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袁盎与士-易中天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 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内容简介: 历史的记载,用事实告诉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袁盎,他不避亲疏,正直无私,而且斋心仁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忠臣。但为什么他被称为汉代的“无双国士”?“士”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袁盎因为提议杀晁错,而晁错是忠臣,所以后世某些人就称袁盎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君子,认为他的言行举止,是汉代国士的风范。那么,他到底是小人还是君子,是奸臣还是忠...
史铁生 一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撤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
(六)莫名其妙赵姨娘-周思源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在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国家电台等国内外场所多次做学术报告,主要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热点》、《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从〈水浒传〉谈现代企业管理》等,应中央电视台8套、10套、12套等频道邀请多次参与策划与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九)日月双悬之谜-刘心武 主讲人简介: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第1节:推荐语 《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 文/肖卫 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 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他们是伟大的领导人,是杰出的科学家,天才的艺术家,富有的企业家······这是人生最伟大的秘密! 最近,中国华侨出版社引进的《秘密》一书为平淡的励志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秘密"风暴!这本看视十分普通的励志书为什么如此吸引人的眼球?...
[美]J * 洛斯奈 郑泰安 译编者的话本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学说风靡欧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忽视这个新的社会现象,他们对弗洛伊德学说提出了批评。他们的主要论点有:精神分析理论企图撇开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去确定世界范围,打算到人的器官中去寻找这个世界;弗洛伊德错误地认为人的命运,人的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全部内容,完全取决于他的性本能的变化;每当一个社会阶级发现自己处于崩溃状态时,它的意识形态就会一个劲儿地唠叨一个题目:人首先是一头动物;这样,动物的出生、繁殖和死亡这三项基本活动,开始在生物学意义上同历史活动相对抗,并且似乎成了历史的代用品。除此以外,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有这样一个对弗洛伊德的重要批评:弗洛伊德始终没有找到认识潜意识的直接和不通过媒介的途径,它只是通过病人有意识得特别是语言的反映而对潜意识有所了解。弗洛伊德的整个心理学硕士建立在人类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的。而...
作者:[美]罗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翻译:潘帕推荐阅读年龄:9~99岁 ★★★★目录序言头发大流士和云猫皇后凯茜四棵细瘦的树生辰不吉阁楼上的流浪者芒果有时说再见故事背后的故事 内容简介 它由44个短篇组成,一个短篇讲述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梦、几朵云,几棵树、几种感觉,语言清澈如流水,点缀着零落的韵脚和新奇的譬喻,如一首首长歌短调,各自成韵,又彼此钩连,汇聚出一个清晰世界,各样杂沓人生。所有的讲述都归于一个叙述中心:居住在 拉丁裔贫民社区芒果街上的女孩esperanza。生就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对美的感觉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围的世界,用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梦想着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梦想着在写作中追寻自我,获得自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杰出的民间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最重要的反封建讽刺作品。 这部故事诗的形成约在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之间。 故事主要描写动物的生活,以狐狸列那和代表贵族的狼伊桑格兰的斗争为线索,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辛辣地嘲讽了专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等等。作者把中世纪封建社会描绘成一个野兽世界和吸血强盗的王国。 列那狐的形象是复杂的。尽管故事里说他是贵族男爵,但他在与狼、熊、狮子和神父等的斗争中是一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捉弄国王,杀害大臣,嘲笑教会,几乎无法无天。他的胜利标志着市民智慧战胜了封建暴力。另一方面,列那狐又肆意欺凌和虐杀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很多没有防卫能力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了他的腹中之物。从这方面看,他又是城市上层分子的形象。故事通过列那狐的经历,形象地反映出封建社会是一个黑暗的、充满欺诈、掠夺和弱肉强食的野蛮世...
第一部分:菩提本无树菩提本无树(图) 一阵风雨,一些杨树的枝叶被折断下来。我捡起一枝,用清水洗去了沾染它的泥污,那一种天然的芳香,便透过我的意念之窗,直达内心。那一片片绿叶,显示了心的形状。这举在手上、近在眼前的美丽,让我感受到一种既高贵又平凡的宁静和喜悦。我找出一只净瓶,注满了清水,将它供在案头。 有朋友西西居士来访。进了屋,便目不转睛地被那枝绿叶吸引了过去。他看了半天,问:“这是菩提树叶吧?”还没等我开口回答,便又急急地问:“这菩提树叶,是从哪里请来的?”看得出他心中的惊喜、疑惑和向往。我知道,只要我回答一个字或是点一下头,他便会马上顶礼膜拜下去。我向他笑了笑,用手指了指窗外。 窗外是一大块刚被雨水洗过的天空,蓝蓝的有几朵浮云。在浮云之下,是几棵中国白杨树。这是北方极为普通的一种树木。在乡村,在城市,在山丘,在池塘河流边,到处生长着。也许正因为它的无处不...
主持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位好,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许戈辉。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交通问题,先给大家一个数字,到2003年也就是今年的8月4号下午五点整,北京市机动车的数量,据统计达到了200万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般来讲,在国际上一些和北京相类似的大城市,也就是说像北京这样的人口结构,城市功能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一个中心大型城市,这个机动车的数量从400万可以达到700万不等,最多的可以达到700万辆,天哪,你说听到这个数字,你肯定会喊,饶了我吧,像北京这样200万辆交通已经是很可怕,那么700万辆恐怕没有人能够接受北京日后这个机动车的数量达到700万辆这个数字,可见现在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越来越令人担忧。那么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演讲嘉宾,他的名字叫何东全博士,他要给我们谈的就是中国城市的交通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