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对三性思想的认识心 悟 内容简介: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作者在将三性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性与中道、唯识的关系,以及悟入三性的方法和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中道 作者简介:释心悟,比丘尼,闽南佛学院第六届届毕业生。 前言 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三性概括了整个佛法,如太虚大师所著的《唯识总抉择谈》, 即是用三性的思想来抉择大乘佛法三个体系的。他说:大乘三系中的中观宗般若思想,是立足于遍计所执性,因中观宗破而不立,横扫一切,故专讲空;唯识宗是根据依他起建立的,故专讲有;真常唯心系讲真心、如来藏,故立足于圆成实。由此说明三性包括一切佛法。...
2010-06-08 17:59:08??|?? 来源:福音时报??|??作者:史蒂尔核心提示:怎样正确地选择职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安逸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福音时报) 怎样正确地选择职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安逸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于子女来说,他们的职业选择一般应在父母或监护人的指导下进行,但也不应完全忽视孩子自己的意向。指导选择职业的原则有两点:所择的职业不可违背圣经,所择的职业必须是合适的。1、所择的职业不可违背圣经。犯罪是可恶的,从事一种犯罪的行业,干一种既违背神又助长他人犯罪的工作,这都是令基督徒所憎恶的,因为神的诅咒时常在这种人的身上。获取财物的欲望会蒙蔽人的双眼,致使他们不加考虑就去从事这样的行当;然而,神的忿怒会尾随着他们,甚至在今生,这一点也是常见的,比如祂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使他们的野心成为泡影,使他们的财富化...
第十世班禅大师题词汉译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学员们,通过学习《雪域知识百科金钥》,开启世界文化宝库中具有曙光灿烂、殊胜加持甘露之雪域文化知识宝门,并使之全面普及传播。对一切利乐之根源、佛祖之教证二大殊胜教理的护持弘扬:以及对广博似海之雪域各科知识持之以恒地普及和传播,将增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并对再弘佛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竭力成为合格的爱国爱教的具有全面宗教学识的宗教职业者,从而为伟大祖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贡献一切。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藏历第十七饶迥水兔年四月十五日 公元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一日 出版说明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诸学员,在修学的经典中急需一部吉祥无匹日沃噶丹派之广略适宜的立论著述。遵照普见一切智·班禅大师“此内容应当重新编写”的重要指示,由玛维森钦·果莽阿旺扎喜的再化身赛至尊大师主笔,由本编辑组协助,作为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之无误的...
沙门慧贤传 慧幢译敬礼一切上师。然此要门大分三段。初见解宗本分三分:法及法性(法者坚等四大及依四大所成之法也。法性者色等诸法虽是有像而无实体离戏论边无生无灭,即真空性也);次心及心性(心者种种分别计度之心也。心性者不追过去、不思未来、不缘现在、不可识认、离于色相,元是真空无生性也);后虚空自性(斯乃即是前二之喻,谓如虚空广大周遍,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法性真如亦复如是。普遍诸法广大无涯如虚空也)。师曰:此见宗者,若依果乘是大手印。若据因乘无住中道,以为宗本。又二真性喻等,三法本性一味,自体无殊。《般若经》云:色法清净故果法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次依宗修行分二:初加行方便,后禅定正体。初加行方便分三:初坐如大柱;次语离谈说;后目不开合(以面前观肘量空离于开合,不可瞬目)。...
印光大师编辑 福建莆田广化寺 寿康宝鉴人未有不愿自己。及与子孙。悉皆长寿安乐者。若于色欲。不知戒慎。则适得其反。诚可痛伤。故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孟子曰。养心者。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由是言之。人之死生存亡。系于色欲之能寡与否者居其多半。不慧绝无救世之力。颇存寿世之心。爰增辑刊布此书。以期自爱而并爱其子若孙者。得是编而详阅之。则利害之关。明若观火。内而戒勖子孙。外而戒勖同伦。又祈展转流通。俾遍寰宇。庶一切同人。咸获寿康。是所馨香而祷祝者。人从色欲而,故其习偏浓,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古圣王经爱民之故,即夫妇房事,不惜令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冀免误送性命之虞,其慈爱为何如也,及至后世,不但国家政令不复提及即父母与儿女,亦不提及,以致大多数少年,误送性命,可哀孰甚,不慧阅世数旬,见闻颇多,不禁悲...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董 群 本文以华严宗的唯识观为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在唯识宗五重唯识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华严十重唯识观,以此揭示佛教宗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窥基的五重唯识观对识的观想由浅而至深、由宽而至狭、由粗而至细的层层分析从空与有、心与境、体与用、王与所、性与相五个方面揭示了识的特征;华严宗法藏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十重唯识,并以华严宗特有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方法对其加以分析,又使其带有判教的特征;经过澄观的发展,至宗密时,唯识观被改为唯心观,从而使中国佛教对这一思想的建构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者董群,哲学博士,一九九三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东南大学哲学系,与科学系副教授、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近期的工作重心是三论宗研究及佛教伦理研究。...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德 智 一提起胜义谛,似乎给人们的感觉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而事实上却是人人本具,各各观成,它不仅遍布于如来一代时教中,并且处处扮演着主人翁的角色,它的意义甚深,名字繁多。下面就从胜的异名、含义及修证佛法中的意义作以下讨探: 一、胜义谛的含义及异名 胜是指胜智,又是指境。谛是真实不虚义,也就是圣人通过那种殊胜的智慧所证得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叫它真如。胜义谛在佛法里亦名一实相印,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整个大乘佛法都是建立在“一实相印”上的,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 一实相印在《解深密经》里名圆成实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即真实,性是性质。就是指圣人圆满成就的真实的东西,有别于世俗谛的虚伪不实。...
章福卿.何玉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谦卑和智慧问:您跟随耶稣基督多年,请问在祂的生命中有那些特质,成为不断推动您和激励您的泉源?答:我认为是爱、谦卑和智慧三种合一的特质。如果一个基督徒具备所有其他美德,却在生命中缺乏这三种特质,其他美德也就变为一无可取了。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我在内),这三种特质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近来,我比以前更能体会,也更羡慕神无穷的智慧,因天父实在是智慧之源。我也深刻地体会了天父的慈爱。数年来,神借着圣经使我越来越明白,为神儿女的意义和确据。这确据历久弥新,而且我常反复思想。在这一点上,神向我启示祂的心意,也使我为之喜乐。在这些日子中,特别是智慧和爱,一再地回归到我灵里。这并不是说,十年前我对智慧和爱一无所知,而是我现在更为明白。...
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地藏经简答壹佰条莲忏法师整理自序第一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第壹百条自序松柏共修会,是台北县乌来乡老人会所组设,创始前初期,会中便邀请笔者担任导师,负责教授老人会员学习佛教行仪。会员们除了学习简易的梵呗和常用仪轨,并认识佛教基本常识,阅读一般常读诵的佛教圣典,笔者偶而教授一些较深的论集和讲解常读的圣经。课后或期末(半年为一期,现为第四期)出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做一小小的测验。这...
以弗书概论一、 以弗所地方略况以弗所是小亚细亚的一座大城,在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东岸,位于加斯他河口。它是罗马帝国的驻防城,又是亚细亚省的省会,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民富庶,犹太人在这里居住的为数不少。城内有著名的亚底米女神庙,用大理石建造,长342尺,阔164尺,有石柱127根,每柱高达56尺,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希腊亚历山大王,虽然将在各国掠夺所得的宝玉献给女神,想藉此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庙中,仍未能如愿以偿。后罗马帝国秉政时,接纳基督教为国教,就将这神庙完全毁灭。现今的以弗所城已经荒凉了好几百年。二、 以弗所教会的建立按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第一次到以弗所,只有一次在会堂和犹太人辩论,很快就离开以弗所,但他把百基拉亚居拉留在那里(徒18:18-21)其时大约是主后54年。保罗去后有亚波罗也到那里工作(徒18:24-28)。保罗第二次到以弗所时,清楚得救的信徒有十二人。保罗曾奉主耶稣的名为他们施...
計程車司機004********************************************************************寫在前面︰這是一些計程車老大的經歷,一般來說,都是在幾杯酒之後由計程車老大各自的敘述,經由筆者整理後發表,故事結構不變,對白則略加更改。故事主角只用一個名字「阿國」,並不代表計程車司機所敘述的是同一個人的經歷。********************************************************************故事開始︰(一)阿國絕對想不到,憑自己那「國中」二年級的學歷,居然能夠找到像「阿梅」這種國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計程車司機「阿國」,今年剛過30,年輕時好玩,沒好好讀書,國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