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短篇H文小说推荐日排行榜

憨山大师注老子道德经 |热度 24 | 短篇H文 | 上传: 冬恋 |更新时间:2024-05-14
憨山大师著叙意 论教源 论心法 论去取 论学问 论教乘 论工夫 论行本 论宗趣 注道德经序 老子传 发明宗旨 发明趣向 发明工夫 发明体用 发明归趣 八十一章注述叙意 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融通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嗜老庄为文章渊薮、及其论指归、莫不望洋而叹也。迨观诸家注释、各徇所见、难以折衷。及见口义副墨、深引佛经、每一言有当、且谓一大藏经皆从此出。而惑者以为必当、深有慨焉。余居海上枯坐之余、因阅楞严法华次、有请益老庄之旨者、遂蔓衍及此以自决。非敢求知于真人、以为必当之论也。且慨从古原教破敌者、发药居多、而启膏肓之疾者少。非不妙投、第未诊其病源耳。是故余以唯心识观而印决之。如摩尼圆照、五色相鲜、空谷传声、众响斯应。... 
弘一大师文集-修持_弘一大师着述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朝令夕改 |更新时间:2024-05-14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著我相。···弘一大师文集—修持弘一大师著述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净土法门大意净宗问辨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劝人听钟念佛文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吕澂先生金刚经三义 解读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别克陆上公 |更新时间:2024-05-14
吕澂先生《金刚经三义》解读田光烈  《金刚经三义》载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出版)卷一。  《金刚经》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先说境空,次说慧空,后明菩提空者,盖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为诠也。  金刚为金刚杵的略称,古代印度的一种武器。在佛法中,则为象征破迷开悟的武器,象征菩提心的金属的法具。  般若,又曰波赖若,译曰智慧。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觉有三德,一为实相般若,是般若理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是为所证之理体;二为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为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亦可分为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即诠释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 
剑桥中国史:秦汉史 |热度 27 | 短篇H文 | 上传: 独来读网 |更新时间:2024-05-14
内容介绍本书为《剑桥中国史》第 1 卷的中译本。《剑桥中国史》以秦汉时代为第 1 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秦汉史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导言本卷论述的是分别称之为秦、前汉、新和后汉诸王朝的最早几个统一的中华帝国。(西汉和东汉之称有时代替了前汉和后汉。)两个重大事件的明显的日期标志着这段时期的起讫:公元前 221 年秦帝国的建立和公元 220 年最后一个汉帝的逊位。但是这两个年份不应视作本卷所论述的时期的严格界第 1 章必然要向读者交代战国时期的事件、人物和事态发展。与此相似的是,... 
方等部 |热度 20 | 短篇H文 | 上传: 冬冬 |更新时间:2024-05-14
猪猪手机书 zzmo-猪猪手机书[kinki]制作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失译人名 开元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瞻波大城伽伽灵池,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     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即与大众往此人     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     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尔时十     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     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阿弥... 
唯识学上色法的认识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童舟 |更新时间:2024-05-14
唯识学上色法的认识养 辉  作者养辉法师,中国佛学院唯识学硕士,现留学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  绪 言  有色、色法、色蕴,用现代的词汇就是物质现象。从三界来说,欲、色二界都有物质这种存在形式。物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往今来,人们都要面对着它;也引起了许多哲人的思考,乃至在西方的哲学史中,有所谓唯物、唯心之说。从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物质所发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其研究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就知识方面来说,物质所呈现出来的知识面貌,是为基础知识,也是正确的知识,甚至决定着非物质研究途径所获知识的正确与否,并对其发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利弊的反思,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现在对生命科学、心理科学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随着廿一世纪的到来,有人认为是信息革命的时代,还有人认为是东方文明复兴的时代。...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 |热度 19 | 短篇H文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24-05-14
  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开示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议,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祂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念的那个心也是不可思议;三、你所念的佛号,法力不可思议。  修净土的人第一个要对弥陀的本愿力要有信心,我们平常也发很多愿,我希望我怎样怎样,但是我们发的愿平常很难实践!因为我们没有资粮,没有福德智慧来加持这个愿,所以我们平常发的愿叫做空愿!  在整个佛法中,一个咒愿力要产生力量,要两个力量加持,一个是三昧力,一个是法身力。... 
第一册(一至十卷)瑜伽师地论 |热度 26 | 短篇H文 | 上传: 冥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总目录:       《瑜伽师地论》第一册(一至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二册(十一至二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三册(二十一至三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四册(三十一至四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五册(四十一至五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六册(五十一至六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七册(六十一至七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八册(七十一至八十卷)       《瑜伽师地论》第九册(八十一至九十卷)... 
三无性论真谛译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24-05-14
三无性论卷上(出无相论)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论曰。立空品中。人空已成未立法空。为显法空故。说诸法无自性品释曰。前说空品。后说无性品。欲何所为。答曰。前说空品为显人空。但除烦恼障。是别道故。后说无性品为显法空。通除一切智障及烦恼障。是通道故。复有别用。为除世间三虚妄论。一斗诤为胜论。如露伽耶鞮迦及僧佉等论。二多闻为胜论。如四韦陀及伊鞮诃婆等论。三正行为胜论。如二乘教等。今说二空除此三论。先说人空。为除前外道两论。次说法空。为除后一二乘偏执乃至外道邪执论。显真实正行。依因此行得究竟无比故。复次说人空为破邪法。说法空为立正法。若广明论用如十八部。为显此用故说斯论。此即第一明用分也... 
静止的流水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一半儿 |更新时间:2024-05-14
阿姜 查=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他事物而迷失。想像这种感觉──当你独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么呢?只有身和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 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 nAma )」和「色( rUpa )」。「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体。 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 khandha ),都是「名」,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先生着)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曾氏六合网 |更新时间:2024-05-14
南怀瑾先生著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们今日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 
易经杂说;南怀瑾 |热度 22 | 短篇H文 | 上传: 蝴蝶的出走 |更新时间:2024-05-14
第一部分                敲门砖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讲到《易经》就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和唱京剧拿鹅毛扇穿八卦道袍的连了起来。好像学了《易经》以后,便可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易经》是不是包括了那么多东西,能不能知道过去、未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  刚才提到唱京剧,我们对《易经》,从京剧《三国演义》中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京剧非常注重脸谱和服装,舞台上穿件八卦道袍,我们现在看起来像是妖道,实际上八卦代表了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这是我们自己站在本位文化的立场来推崇《易经》的看法。... 
地理称位 |热度 18 | 短篇H文 | 上传: 翱翔1981 |更新时间:2024-05-14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关于唯识学种子论的探讨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做男人挺好 |更新时间:2024-05-14
作者:理证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唯识学的角度对种子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种子理论思想的建立,阐明了宇宙诸法产生的起因,一切诸法的现象皆由种子而生起。同时,说明了善种子生善果,恶种子生恶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果循环不灭的道理。作者理证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前言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一切万法不外乎缘起和缘生的两大道理。所谓缘起,就是说明诸法的起因;所谓缘生,就是说明诸法的现象。而诸法的缘起,就是说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所以说,这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完全是因缘的组合。然而,宇宙诸法既然是因缘所生,那么,它是怎样生起的?又谁能够真正作为诸法的亲因者?这是很多学者都无法解答的问题,但是唯识学者认为,能为诸法的亲因者,就是阿赖耶识中的“功能差别”。所谓功能差别者,就是种子;也就是种子的一种力量和作用。所以色法中的山河大地,心... 
人体经脉时辰及注意事项 |热度 33 | 短篇H文 | 上传: 蝎子王 |更新时间:2024-05-14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热度 21 | 短篇H文 | 上传: |更新时间:2024-05-14
  1935年11月9日,陕西甘泉县南面象鼻子湾一个打谷场上,经过一年多长途征战的红一方面军举行全军干部会议。这是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军干部会议。满面倦容的毛泽东伸手向后梳理了一下长长的头发,站起来做长征总结:  “同志们,辛苦了!”会场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毛泽东两眼放着光芒屈起手指接着说道:“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六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止二百六十七天。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共3587本 当前第210/225页 <<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 >>