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罗阿 译者:傅雷译者序服尔德(Voltaire)时人多译作福禄特尔,鄙意与原文读音未尽相符,因援用北平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译名。窃意凡外国人名之已有实际应用者较有普遍性,似不必于文字上另用新译。本书所引诗句,只译其大意,读者谅之。本书中注解皆为译者添加,以便读者。本书采用一九三五年巴黎Gallimard书店nrf版本。译者附识一九三六年四月一 十八世纪的渊源与特征路易十四①的统治是一个聪明政治家的正当的独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独裁。迄十七世纪为止,法国贵族始终是桀骜好战的阶级,屡次作乱,致国家无法统治。个人之间的争执,其暴烈亦不下于党派之间的争执。一五***至一六O七年间死于决斗的直有七千人。所谓现代国家这种簇新的威力,那些文艺复兴期的巨子是不承认的。吕希李安②曾把他们抑压过一时,但在路易十四尚未新政的时期,他们重又抬起头来,吐出凶猛疯狂的火焰。即是女人亦是好勇斗狠之流,比男...
[美]穆尔 著作者序丛书总序第一部 在诺丁汉的日子第01章 祖先的遗音第02章 永恒的村庄第03章 伯特初涉人世第04章 教区的年轻恋人第05章 奋争和学位第06章 自然的遗迹第07章 人文主义倾向第二部 伦敦岁月第01章 市郊教书匠第02章 死亡的记号第03章 旧情的终止和新的开端第04章 新的天地第05章 意大利的黎明第06章 欢乐的新朋友第三部 大战时期第01章 意大利序曲第02章 战争之犬滑脱颈圈第03章 历尽心酸第04章 “一片空寂、被遗忘的土地”第05章 占卜石和监视网第06章 无休止的战争第07章 再见,我的英格兰第四部 漫游岁月第01章 到南方第02章 鸟、兽和西西里第03章 欧洲大陆的中部第04章 向东方和南方航行...
张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另外一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宋江这个人的一生?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8日 10:10主讲人简介: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内容简介:《中国式离婚》被人们称为现代版的围城,它通过三个家庭和一个已经离异的家庭,来展示中国人的婚姻现状,揭示不同年龄段的夫妻在婚姻契约下心、身和身心的三种背叛,从而导致家的变化。《中国式离婚》的热播,使人们对家的问题格外关注。在今天,离婚往往和“第三者”交织在一起,但《中国式离婚》却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没有第三者的离婚故事,它提出第三者并不是婚姻危机的本质原因,它只是离婚的催化剂。而导致婚姻危机的是婚姻本身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婚姻的裂变。...
第一回风月无情“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所作的“蝶恋花”词,写的正是越女莲的情景,虽只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饰、心情,无一不描绘得历历如见,下半阕更是写景中有叙事,叙事中挟抒情,自近而远,余意不尽。欧阳修在江南为官日久,吴山越水,柔情密意,尽皆融入长短句中。宋人不论达官贵人,或是里巷小民,无不以唱词为乐,是以柳永新词一出,有井水处皆歌,而江南春岸折柳,秋湖采莲,随伴的往往便是欧词。...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8日 14:31主讲人简介: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埃及学博士。1992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专攻埃及学。200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至今在研究所从事埃及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埃及学。著有《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等。内容简介:一提到埃及,首先我们想到的肯定就是金字塔。那么金字塔太阳船,如果我们不把金字塔放在这儿,恐怕很多人想不到太阳船跟埃及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到埃及金字塔旁,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建筑,这个建筑四周大部分都是玻璃的。那么我们走进船形的建筑,影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木船,这个木船45米长,船两头翘起,形状也很别致,非常漂亮。我们可以想像,公元前2500年前,人们建造这艘船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在那么一个古老久远的时代里边,人们为什么能够把它放在埃...
一 临终前的呼唤 1987年。秋风萧瑟,秋水澄清。 台北市郊北安路大直官邸,宠罩着静谧又焦灼、神圣又浮躁的气氛,一双双眼睛一颗颗心、关注着昏睡于病榻的七十七岁老人,生命若纤弱飘忽的游丝,维系着这位在台湾拥有不容挑战的绝对权力,威严的主宰者的地位,可是生命岂只是走向深秋? 去日苦多,来日不长! 咕噜咕噜,轻微混浊的响声如同沼泽地泛起的泡沫,恐惧攫住了所有的人!真正的死一般的静默中,家人、亲信,甚至御医一瞬间都像浇铸的青铜塑像一般,动弹不得,忘了呼唤,忘了抢救,死———难道就这样来到了吗? “咕噜咕噜……般若般若……” 混浊声却陡地变得明晰祥和,伴着室外天际琮琮(王争)(王争)的秋声,犹如遥远的天国悠悠飘来的乐声,这是吉祥的福音,正欲抢救的御医松了口气,余者亦不约而同立了起来,伸长颈脖垂首对老人,等待着伟人冥冥中的昭示。...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人行道或斑马线上行走的城市生活,世界上许多美丽、原始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比如高山、沙漠、冰川、草原和森林,现在只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圣地,有人在夏季搭乘飞机、火车和汽车长途跋涉到达那里,最后带回许多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彩色照片,也有人想去那些地方而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不去也没什么,他们的城市生活依然如故。毛拉乌达的诗人兼哲学家、画家浩克的故事非同凡响,但他的荒漠之死却不能让现在的少男少女竖起耳朵,浩克的另外一个朋友有一次不耐烦地对我说,别再提他的事了,提它干什么?连晚报的花边新闻栏也挤不进去。 直到一九八七年春天,我才收到了浩克的一封来信,那时候浩克已经失踪三年之久,他的瘦削的忧郁的脸只是在朋友们的集体合影里闪烁智慧的光芒。应该说当时我已忘了他了,我当时注意到信封和内页的字迹有些怪,它们像树枝或圆圈一样随意搭配,拙劣而粗蛮,与我记忆中的...
袁世凯史传再发掘 「纽约时报」现任驻华特派员泰勒(Patrick E. Tyler),最近于二月六日该报发表一篇有关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故居的「专访」。他说近来蒋在大陆上已不再是个「暴徒恶棍」。相反的,他在溪口的故居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朝山圣地(mecca)。每年平均有访客百余万,且在逐年增涨之中。这些访客百分之九十是大陆人,然台湾往访者每年亦不下十余万。 作者并感概地说,文化大革命期中,蒋母王太夫人之墓遭到严重破坏。老人的骸骨与墓石,被红卫兵乱抛于山林之间。可想象是惨不忍睹。但是近年皆全部修复,焕然一新;连那座寺庙「文昌阁」亦经重建,而当今的管理员六十四岁的王某却正是三十年前的红卫兵之一。王某自述是属于当时反对毁墓的「保守派」──其实也是天晓得也。...
目录有了快感你就喊开篇一、与父亲与血缘关系与擦皮鞋的女人二、与黄新蕾与婚姻与自己三、与单位与汪琪与外面的世界结 语池 莉 一切都记忆犹新 有了快感你就喊 ——此格言见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兵行囊里的火柴盒封面。 开篇 卞容大是卞容大的名字。 卞容大的名字是他父亲的得意之作,他父亲是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人称卞师傅。卞容大自从进入小学,其姓名就屡屡遭受师生的嘲笑。同学们为他取绰号,“小便”,“大便”,“小辫子(女孩子)”,等等。有三位任课老师,在用花名册点名的时候,把卞容大念成“卞———容大”,或者“卞容———大”,他们拖长嘲弄的声调,脸上浮现着不解的表情。这是三位年轻的贫宣队教师,在学校很红,是从最艰苦最偏僻的农村选拔出来,掺沙子到大城市的教育战线,作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管理学校的,只要他们的经验认同不了的东西,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有资产阶级、...
目录一二三四五 一 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有最美好的一天。我的那一天,绝对最美好! 那一天我穿上了一套国防绿的衣服,崭新的,改良的,让老裁缝李结巴收了腰翘的。做这套衣服的时候,我的小心眼里就盘算好了一切,这套衣服绝对要为最重要的一天而穿。所以,当时我就鼓足勇气威胁了李结巴,我说:“如果你不给我收腰翘,今后我对冬瓜绝对不客气!” 冬瓜学名李红英,李结巴的女儿,我的同班同学,班长,学校共青团团委副书记,胸前窝着一对发育过度的大乳房,乳房下面便是大屁股,中间没有腰。冬瓜是公认的好学生,人人都认为她前程似锦。冬瓜将要和我下放到同一个知青点,并且还将与我同住一问宿舍,是我的“一帮一,一对红”。我明白知青干部的意图,无非是要利用我的缺点来突出冬瓜的优点。我恭顺地笑纳了组织的安排。我短暂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历史潮流不可抗拒,所有的知青都要好坏搭配地结成“一帮一,一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