到两人的表情,唐洪生相当的难受。

“老爷,当年如果不是督军大人和陈总长,我们娘俩已经饿死在了扬州。如果不是老爷您,我们娘俩也只能在台湾幸苦求活。你们是我们娘俩的大恩人,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你们是全天下所有穷苦之人的大恩人。”陈李氏哭着说道。

“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发生了什么事?”唐洪生实在有些糊涂了。

“老爷,今天一早整个台北都已经传遍了。军政府下令,免除了所有普通百姓的农税,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举啊如果当年大明能够如同台湾一样,不只做到台湾的十分之一,爷爷,爹爹还有几位哥哥姐姐也不会饿死了。”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的陈靓儿哭着说出了真实的原因,让唐洪生恍然大悟。

知道了原因的唐洪生,让他们先平静下来,然后将这件事情的始末同他们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此事是督军大人首先提出来的,更是他一力坚持的。我在这里面,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惭愧的很呐”唐洪生最后说道。

“不,老爷。督军大人是万世不得之圣人,您千年不遇的贤臣。如果没有您和那么多贤良之人的努力,将台湾治理的如此繁荣,督军大人即使想行此善举,也不能得偿所愿。”

陈李氏的话,让唐洪生欣慰不已,心中更是有一团熊熊热火在不停的燃烧着。

发展 三百四十九章决定前往库页岛

三百四十九章决定前往库页岛

新年的钟声一响,便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万历四十七年的纷纷扰扰,最终成为了过去式。不管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好的结果和不好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让人们确立了各自不同的奋斗目标。

台湾,在刚刚结束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行动后,再次的沉寂了下来。除了在南洋,同荷兰人的海军互相展示一下各自的肌肉以外,再没有进行新的军事行动。当然其在吕宋岛上不断蚕食土著人的领地不算再内,因为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并不是台湾的军事力量,而是那越来越多的移民。

新的一年下来,台湾上下的主要精力再次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吕宋的建设,占据了军政府上下的大部分精力。萧明乾明确的确立了吕宋的发展目标:五年之内,吕宋的经济总量,最少要达到台湾的六成以上。

不过,虽然台湾上下因此而忙碌无比,但是萧明乾本人却渐渐的闲了下来。每天大部分的工作除了军中的事物以外,便是被迫进行各种技术研究了。

经过近三个月的悠闲生活之后,萧明乾实在有些难以忍受了。静极思动之下,萧明乾做出了前往库页岛的决定。

“督军大人,现在前往库页岛是否太早了”

对于萧明乾的这个决定,唐洪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还不到四月,库页岛那边的天气对于南方人来说还是比较冷的。所以唐洪生希望萧明乾能够迟上一两个月再去库页岛。

“不早而且以后进入辽东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隆冬时节进行作战,如果这么点寒冷都忍受不了,那还能干什么?”萧明乾笑着否决了唐洪生的建议。

“的确而且现在库页岛也有了两万一千多的骑兵部队,加上其他的辅助人口,也超过了五万人。督军大人是该前去巡查一趟了。不过督军大人,我也想跟着去,是否可以允许我将这个医务部总长给辞了,跟着你一起去前往库页岛。”陈元贇一副我很不想再继续干下去的样子说道。

“荒唐士升你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说话怎么还如此不知轻重。”

一听陈元贇竟然如此儿戏的辞去医务部总长一职,唐洪生给气的脸色都变了,而其他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大部分人都知道陈元贇是个对权位极其不在乎的一个极品,但也没想到竟然能极品到这种程度,连任职了七年的医务部总长都要给辞了。

“呵呵元贇,我们台湾的官位总不至于就这么让你看不上吧,连这么个职位你都不愿意继续做下去。还有,你去库页岛干嘛,难道你想转入军职?”萧明乾调侃意味浓烈的说道。

“军职,我可没兴趣。之所以想去库页岛,只是想去见识一下而已。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去过北方呢一直呆在台湾这一个地方,都快被闷出病来了。现在有了这么个可以游历的机会,我当然不想就此错过。”陈元贇一脸向往的说道。

陈元贇的性格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受不了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喜欢四处寻找刺激。萧明乾对陈元贇的这种性格非常的了解,对他的要求自然无不予以满足。

“好你向军政府推荐一名合格的继任者,我同意你随同我一起去库页岛。”萧明乾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