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说月出昆仑之山,遍照天下。惟有神山背面的一处深谷,月光永远无法照临。这个山谷,就是六支族人世代生息的朗风之谷。 朗风谷与其说是山谷,不如说是一片巨大的凹形树叶,悬挂在绵延万里的昆仑山脉当中,下临万仞绝壁,上倚千里神山,朝云暮雨,风雪激荡;奇葩异树,四季常开。 六支族人在这片神奇的山谷中餐霞饮露,乘龙御凤,度过了无数年神仙般的日子。然而,与神山中其他强大的种族——青鸟族、金乌族、八骏族不同,他们并不是西王母庇护下的半神,依旧拥有着人类的身体和情感,依旧要经历生老病死,爱恨离合。只是在昆仑山天地灵气的滋养下,他们懂得了如何运用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捕捉、驯养昆仑山中的种种神兽,这也是他们能在这片仙人往来、神鬼出没的绝域内生存的原因。...
(番外)By款款(钢金属的教皇)北京郊外八宝山公墓。阴雨霏霏,深秋的寒气遇到迟迟不肯退却的暑气,寒冷空气与热气一同交汇,汇集成白色瘴气袅袅上升,斜舞风雨落叶飘扬回大地,愁丝紧凑打的人心潮阵阵起伏。墓园深处,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林木森森碑墓林立,进门右边的一片墓区中,矗立着为了国家建立而捐躯的革命先烈的墓碑。除了埋藏着战争烈士,为国捐躯者,还在各种事件中为国家付出生命的公职人员。每逢祭日,或是国家法定节日,就会由一群群的中小学生与市民纷纷鲜花扫墓,缅怀先烈。人生在世,苦苦挣扎力图上游,身后亦不过身占三尺黄土。站在生与死亡,未来往昔,希望腐朽之间,凭籍历史来回比较观望,明白生之可幸,死之可怖。这道理浅显易懂。...
要解释这个故事的名称,可以抄许多书,可是一直最怕抄书,所以提得很简单,没有兴趣的读友,可以就此算数,有兴趣的读友,可以自行去找数据——很容易找的。在故事最后,岩石先生竟然自然而然在“归”和“死”之间划上了等号,有趣,真有趣。好像十多年前,在《追龙》这个故事中,早已有过相同的预测,妙哉,真妙哉!第一章:十万火急在叙述上一个故事《一个地方》到最后,我用一句“因为谁也不会有机会到那地方去”作为结束。从这样的结束看来,好像《一个地方》这个故事已经完结,不会再有后续了。事情要分开来说。当时我确然认为事情已经完结。虽然在听了岩石的叙述之后,大家有很多分析,一致肯定确然有岩石所说的那个地方的存在,相信岩石所说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经过。红绫自告奋勇要去寻找那个地方,而且虽然我不...
引子 中原武林自少林寺灵空上人倡议七大门派结盟,共维武林正义,结束了纷扰之局,十年来,道长魔消,平静无波。 灵空上人圆寂之后,由武当玉虚真人接掌七派令符。 日久则顽生,由于各门派私心自用,加之各门派滥收徒弟,良秀不齐,而又后继无人,趋于没落,令符逐渐丧失约束力,七派之盟,成了有名无实。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成了中原武林的真实写照。 先有三才教崛起于南方,接着,是金龙帮兴起于大河以北。 于是,群雄纷纷崛起,据地为尊,当然,其中也不乏正义之士。 各江湖帮派之间,为了本身的利益和野心,互相争伐兼并。 于是,中原武林又复为血雨腥风所笼罩,回到了十二年前熙攘纷争的局面,情势犹如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
他的父亲,是名震天下,武林共仰的“双圣”之一,也是“庐山三老”之首的白发仙翁沈一之。 他自己,身列中原三杰,威名之盛,如日中天,是年轻一代的偶像人物。 他有一身奇绝超凡的身手,加上儒雅温文的外貌,和一颗仁侠的心,被武林中美称为“玉面书生”。 现在,他的家世和他自己的成就,都无法帮助他脱出这场灾祸。 “玉面书生”沈震宇,这时全身百骸皆酥,剑眉紧锁,朗目失神的倒卧在进入庐山山区的山道之上,但仍威武不屈的瞪视着一个身穿长袍的生意人,叹了一口气道:“胡贵,我有目如盲,没有看出你数年以来,包藏祸心,图谋于我。” 胡贵阴森森的道:“我要不多费几年时光取信于你,你怎会来往都在小店打尖,以你的心细精明,又怎会按照我的预定计划,在今日此刻服下我的‘万毒化骨丹’!”...
“悬崖瀑布飞,玉龙挂寒空”,这两句佳咏,是昔人称咏鼎湖飞瀑,有感而作。 鼎湖位于粤南肇庆东北四十里鼎湖山顶,一入鼎湖山境,但见层峦叠翠,林木蓊郁,由谷穿过云,碎玉摧冰,散珠喷雪,轰隆雷动,声震山谷,绚丽壮观。 一夜,经过一场大雷雨后,皓月涌照朗空,将这鼎湖山顶如同蒙上一层白纱,份外清新幽丽。 突然,数声清啸腾起,高亢悠亮,回游山谷,袅袅不绝,似此名山胜境,竟有江湖人物光临,实乃大煞风景之事。 峭壁飞瀑之上,忽现出一条身影,跟着,又有七条身形,在鸟松藤萝间,倏隐倏现,飞扑崖顶,宛如夭矫神龙。 眨眼,均如星丸弹泻,立在先来人身之侧,月色映照之下,只见后来七人,僧、俗、道均有,形态不一,唯一相同者,是他们的神色凝重,炯炯逼视着先来一人,蓄势运劲,如临大敌。...
自序在记述《买命》、《卖命》的时候,和一位极有资格的医学教授,讨论生命配额的问题,他说:"现在可以肯定知道有确定数字的生命配额,应该是女性一生之中可以排出多少颗卵子。每个女性所能排出卵子的数字不同,数字多少,是一出生就决定了的,可以说是生命配额的典型。"后来另一位医生,听我说起生命配额的转移,他大是感慨,道:"其实生命配额转移,已经在许多医学手术中实现,譬如说,用骨髓的移植去挽救血癌患者的生命,就是百分之百的生命配额转移。其他各种器官移植,也可以作同样观。"不论怎样,若是生命配额转移成为事实,对人类是祸是福,牵涉到的问题太复杂,不是通过几个故事可以说得明白的。说故事的人,当然只是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