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动荡 事实上,他还并未正式成为美国总统,离就任的日子尚有四个月的时间,这可谓是林肯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了。和平年代里,总统在被提名到就任之间可以有十个月的充裕时间,来预先确定自己今后人事、国政的方针和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定婚期,在这段时间里,“总统”这个职位对于他就仿佛是新娘对于新郎一样,他在新娘的旁边绕着圈,观察着她,在结婚前的日子里可以沉默地思考,怎么去对待她,怎样才能效果更好的说服她,或者教育她;如果这位新娘是位有经验的寡妇,那他一定会怀疑,婚后的日子会不会是那种两人海誓山盟、没有日常的磨擦、令两个人都心满意足的美好时光,而倘若她是个处女,那么他便会满脑子都是至善至美的幸福幻影了。...
我有幸采访了章伯钧先生的小女儿章诒和女士(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曾因父亲的株连被错判20年徒刑),这位迭遭厄运却坚强不屈的中年知识女性将我带到了她父亲不幸的政治悲剧和坎坷一生的氛围之中。 走出桐城乡间的草鞋才子 1895年农历十月初一,章伯钧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6岁那年,章伯钧的父亲不幸溺水身亡,他与二弟章伯韬(3岁)、三弟章伯仁(5个月)由叔叔抚养成人。 幼年的章伯钧先入私塾,一年后才进入乡间的育才小学读书,他自幼喜欢作文,每日放学以后,便在牛背上吟诵华章、潜心写作。小学毕业后,他报考了省内有名的桐城中学,由于数学不及格,差点落榜,只是因为他的文章 写得漂亮,才被一位桐城派文人校长破格录取。学校离他家有九十多华里,章伯钧只能在校寄宿,他每月趁假日归家,肩挑大米、菜油长途步行到校。当时,他的叔父经济上也非常拮据,...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25日09:53主讲人简介: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内容简介: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
他们告诉棋手,水边棋舍只是一间草棚,就在对面的湖岸上。你可以走路去,你要是怕走路就搭捕鱼人的小船去。寺前村的老人们端详着风尘仆仆的棋手,他们说,那地方没人去,只有放羊的孩子在那里躲雨躲太阳。你为什么要到那里去呢? 棋手拍了拍他的黄色帆布背包,背包里响起了一阵类似石子相撞的清冽的声音。棋手微笑着把背包放到老人们耳边,他说,听,棋的声音,我去那里下棋。棋手初到寺前村就以他的言行引起了本地人对他的注意,他的眼睛当时仍然纯净而明亮,正像他背包里的棋子一样黑白分明。 那年春天我也来到了寺前村。我是听从了一个昆虫学了的建议来这里寻找紫线凤蝶的。当然,假如你了解蝴蝶恬才的习性并且到过寺前材,或许你也会向我提出同样的建议。...
吴建民,现年64岁,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从22岁起,吴建民就进入外交界,经历之丰富超过了众多同龄人。 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1991年初,他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之后,他相继担任驻荷兰与瑞士大使。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工作。现任外交学院院长。2003年12月12日,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 内容简介: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了整个世界。人类在饱受战争的摧残后开始觉醒,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21世纪,震惊世界的9·11,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9·11改变了世界什么?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出兵攻打伊拉克,陷入战争泥潭的美国将如何面对国际社会?战争改变了世界...
1、澳门之星步青云 世纪之交到来之际,历经近五百年漂泊离散的“游子”———澳门将飞越沧桑,扬帆归航,返回祖国母亲一往情深的怀抱。于是,万众的企盼逐日增温,世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竞相聚焦于澳门,并开始瞩望一颗才华横溢、平步青云的“澳门星辰”———何厚铧。 一贯作风为“少说多做”、低调回应传媒的“贵家公子”何厚铧,只因了今日政坛大趋势和昔日命运的“身不由己”,脱颖崛起为万众瞩目的热门人物。他想“低调”,以示自己与普通人无别,而事实却是天壤有别,他是名门之后,是声望显赫的传奇人物何贤的宠儿,是澳门人尽皆知、妇孺谙熟的何氏家族“五公子”,是1955年在其家族事业兴旺发达、父亲驰骋濠江时“含着金钥匙出世”的人。...
本书由中国文学论坛:zgwxbbs 【夜灵澈】整理发布!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和论坛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酒神作者:莫言共十章 第一章 一 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 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车底的弹簧板嘎嘎吱吱地怪叫着;头不断地碰到驾驶楼的顶棚。听到司机骂道路,骂人;粗俗的语言出自一个比较秀丽的少妇之口,产生黑色的幽默。禁不住看了一下她。她穿着一套蓝帆布工作服,粉红衬衣的领子高高地钻出来,护着一段白脖子;双...
从听到奥普拉名字的那天起,我就成了她的观众。 1994年的奥普拉比现在还要胖,我猜总有一百七八十斤吧?妆化得很浓,齐肩的短发,烫过,总是硬硬地戳在那里。着装风格好像还停留在八十年代,以大垫肩式居多。她,一点儿都不漂亮,却有一种让你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遥控器的力量。我的眼睛似乎很势力。一个人一旦走红,我看他(她)的样子就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些年,奥普拉在我的眼里就一点点在变化,如今我已觉得她是美女一名了。前年她穿晚装登上《VOGUE》杂志的封面,我甚至有惊艳的感觉。 第一次看她的节目,话题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好像是家庭伦理方面的选题。奥普拉大半时间都面色凝重,两个极胖的女嘉宾则一直哭哭啼啼的。那时的美国talk show都流行诸如“我的妈妈其实是我的姐姐,我的妹妹抢了我的老公”之类的匪夷所思的家庭悲喜剧,观众、嘉宾在现场对骂乃至大打出手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1995年还发生过节目播...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20日 15:50主讲人简介李元,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1925年出生。青年时期考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后从事天文工作。20世纪50年代调到北京筹建北京天文馆。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文科普工作,国际行星协会曾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发表各类天文科普著作多篇。内容简介我们知道今年的2003年的8月27日,是六万年以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那一天,所以国际行星协会就把这一天定做“世界火星日”。我记得我在四十七年以前,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秋夜谈火星》,登在《人民日报》上,收到1956年全国散文集里面,还把我收进去了,那时候看火星和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我怎么谈的,说是秋夜多么优美的环境,看着天上的火星令人向往,只能说几句,上面有什么呢?那是个谜,现在可不是谜了,现在搞得清楚了,火星上没有人,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有没有最微小的生物呢?那还在探测,所以,我回想起四十几年以前谈火星和今天来讲火星可不...
央视国际 (2005年06月06日 10:20)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内容简介:清朝皇室的种种纷争,直接影响到曹家的荣辱兴衰。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病逝,他的第四个儿子弘历继位,这就是乾隆皇帝。对于曹家来说,在经历了康熙朝的富贵繁华和雍正朝的败落获罪之后,一个崭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主讲人简介杜子华,山东青岛人,英语教育专家,新东方教育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实用英语学院院长,北京市民讲外语组委会英语顾问。一位深受大家欢迎和尊敬的英语教育专家。杜子华在山东工业大学学习期间,从来没有放弃过英语学习,他每天大量阅读英文读物并反复观摩英文电影,将自己完全淹没在一个鲜活的英语世界里。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使杜子华在1989年,考入了令无数语言学习者所神往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此时已是研究生的杜子华,无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还是英语写作,都更上了一个台阶。他开始从事英语教学、高级翻译和同声传译工作。这个时期,杜子华创造性地发明了“电影听力学习法”,愉快轻松的学习方式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在兴趣的引领下,同学们不仅能够完全看懂听懂影片中的所有对白,而且还能够充分地理解片中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方言俚语。1992年研究生毕业后,为更深层次地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
周汝昌,我国著名红学家。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意外发现了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