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四缘”义略疏 胡晓光 佛法以缘起论为思想理论基础,而缘起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从“四缘”义展开引申的。缘起论是佛法的特质,是佛法区别于一切外道异执的根本标志。它是佛法的诸法实相观,在佛法中是最胜义。龙树菩萨在《回诤论》中云:“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作为最胜说的缘起论,它是一切法的普遍法则,是一切法的共相本质,佛法就是以此作为立说大本。如《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云:“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又如《了本生死经》云:“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又如《佛说稻竿经》云:“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即是见佛。”佛在世时,有人问佛依何说法,佛陀回答:“我说缘起”、“论因说因”。佛陀所说法不离缘起义。佛陀在《杂阿含经》中给缘起下过定义,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有与无属缘起义,生与灭属缘生...
本功取自张三丰所传功法之精华,并吸取了陶弘景的练功法及武当山道总徐本善等人的练功经验,熔汇一炉整理而出。 一、下插功 身体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二目平视,然后提肛吸气,由背部上行至督脉之大椎穴,接着向两侧分开至极泉穴,再下手三阴经至劳宫穴,斯期内气灌满五指,两指再向下插。具体动作是,两手弧形起至肩,两大拇指向上翘,开天目穴受气,再向下插,气贯至涌泉穴,上提时意想大拇指,下插时意想小指。如此上下提插二十次或更多。此功对心血管病及肠胃痛均有良效。 二、左右插功 身体姿势向前,两臂左右平举,先提高过头,向上弧形提起双臂,再平肩向两侧平插。提臂时意守手背外劳宫穴,平插时意守手心劳宫穴,如此反复平插二十次或更多次。此功对肝病效果较好。...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是一位生于法国、事奉于日内瓦、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同期的改教家。在把基督教的神学思想系统化一事上,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后人一致公认的。他在27岁那年(1536)就写成了著名的《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一书的初稿。其实,整个改教运动的精髓,就是把圣经从神职人员手中解放出来,让每一个平信徒都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话语。同时,改教运动所争议的,乃是一个关乎权威谁孰的问题-究竟信仰的权威是来自教皇和教会传统的,还是来自圣经的?改教家们一致坚持,信仰唯一的权威乃是上帝的自启之道,教皇或教会传统也需要被放在这至高的权威之下。而加尔文对这个高举圣经、惟独圣经之改教精神的响应,就是透过撰写有关对圣经的注释书和他释经性的讲台事奉。他写《基督教要义》的目的就是要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把整本圣经的总原则提出来,使平信徒可以自己研读圣经,并且...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净界法师开示 “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 一句弥陀当然是我们所皈依的境,什么是弥陀?当中有观想、观相、持名,古德开示我们末法众生心思散乱,观想、观相很难成就,以名号为所观境最为简易和稳当。所以我们根本的皈依处、根本的法宝是名号,来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在我们整个修行过程的所观境,不管是礼拜,不管是经行,不管是静坐,你的身体动作有所变化,你的所缘境永远是佛号。佛号怎么去忆念呢?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它是从你皈依的心情生起的。我们去忆念,一定要有个所观境,然后来创造个声相,或者是四字或者是六字,然后再把它听回去。念、诵、听,这样就是一个专注的力量,一句弥陀念诵听!慢慢我们达到成片,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把佛号十句当成一个循环。印光大师也说“三三四”,分成三段,念三句、念三句、念四句,产生一种固定的韵调、相续力。...
2006-07-31 18:32:48大 中 小有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它对抗所有的神秘、怀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这将是一次改变人生的相逢……◎你是否快乐?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一旦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你就停止快乐了,是不是?假设你在游玩并发出欢乐的叫声,这时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你会怎么样?你就停止快乐的感受了。你是否注意过这一点?因此快乐不是在自我意识下存在的东西。如果你执着做个好人,你是好人吗?“好”是不是可以锻炼的?“好”是不是因为你看见、观察到、了解了,而自然来到的?同样的,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在快乐,快乐就从窗户跑掉了。寻找快乐是件很荒谬的事,因为只有在你不去寻求它时,它才存在。也就是说,当妨碍快乐的事物消失时,当焦虑、沮丧以及对个人安全感的追求停止时,快乐就自动出现了,你根本不必追求它。...
丁编传记第一章秦始皇帝①附李斯赵高第一节灭六国,创帝业平定叛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 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 年)至七年(公元前240 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 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
佛理奥义探究 胡晓光 禅学的禅悟与哲学的直觉 时至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由于西方理性思维比较发达,带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代可以说是科学的时代。由此,人们普遍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实质就是崇尚西方的理性思维,对东方传统思维则予拒斥。好在现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西方人对自己传统理性思维的反叛,他们认为理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宇宙事物的表层意识,只不过是一种幻相认识而已,在人本身深处潜藏著一种本能的认识能力,这就是非理性的直觉。由于西方哲学提出直觉认识论,人们才对历史反思,发现直觉思维类似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于是西方一些开明的学者开始重视东方传统文化,掀起非理性思潮。 ....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圣雄 为物求法无边劫 八万四千妙宝藏 咸契其真胜彼岸 随机诠显各令鉴 故号能仁为法王 佛日权隐涅槃山 正教随潜慧眼灭 十地三贤诸圣众 愍物护法释深经 末世命念慧行微 多者随情迷圣旨 偏释正教从己见 自迷迷他碍法流 今采经论会诸文 通法济生令正解 故我稽首归三宝 唯愿慈悲见加护 夫胜义无差。经论起平等之说。俗谛有异。诸圣流四一之谈。随相理智星分。归性心言并绝。或真或俗。乍实乍权。量为应物示因符机趣果。理虽是一。根器寔多。故更使十二玄门说有同别。三藏奥旨诠或总分。或有执如而作生因。心体为诸法种。迷执一文总不令异。有异难会。即指为小为权。不知如来有根性等力。有情有种种界等。或有偏固别诠咸使不一。有一乖反即云随假随人。不知世尊有同体意乐。依如有不定性等。所以声闻被诘。为不识机差。菩萨见诃。由不依...
紫微星一、星曜特性1.形性(1)容貌厚重、腰背肥满,面色紫黄。(2)老成谦恭,虽灵敏却主意不坚,无主张却喜主宰。(3)实则谦恭有余,忠厚不足,善变多疑,心地狭促。(落陷时应验)2.特色(1)制化解厄 1.制化:对煞星能减少影响力。 2.解厄:对凶厄有克制力,如大限流年逢之,能增加吉利,会改变以往不利。(2)包容涵盖:遇事不如意时,能加以化解。(3)最喜辅弼:喜遇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相夹、同宫、会照来辅佐,能增加其气势。(4)不喜独坐:独坐如孤君,独断寡行,孤独暴躁。(5)天罗地网:如入辰、戍二宫,又无吉星,则显落寞,有志难伸之状。(6)宫位特微 1.庙、旺无凶星照破,形貌轩昂,面色紫黄。如脸色青白,出身富贵世家,如脸色棕紫,则出身寒微。...
呼唤观世音益西彭措堪布 编述 (节选) 分三:(1)经教证成;(2)案例分析;(3)观世音菩萨救苦的无上成就相。 (1)经教证成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是一切众生无与伦比的救护主呢?这里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来讲,经中讲到观世音菩萨往昔在观世音古佛面前,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不是一般的闻思修,是从自性上入,所以更深入。),首先"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最初从闻性下手,驰求声音是出流,不听外境的声音,反闻自己的能闻之性,叫入流,这样绵密相续,默照在闻性之中,入了法性之流,忘了所闻的声音,这叫"入流亡所",这是初步的相应。这样深入修持,依次远离动结、静结、根结、觉结、空结、灭结,从粗到细的六种结都渐次脱开(也就是消除了从粗到细的二取),这时现前两种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01、阿含部 (0001-0151) 12、论集部 (1628-1692)02、本缘部 (0152-0219) 13、经疏部 (1693-1803)03、般若部 (0220-0261) 14、律疏部(1804-15 论疏部16-1850)04、法华部(0262-77 华严部78-0309)15、诸宗部 (1851-2025)05、宝积部(0310-73 涅槃部74-0396)16、史传部 (2026-2120)06、大集部 (0397-0424) 17、事汇部(2121-36 外教部37-44 目录部45-84)07、经集部 (0425-0847) 18、续经疏部 (2185-2245)08、密教部 (0848-1420) 19、续律疏部(2246-48 续论疏部49-2295)09、律部 (1421-1504) 20、续诸宗部 (2296-2700)10、释经论部(1505-35 毗昙部36-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