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233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23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卷 第1201节:咬住 (2)

正琢磨着,头顶传来了嗡嗡的声音,一架双翼飞机从他们的头顶低空飞过,甚至都能看到副架驶拿着一个双筒望远镜正在向他们的船上张望着。范程就算是再傻这会也该反应过来了,他在中华帝国生活的那几年,对飞机这种比较神秘的军用品道听途说的多少也了解一些,这东西的航程半径是有限的,不像风帆船,只要有风有吃喝就可以一直航行下去。
范程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自己距离非洲大陆东海岸至少也有二百公里,按理来说,飞机不可威胁到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就极有可能是从某个海岛上飞起来的。
范程到现在也不知道,在东方已经出现了一艘巨大的海上飞机起降平台,而且正在咬着他们追了上来。
侦察飞机为了增加航程,并没有携带炸弹,若是带上四枚炸弹,足可以让飞机的航程缩短三分之一,在侦察行动中多少有点不太划算。
侦察飞机一边报告一边向回飞去,万一油料不够的话,下面是茫茫大海,可够他们一受的。
一个小时之后,飞机在一百公里以外找到了航母,飞机摇着翅膀缓缓向下降去,现在这种双翼飞机飞行的速度较慢,自重也比较轻,所以在降落的时候,在角度上并不像喷气机那样有那么多的说道。
飞机的尾部,一个大勾子也放了下去,在降落甲板处,十几道足有手指粗的皮索贴在甲板上,在皮索的两端,深入到下层甲板当中,现在凭帝国的科技能力,自然是造不出来那种弹射装置,同样也造不出来蒸汽缓震装置,不过在皮索的下端,却系着一个个十来斤重的沙袋。
飞机降落,勾子勾住了第五道皮索,惯性使得飞机一路向前滑去,勾子勾着皮索一个劲的向前冲着,在甲板下方,皮索拖着一个个十来斤重的沙袋向前滑动着,随着飞机向前冲,勾带的也越来越多,到最后每一端都带着三百多斤重的沙袋在滑动,巨大的摩擦力让飞机滑行了二十多米终于停了下来。
飞机的勾子一收,下方的地勤人员拖着皮索的沙袋向后退,回归原位,而位于航母侧面的通讯室也呼叫着其它侦察的飞机反航,航母带着两艘钢铁护卫舰一路向预定的方向追去,追出几十公里远,又是两架侦察飞机起飞,进行二次侦察,修正航线。
范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两架飞机,却不断其中的一架飞机竟然还带着机枪,对着舰队突突的就是一通扫射,打死打伤数十人之后,扬长而去。
天色已经微暗了,范程手上没有远程通讯设备,打死他也不敢把舰队分兵,分兵好分,可是想要再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东方帝国对非洲东岸的控制越来越严了,而且一旦分散,那些速度奇快的小战舰也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7卷 第1202节:咬住 (3)

看着天色越来越黑,范程也总算是长了一口气,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之下,哪怕是帝国的舰队也不可能在黑夜当中航行,万一哪里冒出个小岛来,绝对会一头撞上去,所以只能抛锚停船,航母通过侦察飞机的报告,双方相距不过四十公里而已,可是却也不敢再追了,只能原地停船,休息一夜,天色一亮就起航,这一回,范程可是没得跑了。

第7卷 第1203节:威力之强大 (1)

威力之强大
天刚蒙蒙亮,航母庞大的蒸汽动力机便被预热启动,煤粉喷进的锅炉里,经久不熄的锅炉快速升温,蒸汽使得锅炉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着螺旋浆快速的转动了起来。甲板上,四架飞机依次起飞,在空中摇着翅膀向远方飞去,由于天色还不是太亮,所以飞机必须要尽可能的升到高空。
现在的双翼飞机没有雷达没有夜视仪,全靠肉眼和望远镜来搜寻,靠太阳和星光进行定位,现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一旦飞得太低的话,产生错觉的话,飞机就会以八十到一百公里的时速一头扎进大海里,足以把人拍成肉渣。
舰空母舰和两艘护卫舰也动了起来,向预定的方向追去,片刻,四架飞机反航的两架,报告着方位,另外两架跟随监视。
在微亮的初晨,范程被空中那两加飞机扰得惊怒不已,有这玩意跟着,他是绝对逃不掉的,伸手抓过一支步枪对着空中啪啪的就是两枪,不过飞机都在四百米以上的空中,除非用炮,否则的话一般的枪械根本就威胁不到这么高的距离。
直到此时,范程还涌起一阵阵的无力感,之所以能够在非洲东海岸纵横这么长时间,感情是中华帝国根本就没有把他们看在眼中,现在闹得不像话,大军一压,他连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
没错,范程就是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一艘护卫舰凭着快速的冲刺率先赶了过来,甲板上的数门多管火箭炮率先开火,隔着十多里远就向他们的这片区域进行了覆盖射击,两艘看似强大的西洋战舰毫无悬念的就沉到了海底。
护卫舰又冲了一段距离,船身一横,侧舷火炮打出如雨般的炮弹,多管火箭炮也进行了二次装调,调整射界,再一次进行了覆盖射击。
面对这种钢铁战舰,除非范程能够咬下牙来,狠狠的扑上去,用数量来弥补质量,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够看的,但是会只有这么一艘吗?
范程要考虑给大清留点种子,他们这些人,无论谁能够突破重围回归,都将会给大清增加一批极其优秀的海上力量。
范程一声令下,分散突围,而此时,航空母舰也追到了二十里开外,另外一艘护卫舰也脱离了护卫队伍,向一支逃窜的舰队追了上去。
在航母的甲板上,第一次在海上起飞执行轰炸任务的大型轰炸机开始做起了准备,地勤人员忙着不停,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弹药的装载。
所有的准备做完之后,地勤人员向飞机上的驾驶员竖了根大姆指,一共五架长达二十米的大型轰炸飞机螺旋浆同时的转动了起来,这种海军装备的飞机由于要在更短的距离起飞,所以装了多达五具重量轻,功率稍小的发动机,两侧的机翼上每侧都有两具,机头还有一具更大的,提供了更大的动力,但是也更加消耗燃料,做战半径只有一百公里,不像陆地上的飞机,三加引擎做战半径二百多公里。

第7卷 第1204节:威力之强大 (2)

飞机戴着数百公斤的弹药,呜呜的吸啸着飞了起来,从甲板上一跃而起,飞上的飞空,向那些逃窜的西洋战舰追了上去。为了提高轰炸的精度,在没有那些高科技的瞄准仪帮助下,轰炸机必须要飞得很低才行,西洋舰虽然个头也不小,但是与海洋大背景相比,不过不是沧海一粟罢了。
轰炸机从战舰的上空几十米高的地方一掠过过,硕大的炸弹投了下来,咣的一声撞破了甲板,钻到了船舱里。
高爆炸药爆炸,火光冲天,只要一发,就可以将这些木质战舰炸成两截深入海底,连第二发都不用。
飞机从范程的坐舰上空飞过,投下一枚炸弹,却打偏了,从船侧落入海水中爆炸,哪怕打偏了,却仍然将船体炸出个洞来,幸好还有密封舰。
第二枚炸弹倒是落到了甲板上,但是这枚炸弹落下的姿势不对,稍微的偏了一点,在船身上一弹,滚落到了海中炸响。
飞机炸弹投完,摇着翅膀飞了回去,范程也终于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些煞神给送走了。
范程是再也不敢停留了,命令升起所有的风帆,用最快的速度反航,亚丁湾打死他也不敢走,从好望角一带绕行,想办法回到欧洲。
航母一出,非洲东海岸立刻就变得安定了下来,航母与快反舰一起配合着对非洲的东海岸进行着巡航侦察着,总算是让非洲平稳了下来,至于西海岸,有陆军就够了,经济重心都在东海岸一带。
范程逃了回去,出来百多艘战舰,逃回去的,不过五艘而已,但是这艘战舰千余人,却已经是个个精锐,拥有了足够多的海战经验。
而同时在西方,也开始尝试着像东方人那样,制造钢铁战舰,而且将蒸汽机安装到战舰上,可惜的在西方,还没有制造大型蒸汽机的能力,充其量就是一些工业应用的中小型蒸汽机而已,不过他们却把两台甚至是三台蒸汽机安装到船上。
而且完全的钢铁巨舰也没有能力,只能大量的改装原本的木质战舰,包上钢板,变成半木半铁的战舰,哪怕如此,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在西方已经出现了后膛火炮,在射速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论起生产能力来,这些西方的欧盟差得远了,论起生产制造能力来,东方帝国是他们的上百倍,至少在三大造船厂,保持着每个月下水十艘各种型号的钢铁战舰,无论是钢材生产还是蒸汽机的制造,都已经有了极为成熟的一套程序与手段。
航空母舰在非洲东海岸的一战,已经证明了通过飞机进行轰炸要比火炮的炮击更中精准,虽然初期制造,航母的成本要远远高过哪怕是最庞大的驱逐级战舰,但是在后期的战斗与维护当中,毫无疑问,航母的成本还是要更低的。

第7卷 第1205节:威力之强大 (3)

由于有了充足的军费支持,又有了制造第一艘航母的经验,三大港口同时开工制造了一艘航母。

第7卷 第1206节:导火索 (1)

导火索
本来制造的速度是没有那么快的,如果是铆接的话,所耗的时力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另一样利器,电焊机的出现,让钢板的连接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起来,比铆接至少要省时三分之二以上。电焊机其实就是以电流短路产生高温为原理来制造出来的,在现代,非洲那头甚至还有用一大堆的铜片子做成的简易电焊机,而原本还是萧远带来的原型,所以只要仿制就可以了。
至于电力,三大造船厂都有自己的电厂,采用的是蒸汽机带动的原理,仅仅用来提供照明和电焊使用还是没有问题的。
造船厂日夜灯火通明,人停机器不停,从包头、澳区源源不断的运送钢料,拼命的是在扩大着海军的军备,西方已经形成了欧盟,而且也在拼命的整军,虽然表面上现在东西方处于一个平静的阶段,但是双方之间必有一战。
现在帝国没有准备好,欧盟慑于东方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陆地上的军事力量,同样也没有准备好。
后世那个强大的美国,现在的北美,萧远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会正在跟英国干架呢,不过东方的发展倒是给了北美一个机会,英国要争取欧盟的领导地位,甚至有些顾不上北美了,让北美直接内战,而英国将大的人力和资金都抽调了回来,全力准备与东方的战,倒是给了北美一个可以喘息的机会。
由于东方帝国的横空出世,几乎引领的世界军事武备的发展,后膛、线膛、散弹等各种武器的横空出事,使得北美在南北内战当中的消耗与死伤远远的大于历史上的真实数字,至少也要再翻上十几翻。
此时,东方帝国已经肃清了周边的任何威胁,日本、朝鲜成为一个行省,再向前,像什么安南之类的小国,在庞大的东方帝的边沿,根本就没有任何生存的可能,纷纷成为东方的一部分,中华帝国再并入非洲,便是东方帝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
若是放到几百年前,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占据如此庞大的地盘,根本就没有长久生存的机会,特别是澳区、非洲孤悬海外,产生变数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通讯,远程通讯电台可以实时的沟通这些地区,而且还有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