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234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23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不同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通讯,远程通讯电台可以实时的沟通这些地区,而且还有帝国的行政机构的精细,还有相互监督功能,更有海军朝发夕至的强大战斗力,保证了中华帝国的平稳,至少在萧远还活着的时候是一个相当的平稳发展期。
而萧远最近经常与楚雄联系着,翻看着各种各样的资格,尽可有的在自己有生之年完善着皇权放权之后,大人府的管理职责问题,同时也尽可能有的加大教育步伐。

第7卷 第1207节:导火索 (2)

现在的中华帝国以初中教育为主,高中教育为辅,精英式的大学教育为核心的政策,十年之内,要达到以高中毕业为主,大学为辅,二十年之内,大学要成为主流。
随着东西方形式越来越严峻,最先起冲突的地方不是海洋,而是陆地,而且还是双方交错的市场中东一带。
自从中东的波斯帝国,土耳其帝国的没落之后,中东一带夹在东方帝国还有欧盟之间,可算是风雨飘摇,两边准都得罪不起,东方帝国的铁路已经修到了里海,绕到了波斯湾,正在向地中海开进。
铁路所到之处几乎就要成为东方帝国事实的领土,如果铁路一旦修到了地中海,那几乎就快要到达欧洲的腹心了。
俄罗斯鄂毕河畔的一战,让所有的欧洲人都见识到了那些东方人陆军的厉害,各种各样的轻重火力铺天盖地式的压下来,让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以喘息的机会。
如果铁路一直修进欧洲,各种重火力都可以从陆地直达欧洲,那还有他们的活路了吗?所以东西方的冲突就是在铁路沿线一带开展了。
事件的起因就是在波斯湾一带,一支号称是土匪的五千余欧盟正规军向铁路的护路队发起了攻击,两百名护路队成员尽数阵亡,无一生还,而铁路也被他们破坏了超过了两千米长,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没有接到通知,直接通行,造成火车出轨翻车,一百节货物尽数失散,损失惨重。
而军方接到这个消息,召开了又一次军政大会,几乎帝国每次召开规模浩大的军政大会,都代表着将会有大事发生,这一次也不例外。
最终,军方得到了军政大会的授权,允许调动部队去消灭这支严重影响了东方经济发展的土匪武装,一边向欧盟发表了照会,另一边派出两个师的陆军乘火车从陆地出发,直出西域,而距离更近的非洲驻军也接到了部队的调令,一支超过两万人的军队整装待发,搭乘海军军舰,会两路,一路开进了红海,抢占了苏伊式运河,并在运河两岸架设起了大量的重炮和多管火箭炮,名义是防止匪徒从此地逃走。
而另一路开进波斯波,从此地上岸,深入到了中东地带,帝国陆军除非不出动,只要一出动,无论占领了哪里,这地方就算是进了老虎嘴,想要都要不回来。
别的地方还好说,可是苏伊士运河已经成为了欧盟出欧洲的最重要的通道了,可是现在却被那些黑人与黄种人联合的东方帝国陆军给抢占了,当然了,在名义上,是允许西方商船出行的,但是实际上却掐在了东方帝国的手上,随时都可以一声令下,掐断运河。

第7卷 第1208节:导火索 (3)

欧盟虽然不同意,但是当两艘航母开进红海的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不同意了,至少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虽然在明面上是承认了东方人的做为,但实际上,在暗地里支持着一支支的马匪攻击着东方军队,一时之间,中东一带战乱四起。
东方帝国进驻中东,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反弹,中东战乱烽火四起,让萧远有一种美国进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感觉,妈逼的,有多少军队也不够填的。

第7卷 第1209节:紧张 (1)

紧张
幸好东方军队的军纪还算比较好,对普通百姓也是秋毫无犯,相比之下,东方人要比那些西方人更加温和一些,没有引起当地人的反感,所以东方军队在中东一带活动起来,不像后世美国佬那样,要明明的小心着路边炸弹和冷枪。这其实还是次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东方的宗教信仰问题。
中东地带主要还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说白了这里是伊斯兰的世界,而西方多数都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教义差不多。
无论是西方的宗教还是中东地带的宗教,都具有着极强的侵略性,而东方就不同了,东方的本土宗教道道讲究的是一个道法自然,自然为本,而另外一大教佛教则是只修来生,不修今世,这两种都是近乎于一种与世无争的宗教,侵略性很低。
虽然明朝已亡,新兴的东方帝国儒家文化氛围仍然浓厚,但是这种儒家思想已经无法再成为东方帝国的治世方针,东方治世有了新的标准,就是全民参政制度。
正是因为东方的包容,所以使得各种各样的宗教在东方都能生存,各种各样的人被包容到了东方,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本土的道教,甚至还有非洲的巫教等等,但是这些宗教在东方的大环境下,只成为一种精神信仰,无法影响到了行政阶层。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东方的部队进入中东地带以后,尊重当地的伊斯兰教,甚至还有一些伊斯兰信徒很是虔诚的去当地的清真寺当加宗教活动,想要得到当地长老的祝福。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对东方人并不反感,而西方人就不一样了,傲慢的西方人意图将上帝的光耀洒遍全世界,这在后世都做不到,还闹得烽火连天,何况是现在呢。
虽然军队进入了中东地带,但是帝国上下,无论是谁,都没有想过吞并这里,一来这里属于不毛之地,虽然萧远和楚雄都知道这地方盛产石油,但是当地的宗教信仰却是个大问题,比非洲还不稳定。
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西方人在这里的作为和东方人在这里作为一比较,高下立判,为了避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连军粮的配给都取消了猪肉制品,全部使用牛、羊、鱼来代替。
在中东地带,帝国的军队与西方人几乎摆到了明面上的马匪还有收买的当地匪徒形成的小规模军事力量不停的袭扰着,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帝国付了一部分资金,修建了不少飞机场,由不机进行飞行侦察,飞机已经正式的进入历史的舞台,而不再像从前那样小打小闹了,帝国各大机场日产飞机多达一百五十架。

第7卷 第1210节:紧张 (2)

中东不平静,在俄罗斯边境也不平静,以叶尼塞河为边境,西岸属于俄罗斯,东岸,属于中华帝国,从河心划界,双方在这里都驻有军队,只不过由于帝国方面在这里驻军也不过才三个师不足六万,加上后勤部队也才十万人而已。而俄罗斯最近已经开始向叶尼塞河增兵了,并且修建着数量庞大的防御工事,甚至还有数量颇多的火炮被运送了上来。
水泥这种东西,随着帝国的发展还有那些西方留学生的归国,已经不再是帝国独有了,眼看着俄罗斯一个个的水泥工事被修建了起来,北方防御部的司令阎习有点急了,他原本是第二重装步兵师的师长,北方战事结束之后,因为优异的表现被提升为北方防御司令。
阎习甚至亲自乘上了一架侦察飞机,沿着叶尼赛河沿岸高空飞行着,拿着高倍望远镜向河对岸进行侦察,初步估计,对方增兵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以上,这让阎习的压力颇感深重。
很快的,其它几个防御重镇也发来了消息,都发现有大量的俄罗斯部队在河对岸进行着集结,数量不少,粗略一统计,数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阎习在叶城指挥部里背着手转来转去,不停的眯着眼睛,最后点了点头,向身边的机要员点了点头,“马上给总参部发消息,叶尼河防线发现大量的俄罗斯军队修筑防御工事,意图向我方发动攻击,另外,通知部队进入二级警备状态,还有,通知各级军官,约束部队,不得随意挑衅,另外,让参谋部派人去沟通一下,警告他们这种挑衅行为,我方不排除先行开火的可能!”阎习背着手沉声说道。
“是,不过,将军,现在情势比较急,你看是不是先把您的家属送到新区去?”机要员小心的问道。
“扯他妈的蛋,老百姓还没撤呢,我先把老婆孩子往后送?这叫什么话,没让你办的就不要多嘴!”阎习皱着眉头吼道。
机要员一声不吭的退了下去,下达着各种命令,部队取消了休假,全部归建,所有的武器弹药装备全部按着战时标准进行分发。
部队进行二级警备状态,二级就是指的积极防御,在防御的状态下随时准备反击,而一级就了不得了,一级就相当于进攻的前奏。
这边气氛一紧张,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的叶城百姓大部分都没有慌张,反倒是兴奋了起来,民兵一个个的拎着98步枪,四处买子弹,上街也背着步枪,腰间挂着手枪,一副随时准备要打仗的模样。
至于普通的老弱就更不担心了,他们绝不相信那些老毛子在面对帝国精锐的第二重装步兵师的防御下能打过叶河,借他们两个胆子。

第7卷 第1211节:紧张 (3)

而军队在准备的时候,后勤部队已经准备好了搭建浮桥用的装备,只要战事一起,后勤部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搭建起一座可以通过重装备的浮桥。
而此时,那些参谋们也传回了消息,波多洛夫大公说了,这只是例行训练,没有任何恶意,阎习不屑的哼了一声,屁个没恶意,用屁股都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
“这个波多洛夫大公还真是没脸啊,当初帝国与俄罗斯一战的时候,就是他指挥的吧,这一次还来?娘的,蒙哈都能干翻他,老子还比蒙哈差在哪了不成!”阎习甚至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第7卷 第1212节:准备 (1)

准备
虽然阎习很有信心凭借四个师的正规军和一部分后勤部队挡住波多洛夫所率领的数十万大军,但是他仍然如实上报。总参部接到消息,在军事会议上经过研究,再加上各种情报的支持,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随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在陆地上拖住大量的陆军军队。
“我不太懂军事!”萧远敲着桌子说道,登时,那些高级参谋们都跟着哄笑了起来,谁信呐,帝国可是以新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而新区当年就是萧远带人打下来的,如果说萧远不懂军事,那他们更没有资格了。
萧远摊了摊手,“我真的不懂,当年就是胡打瞎拼,总算是有了点建树,在这方面,楚将军要比我更加清楚,所以你们没有必要看我,都看我干嘛,我和韩大人两人只要知道怎么打就行了,等到行政院的人问起来,我们能有个答复就成了!”萧远说道。
现在的中华帝国,有点双总统的意思,就是萧远和大人府的大人,双方各持有一部分权利,若是放到别人身上,只怕两者之间会因为权利而斗得让整帝国的管理都陷入停滞,但是在萧远这里不会。
萧远只是不放心帝国的运行,帝国的制度成立时间太短了,千年的封建制度惯性下,没有那么容易转变,所以萧远要做的就是再扶一段,尽量的减少自己的影响。
韩子明显能够感觉到萧远的想法,所以在管理起来也没有任何的压力,配合得相当的愉快。
现在那些军人们被萧远这么一说,也都轻松了起来,一个个的将整理后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韩子微微的举了举手,微微的皱着眉头,“现在我只想知道,我们是否达到了陆军需要扩军的地步?”
“没有,如果仅仅是俄罗斯这点动作的话,完全没有,我们的二十万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