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790 [cf. No. 672]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西明寺沙門法藏撰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攝。三顯教差別。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釋經題目。八部類傳譯。九義理分齊。十隨文解釋初教起所因者。先總後別。總謂一事法華云。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興于世。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解云。佛意欲令以己所得授與眾生為本意也。二別顯者謂諸聖教起必賴緣緣乃多端數過塵算。智論云。如須彌山非無因緣。非少因緣而令震動。般若教起亦復如是。廣如彼說。今別顯此經略顯十義。一順古。二滿願。三機感。四破惡。五迴邪。六殄執。七酬問。八除疑。九顯實。十成益。初順古者謂如下文。過去諸佛亦曾於此山頂說五法三性八識二空內心所證。我亦同彼。是知未來諸佛亦同此說。此則如大王路三世同遊也。二滿願者。謂佛過去曾見古佛。說內證法因則立願。今既成佛。酬滿本願亦說斯法。下文云。佛告大慧。如來本願力故當...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自序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如何做佛事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在家学佛如何课诵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持咒有用吗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印度彌勒菩薩造全稱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優波提舍論又稱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頌{序品第一}[甲一論前義]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甲一][乙二解敬禮]敬禮一切諸佛菩薩[甲二釋正論][乙一正申敬禮兼明造者之志願]求寂聲聞由遍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敬禮[甲二][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丙一論所為義]大師於此說 一切相智道 非餘所能領 於十法行性經義住正念 具慧者能見 為令易解故 是造論所為[甲二][乙二][丙二全論總義][丁一略標論體][戊一標能所釋]...
一、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 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得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个自己爱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 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要是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 佛说:因为她是你最爱的人,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今天是台南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周年大会。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用常识的眼光来看,禅学研究会跟国家、众生,似乎无关宏旨,但人类的命运最早的枢纽是看不见的,所以管它叫做‘机’。···参学正眼耕云先生讲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于台南市松柏育乐中心一、禅究竟是什么?二、谁能学禅?三、参学的最佳时间、地点四、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五、什么是参禅的大根器?今天是台南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周年大会。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用常识的眼光来看,禅学研究会跟国家、众生,似乎无关宏旨,但人类的命运最早的枢纽是看不见的,所以管它叫做‘机’。...
1.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2.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瑜伽師地開釋分門記 五識身相應地等前十二地同卷最勝子菩薩。將釋此論先立三門之義方釋論正文。言三門義者。一歸敬等門。有六行頌分為五門。一歸敬三尊。謂初一頌。二歎說門。謂次一行頌。三^8□造論門。謂次兩行頌。四^8□論功門。謂次一行頌。五造論意門。謂次一行頌。第一所為門分十。一久住並益門。二隱不隱門。三破無見有見門。四成就大小門。五離倒生信門。六利略廣門。七立正破邪門。八破增損門。九不相違有差別門。十位果差別門。第三所因門分三。一明教初興由。二明二宗起由分二。一明勝義皆空宗興由。二明唯識中觀興由分二。一明造論因。二歎論功。三明教所被分二。一大。二小。...
禅宗这一法,现在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在这门下,依此用功办道、开悟的人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在过去唐朝、宋朝、明朝,甚至于清朝,还有少数开悟的,像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都是属于清朝的——这以后开悟的都没有听到。是不是没有开悟的呢?开悟也有大、小之分。如我宗门下,大悟十八,小悟无数。···本焕老法师开示本焕法师主讲明尧居士整理佛法问答禅七第一天禅七第二天禅七第三天禅七第四天禅七第五天禅七第六天禅七第七天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座上的几位大居士要我来给大家讲几句话,但是我不会讲话,那么就把这几十年来我个人修行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跟大家聊一聊吧。...
作者 明·见月老人弘一律师批注后学大光校文今人白话解 师一生接人行事,皆威胜于恩。或有疑其严厉太过,不近人情者。然末世善知识,多无刚骨,同流合污,犹谓权巧方便、慈悲顺俗、以自文饰。此书所述师之言行,正是对证良药也。儒者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余于师亦云然。九月五日、编录年谱摭要讫。复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注。并记。九月十三日、写随讲别录二纸竟。卧床,追忆见月老人遗事。并发愿于明年往华山礼塔。泪落不止。痛法门之陵夷也。 曩见经目,载一梦漫言。意谓今人所撰导俗佛书。因求得一册。披卷寻诵,乃知为明宝华山见月律师自述行脚事也。欢善踊跃,叹为稀有。执卷环读,殆忘饮食。感发甚深,含泪流涕者数十次。因略为科简,附以眉注。并考舆图,别录行脚图表一纸。(大光谨按,行脚图表今从略。)冀后之学者,披文析义,无有疑滞耳。...
(修持山上闭关法,易成就之明显教授及所采取精华)顿珠仁波且开示顿德、罗布、诗卓三位仁波且合译英李福衡、陈承泽、陈健强合译汉恭敬顶礼最高荣耀及仁慈无比上师尊足前以归依。求加持我及我的眷属弟子们,令内心很快生起觉悟!无有颠倒,在这一生得持勝地。对这些幸运的人,因他们过去曾发十分清净心,具足善业,对殊胜怫法,甚深密义的大圆满,及上师开示具足信心,发愿修行直至究竟。现在因缘成熟,乃示这个讲解,以便作为在山闭关的入门方法!对於修大圆满满非常重要。教导分三:第一前行:先断除欲念及执著,以求法之念,净化自心。第二正行: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
我们的世界 ourour-《巧弟》BY: 紫雪(推荐!)巧弟默默的走下他家那豪华的轿车,穿了一件崭新的鲜红色的连帽式的套头绒衫的他,显得格外的漂亮了。他的奶妈慈妈帮他拿着一个提包跟在他的身后,而他,则一步步随着父亲迈进了眼前华丽的洋房别墅中。宽大的客厅里,魏家的老太爷已经等在那里了,“巧弟来了啊?”老头子不慌不忙的招呼着,“坐吧,聂先生!”巧弟的爸爸坐下了,剩下巧弟和慈妈呆呆的站在一旁。“聂先生呀,今天我就开门见山了,你也知道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相信巧弟能好好的陪着他,今后巧弟在我家,你也就不用担心了......”站在一旁的巧弟木然的看着父亲那赔笑的脸,他知道,父亲正因为他这个多余的人终于为聂家派上了一点用场而高兴不已,牺牲了他,而换来大客户的欢心,换来常年的订单,多么值得呀,而且,还把他这个眼中钉从大妈的眼中拔去了!...
蕅益沙门古吴 智旭 述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占察者,能观之智,善恶业报者,所观之境。能观无非一心三智,所观无非一境三谛。消除疑障,坚固净信,开示进趣方便,安慰令离怯弱,所以释迦大圣,劝当机而专请,地藏慈尊,乘悲愿而演说,事理双明,浅深同益。可谓照昏衢之宝炬,救痼疾之神丹。虽复去圣时遥,何幸妙诠犹在。钻仰既切,欲罢不能,蠡测管窥,用公同志,将疏经文,先明玄义:第一释名,第二显体,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著我相。···弘一大师文集—修持弘一大师著述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净土法门大意净宗问辨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劝人听钟念佛文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论曰。立空品中。人空已成未立法空。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释曰。前说空品。后说无性品。欲何所为。答曰。前说空品为显人空。但除烦恼障。是别道故。后说无性品为显法空。通除一切智障及烦恼障。是通道故。复有别用。为除世间三虚妄论。一斗诤为胜论。如露伽耶鞮迦及僧佉等论。二多闻为胜论。如四韦陀及伊鞮诃婆等论。三正行为胜论。如二乘教等。今说二空除此三论。先说人空。为除前外道两论。次说法空。为除后一二乘偏执乃至外道邪执论。显真实正行。依因此行得究竟无比故。复次说人空为破邪法。说法空为立正法。若广明论用如十八部。为显此用故说斯论。此即第一明用分也...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济公活佛传懿旨、玉旨序第一回 - 游南天门聆听 大圣说法第二回 - 游南天玉阙拜见 文衡圣帝第三回 - 再游南天玉阙听 圣帝训示第四回 - 游太清宫聆听 太上道祖说法第五回 - 再游太清宫听 太上道祖说法第六回 - 游上清宫聆听 灵宝天尊说法第七回 - 游三清河聆听 河上公说法第八回 - 再游上清宫听 灵宝天尊说法第九回 - 游玉虚宫听 元始天尊说法第十回 - 再游玉虚宫听 元始天尊说法第十一回 - 三游玉虚宫听 元始天尊说法并朝谒 玄玄上人第十二回 - 游东华宫聆听 东华帝君说法第十三回 - 再游东华宫听 东华帝君说法第十四回 - 三游东华宫 参观众生原灵花树第十五回 - 四游东华宫 参观众生原灵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