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简 介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Astrid Lindgren)女。1907年生于瑞典斯摩兰德省的一个农人之家。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长期在斯德哥尔摩一家儿童书籍出版公司工作,1946年至1970年间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1944年冬因滑雪伤了腿,养伤时写成了一部故事《穿长袜子的皮皮》,蜚声全国,继而蜚声欧洲以至全世界。她的童话代表作《小飞人尼尔斯·卡尔松》获首次尼尔斯·豪尔耶松奖。1957年作品《米欧,我的米欧》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国际儿童图书协会授予她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1960年开始出版玛迪琴的故事。1963年开始出版淘气包埃米尔的故事。1966年,获德国青少年书籍比赛特别奖。1970年,获瑞典《快报》儿童文学与促进文学事业金船奖。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1981年,出版长篇童话《绿林女儿》。1978年,获联邦德国书商联合会授予的和平奖金。...
这是第一本让中国城市公众全面认知家园“灾事”的普及读物。它不是艰深玄奥的概念推理,没有激昂慷慨的情绪化论述,作者积20年中国城市灾害问题钻研之功力,通过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冷峻地展示了中国城市灾害的全景,中肯地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的忠告。我们的城市危机四伏。城市生命线脆弱得不堪一击,一场不太大的雨雪就让我们的城市半瘫痪;我们的家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仿佛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游荡着幽灵般的杀手,断水和停电更是时刻高悬在头顶的利剑;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一系列的灾难害得我们骨肉分离:每天死亡300多人的交通事故,动辄死伤数百人的火灾、空难,年均死亡近20万人的灾难事故,假酒毒食品的泛滥,突发恐怖主义的滥觞……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灾变已如脱缰之马。...
序幕 一八九0年 纽约市 “莎菲,你在哪里?” 小女孩畏缩了一下。她固执地抿起唇,但并没有离开她房间的小角落,依旧躲在墙及大床之间。 明步声愈来愈接近。“莎菲!”她母亲尖锐气恼的声音道。“莎菲!你在哪里?” 莎菲用力吸了口气,泪水涌上眼眶。门大力打开来,珊娜出现在门口。如果爸爸在这里就好了!如果他没有离开……如果他在家里…… “莎菲!我叫你出来!你在做什么?我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你!”珊娜高声叫道。莎菲不情愿地迎上她母亲的目光。欧珊娜看见搁在她脚下的画纸,眼神变得愤怒。 “这是什么?”珊娜喊道,俯低身子,拿起那张画纸。上面的画虽然是出自小孩子的手笔,但用色活泼,描绘得惟妙惟肖。画里是一名高大魁梧、英雄般的粗犷男子,后面跟着一名金发的小女孩。...
第五章 囚徒新生一、四散逃窜1溥仪在通化的山沟里把额头磕得鲜血淋漓,这个第三次退位的“皇帝”,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日本人投降之后,自己会落个什么样的下场?树倒猢狲散,可是,自己这个被日本人牵着演了多少出闹剧的猴儿,真能平平安安地“散”去吗?……浩子探了探婉客的鼻息,摇了摇头。一代皇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去了,也许,直到临死的那一刻,她还在怨恨着那个男人,那个把她娶进皇宫、却又从来没有给过她真正的爱的男人!可是,那个男人又何尝领受过别人的爱呢……历史长河中的一九四五年,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年,但对经历过多年浴血奋战、反抗法西斯侵略、争取民主自由的世界人民来说,却是捷报频传、激奋人心的一年,当然,这一年也是曾经猖狂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分子走向穷途末路的一年。...
《病隙碎笔》作者:史铁生“人间戏剧”(1) 病隙碎笔① 一、所谓命运, 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写剧本的时候明白,之后常常糊涂,常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谁也有“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但是,若非“我怎么这么”和“我怎么那么”,我就是我了吗?我就是我。我是一种限制。比如我现在要去法国看“世界杯”,一般来说是坐飞机去,但那架飞机上天之后要是忽然不听话,发动机或起落架谋反,我也没办法再跳上另一架飞机了,一切只好看命运的安排,看那一幕戏剧中有没有飞机坠毁的情节,有的话,多么美妙的足球也只好由别人去看。...
盾与剑是苏联肃反人员的标志上的图案,象征“无论我们置身何处,我们的职责是用这面盾来保护人们免受残害。”《盾与剑》的主人公是苏联侦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1939年他化名约翰·魏斯潜入德国,打进德军谍报机构,经受了重重考验,长期以来成功地扮演了帝国保安局的党卫队上尉约翰·魏斯的角色,出生入死一直战斗到最后的胜利时刻。第一章 1940年夏天,一位德国血统的苏联公民在里加市被人杀害了。 拉脱维亚的刑事侦查人员确认:凶手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氰化钾安瓿枪,射击时安 爆发出浓缩气体,没有枪声,立即将对方击毙。 死者的订婚戒指、手表、钱夹等贵重物品均被抢走。但是在一个扔进下水道的包裹里发现了一部分上述物件,从而排除了抢劫杀人的可能。...
简介: 长达半年有关家庭话题的集中采访,14位人物的真实写照以及其间的诸多感慨。 这种影响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烙印,深藏在血缘的底里。无论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曾经试图摆脱还是干脆就希望继承,这种影响最终都会在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思想里表现出来,当然,在表现的程度上会因为不同人的人生态度的不同选择而有所不同。。。。。。 代序 最后停泊的地方 作者:安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文艺台的节目主持人孟立,闲谈中说起我正在写这本有关家庭话题的书以及其间的诸多感慨,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生长在台湾孤儿院里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一心想找到他的母亲,他能够获得的唯一线索就是一些从一个小山村到新竹、又从新竹到孤儿院的车票。他因此断定,这个与他有关的人一定就住在这两个地方之一。在新竹,他一无所获,就到了那个小山村。...
季羡林自述:学问人生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临清,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历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等论著及《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译著行世。山东友谊出版社 出版 先生自述 清代残影 我生也晚,没有能看到20世纪的开始。但是,时至今日,再有七年,21世纪就来临了。从我目前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我能看到两个世纪的交接,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可以说是与20世纪共始终了,因此我有资格写“我与中国20世纪”。...
第一章 在拥挤的人流中,列夫丘克好不容易穿过敞开的大铁门,来到了觅敞的、停满了汽车的站前广场上。刚下火车的、成群的旅客们,在这里一下子就散开了,向四面八方走去。列夫丘克放慢了他那本来就信心不足的脚步。他不知道现在该往哪里去:是沿着从车站去城里的街道走呢,还是到广场出口击乘那两辆黄色的、正在等侯乘客的公共汽车。他犹豫不决地停下来,把那只已经不新、带金属镶角的小手提箱,放到被太阳晒得冒油的、滚烫的柏油马路上,四面张望起来。看来应该问问路了。他衣贷里装着一只揉皱的信封,那上面有地址,但是地址他已经记住了。现在他细心地观察过往的行人,想找个人打听打听。 在这傍晚时分,广场上人倒不少,可是所有的人从他身旁经过时,都带着一种急迫和忙碌的表情。他犹豫地观察了好久,才去向一个同他自己一样并不年轻、一边离开售报亭一边打开报纸的人去打听:“请问,去宇宙飞行员大街怎么走?是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